作文网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2024年语文新课标暑假培训感悟

2024-01-12 08:22:52心得体会打开翻译

篇一:2024年语文新课标暑假培训感悟

自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以后,就开始认真学习。两个月宝贵的暑假是系统学习的好时机,先是“念”了一遍课标,然后通过网络聆听知名专家的课标解读,接着是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细读课标。从今天起,把自己的理解逐一化为文字,意在通过显性的文字来加深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努力使之前的懵懵懂懂、模模糊糊逐渐清晰化、条理化。

通读新课标后,感觉最大的不同就是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功能,而且每门课程都要承载这一任务。

先来看新课标“前言”的第三部分——“关于课程标准”,第一条就明确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目标”,也就是每门课程都要把“育人”作为自己学科的培养目标,让每位学科教师都树立为国育人的意识。

其次看课程性质。在2011年版课标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但在2022年版课标中这样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新课标课程性质中多了“国家通用”四个字。2011版课标只说“学习语言文字”,那么全世界有多少种语言文字?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等,连专家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那么语文课程学习的是什么语言文字呢?课标中并没有明确。新课标中增加了“国家通用”四个字后,不但明确了学习的是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而且是我们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这样一来,就把“国家”放到了首要层面。

再看课程理念。2011版课标“课程理念”第一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把“语文”这门课程放到了首位。我们看看新课标“课程理念”第一条是什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是把“育人”放到了首位,也就是语文课程首要任务是育人,就像《弟子规》中所说:有余力,则学文。

最抢人眼球的莫过于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提出了。我们最先知道“核心素养”这个词,在高中课标中。高中课标的四大核心素养分别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四大核心素养是什么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义务教育课标和高中课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大致相同,但呈现顺序有了明显的不同,也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把“文化自信”放到了核心素养的首位。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我个人理解是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也就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是受教育的关键期,尤其是小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个阶段,只有在学生心中打下了坚定的思想基础,让学生认同我们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具有坚定的信心,那么他们才会热爱我们的国家,从而竖立“为国奋斗”的高尚理想。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个素养为前提,即使拥有再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再缜密的思维能力和高超的审美创造力,又有什么用呢?不具备“中华文化自信”的人,就很难打心底里为国奉献自我,说不定还会走到国家的对立面。

由此可见,新课标强调育人功能,是新时代的必须。每一门学科教师,都首先承担着培根铸魂的责任和义务,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基础上,提升智育,加强体育和美育,落实劳动教育。

篇二:2024年语文新课标暑假培训感悟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全面了解、精准把握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7月12日在学校的精心部署下,我参加了南昌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暑期专题培训活动,在线上学习新课标新理念。

7月11日上午,中国教研网总编、原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朱立祥给教师们带来了专题讲座《聚焦核心素养强调综合、突出实践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他从义务教育阶段目标定位、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目标定位、义务教育学科课程内容重构等六个方面做了详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的专题讲座《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她从义教课程方案的基本精神、义教课标框架及其内在逻辑、修订重点与课标亮点三大方面,结合核心素养的自觉转向,让学生进入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鼓励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

专家老师分别围绕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主题与载体形式解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内容,让我们深刻明白了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点,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语文文字的运用,落实素质教育。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整本书阅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学科学习、学业质量的内涵与描述的理解、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他们认为要根据学段落实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强调语文在思维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重视跨学科学习,坚持依标确定学业水平考核要求。

新课标新理念,新机遇新挑战。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围绕学习主题,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习语文。

篇三:2024年语文新课标暑假培训感悟

今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我利用暑假时间认真研读了新课标,并聆听了相关课标解读的专家讲座。新的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一个新的方向标,知道教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如何看待师生的角色;教师本身如何教好自己的学科,培养出有语文素养的人。以下是我的些许收获。

学生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地位从传统知识传授者逐渐变成学生和知识的链接者,不在是“中心”而是转变成与学生互教互学,形成新的学习团体,与学生是平等的友人关系。教师重新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将更有利于师生的和谐相处。“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用心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关爱,自由、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人人都需要尊重。尊重学生,学生自然“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工作自然能顺利展开。

教师与学生相处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有知识信息全靠教学来传授。所以这段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得当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更易接受知识信息。如小学语文习作写人篇。常规教学中都会有写作提纲,教师会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和要求去做。这种常见的手法固然有效,但在新的教法中可以尝试运用情景式教学。我为xx画张像。请你为自己身边的朋友或亲人写篇文章,告诉大家她的样子,让我们一起认识她。让同学们说说你写得像不像,这样不仅促进课堂的气氛,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文章信息。课堂模式多种多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享受课堂,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评价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法。”教师在教学中评价性语言总会伴随着一节课的始终,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得体恰当的评价性语言不仅能给学生正确的指导,还能成为课堂的润滑剂。让课堂变的轻松活跃。在评价中教师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最终考核。在新课程标准中有较为系统的语言评价指导。如;识字写字的评价、阅读的评价、写作的评价、写作的评价、口语交际的评价,综合性评价等。能够更好地全面把握语文评价。

当然,新课标中还有很多地方要去用心仔细研读,我将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四:2024年语文新课标暑假培训感悟

炎炎夏日,在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依然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不用在学校上课,闲下来的时间是提升自我能力的最好时机,我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学段的学习任务都是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体现。那么在教学工作中,应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教师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根据教材特点,通过各种形式把学生带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中,启发想象。然后引导其法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知识。老师需要有技巧的实际问题,根据不同能力由浅入深进行探究文本,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慢慢深入学文,理解新知。

新课标是教育的指路明灯,跟着新课标的方向前行,才不会迷失教育前进的方向。

篇五:2024年语文新课标暑假培训感悟

暑假伊始,商洛市小学邢鹏小语工作坊开展了研读新课标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的研修活动。于是,趁着假期,我也静下心来用心研读了新《语文课程标准》,读着新课标,再对比以前的版本,让我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性及改革的实质性。

在新教学理念的支配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一改以往语文教学孤立、封闭、僵化的局面,我想浅谈自己在研读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改变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使他们的心灵世界也通明透亮。孕育着这样的心灵,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从外部走向内部,从客体走向主体,一句话,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二、创设情境,轻松学习

《新课标》更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强化语言实践便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的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够和谐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阅读的作用。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三、拓宽外延,夯实基础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80篇。但同时又要求,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以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继续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课本的选文是一部小百科全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记撰写、诗歌背诵等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四、注重评价,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综上所述,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所淘汰。

所幸,我能趁着学习的契机,借着工作坊的东风,在名师引领之下,学习新课标,亦是踩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与各种新鲜理念并轨。所以,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自我洗礼。

篇六:2024年语文新课标暑假培训感悟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通过听取专家的讲座,我对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一、义教新课标修订变化

本次新课标修订中最亮眼也是最鲜明的改变就是强化了课程教育中的育人导向,首次点明了语文教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相较于传统的“三维目标”,该新课标修正则主要围绕着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此外,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结构上进行了修正,将语文教学能力作为核心,把其它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实践活动推到了辅助或者附加的地位,并且设置了与此相配的六个不同的任务群,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最后,新课标之中加入了对学业质量的评价,具体阐述了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学业成就。

二、新课标解读心得和思考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此次的《新课标》在语文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等方面,相较于以往更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不仅应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还要能能够和谐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阅读的作用。

我们首先要依托新课标中的课程结构和育人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围绕学习主题,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设计基于大任务、大单元、真实情境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内容学习和思维发展的整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注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培养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