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的写景作文 篇一
颐和园,山清水秀,景色秀丽。它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这片土地集帝王将相万千宠爱一生。
颐和园规模宏大,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水的面积占3/4陆地面积占1/4,远远望去,像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无愧于其“皇家园林博物馆”。
未进颐和园,就以经被它雄伟的气势所感染。大门两侧傲然挺立的两座大狮子,公狮右爪握球,象征着一统江山;母狮左爪扶幼,象征母仪天下。走入第二道门,万寿山映入眼帘。万寿山下是一个波光粼粼的昆明湖,昆明湖上架着两座石桥——十七孔桥和拱桥。最具有特色的是十七孔桥。十七孔桥为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神态自若的石雕异兽,十分生动。西边的那座石桥取名清宴舫,有“河清海晏”之意。在整个颐和园中,它是唯一一个带有西洋风格的一处建筑。之前作为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彩画长廊是中国园林中长廊的代表。它像一条飘带将分布在湖山之间的楼、台、亭、阁、轩、馆、舫、榭有机地联缀成为整体。长廊共有273间,全长728米。长廊随山势起伏,依湖岸变化,气势恢宏,精巧绝伦。
每当人们踏出颐和园的门槛,总是会不由得回眸。世事无常,风雨变幻,虽然历经百年沧桑,颐和园依旧屹立在青山翠谷之中,历久弥新。
北京颐和园的写景作文 篇二
今天我来到了久违的颐和园。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和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是一座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穿过仁寿门,就来到了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太后议政的地方。从仁寿殿旁的一条小路走,走着走着,就会看见许多小山丘挡住了去路,可是随着路走,就来到了昆明湖。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昆明湖清澈见底,静如一面碧玉般的镜子,围着长长的堤岸,两岸栽满了绿绿的垂柳。在湖中心有个不大不小的岛,岛上长着许多树木,在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十七孔桥,就可以跑到小岛上玩。可想而知,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桥上的栏杆上立这100根左右的柱子,柱子上都雕刻着生龙活虎、姿态不一的小狮子。从玉澜堂走,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长廊十分长,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间房。柱子是绿绿的,栏杆是红红的。每间的横槛上都有生动的画,画着动物、树木和风景,这么多幅画,没有哪几个是相同的。中间有四个亭子,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从昆明湖上吹来阵阵凉风,使人神清气爽。我们又来到了万寿山,万寿山真是太高了。万寿山前面有一座大房子,那就是“李连英”的家。李连英家的院子里,有一块“败家石”,这是当时最大的一块石头。
最后,我们来到了苏州街。它将江南民居生活浓缩带园中,苏州街环形而绕,两边是古色古香的店铺,中间是水道,上面是一座小桥。
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皇家园林!
北京颐和园的写景作文 篇三
颐和园,是以前古代皇帝们乘凉的地方。这里绿树环绕,景色十分优美。
颐和园里有一个湖,名叫昆明湖。湖水犹如一面硕大的明镜,映出了蓝天白云;湖边的柳树低垂着又绿又长的头发,头发随风舞动,给人带来丝丝凉意;湖面上有一座长长的桥,这就是著名的“十八孔桥”了!
我一边走,一边想:古代皇帝们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乘凉?难道,御花园还不够乘凉吗?好像是----对啦!御花园里没有湖,而颐和园里有,没错,就是这样!我太有才了!我在心中得意地想。
我在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一座人造假山的侧面。我们沿着它往上爬,爬到筋疲力尽,还是没有爬到尽头。我未免有些灰心丧气:这楼梯怎么这么长呀!?长得好像没有尽头!我开始放弃了:“妈妈,怎么还没有到尽头呀?!我们别爬了,走吧!”“再忍一下,马上就到了!”妈妈微笑着神秘地说。
“到尽头了!”不知是谁叫了一声。我兴奋地抬起头,看见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石块,中间有一条隧道直通山顶。我失望地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地继续走。
终于到山顶了!我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声大喊:“我成功了!我到山顶了!我胜利了!”
在山顶上,颐和园的美丽风光尽显眼前:宽阔的昆明湖上,一阵微风掠过湖面,湖面上泛起层层微波,就像仙女的衣裙。
下了山,我的心思还在那美丽的山顶上。下一站——八达岭长城!
北京颐和园的写景作文 篇四
首都北京有一个驰名中外的颐和园,它是个山水相依、风光秀丽的大公园 。
走进颐和园,万寿山上郁郁苍苍,古树名木林立,花草争奇斗艳,还有一座座分布在山间的宫殿,它们在翠绿的丛林衬托下显得那么富丽堂皇。昆明湖紧依万寿山,湖边满是一株株一人合抱的垂柳,数也数不过来。昆明湖湖水清澈,微风拂过,水面就漾起粼粼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浮光跃金。湖中有一个小岛,与湖岸边孔桥相连,孔桥栏杆上雕刻着形状不一的石狮子,仔细一看,竟没有一只是相同的。湖中的游船、画舫就像一条条鱼儿游动着。走在湖边,微风拂面,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在万寿山与昆明湖之间就是那条闻名于世的长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长廊的柱子是绿色的,栏杆是红色的,廊顶是金黄色的琉璃瓦,每个间隔里都画着五彩的画,有人物、花草、风景,在彩绘中有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和八仙过海等故事。
颐和园内无论是万寿山上还是昆明湖的小岛上,都有红墙、黄瓦、蓝柱的殿堂、楼阁,恢宏大气、金碧辉煌,全没有其他公园那样小桥流水、水榭相亲的感觉,这是颐和园与其他公园最显著不同的特点。在这些殿堂楼阁中,数万寿山脚下的乐寿堂建造得更为别致,它曾经是慈禧太后的行宫,和别的殿堂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它的门前伫立着铜制的双鹿、双鹤、双花瓶,有六和太平的寓意。堂院内,名花满园,一派祥和之气。
颐和园的美丽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显示出了园林艺术的伟大,你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看一看哦!它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北京颐和园的写景作文 篇五
今天,我去了中外闻名的颐和园。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颐和园》。听老师讲完课后,我就特别想去颐和园看看里面的:长廊、十七孔桥和佛香阁去看看。但是爸爸妈妈一直没有时间带我去。
这次,我来到了颐和园。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是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初进颐和园,听到的就是清脆的流水声,充满生气的鸟叫声,还有咔嚓咔嚓的照相声。一进大门,我就看到了鼎鼎有名的苏州街,再往里一直走上十几分钟,就能看到佛香阁了。
站在佛香阁的台阶上往前看是一片很大的人工湖,湖水静静的像一面镜子,上空不时有飞鸟掠过。湖面上的小船里不断传出游客的赞叹声和惊奇的声音,顺着湖水走就能看到一个长廊,长廊上的壁画真好看,栩栩如生,不管是人物还是动物,都非常的逼真,不愧是国宝,往右拐一个弯,就出现了非常有名的“十七孔桥”。
坐船到了十七孔桥,果真和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连画舫都一样。当我登上十七孔桥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十七孔桥上的狮子头各式各样,有立着的,有趴着的,还有在玩耍的,栩栩如生仿佛有上百只小狮子立在桥上,守护着距离我们三百多年的历史文化。
走在颐和园的小路上,我不禁感到腿一阵阵地酸疼,不禁感叹道:现在走起路来都觉得累,那建造颐和园的人得有多累啊,要挖坑,要放水,要种树,要造亭……
颐和园不仅美丽,而且还凝聚了十几万人长时间的辛苦劳作。他不仅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上的一颗明珠。
北京颐和园的写景作文 篇六
我站在颐和园,仰望历史的天空。
清朝末期,打仗、失败、签约,仿佛成为定势。旧中国被无边的黑暗笼罩着,不堪重负,伤痕累累,苟延残喘。就在这危急时刻,慈禧太后竟挪用每年海军经费的一半,重建了颐和园。戊戌变法,似乎给中国带来新希望,然而短短一百零三天后,变法夭折,而这次维新派和守旧派的主战场,便是颐和园。维新派失败后,光绪皇帝也被囚禁在颐和园。
在颐和园的清漪园内,有一块巨石,名叫“青芝岫”俗称“败家石”,它本在大房山群峰中,明朝太仆米万钟发现后,不惜财力,要将此石移到自己的花园中,为搬此石,米万钟倾其所能却终未成,巨石弃于乡间小道中,“败家石”也因米氏家败而得名。后来,乾隆发现此石,视为珍宝,下令将石搬入清漪园内,而当时清漪园正门已修好,乾隆下令拆破墙门,将巨石搬入园内。皇太后忽感不祥,说“既败米家,又破我门,其石不祥。”虽不能说石头怎样,但清朝至此,真的走向衰败没落。
1900年,八国联军的枪炮摧毁了曾经亭台楼阁的颐和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也在帝国主义的冲击下走投无路土崩瓦解。
我站在颐和园,脚下是新生的土地,但我无心去浏览烟波浩渺、红花掩映的颐和胜景,我仰望历史匆匆踏过的痕迹,仿佛看到,每一座亭台楼阁上都镌刻着伤痕累累的历史,每一阵风吹绿叶的沙沙声都哭诉着封建王朝的腐朽,每一块土地见证着苍白无力的过去,我仿佛听到来自历史的呻吟。
北京颐和园的写景作文 篇七
暑假到了,妈妈带我去了北京的颐和园,我学过写颐和园的文章,那里夸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我想那里一定很雄伟吧。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部,站的90余公顷,与西山玉泉山群峰山水相连,互为衬托。颐和园是乾隆皇帝1750年为其母祝寿而修建的皇家花园,原名清漪园,1860被英法联军野蛮毁灭,1866年慈禧贪图享乐,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为颐和园,这就是颐和园的历史。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我们先讲苍翠的万寿山,满山的绿树和雄伟的宫廷又是景色如画,又是雄伟的气派,其中的宫殿我印象最深的是谐趣园,他可以算的上是颐和园的缩小版了,有景、有亭、有桥、有花。我们站在亭子里看着湖里嬉戏的小鱼,看着湖里比美的荷花,看着翩翩起舞的荷叶,看着小桥上行人走过的足迹,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沉迷于此地啊!佛香阁也不错,他高41米,顶覆黄绿琉璃瓦,他有七八层,是一个圆柱体,越上层越小,每层上面是黄的,相当于屋顶,而下面是红的,也就是房间了,顶上像个三角形,最上面尖尖的,而上面有个小球,每层都有六个角,脚边都会弯起来一点,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随时都会飞起来一样。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昆明湖,昆明湖主要是景色美,到处都是垂柳,湖边的垂柳姐姐可爱美了,经常请湖水哥哥为他梳洗辫子,大树叔叔撑开他那把大大的遮阳伞,为我们遮挡太阳,湖面上的船轻轻驶过不留一点痕迹,但还是惊动了湖里的鱼儿们,他们争先恐后地把头探出水面,要与路过的小船哥哥交谈。这么没的景色可以撑到上是赛西湖啊!
北京的颐和园是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觉得颐和园正的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北京颐和园的写景作文 篇八
家住皇家园林旁,虽然总是去颐和园,对那里的景色足够熟悉,但那个初春的清晨,雨后的颐和园朦胧的美,刷新了我对它的记忆。
那天,下了一场春雨,我和爸爸走在去颐和园的路上,空气有些潮湿。我们走到知春亭处休息,河对面是被嫩禄色点缀的西堤。继续远处望去,便是玉泉山。
雨后,山上的玉峰塔被一片片云雾包裹着,那云雾远远望去,就像在空中翻蛟的云龙,缠绕着玉峰塔。
我们边赏景,边漫步,绕过佛香阁前的堤岸,来到了西堤上。眼前的“云龙”越发清晰。从近处看,云层只是在塔前面来回飘荡,被云裹着的玉峰塔,此时显得格外高耸。随着时间的变化,水气凝结,云层也随之变化。云层有深有浅,浅处塔身显现出来,深处再也看不见了玉峰塔。塔峰好像在用力冲破云层束缚,向上伸展,殊不知是云层降低了高度,让塔峰得以显现。
一阵风吹来,把云雾撕开,此时的玉峰塔就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如同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从云雾中走来,停步在你面前。
而脚下西堤像是横卧的一张古琴,那六座桥就如古琴上的琴徽,这位“玉峰才子”仿佛冲破了云层的束缚,驻足昆明湖畔,将要抚琴吟诗。
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纵有万千种美,我独爱那雨后的清晨,在园中漫步,从知春亭遥望玉泉山,这园外之景与昆明湖遥相呼应,“玉峰才子”“拨开云雾见太阳”,给人带来那份不期而遇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