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的史记读后感 篇1
温伯陵先生的《一看就懂的史记》,用独特的方式解读史学巨著《史记》,取其精华,挖掘事件背后的逻辑,借古论今,让历史照进现实,读后让人醍醐灌顶。
书中讲述了一条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大一统”主线:黄帝征服诸侯,融合部落,大一统萌芽;秦始皇灭六国,废分封,置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武帝北伐匈奴,实施推恩令,独尊儒术,使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是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上接尧舜,成于孔孟,在汉武帝时取得主导地位,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大一统理念深入中国人的骨子里,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中。敬天法祖,爱国爱民,和平统一,自强不息,成为中华民族之魂。守护中国的人口、土地和文化,成为历朝历代的使命,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不管以后的中国怎样动乱,总会不由自主地走向统一,分裂势力不得人心。这就是中国五千年屹立不倒的底层逻辑。
楚汉相争,本质上是决定国家命运的统一与分裂之争。书中认为,项羽失败“背后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地域经济太差”,我觉得值得商讨。反秦之初,刘邦与项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后来,项羽歼灭秦军主力,势力强大,完全有机会除掉刘邦,取得天下。但他只想瓜分天下,当西楚霸王,荣归故里,回到群雄割据的年代,开历史倒车,致使战火再起,由盛转衰。而刘邦顺应民心,立志统一,为此忍辱负重,知人善任,逐渐由弱变强,最终消灭项羽,建立汉朝,在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汉兴楚亡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跟所处地域经济没有多大关系。就像二千多年后的中国,以穷乡僻壤的陕北为根据地的毛泽东,最终打败了占据富饶发达的江浙地区的蒋介石。蒋介石自比项羽坚强,兵败“过江”占据台湾,却为美国霸权所利用,造成国家分裂。
分久必合。中国统一的步伐已经开启,无论是世界霸主横加干涉,还是台独小丑极力抗拒,都无法阻挡时代潮流。历史的重任即将落到我们这一代人肩上,“少年强则国强”,传承民族之魂,勇担历史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实现复兴大业,正是我辈要干的事情。
一看就懂的史记读后感 篇2
假如《史记》是一位博览群书但严肃冷淡的历史老师,那《一看就懂的史记》便是博古通今且声情并茂的说书先生了……
《一看就懂的史记》融合了现代“流行梗”,细讲了史记中经典的故事,大致分成了四个板块:家国——国家的外交、盛世与衰亡的故事;天下——那些“成功者”与“失败者”的阴谋阳谋;今朝——透过《史记》看今朝,看中国,读教训;烟火——每一段人生的烟火气,重演英雄人生。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为何源远流长?我们有了不起的人民,不愿甘受屈辱,面对一次次的暴政,敢于反抗、勇于起义,造就了现在的辉煌篇章。我们有爱书如命的读书人,从秦始皇焚书坑儒、顶羽火烧咸阳到民国时期的战火纷飞,读书人以死护书,“书在,人在,国就在”,这是烙印在每一个读书人,甚至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正是他们一次次的守护,才成就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不朽,并且继续传承下去。我们有一个个的卫国英雄,有勇有谋,虽说之间免不了内都斗争,但正所谓“战争也是民族交融的一部分”,因为战争,才让人民意识到团结、统一的力量,将人民拧成一股绳,便成为了今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河中我们也曾有一个个统治英明的皇帝们,一个个敢于直言的大臣们,他们使国家安定,国库充盈,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盛世。如果历史是一条钢丝,那他们,就是在它岌岌可危,马上断开时焊上文明的“焊工”,就是在钢丝上添加层层保护膜的检修工。这便是史书中的人物给今天带来的,也是我从中读出的感悟。
史书,总会让人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从现在的“上帝视角”回看历史长河,看着先人们为和平、为国家、为信仰所做的斗争,怎能让人不感动?对比当下我们身处科技水平高速发展与国家繁荣稳定的环境,我相信所有人都会感谢在历史上奋斗的他们,只有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同时回看你从出生到现在,也如同一根小“钢丝”,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指点迷津,同时你自己,也能塑造这根钢丝。可能你会感谢你自己,因为之前日日夜夜的奋斗换来了今天的你;可能你也会悔恨自己浪费时间,没有好成绩……
但现在,请努力吧!
等二十年后事业小有所成的你回望过去,一定会感谢二十年前奋斗的自己……
一看就懂的史记读后感 篇3
在暑假里,我阅读了《一看就懂的史记》这本书。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部纪传体史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部纪传体通史,它被列为二十四史之。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而本书作者温伯陵把不同篇章里的人物和故事用一条主线串起来,生动描绘了中国上古时代的全景图。总结出来的观点起到“历史照进现实”的作用。同时,他又把某些篇章的观点单独拎出来,挖掘出一些史事背后的逻辑和观点供大家研究和参考。
读《史记》我认识了临危不惧的项,他很自信,还有远的志向,但是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啊,有锋利的却没有抵御的盾,这疑是致命的伤害,现如今不就有很多带着这样的自满吗?最后事成,碌碌为的度过了自己的生,他还很有主见,这才使得他可以抵万,回首现在却有很多只知盲跟风,这会使自己逐渐的迷失自我,对未来迷茫。
读《史记》我看到那代代的王朝更迭,为何有的国富兵强,有的却土崩解呢?那是因为国富兵强的国君,有着更好的治国方法与标。所以我们每个都应有自己的标,个好的标是个成功的关键。当然有了标,就要有去实现目标的方法,个合理的方案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实现目标还要从事做起,从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史记》所呈现的是先秦汉代的中华民族精神,随着历史的改变,时间的消逝,这精神凝结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用学习的。如孔那样,我们要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正所谓“书中自有黄屋,书中自有颜如”,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更要有学习意识,保持进步。
读着《史记》,品味其中的兴亡成败,悲欢离合,让我不由得会引发对现在社会的思考,并汲取古的生经验和教训,这使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化。
国学经典,华夏之明,书虽然已经看完了,但我相信历史不会完,还有许许多多的谜没有解开,这本书展现了国学的精粹,希望有更多人去了解国学,热爱国学。
一看就懂的史记读后感 篇4
锐利的焰火与冰霜的寒跨越万里红尘,是百年前世界里桀骜人物风流的激情、倜傥的壮志,是如今亚运场上华夏儿女凌云的宣言、不羁的拼杀。
屏幕上的他似雄狮怒吼。苏炳添——亚洲飞人的奇迹,证实了体魄觉醒,亦让我寻到古今精神的雷同。再读《一看就懂的史记》,历史总是相似重演。作者敬赏那些从苦难中奋起,从挫折中矜持的不朽英雄,崇高、悲壮的震撼,助我体会中华民族团结的生命与雄伟的气魄。而苏炳添传奇的人生,正因拥有此些精神所向披靡、与众不同。
磨练二十年,少年的他拥有孔夫子,看似格格不入,实则敢闯敢当的热血执着。苏炳添并非天资聪颖,与学习气息浓厚的村落水火不容,反在田径道路上不可收拾;恰似孔子,生前贫且贱,心怀仁儒大计而屡受冷落。但他们的光辉正来源于“另类”,来源于坚定信念、追逐自我。因为热爱与自信,心怀执念,苏炳添打破偏见,超越记录;孔家学说流传后世、千古传颂。
怀揣与众不同的理想拼搏,只要坚信自己是正确的;拥有热血沸腾的初心执着,只要确信奉献是有意义的。
伤痛中坚守,青年的他拥有越王勾践在困厄和逆境中积极进取、矢志不移的毅力。苏炳添二十受伤、缺席赛事,赛前拉伤、出国就医,奥运之际、肱骨骨折,再回巅峰几乎无望;勾践继任王位不久,即被吴军困于会稽,眼见夫人百般被辱而束手无策。而他们的光辉正来源于伤痛,来源于反省警戒,调整再战。因为不懈与努力,苏炳添欲火重生、重新启航,勾践卧薪尝胆、伐吴夺霸。
渴望理想而渴望挫折。崎岖的山路,使双脚坚实;峻立的山峰,使心变坚韧。用猛浪荡涤灵魂,抗出柳暗花明。
疑忌中突破,壮年的他拥有陈胜在暴秦压迫下的鸿鹄之志。全世界都在说,黄种人跑不进十秒,近在咫尺而无法超越;秦二世昏庸残暴而刑法苛毒,陈胜一行贫苦农民因阴雨阻隔误时,将被处死。但他们的光辉正来源于亲民之志。因为理想,陈胜率民发动大泽乡起义,占据陈郡称王;苏炳添百折不挠,打破九秒八五的极限。
立志是攀登的前提。咬定青山不放松,笃定理想与超越现实,不是自不量力。束缚的思想,怎唤雄狮的觉醒!
百年誓言穿梭于尘陌,自黄帝时期到汉武当政,自中华崛起到赛场纷争。年轻敢闯,困厄敢守,立志敢想——春秋反复,屡变星霜,我看见的,是古今时空勾连紧系,太史公不屈的火焰挑起运动健儿奋斗的脊梁。书中场上,愿他们共同激励我走向未知而期待的远方!
一看就懂的史记读后感 篇5
提到《史记》,想必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大段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除了看译本之外,甚少有人能坚持把原版的史记读完。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以轻松愉快的文笔,大到家国天下,小到个人情怀,对《史记》进行了剖析。
例如其中的《不要做任何人的脑残粉》一文,将当代“娱乐圈”,与古代的帝王甚至朝代进行了类比。粉丝对偶像进行盲目的崇拜或是追捧,看不到他的不足,一味只盯着他们的光鲜亮丽之处,以至于偶像犯了道德甚至法律上的错误都可以无视,这便称之为“脑残粉”。放眼几百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也有不少这样的“脑残粉”,尤其是儒生,极其推崇三皇五帝,仿佛没有生在那个时期是这辈子最大的不幸。然而我们也都知道,他们并没有真的生活在那个时期过,所有的一切也不过是他们基于史书的幻想,谁能保证这其中几分真,几分假?
但就是这么一个虚幻的世界,从古至今都是不少人的乌托邦。
近几年民国题材的电视剧广泛播出,所以不少人也成为了“民国粉”。他们只看到影视作品里的纸醉金迷,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这段可怖而扭曲的历史;他们只看到军阀的姨太太的光鲜亮丽,却不曾知道这些女人背后的人生。更有甚者,拍出了所谓“军阀风”的艺术照,愚昧无知从这些照片下被揭露,不免让人啼笑皆非。
很多人都觉得,他们要的就是“朦胧感”,所谓“距离产生美”,靠得近了,触碰到了,反而会觉得失望。就好像粉丝先前对偶像的想象总是哪哪都好,一旦自己在现实中见到偶像,这层面纱就被打破了,自己的幻想不复存在,就算能说服自己他还是从前那副完美的模样,潜意识中还是会将偶像当成一个和他一样的普通人,而后对他失去兴趣。
如果“喜欢”与“崇拜”就是这么肤浅的东西,那“脑残粉”有没有考虑过,自己是真的喜欢这个人,还是把这个人当成梦想中的自己,不忍看到未来的他有一点点不完美,总是容忍未来的自己各种各样的错误,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喜欢或崇拜某个人,其实是自己对未来的投射,所以把很多根本不存在于“偶像”身上的东西强加上去,让他符合自己的期待。当自己真正触碰到他时,现实与虚拟的围墙被击碎,到头来发现,原来所谓自己的“偶像”早就是在自己欲望下衍生出的一具空壳。
人一旦太过沉溺虚幻,就可能分不清理想与现实。“脑残粉”大部分时间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而忽略了残酷的现实。没有任何一个人真实的生活是完美的,“偶像”也是被光芒包裹起来的茧,最本质的自我只有在清晰的认知下显现。
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一看就懂的史记读后感 篇6
鲁迅曾这样评价过一本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没错这本书的名字叫《史记》,而我最近在读的这本书也叫“《史记》”但这两本书可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差之千里之别。”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毕生之作,体裁也是自创的纪传体。纪传体也就是以人物的故事为中心,来讲历史。而我最近在看的这本书叫《一看就懂的史记》这本书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温伯凌。嗳!这本书看起来韵味可就大不相同了。
依我看这本书则更像是由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合集。议论什么?议论古代帝王,能臣做的是或提出的观点正不正确以此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记叙什么?记叙那一件件的有名的故事像完璧归赵……并且所讲的故事语言不仅幽默还很近人,体目也十分吸引读者。对于这本书我的感受就这么多了,因为对于这本书我更多的是悟出了真理:
1、“自己的是在大也是小事,国家的是在小也是大事。”这句话是我读完第一部分得到的,也就是说:自己的事相对于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就那第一个故事来说:齐襄公执政12年后被杀害,他只有两个弟弟但都在境外规定:谁先入国谁就先当国君因为这个,公子纠起了杀心,他便派管仲去射杀公子小白结果射到公子小白的带钩上,“小白”装死得以逃过一劫,公子纠一走,公子小白也没休整便马不停蹄的赶了回去,最后顺利当上了国君。这个故事说明公子小白为了齐国而不顾自己的安危。
2、“光有棋子与棋手还不行,还得有个好的棋盘。”这句话是我读完最后一部分得到的,通俗一点说就是:你有人力物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一颗好用的脑子,与用脑的地方。就拿陈平的事来说吧:自陈平帮刘邦以来,给刘邦出的第一计,便用四万两黄金“消灭”了最大的敌人——范增。在后来现假赢得吕后的信任,等吕后死了,直接铲出她们一家的势力。这两件事足够看出陈平不仅会“下棋”还有一幅好“棋盘”。
这两个只是我得到道理中的一小部分,我在此便不在一一举例,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