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道德培养简报 (篇1)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性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成为怎样的人。而《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就是为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为提升道德与法治科任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组织道德与法治展示课活动。授课教师紧扣课标、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学科阵地,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过此次展示活动,老师们明确了今后在道德法治学科方面的努力方向。老师们纷纷表示,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也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此外,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社会有用人才。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新课改也在不断地深入。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是向学生渗透道德与法治知识,让这些知识陪伴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普及的今天,如何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性教学探究,提高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探索的。
小学生道德培养简报 (篇2)
桂开花满园香,又是一年秋收季。20xx年10月26日下午,“优化学习活动设计,培育政治认同素养”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三、四年级教研活动在上海唯实希望小学举行。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熊江婷老师、原青浦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员张大跃老师、来自云南德宏的两位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姜德英老师和杨云鹏老师,以及全区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唯实希望小学德育教导江燕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是课堂教学观摩环节。首先由唯实小学包茹兰老师执教三年级《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一课时)。本节课从生活的具体场景切入,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感情,再通过做“击鼓传花”的游戏,反馈课前“我为父母写档案”的'内容,并适时出示父母工作时的视频、照片等,使学生深刻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以及父母对子女的爱,然后通过阅读父母写给孩子的信,以及学生手写“爱的回应”小卡片,延续情感,升华主题。
其次,由陈丽静老师执教四年级《弘扬优秀家风》(第二课时)。本节课导入部分通过了解爷爷家风故事,引出本课话题,再通过分享家风故事和观看许金妹奶奶故事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家风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和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接着分享宣传优秀家风的新创意,开展关于家书的小小辩论会,并引导学生从身边具体事例中认识到家风传承就体现于日常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做家风的传承者。
小学生道德培养简报 (篇3)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本周山南小学以诚信教育为主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素质,学校积极组织各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生诚信教育活动。
大家坚持“自己动手、厉行节约”。发动全校师生书写、绘制以“诚信”为主题的板报作品,并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指导。利用班会活动课进行讲故事比赛,利用多媒体观看诚信教育片。在这个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全校师生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同学们畅所欲言,结合生活实例畅谈切身感受。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讲诚信的好少年。
教师在班级绘制以“诚信”为主题的`板报作品,营造活动气氛。
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从古至今,人们都把诚信视作修身养性、立业交友的根本。我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学们通过演讲和讲小故事,并结合他们自身实际情况表达当代新青年应具备感恩、诚信这两种优良品德。
各班组织开展了“诚信”手抄报评比活动,通过制作“诚信”手抄报,增强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做人,做守信用的小公民。
小学生道德培养简报 (篇4)
为弘扬传统美德,汲取榜样力量,培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月16日下午,实验小学开展了以“学习身边好人感受榜样力量”为主题的班级道德小讲堂活动。
在学校德育处的统一安排下,活动共分为唱一首歌曲、诵一段经典、看一段视频、讲一个故事和谈一番感悟五个环节。在讲堂上,大家一起观看最美孝心少年李新颖的视频短片,聆听最美孝心少年孙梅的故事,齐唱《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悟:榜样就在身边,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做一个孝老敬亲,诚实守信,文明有礼的好少年。
活动的成功开展,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有力的推动了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美德是做人的前提,是每个学生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相信它定会在实验小学学生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给他人带来愉悦,让校园充满温馨,使社会更加和谐。
小学生道德培养简报 (篇5)
为丰富学校的校园生活,巩固课堂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星洋学校小学部开展了道德与法治素养活动。
一年级开展了“守规则,更快乐”系列主题活动,活动期间,学生硬纸板或是卡纸制作小型“校园温馨提示牌”、环保创意标语等。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一个个创意十足的作品呈现在眼前。此次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文明礼貌、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同时也为学生能够愉快、积极地适应学校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乡丰富的物产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结合教材内容,二年级开展了“制作家乡物产名片”素养活动。通过活动,学生深入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物产以及人工物产,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家乡物产图片的搜集、绘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及动手能力。
三年级开展了以“我和父母比童年”为主题的素养活动。同学们化身“小记者”,通过交流访谈、查阅照片等方式,重温了爸爸妈妈的童年,使用照片、绘画、文字等方式,记录下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童年不同之处,并在班级里交流展示。通过这场跨时空的对话,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为生活在新时代而感到自豪,激励每一名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四年级开展了以“变废为宝,绿色环保我能行”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前,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报纸、易拉罐、塑料瓶等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准备好剪刀、胶水等工具。活动中,人人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巧妙地将废旧物品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期间,五年级老师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民族特色汇报活动,并且设置多个趣味比赛项目,在趣味多样的比赛项目中融入了民族知识、民族政策宣传,让学生通过有趣别样的方式学习了解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在娱乐中感受民族团结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温暖。
六年级开展了以“法律小达人”为主题的活动。为加深同学们对“法”的理解,各班老师带着同学们举行了形式丰富的课堂游戏,帮助他们从游戏中懂得法律的内涵,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为了检验孩子们法律知识学习的成果,老师们还主持了一场知识抢答赛。同学们分组参赛,赛场上气氛热烈,不少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法律小达人”。
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最好的资源,相信同学们通过躬身实践,获得了绝佳的学习体验,从而学有所获,快乐成长。接下来,《道德与法治》学科将结合教材开展更多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发展、幸福成长。
小学生道德培养简报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5月20日上午,福清市渔溪中心小学“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德育现场会在南墩小学顺利举行,卢祯秋副校长、全镇所有德育教导及各校的德育骨干参与了活动。
首先,老师们观摩了南墩小学的学生广播操、大课间跑操、跳操活动,学生们个个精气神十足,动作整齐,富有韵律,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早操结束后,老师们参观了南墩小学的校园环境,精美的楼道文化、富有个性的功能室成果展示,体现出南墩小学在五育并举过程中的明显成效。
接着,南墩小学德育教导林柳燕向大家介绍了南墩小学的德育工作情况,着重介绍了“一月一主题”、课程渗透、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做法及心得,使与会老师受益良多。
接着,所有与会老师集中多媒体教室观摩《道德与法治》课展示。第一节课由南墩小学纪婷老师执教《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她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浪费是可耻的,浪费粮食就是浪费资源,并且把从课堂中学到的避免浪费的小妙招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第二节课由中心小学王凌琰老师执教《生活处处有规则》。她利用小黄人这一形象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当前核酸检测的要求,巧妙引导学生乐学,善思,敢说,真正体会到学校、社会、家里处处都有规则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全体与会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评议,大家对两节展示课交流了看法与感受。
最后,陈章绣主任对本次德育工作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她强调:“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要拥有着敏锐的德育意识,培养每位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成长看得见。”同时,她还对思政课的教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全镇的学校要重视思政课教学,让思政课真正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