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节日作文内容页

端午的粽香作文

2025-11-05 21:57:01节日作文打开翻译

第一篇:端午的粽香作文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已至,榴花正盛,粽叶盈香。每到端午,我们一家都会包粽子,挂艾草,今年也不例外。

我们一早就来到了乡下奶奶家。来过端午节。按照习俗。我们端午节要先在门口放上艾草,用来辟邪。然后就准备包粽子。

只见奶奶娴熟地把煮好的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用调羹放一点糯米,糯米上放一颗甜枣,最后再放一点糯米,这样粽子就可以包起来了,最后奶奶用白线把它们捆起来,一个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看着奶奶包粽子挺简单的,我就心里痒痒的,也想学着包粽子。

我拿了两张大小差不多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把它围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再用勺子把米装进粽叶里面。可我刚把米装进去,糯米就从粽叶的底部漏了下来。看着奶奶包很简单的样子。可我学起来却这么的吃力。就这样,我一遍又一遍地失败了。奶奶见状跟我说,那你用一张粽叶包,这样的话你会好包一点。好吧,听奶奶的话,我拿着一张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又开始包了起来。可是,当我把米放进去的时候。底部又开始漏米了。我顿时感到很疑惑,为什么看着奶奶包很简单,为什么轮到我包就这么难呢?实在没办法了,然后奶奶跟我讲。你就把粽叶底部折过去一点,这样就不会露了。

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去做。的确,这样一点米也没有漏出来。然后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把粽子包了起来。可粽子就是不听我使唤。米粒居然从边上漏了出来。奶奶说我粽子抓的太紧了,所以才会这样子的。最后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我的粽子终于包好了。

全部包完之后,奶奶往锅里加点水,然后把粽子放进去。大概半个小时粽子熟了。奶奶一掀开锅盖,哇!一股粽叶和糯米的清甜香气扑鼻而来。我一眼就从里面找出了那只我包的最小的粽子。尝了一下,甜而不腻,好吃极了。

这天,粽叶的清香浸润了燥热的炎夏,连晚风都变得清凉,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佳肴,闲聊家常,静谧而美好……

第二篇:端午的粽香作文

时近端午,窗外又是阴雨不断,卖粽子的小贩又开始叫卖了,我从未因此停下脚步,偏偏是这阴雨天,让我沉下心来思念起300公里外的粽子味儿来。

北方的人家不常包粽子。常出现的是凉糕。但总会为孩子而包上那么几个,我家就是个典型。

姥姥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巧的是每个都生的是儿子。兄弟三个便像商量好一般,日日上演大闹天宫演罢各自又领各自父母的训斥去。端午节,那粽子便是为我们三个淘气包准备的。

我是最小的那个,包下的粽子常由着我挑,最大的哥哥也备受姥姥疼爱,所以也得了较好的粽子。独独苦了老二,但二哥并不因此而记恨,有时大哥也会将他的分与他一些。由此难免折射出一些事实来:大哥疼弟弟,二哥心胸宽,我嘛,常是受宠那一个。

或许是平时太淘气了吧,惭愧的是我一直不知道粽子怎么包,只知道等粽子上桌了。粽子未到,总是香味儿先到,粽叶的清香与糯米的醇香挤在一起,推着搡着涌入了我的胸腔深处。引得我口中生出唾液来,坐也坐不住,总要尽力伸了脖子,看看粽子到哪里了。剥开青翠的粽叶,混合的香更浓了,似玉盘高擎传国玺,米丘羞含赤金丹。兄弟三个总要观看一番,嗅闻一番,才忍心下口。我的第一口往往要咬在那颗染黄了周边米的红枣上。我们三人各有各的吃法,而大人一面吃着凉糕,一面看着能把粽子吃出趣味的我们。而今这种场面仍然有,但那三个把粽子吃出趣味的我们不在了,只是闷声吃着,说笑自然有,味道却淡了,不知是因为吃粽子的地方变了?还是时间走得太快了?

吃罢粽子,大人常叮嘱我们不许剧烈运动,只凭那几句话能拦住我们?没门儿!不一会儿,后院又闹腾起来了,我也并未觉得腹中的糯米会粘住肠子,肯定是妈妈又骗人了。

自从搬出平房,那快乐竟再未有过,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今日看来自是很痛心的了。曾经那三个淘气的小疯子现在一个已上了大学,另两个还正为明年的中考而狂奔着。其中一个在老家,另一个在包头。学业重了,团聚只有等到假期才敢奢望。今日逢此细雨落尘,粽香萦心,勾起不少回忆与愁思来。

哥哥们,不知你们各自所处的地方下雨了没有?若是下了,但愿落在你们身边的雨与落在我身边的雨来自同一朵云吧!

第三篇:端午的粽香作文

时间过得真快,过去那些美好的情景常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让我们用真诚的笔墨,描绘出这些美好的记忆吧!

今年的端午节,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提着自己家里包的粽子来到学校,这是送给老师的。同学们互相攀比着自己的粽子,谁带的最大、最多,谁就是最受同学的称赞和羡慕的人。

到了学校,大家纷纷把一袋袋香喷喷的粽子堆到讲台上。看着这么多香甜软糯的大粽子,我心里美美哒!大家都期待着老师快来,猜测着老师看到这些的高兴样,猜测着老师会说什么。“老师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句,大家赶紧坐好。

一进教室,老师便被这堆成小山的“百家粽”吓了一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老师动情地说:“谢谢大家,谢谢你们的爸爸妈妈!大家的心意老师心领了,可是这么多,老师也吃不完呀,该怎样处理这些大粽子呢?”看着同学们瞪大眼睛等待结果的样子,老师笑了,“咱们一块儿吃掉它们吧!”

这怎么行?同学们都说:“不行不行!这是我们送给老师的,怎么能自己吃呢,回去怎么给爸妈交代啊?”老师开始给大家做“思想工作”了:“老师理解大家的心意。可是这么多,老师的确是吃不完呀。你们就当帮帮老师的忙,顺便也都尝尝、品品别人家的味儿,互相点评一下。好吗?”同学们都被老师说服了,不由得纷纷点着头说:“行!行!行!”

我们开始分粽子了,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地吃着,老师也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吃着粽子。看着我们大口大口的吃着,她的眼神流露出来的分明是母爱!

同学们都说自己在家吃不了多少粽子,可是和同学在一起觉得越吃越好吃,越吃越甜,好像和老师、同学在一起吃比在家里吃更香、更甜!这就是和无话不说的“亲人”在一起所有的独特情谊吧!

粽子的香气弥漫了整间教室,这就是真挚的友谊和浓厚的师生情谊呀!这份“粽情飘香”的美好会永远留存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它是最美好的,最快乐的。

第四篇:端午的粽香作文

五月,满堂的艾香萦绕着门前的小树,仲夏的蝉鸣奏响端午的乐章。朦胧中,我看见泛着新绿的粽叶,沐浴着阳光,分外迷人。

我嗅着清香提起衣衫,脚边弥散着蚊香的青烟,揉一揉惺忪的睡眼。端午的清晨,厨房中佝偻的身影,是外婆坐在破旧的竹椅上,淘着泡了一夜的糯米。我走近一瞧,晶莹饱满的米粒如同珍珠般,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粒粒无序地倚着,像极了嬉戏了一夜已经筋疲力尽的孩童,慵懒而闲散。

锅中烧好滚烫的水,一掀锅盖,无数水汽携着粽叶独有的袅袅清香,落入我的鼻咽,无限回味,从厨房点染蔓延,伸向端午的世界。外婆提起两片粽叶,手指在叶间翻飞,宛如仙鹤舞动。交叉一摆,错落地轻轻一弯,弯出一个精致的漏斗形状,另一手用匙子舀起一勺糯米,再温柔地将它们浇进似小碗一样的粽叶里,“沙沙”清脆的声音惊醒了豆大的米粒,纷纷跃入叶中,欢快地簇拥在一起,慵懒得沉甸甸。再放入一颗黄澄澄的咸蛋黄,轻轻压入米中,远远望去,像一轮红日。“这粽子啊,还是咸的有味儿,孙子你呀,肯定爱吃!”外婆笑起来眼角眯得如缝,温热了我的心扉。

外婆又轻捏起几颗海蛎,如点睛之笔,伴着一块肥瘦相间五花肉落入米间,与蛋黄作伴,跃起端午最美的芭蕾。最后用一撮米复盖,折上另一片青绿的粽叶,于是整个内馅都被清嫩的外套紧紧包着,一根细线绕过,缠上两圈,再用手指细心地系住,便成了一个玲珑小巧的粽子。

很快,在外婆的巧手下,一个一个的粽子串成了一串又一串,把它们一齐放入蒸锅,开始了蒸煮。升起的缕缕蒸汽,弥漫了整个端午。我坐在院子,等着美味的粽子。不知不觉,外婆把火烧得细长,晕开在暖暖的空气中,粽子便也熟了。

我轻轻剥去粽叶,扑面而来的是怡人的清香,洁白的米粒染上清鲜的绿色,让人觉得分外有食欲。一口下去,第一秒尝到的是米的软糯,第二秒品到的是肉的极鲜,后劲在味蕾里舞蹈,回味无穷。

年年岁岁,我看不见时间流逝,却仍记得外婆粽子的鲜美。时光悠悠,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外婆的剪影与那个粽叶飘香的端午,如一帧帧画面在我的脑海循环播放,珍藏永远……

第五篇:端午的粽香作文

众所周知,六月是考试日,众所周知,六月是放假日,众所周知,六月是端午节如约而至的月份。这个六月,她也来了,带着一身飘香四溢的粽味,坐在龙舟上,提着一箱的粽子和作业,悄然而至。

端午的早晨总是被饿醒的,你还在被窝里就能闻到从厨房里飘在的粽香,它们在你的鼻尖跳舞,誓要把你馋死,待你终于和被子恋恋不舍地告别,它们还会变本加厉的引你去餐桌旁坐下,使你迫不及待地要开始早饭,今天,可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有肉的早饭啊!父亲笑着端出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粽子,“起得真早啊!”,我看着那一盘的粽子,垂涎三尺,不住地点着头。

用勺子拨拉半个粽子到自己盘子里,我仔细地端详它,糯米在蒸煮后染上荷叶的淡绿,又被内部的肉汁渗入,呈现出淡淡的粽色,泛着油光。热气盘旋在其上,用筷子轻轻一戳,又露出红色的咸蛋黄,那蛋黄的香漫出,与肉香、米香,一同游荡在空气中,刺激我的味觉。我小心翼翼又充满期待的夹起一坨粽子,放入口中。每一粒米看似粘糊糊的,但实际上,每粒米都由那倍儿香的酱汁连在一起,入口后便分开,每粒都圆滚滚,香喷喷,与扬州炒饭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吃的是一个咸粽,猪肉的油都被糯米化解,融在蛋黄中,肉虽偏咸,黄虽偏涩,但两者与糯米的完美融合,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吃粽子是不会有闲工夫停下感叹其味美的,人人都沉浸在粽香之中,唯有当你抬起头,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时,你才明白,粽子的独道之处。

粽子,有甜、有咸、有的腻、有的滑、有的多油。中华民族根据各地的喜好,创作、改良粽子的味道,并造就了现在的端午。

放筷,合掌,一个咸粽吃完了,一个端午也开始了,这次的端午是在浓浓的粽香和满满的精神之中开始的。

现在虽然随时都可吃到粽子,但唯有端午节吃的粽子是最香甜的,最独特的。

第六篇:端午的粽香作文

五月五是端午,家乡的人民除了举行热热闹闹的赛龙舟,粽子的香味也时常弥漫在家乡的大街小巷。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不约而同地,就会想起一个美味的食物——粽子。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是食物中的一大特色。轻轻剥开粽子青绿色的粽叶,一股清香便扑鼻而来,露出白色的糯米。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粽叶淡淡地散发出清香,嗯~,这味道,美极了!

采粽叶,过端午,吃粽子。这已经是我儿时的回忆,可如今回忆起来,就像是昨天才刚刚发生……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会在端午节那天,买回许多粽叶放在厨房,袋子有大有小,看来妈妈是要准备大干一场了。只见妈妈把糯米拿出,然后一勺一勺、有条有序地放进粽叶里,再一层一层地包住,放在盘子上。以此类推,转眼间,妈妈已经包好了十几个粽子,糯米也已经所剩无几了。那些包好的粽子,如图一只只绿色精灵,在炫耀自己的绿衣裳,俏皮可爱。

包好粽子,下一步就是蒸了。妈妈把煤气打开,把锅放在上面,再把水烧开,把粽子放进去,等待十几分钟就可以开吃啦!

打开锅盖,一股棕香扑面而来,那些绿色的小精灵,现在变成了一朵朵含苞待放、胖乎乎的花朵,像刚被雨水滋润过一样,一滴又一滴的水滴滴落在盘子上。它们又好像一个个小公主,正尽情地享受着人们对它的赞扬、感叹。

从锅中拿出一个粽子,剥开温热的粽叶,此时此刻,粽子散发出的香味,可不是一般的香味,而是人民对家乡热爱的感情。粽子带给你的美味,就好似全部一样,充实着我们。

端午节的粽子,是最传统的食物,它胜过所有的美味佳肴,胜过所有的零食小吃,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的特色。吃粽子也是在享受最美好的时光的时刻。怎么样,粽子是你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在端午节那天,吃一口粽子,来满足你蠢蠢欲动的内心吧!

吃粽子这样传统的习俗,正编织着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端午节粽子的味道,会永远飘在我心里,因为,那是家乡的味道。而粽子流露出的感情,是家乡人民对端午习俗的热爱。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端午的习俗。

第七篇:端午的粽香作文

今天艳阳高照,天空湛蓝而又深远。同学们欢笑声一阵接着一阵,如银铃声般飘散在清新甜润的空气中。小草和花朵好像也被这快乐所感染,显得格外鲜艳。

为什么呢?因为今天到五月初五——端午节了。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家家户户吃粽子,挂菖蒲,熏艾草,好不热闹!

为了庆祝节日,下午,学校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包粽子。两点刚过,我吃完午餐回到教室,便看到叔叔阿姨们已经到场了。他们有的有说有笑,开心的聊着;有的俯着身弯着腰,整理着包粽子需要的食材,一盆盆洁白的糯米和粳米、色泽鲜艳的猪肉、细细密密的白砂糖、翠绿的竹叶整齐的摆放着,看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希望活动早些开始!

不一会儿,开始包粽子了。只见一位阿姨,先拿起一片长长的竹叶,把它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把竹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然后麻利地用绳子缠上几圈,打一个结。擦干上面的水,一只粽子就包好了。

我和小伙伴,有模有样的学着。我左手拿着叶子,右手拿着勺子,慢慢地往里面倒着糯米、肉和糖,不一会儿我也包好了一个。可把我的粽子和人家的一比,为什么我的粽子奇形怪状,可人家包的端端正正呢?哎,的确,我包错了。

于是,我锲而不舍的再来,可是包出来的依然不对。低头看看我包的粽子,它们有的是五边形,有的是歪歪扭扭的三角形,还有的是长方形,包了好久,我终于包出来了几个端端正正、不大不小的粽子了。我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给老师展示了一下,老师赞不绝口,我美滋滋的!

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都开开心心结伴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回味无穷,不禁感叹道:“学习时间,度秒如年;游戏时间,度年如秒!”开心的包粽子活动和飘香的粽子,伴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第八篇:端午的粽香作文

缓缓的水流声将我从梦中拉出,优美、缓慢,仿佛处身于山间小河边。惺松中望见母亲忙碌的背影,空气中迷漫着艾叶的清香。

母亲的细碎的步伐,在厨房中穿梭,满是裂痕的手掌清洗着水中的艾草,我想在这仙境中再赖会儿床,可艾草的清香不断钻进我的鼻子,使我睡意全消。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香,偏黄的叶子仿佛是大版的竹叶,还带有艾草的清爽气味,母亲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铁盆中,再烧一壶滚烫的炎,水汽渐渐升起,袅袅清香似乎被裹在里面,如同茉莉花开,将花苞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清香四溢,不由令人陶醉。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个个饱满,相互倚着,似是喝了一夜的琼浆。母亲没做过粽子,这是第一次,虽然包的粽子简单至极,但那种味道令我深深迷恋,永不得忘。

母亲将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笨拙地一弯,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取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内,将一颗蜜枣放置中央,周围再填上几撮米。母亲尽量不让枣露出来,那汁也不会流出,使所接触的糯米更加香甜。母亲捍着盛满馅的粽叶,却好像举着十几斤重的石头,手不停颤抖,生怕缠线的时候系错一步。最后,粽子只是三个角的平面,母亲笑道:“我做的不好,这么丑!”端午耀眼的阳光照在母亲的背上,我坐在母亲身旁,要是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该多好啊!

粽子在锅里不停地响着,这是端午的伴奏。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房间上空,我不住地往锅内望,怎么还没好!母亲踢踏舞着从锅内取了一个粽子,解开绳子,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第三口,是蜜枣的甜蜜。

我在母亲的抚养中成长,田里的小树隔年盈尺,母亲却随着光阴逝去逐渐白头。我现在吃过许多地方很有名气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却都不及母亲亲手包的粽子,母亲所做的粽子,是世上最甜的!

第九篇:端午的粽香作文

又是一年五月五,粽香满堂飘。

端午节上午,阳光招呼微风,裹着邻家粽香,穿过窗户,给室内涂上一层淡淡的金色。蜜枣红豆糯米,勺子棉线粽叶,桌子上早已摆得满满当当。我站在桌旁,一眼不眨地看着妈妈包粽子。

只见妈妈拿起两片煮过的粽叶,交错叠在一起,折弯成圆锥状,放入一勺已经搅拌好的红豆糯米,塞入一个蜜枣,再补上一些红豆糯米。然后,双手抓住粽叶,上下轻轻震动,将糯米压结实。接下来,左手抓住粽子,右手翻折粽叶,将粽子封口。最后用棉绳将粽子“五花大绑”。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这样在妈妈手中变出来了。

“多简单,我也会!”我跃跃欲试,抓起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卷起来,放入糯米。我正要将粽子包起来,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不好!糯米从下面漏出来了。原来粽叶没卷紧,成了漏斗。怎么到我手里,糯米、粽叶就不听使唤了?我失望地看了看妈妈。

“没关系,再来一次。”妈妈给我讲了一些技术要领,又示范了一遍。果然,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将粽子包成形了。我喜滋滋地拿起一根棉绳,将粽子扎起来。谁知刚缠了一圈,手一滑,粽子“啪”的一声,掉在桌上,粉身碎骨。唉!到了最后一步,还掉链子。我无奈地望了望妈妈。

“有进步,再试试。”妈妈鼓励着。我吸取了前面的经验教训,小心翼翼地做好每一个动作,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个步骤。“成功了!”我兴奋地叫了起来,拎起粽子给妈妈看。妈妈的嘴角顿时漾起欣慰的笑意,好像在说“这手艺后继有人了”。

没过多久,厨房里就飘来丝丝清香。香气越来越浓,越来越醇,钻入我的鼻子,刺激我的味蕾。一会儿,我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有一种传承叫做粽香飘飘,有一种记忆叫做粽香浓浓。感谢这美味的粽子,它让我明白劳动的成果最香甜,还让我懂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更让我铭记住这流传千年的端午节。

第十篇:端午的粽香作文

因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时稍晚一点。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我的手上脚上都 被带上了五彩线。五彩线是由红、粉、黄、绿、蓝五种颜色组成的,很鲜艳。妈妈告诉我说, 端午节带上五彩线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的。

洗完脸后,我就来到了餐桌前。满满的一桌,真丰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还有香 喷的鸡蛋、鸭蛋、鹅蛋。看着这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正准备开动时,爸爸发言了:“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 回答?” 这可难倒了我了,我就装作没听见,等待爸爸解释。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 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真没想到一种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讲完后,我已经迫不急待地想和他们做游戏——顶鸡蛋。

我在盘里随手拿了一个个头较大的鸡蛋,先和爸爸来了一个对决。而我的力气太小了, 一个回合下来,就输给了爸爸。但是心里却不服输。心想:“可不能这么算了。”我又去洗 鹅蛋,想和妈妈较量一番。

只见妈妈在盘子中左挑右选的, 好像里面藏了大将军。

我好奇地问妈妈:“你在选什么? 难道鹅蛋还会有什么不同吗?”听完后妈妈耐心地说:“你看这鹅蛋好像都一样,其实里面 的学问大着呢! 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状,要选“小头” 尖一点的, 这样的蛋会比较有优势一些; 其次要看鹅蛋的外壳,光滑、细腻、颜色匀,这样的蛋壳更硬一些。根据这些特点选,一定 能获胜。” 我半信半疑地选了一个鹅蛋,就开始跟妈妈较量起来了。

我双手紧紧地握着鹅蛋,使上了浑身的力气,顶啊,顶啊,只听见叭的一声,我赶紧收 手,紧张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鹅蛋竟然没破,还是好好的,“原来是妈妈手里的 蛋碎啦,太好了,我赢了!我赢了!”我兴奋地边喊边跳,爸爸也高兴的拍手表示祝贺,妈妈看着我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