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春节的作文
在我看来,年味是凝结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长大了。
“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虽是这么说,但在现在,过年的热闹喧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的。在小年这个春节的盛大开始中,饺子第一次揭开了她的面纱。
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得怎样,春节的饺子永远是一家人的年终盛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美味,饺子馅更是变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厌。
在我的老家,饺子馅总是经典的韭菜猪肉馅。韭菜是新下的,鲜嫩多汁,刚买来摘来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地上铺着几张报纸,一起摘韭菜,年味与家的味道就在这里,慢慢升华。猪肉最好是手切的,可以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猪肉的肥而不腻与韭菜的鲜辣融合在一起,正是对年味的最完美诠释。
韭菜猪肉饺子本是最佳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时要吃的饺子却是素馅。老一辈人说这象征着来年朴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对这种说法不太相信,但素馅饺子的确也别有一番风味。
把胡萝卜、粉条、豆腐切碎,摊一个蛋饼切成小块,有时加些木耳,素饺子馅基本上脱不了“这一套”,但就是这几味简单的食材,却能调出美味的馅儿。素馅没有了肉馅的那种浓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觉,也可以对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不过令我疑惑的是,有时素馅里也加些海米虾仁,这还叫素馅吗——也许素馅只是人们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尝鲜的满足罢了。
饺子皮也颇有讲究。必须要用死面的那是一定的,放了酵母就变成煮包子了。这几年新出了一种“饺子粉”,据说是专门用来做面皮用的,其实味道嚼劲与一般的饺子皮没什么差异。擀面皮真是门手艺,擀面皮讲究中间厚,边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现在,肉店里有卖机器压的饺子皮,两片皮之间扑上点面粉,显得死气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当吃完饺子,总要喝上一碗煮饺子的清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其实抛开营养不讲,清汤的味道品相还是不错的:清汤的色泽是有着谷物气息的淡黄色,味道既有一种饺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馅饺子肉馅的鲜美——所以煮饺子时,露馅饺子还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汤,感到周身热乎乎的,寒冷驱散殆尽,也冲淡了刚才吃饺子的咸味。
在吃饺子时,总少不了几个翠绿色的身影,那就是腊八蒜。吃一口饺子咬一口腊八蒜,感觉那种辣味在鲜味里散开的感觉,缓解了肉饺子的油腻以及腊八蒜的辛辣,可谓是两全其美!米醋、绵白糖、大粒蒜,把它们种在玻璃瓶子里(原来是用瓷罐子以及玻璃罐子的),小年时便可收获一瓶翠绿腊八蒜。今年我家的腊八蒜是翠绿色的,可醋却成了草绿色,没达到老舍先生“色味双美”的标准啊。
说到小年,似乎还有一种沉寂已久的习俗:祭灶、吃关东糖。在济南城区里,祭灶的习俗早已无影无踪,关东糖、糖瓜也越来越少。不过我今年有幸寻觅到了杆状的关东糖。关东糖很脆、很酥,有时咬一口还会迸溅出许多渣渣,不过那甜味是沁人心脾的,与厨房里柔弱无骨的绵白糖是没法比的,多了一层过年的香气,让人很是舒畅。
我在福建吃过一回白年糕:味道虽不错,可口感是单一至极,好像在咬糯米团子。山东的黄米年糕就不一样了。原材料是黄糯米面,与面时直接把洗净的大枣整颗放进去,正好随着与面被绞碎一部分,进到黄米面里面,捏成窝窝头状,上锅蒸熟。吃黄米年糕时,离大枣越近,枣味越浓,还要时刻提防着,别被枣核咯了牙,多么有趣!
说到年糕,就不能不说豆包了。豆包讲究心里美,其实也是馅料的重要性。做豆包前一天晚上要把大红枣以及红小豆放糖放水,煮沸了再焖。第二天上午馅料已焖得差不多,甜糯软香,直接吃更是美味无比,即刻用发面包了放进蒸笼里,还要一同做些馒头。蒸出来的豆包外表普通,里面却是红彤彤的,煞是好看、煞是美味。
最后要介绍的,也是我最为喜爱的,就是酥锅了。酥锅这手艺,我的亲人里只有我姑姑有,而奇怪的是我奶奶却不会。酥锅之做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把喜欢的食物煮熟了加某种香料炖吧。最后收了汁,放凉以后,每种食物既保存了些许原味,也有一种互相联通的不可名状的香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酥锅凉了才好吃,可地冻天寒的,不免令人不太适意,也是春节美食中的特色一员了。我们小区来了个卖酥锅的,掀开锅盖,冒出的竟是阵阵热气,这算什么酥锅!他那酥锅还有哩啦的汤水,味道一般,竟然还有人买!于是我便决定再也不吃他家的了。
酥锅有酥白菜酥豆腐酥鱼酥鸡酥豆角酥海带酥肉酥口蘑酥木耳等等,什么都可以往里放,我最爱的是酥海带。
过年,其实不仅是一个盛大节日,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心灵寄托。我衷心希望这些美食,凝固成舌尖上的年味,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一年又一年期盼下去。
第2篇:春节的作文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每逢春节都会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比如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压岁钱。必不可少的当然还是贴春联。说起春联,
诗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联。过年时,每家都要换下旧春联,贴上新春联。
自从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书法起,每年春节,写春联、送春联成了我的必修课。亲朋好友都向我索要春联。
牛年春节书写春联我觉得更牛气。前年我是习楷书,去年我又开始练习隶书,用楷隶两种字体各书写了一幅唐诗作品,参加了全国书法七级的资格考试。因此今年的春联我全部采用隶书书写。经过几年的书法练习,我觉得自己读帖、临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分析、处理字体结构布局的能力也大有长进,分析和运用基本笔画的技巧更熟练,因而今年春联写得较得体,隶书的特点也表现的较逼真。
在书写春联中,我也加深了对春联寓意的理解。注意对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联。例如我给快90岁高龄的太太送了这样一幅春联:上联是“春风惠我财源广”,下联是“旭日临门福寿康”,横批是“吉星高照”。意思是:阳光普照全家,祝老人幸福、健康、长寿,全家快乐。太太高兴极了,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我特别注意读春联,在写春联中去解读春联,值得一提的是领悟欣赏了三幅独特的趣联。其一是“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巧用数字和谐音,补缺的手法,表明了一种意思。字面看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横批没“东西”。我理解应为“缺衣、少食、没东西,这家人很穷。其二”上联是壹壹壹壹壹壹壹壹壹,下联是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缺横批。字面上看,上联很多“壹”可以理解很多为丰富,即丰衣(壹)壹,下联足够多的“拾”可以理解为足食(拾),“丰衣足食”正好配为横批。我理解这幅对联要表达的是:有衣、有食、丰衣足食,生活很富裕。其三是“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缺横批。这是妙用多音词不同读音构成的一幅趣联。真正意思的读法是changzhangchangzhangchangchangzhang,下联zhangchangzhangchangzhangzhangchang”。据说这是一位从事豆芽生产的人写的对联,他希望自己生产的豆芽天天长(zhang),天天长(zhang)长(chang)。我给配一个横批应该是:越长(zhang)越长(chang)。
通过学习春联、书写春联。使我懂得了中国的汉字十分丰富。春联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精品。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节日里春联衬托了节日的喜庆,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作为炎黄子孙,我爱中华民族文化,我喜欢学习、书写春联。
“欢度春节”这些标语在电视机广告上经常可以见到,也正是这些标语为春节添上了欢喜的气氛。
每个人都在春节前上街购物,买件新衣服,新鞋等等。而我也不例外。听说这意味着新的一年能换然一新,来一个好运。我觉得春节也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是好的,有假放,有利是收。而对于清洁工来说,新年可是很辛苦的一段时期,他们在春节期间要打扫的垃圾增了很多。其实我们在开心的同时也不要破坏东西和乱扔东西,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我们不要在公共场所玩的时候,不要乱扔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清洁工人也能做到“欢度春节”。政府也为人们能做到“欢度春节”,特意举办了一个烟花晚会。这个晚会是在十九那晚举行的,那晚有许多人到来,人们甚至要挤到出公路去了。烟花开始放了,首先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束束多彩多姿的烟花射上天空,再在空中爆,好象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接着又有在空中爆开时的姿态多样的烟花。人们在观赏的期间还不时传出一阵阵的“哇”声。
但是在烟花晚会完了,人们散去之后,牌坊(地方名)却变成了“垃圾场”了,垃圾是随地都是。这是清洁工人可忙个很,他们个个都弯低腰捡垃圾。我当时看到这样的情景想:那些清洁工捡完后一定是很累的了,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也要做得那么累,真是很痛苦!所以我们不要乱扔东西了,使清洁工人也能做到“欢度春节”。到大年初一那天,我很高兴得的和家人到广州玩玩。当我们来到广州后,广州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繁荣国际大城市,街上往来的人很多,但他们也比较是守规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能自觉得把不要的东西扔到垃圾桶里,虽然也要一小部分人是不大守规矩的。但和我的家——肇庆相比可有一定的差距了,虽然肇庆比以前有所进步,也能在电视上宣传一下环保和提出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我觉得还是不够。这些规章制度还不是对广泛的人民起作用,而我们本身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必须加强教育,而只有加强教育才是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的主要途径。
第3篇:春节的作文
福清春节的民俗活动就从“筅堂”(拂尘)开始。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至三十日间择吉选一单日,捆扎新砍的竹枝为帚,拂去房子内顶棚的灰尘,洒扫庭院,洗涤家具器皿,反住宅打扫得干干净净。筅堂日全家吃一餐猪血“调”薯粉,据说猪血有去秽除尘作用,把筅堂时吸入体内的尘污也清除干净。
福清民间还有祭灶的民俗。腊月廿四日民间定为祭灶日,这天家里备好灶糖灶饼果品蜜饯供祭家庭保护神灶君,送灶君回天庭述职,叫做送神。第二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再备上香烛果品接灶君回来就任,叫接神。现在虽然不在厨房帖灶君图,改贴春牛图,它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顺利的良好愿望。
送完灶君后,开始了“送年”活动。福清素来把女婿当作“半子”。每年腊月廿五起,女婿要备好年货送到岳父母家,这叫做“送年”,新婚的头年,女婿必须备猪蹄一双,线面五斤,五素五荤十件礼仪,用食盒装好,贴上红纸,亲自送到岳父岳母家。第二年以后,礼仪件数可不拘,但必须避开“四”的忌讳。
十二月廿八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巾春联。福清的春联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在红联身上加了一段白联头。这种习俗据说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除夕,时倭寇入侵福清,百姓刚贴完春联来不及吃年夜饭便逃命而去,等戚继光率军击溃倭寇才回来,有些人不幸蒙难,丧家就改贴绿色素联,亲戚朋友为了表示哀悼,就在经联上加巾白联头致哀。这白联头红联身一是表示全家平安,二则反映福清自古就有乡里敦睦,和衷共济的纯朴民风。
分年是福清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家家户户都在除夕前一天入夜后举行发年仪式。分年是人们在一年取得收成后祭拜天地神,祭拜祖宗的宗教仪式,沿袭下来便成了风俗。先备八果三牲祭天地,接着加上二荤祭保护神,最后备十素十荤祭祖宗。分年要焚香放鞭炮,意即上达天庭,下告地府。这些仪式虽有迷信色彩,但却表达了福清人尊敬祖宗的美德。现在福清仍流行分年习俗,多数家庭都备些果品香烛祭供祖宗,以表子孙敬祖的孝心。
除夕夜,福清有守岁的风俗。除夕夜一家老少围坐着吃团圆饭。年夜饭都凑成十碗十盘,取名十全十美之意。饭后长辈向未成家的晚辈送压岁钱,家庭主妇“装岁饭”,切好初一早上用的蔬菜鱼肉,全家人在家长率领下,洒扫庭院,添满水缸。以前民间还有“煨火母”的风俗,表示灶火延续、家庭兴旺的意思。最后家长添油点灯,带领全家围坐一起,促膝谈心,直到天明,这便是守岁。
正月初一亲朋好友间相互拜年,这是全国都有的风俗,但福清初一拜年又有许多不同的风俗。福清人自古勤劳,初一都争先恐后起早,取“初一起得早,全年都起早”之意。初一早家家户户煮线面,人人都吃线面,还配上太平蛋一双,祈求“福寿绵长,太平如意”。民间还有第一口吃蛋而不喝汤的风俗,说是第一口喝汤出门便逢雨。吃完蛋后便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妇须留一人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万事如意,合家平安。主人也作揖回贺,请客人进门,向客人敬烟请糖。路上遇到熟人,无论友善与否,一律点头致意,或作揖互贺。
初一这天禁忌多,如忌扫地,怕扫掉财运;忌操九,怕不慎伤了皮肉不吉利;忌讲晦气话,怕言语相左伤了和气;忌打小孩,怕哭声不祥,这天小孩最高兴不过,有什么要求,大人多满足他们;忌讨债认为喜庆日子不难为别人,体现福清人宽怀仁爱的美德。
拜初二是宝清独有的风俗,也称拜新座。凡上一年有成年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这天设灵座让亲友吊唁。拜初二这一习俗也与倭患有关,据说明末倭寇入侵,人们逃难而去。待戚继光率兵击溃倭寇,逃难的人们回来过年,初一见面互道平安,第二天便到死难者家中吊唁,沿袭下来,成了风俗。因此福清民间初二是不能上人家的门,以为晦气,当然拜新座不在此限。
福清南部操莆仙方言的地区还有初五做“大岁”的风俗。据说当年人们逃倭患时,无法回乡过春节,直到戚继光击溃倭寇后,人们才返回家园,初过除夕,凡有幸生返者都赶在正月初五回家做“大岁”。
福清的元宵节自有特色。这天晚上,工农商学各界人士都参加过利桥活动,利桥就是瑞云塔附近的龙首桥,人们过元宵到瑞云塔登高观赏融城夜景,多半要到利桥上凭栏观赏龙江上的游船,这种过利桥习俗被当作吉利之举。正月十五夜之前二三天,人们还集中在社址前燃放烟花,观看彩灯游村,当年添了男丁的人家还要给“游灯”的人分烛,以示吉庆。
第4篇:春节的作文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每逢春节都会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比如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压岁钱。必不可少的当然还是贴春联。说起春联,诗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联。过年时,每家都要换下旧春联,贴上新春联。
自从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书法起,每年春节,写春联、送春联成了我的必修课。亲朋好友都向我索要春联。
牛年春节书写春联我觉得更牛气。前年我是习楷书,去年我又开始练习隶书,用楷隶两种字体各书写了一幅唐诗作品,参加了全国书法七级的资格考试。因此今年的春联我全部采用隶书书写。经过几年的书法练习,我觉得自己读帖、临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分析、处理字体结构布局的能力也大有长进,分析和运用基本笔画的技巧更熟练,因而今年春联写得较得体,隶书的特点也表现的较逼真。
在书写春联中,我也加深了对春联寓意的理解。注意对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联。例如我给快90岁高龄的太太送了这样一幅春联:上联是“春风惠我财源广”,下联是“旭日临门福寿康”,横批是“吉星高照”。意思是:阳光普照全家,祝老人幸福、健康、长寿,全家快乐。太太高兴极了,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我特别注意读春联,在写春联中去解读春联,值得一提的是领悟欣赏了三幅独特的趣联。其一是“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巧用数字和谐音,补缺的手法,表明了一种意思。字面看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横批没“东西”。我理解应为“缺衣、少食、没东西,这家人很穷。其二”上联是壹壹壹壹壹壹壹壹壹,下联是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缺横批。字面上看,上联很多“壹”可以理解很多为丰富,即丰衣(壹)壹,下联足够多的“拾”可以理解为足食(拾),“丰衣足食”正好配为横批。我理解这幅对联要表达的是:有衣、有食、丰衣足食,生活很富裕。其三是“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缺横批。这是妙用多音词不同读音构成的一幅趣联。真正意思的读法是changzhangchangzhangchangchangzhang,下联zhangchangzhangchangzhangzhangchang”。据说这是一位从事豆芽生产的人写的对联,他希望自己生产的豆芽天天长(zhang),天天长(zhang)长(chang)。我给配一个横批应该是:越长(zhang)越长(chang)。
通过学习春联、书写春联。使我懂得了中国的汉字十分丰富。春联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精品。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节日里春联衬托了节日的喜庆,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作为炎黄子孙,我爱中华民族文化,我喜欢学习、书写春联。
“欢度春节”这些标语在电视机广告上经常可以见到,也正是这些标语为春节添上了欢喜的气氛。
每个人都在春节前上街购物,买件新衣服,新鞋等等。而我也不例外。听说这意味着新的一年能换然一新,来一个好运。我觉得春节也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是好的,有假放,有利是收。而对于清洁工来说,新年可是很辛苦的一段时期,他们在春节期间要打扫的垃圾增了很多。其实我们在开心的同时也不要破坏东西和乱扔东西,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我们不要在公共场所玩的时候,不要乱扔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清洁工人也能做到“欢度春节”。政府也为人们能做到“欢度春节”,特意举办了一个烟花晚会。这个晚会是在十九那晚举行的,那晚有许多人到来,人们甚至要挤到出公路去了。烟花开始放了,首先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束束多彩多姿的烟花射上天空,再在空中爆,好象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接着又有在空中爆开时的姿态多样的烟花。人们在观赏的期间还不时传出一阵阵的“哇”声。
但是在烟花晚会完了,人们散去之后,牌坊(地方名)却变成了“垃圾场”了,垃圾是随地都是。这是清洁工人可忙个很,他们个个都弯低腰捡垃圾。我当时看到这样的情景想:那些清洁工捡完后一定是很累的了,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也要做得那么累,真是很痛苦!所以我们不要乱扔东西了,使清洁工人也能做到“欢度春节”。到大年初一那天,我很高兴得的和家人到广州玩玩。当我们来到广州后,广州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繁荣国际大城市,街上往来的人很多,但他们也比较是守规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能自觉得把不要的东西扔到垃圾桶里,虽然也要一小部分人是不大守规矩的。但和我的家——肇庆相比可有一定的差距了,虽然肇庆比以前有所进步,也能在电视上宣传一下环保和提出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我觉得还是不够。这些规章制度还不是对广泛的人民起作用,而我们本身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必须加强教育,而只有加强教育才是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的主要途径。
第5篇:春节的作文
春节高潮已过渐入尾声,大年初六下起了小雨气温骤降,冷的让人发颤,再一次踏上开往远方的大巴,在一路颠簸了二十几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到了房间放下东西,长处一口气,这个累啊!虽然这样却还是每到春节将至,不管有多远还是乐此不疲的就往家跑。
越是长大越是觉得春节好像和小时候比较缺少了点什么?反正就是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了!春节前几天我们还在一起商议这次该买些什么东西了?记得应该还是上小学的时候语文书中有一篇课文题目叫做《我家还缺啥》时间太久我忘记作者是谁了,这气氛感觉和那个略有几分相似,和家人一起聊天一起讨论,我和妹也时常提点建议,还是家里感觉温馨!
春节那天和往年一样我们还是一大早就起来,母亲起来的更早,早上我们去贴春联,母亲和阿姨忙着准备团年饭,现在贴春联不像以前了,以前每扇门上面还会有 一张门画,而现在都已用两张大大的“福”代替了,记得小时候一大早奶奶还得用锅做一些浆糊,因为以前的门边都是木制的,不好用胶带贴,所以你还得去找一把小刷子,把浆糊用刷子刷在门沿上面,再贴上红红的春联,现在步骤都省略好多了,一圈小小的透明胶带便全都搞定,还有以前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每到春节将至,每家每户都会购买一张张又大又红的纸,还有一只毛笔,一瓶墨水,到有时间的时候就来写,先将纸按照各个门的不同,裁成大小合适的长条状,一般来说大门比其他门所用的纸都略微宽大一点,而后就是爷爷的拿手好戏,写对联,有时候他会自己作出一副对联来,然后念出来在问我们觉得怎么样,如果我们也觉得不错他就会写下来,实在想不出比较好的就拿出那个红色《农历》小本看,估计现在那种小本都没得卖的了,看到觉得可以的便提起毛笔在沾上墨汁,用毛笔在倒入墨汁的碗边刮几下,然后在再纸上写起来,那略带严峻神色,至今记忆犹新,而那时的我比这桌子高不了多少,因为对联都是比较长的,不可能全部都摆到桌子上面,我的工作就是拉住对联的顶端,每写完一个字我往后退一下,还不能放手,因为墨水还没有干透,墨水干了之后就卷成卷收起来等到春节那天在拿出来贴,放到地上弄脏了就不好看了,因为以前我们去拜年,总是会比较谁家写的公正写的好看,为此往往非要争论一会儿才肯罢休,等到最后一个字写完了之后才可以放到另一边,好让墨水干透,这时候我已经离桌子已有一段距离了,然后由奶奶拿着另一边拉扯着慢慢的拿到边上放好,他在接着写下联然后是横批,那个时候最喜欢看爷爷写字,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大书法家,也许他是深的太爷的真传,太爷也就是爷爷的父亲,听爷爷讲述此老人家还是这一带有名教授私塾的一位老先生,怪不得字写的这么好,到了我父亲这一代,他们弟兄三人每一个人愿意学习这个,后来爷爷又教我学,也许是天生都不是这块料或者说是有多动症,不喜欢每天练习,有时候字写到一半,外面有同龄小孩一叫我立马就扔掉毛笔就跑出去玩了弄的到处都是墨汁,奶奶又过来收拾残局。
记得以前 还有人家里没有人会写的,便到家里来请他,老爷子他到也是很乐意,每次写完之后总是会被人很客气的留下来吃饭然后好酒好菜的招待,到临走的时候还感谢了又感谢,然而随着发展越来快,印刷出来的对联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美观,用现在的话讲叫“高端大气上档次”,价格也不贵又省事,以前那透着墨水香味的对联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更多的是一种用金黄色颜料印刷出来的字在红色的纸上,阳光一照都感到有些略微刺眼,由金黄色渐渐取代了黑色,虽然也有一些黑色字体的对联,但是在这些对联之上我再也嗅不到那哪怕是一丁点墨汁的香味,你反而会将自己的鼻子蹭上一鼻子金黄色的粉末,如今就是真的想自己在写一副对联,但是你在也买不到那样大的红彤彤的对联纸了,真的过去了,现在真是有点怀恋啦,如今再也没有人请老爷子写字了,老爷子也渐渐失业了。
社会的发展虽然快同时也提高了生活水平,但是也冲淡了很多东西,如今有多少人多久没有回家看过一次?有多少父母还在家眺望有没有人从通往你家的岔路上往这边走来?他真的只是想看你一眼,就这么简单而已,你都做不到吗?写此文,不只是为了儿时难以忘却的记忆,还为了那些为了生活在外拼搏的人们,献给自己,献给所有在他乡的游子,春节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