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婆家过年日记 篇1
我的外婆家在河南新郑。由于妈妈工作的原因,我们好多年没有去过外婆家了。今年,我们决定在外婆家过大年。
我们到外婆家是腊月二十三,正是北方的小年。吃过晚饭,外婆拿出了一包灶糖。这灶糖我从来没有见过,细细长长,外面全是香香的芝麻。咬上一口,脆脆的,中间还是空心的呢。这麻糖在嘴巴里越嚼越黏,越嚼越甜。外婆说:“这是北方祭拜灶王爷用的,灶王爷是天上的神仙,监督每家每户一年的善恶表现,今天要回到天上跟玉帝汇报。给灶王爷吃点甜甜的糖,他就会多说好话,保佑一家人来年幸福平安。”
第二天一大早,外婆戴上头巾,拿着长长的鸡毛掸子,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外婆说:“房间打扫干净,福气就会多多地来到。”接下来的几天,外婆每天都在厨房忙碌。她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一盆盆酥肉丸子、鸡肉丸子、炸豆腐干、炸鱼块把桌子摆得满满的。一箱箱水果、各种各样的坚果、瓜子和糖果也在外公一趟趟的进进出出中都塞满了抽屉。
大年三十中午,外婆又张罗着包饺子了。和面、剁肉、拌馅、擀皮……只见外婆两只手上下翻飞,不一会,一排排胖乎乎的饺子就包好了。有我爱吃的肉馅饺子,有妈妈爱吃的素馅饺子。三十晚上,饺子出锅了,现包的饺子可真香啊,我忍不住吃了两大碗。
在外婆家,除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我更开心的是这里有很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我们每天一起玩游戏,一起画画,一起看动画片,每天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我想,过年最重要的就是大家有时间聚在一起,团团圆圆。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我们就要回长兴了。送我们走的那天,外婆留下了眼泪,我突然明白,只要妈妈能陪在外婆身边,对于外婆来说,每天都是过年。
去外婆家过年日记 篇2
我外婆家在余姚大兰,是一个小山村,风景优美,四面环山。我特别爱去外婆家过年。因为农村假期很热闹,家家都在一起过春节,不像乡镇家家都不热闹。
前几年我一放冷假就强烈要求我妈去我奶奶那一年的野外工作,我妈很坦白的答应了。于是你开始盼星星,盼月末,盼明朝末日。妈妈买了很多东西,所以我们高兴地开车走了。车子一驶进村里,这种热烈喜庆的气氛立刻就冲过来迎接一些人:村里的大喇叭,道路和桥上挂着又大又圆的红灯笼,播放着过年的喜庆歌曲。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一大群小敌人一下子放鞭炮。在桥外面,我奶奶很久以前没有在那里等。我一跳下车,就拉着奶奶的手,让他给我买鞭炮。我想和我的朋友一起玩。
玩着玩着就黑了。我奶奶叫我吃饭。我看着一桌子的大鱼大肉,心里淌着贪婪。我的大朋友们开始互相举杯,我专心吃我的食物。这时,舅舅对我说:“每天,跟舅舅敬酒。”我说的是“邪恶”。于是舅舅带我去每个家敬酒,真的很无聊。
晚餐需要两个小时。这时,我来到齐村的空地上,家家户户都拿着自己的烟花,放在一起。那种情况真的让我很吃惊。天空中仿佛有无尽的花朵,一朵接一朵,互相重叠,互相争斗。太美了!这种热烈的气氛直到晚上十二点才停止,小伙伴们玩累了就回家了。
天黑了。一睁眼就觉得从店里累了,嘴里却觉得很开心。我觉得每年在外婆家过年真的很热闹,很有趣,很开心。
去外婆家过年日记 篇3
今天早上,刚吃过早饭不久,我正拿出本子准备写作业。
忽然,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爸爸听见了,连忙走了过去,拿起手机,接通了电话,一问才知道是大舅妈打来的。她问我们要不要去外婆家,而且还告诉爸爸,车就停在我家对面的马路边。
问过妈妈之后,我们决定去外婆家。一会儿的工夫,我们就上了车。这时,我发现平常都是舅妈开车的,没想到的是今天舅舅却坐在了驾座上,难道舅舅也学会了开车了吗?车渐渐开动了,很快就到了外婆家。刚开始时,外婆家人还不多,只有我们和大舅舅他们。不久,弟弟下来了,小姨下来了,小姨夫也下来了,连小舅舅也回来了,家里满是人,热闹极了。
这时候,外婆可忙极了,一会儿买菜,一会儿又忙着洗菜、切菜,妈妈看见了,也赶紧帮起忙来。
终于,一桌丰盛的饭菜做好了,大家纷纷拿起碗筷准备吃饭了。大人们一个个都上了桌,像老板一样端坐在那里,喝着酒,聊着天;小孩呢,却没了位置,一个个端着碗,挟些菜,坐在一旁吃,我心想,大人们真好,哪天,我也能这样就好了。
一顿饭吃了好长时间,小孩子们都一个个吃饱了放下碗筷去玩耍了,大人们也一个个酒足饭饱了,不过还坐在那里聊着天,再看看桌上的菜,基本上都能看到盘底了,人多吃饭就是热闹。
去外婆家过年日记 篇4
外婆家在乡下,过年自然热闹些。在村里转一圈,烟花爆竹声一刻也不停。
这次过年,叔叔、伯伯、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来了,热闹得很。为了迎接客人,外公和外婆把大黑母鸡给杀了,有些怕杀生的孩子一个接一个捂着耳朵跑开,有些则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热闹。天色慢慢地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也渐渐褪去。来到任何一户人家家里,你会看到热气腾腾的、各种各样的,营养可口的饭菜。一大家子一起或在院子里,或在阳台旁,或在餐桌边有说有笑地聊着。
外婆家的年夜饭是在餐厅里吃的,年夜饭,长寿面是必不可少的。长寿面又长又廋,大家一人夹一根面条,比比谁的面更长,给最长面条的主人奖一块“年年有余”的鱼肚子肉。吃完面和鱼,还要来一碗自制的“独家年‘高’”。刚吃完年糕,孩子们就连声叫道:“吃饱啦,吃饱啦!”就排成一溜冲下楼去。
月亮藏在云后,只露出一个淡淡的轮廓。星星稀稀拉拉地闪着微光。“砰”的一声,鞭炮打破了平静。土狗钻进了狗窝里,花猫缩了缩身子,母鸡不安的“咯咯嗒”叫着。鞭炮真响啊,一声声震得地动山摇,响得震耳欲聋;鞭炮真吵啊,让人忍不住捂住耳朵;鞭炮真亮啊,一道道闪光把黑夜变成了白天。“碰啪”一道道闪光倒映在人的眼里,一声声声音震撼人心——鞭炮把新年的年味深深印在人们心里。
乡下过年让我终身难忘!
去外婆家过年日记 篇5
外婆家在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没有高楼,没有马路,车也不多,但是我喜欢那里。寒冷的假期到了。我爸妈带我去外婆家过春节。这是我第一次记得在奶奶家过春节。
春节的一大早我就倒在床上了。我看见奶奶和阿姨在厨房包饺子。虽然不会包饺子,但是很会擀皮。我帮奶奶包饺子,哥哥和表哥上了床。小表妹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好像被节日的气氛污染了,很开心很开心。一个下来,大的都很忙。舅舅和爸爸忙着贴对联,红祝福,挂灯笼;姨妈和外婆在厨房准备各种食材;我和哥哥都期待着晚上到达无聊的时候,能放纵地携带烟花。
晚上,红灯笼亮了,烟花在美丽的弦上燃放。我父亲和叔叔买了漂亮的烟花,穿了厚厚的棉衣和帽子。我们放了半个小时的烟花,虽然很爽,但是看到帅气的烟花爆开,我们很激动。
让我们开始吃饺子,边吃边看春节晚会。
在姥姥家过年真好!我喜欢在奶奶家过春节。
去外婆家过年日记 篇6
我的妈妈是贵州人,从小,我就没的去外婆家。小时侯,看着别的小朋友去外婆家,我心里很羡慕,常常缠着妈妈要外婆,妈妈总是说:“以后带你去看她。”可这个以后从没到来过,慢慢地我也就不提了。 去年寒假,当妈妈说要带我去外婆家的时候,我真的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坐上了火车,才相信终于要见到亲爱的外婆了。
可是上车没多久,我就开始后悔了,因为是春运期间,火车上拥挤不堪,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交织在一起,熏得人透不过气来。没办法,我只好睡一会觉,看一会书,好不容易熬过了30个小时。 下了火车,又坐着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四个小时,我们终于在一座大山前停了下来。拎着行李下了车,活动了一下麻木的腿脚,我发现山脚下根本就没人家!
“咦,妈妈,外婆家在哪呀?”妈妈疲惫地笑了笑说:“早呢,还有大约两小时的山路,是要靠自己走上去的。”我的妈呀,我差点没晕过去。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直到今天,我都快12岁了,她才带我来外婆家!
还好,没走多远,舅舅就来接我们了,又是在崎岖的山道上,外婆拉着我的手,舅舅帮我们背着行李,把我们一程程地送下来。一路上,外婆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再来啊。”说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山脚下,当汽车远远地开来的时候,外婆急切地拉住我,又一次重复着这三个字。我望了望直冲云霄的大山,又看了看外婆布满皱纹的脸,努力学着贵州话对她说:“外婆,明年,我们一家都到这里来过年!”
去外婆家过年日记 篇7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除夕,这次,我去了外婆家过春节。
一进外婆家的大门,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那肯定是外婆烧的肉皮的香味,我心里想到。
终于可以开饭了,只见饭桌中间放了满满一碗鸽子蛋肉皮汤,这使我顿时胃口大开。他们这里还有一个习俗,每当过年时,如果你的年龄的个位上是3、5或者是9,就要吃2条穿条鱼,因为,这里的人相信,当你达到这个年龄时,就会不吉利,吃了穿条鱼就会避开这些不吉利的事。而我今年正好是13岁,没办法,只好吃了2条穿条鱼。
吃完了晚饭,我们就到外面去欣赏烟花,还要放鞭炮和爆竹,这时,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炮,耳边的响声响彻天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天上的烟花有的呈花朵状,有的像一片云朵,美丽极了!
不一会儿,已经是晚上7点30分了,我们早早地洗了澡,做到电视机前,收看新春联欢晚会。
我们看着看着,耳边又传来了“砰!砰!”的响声,原来,外婆这边,还有一个习俗,当晚上9点以后,就要放3个爆竹来表示除旧迎新。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响声,我穿好衣服出去一看,原来是外公准备出去放爆竹,我也跟了出去。
来到外面一看,天空中不断闪出亮光,外公点燃了爆竹,天空中闪现出几道亮光后,又传来了几次“砰!砰!”的巨响,这新的一年,便在这巨响中到来了。
去外婆家过年日记 篇8
我外婆家在余姚大岚,这是一个风光秀丽四面环山的小山村。我特别爱去外婆家过春节,因为农村里过节特热闹,家家户户都一起过,不像城市里各家各过自己的,一点也不热闹。
去年一放寒假,我就强烈要求妈妈去外婆家过年,“好!”妈妈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开始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了年三十。妈妈买了很多东西,我们开着车,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当车子一开进村子时,那种热闹喜庆的气氛马上迎面扑来,马路上和桥上都挂着又大又圆的红灯笼,村里的那只大喇叭放着过年喜庆的歌曲。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一大群小朋友正在一起放鞭炮。桥的那边外公外婆早已等在那儿了,我一跳下车就拉着外婆的手,让他给我去买鞭炮,我要跟小朋友们一起玩。
玩着玩着天就黑了,外婆叫我吃饭了,我看着一桌大鱼大肉馋的直流口水,大人们开始互相干杯,我呢,专心吃我的菜。这时舅舅跟我说:“天天,跟舅舅一起敬酒去。”我说“好”。于是舅舅拉着我开始到每家亲戚家里敬酒,真是太有趣了。
整整两个小时晚饭才吃饭。这时全村的人都来到空地上,家家户户都拿出自家的烟火,集中在一起放,那种场面真的让我惊叹,天空上仿佛有开不完的花,一朵接一朵,互相重叠,互相争艳,真是太美了!这种热闹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二点才结束,小朋友们也玩累了就各自回家了。
天亮了,我睁开眼睛时,虽然感觉有店累,但是心里特别开心,我想:以后年年都要到外婆家过春节,真是又热闹又有趣又开心。
去外婆家过年日记 篇9
我的心情格外兴奋,因为今年在外婆家过年,这是川北的一个小乡村。当夕阳西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到处焕然一新美丽极了!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外爷忙着劈柴生火,我也卷起袖子有模有样的帮忙抱着柴火,今天呀要在院子里点燃大大的火堆,火烧的越旺越好,预示着明年的日子将红红火火。忙完院子里的事情我跑进菜园给小猪摘青菜,两只脚上沾满了妈妈故乡的泥土,我却格外开心,很想把外婆家的泥土带点到杭州去,哈哈……嗯,是什么香味呀?原来是外婆在炖猪脚,香喷喷的味道调皮的在院子里飘来飘去,不止是外婆家,整个村庄都弥漫着年夜饭的味道,袅袅升起的炊烟,院子里熊熊燃烧的火堆,我相信明年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大人们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小朋友在院子里打打闹闹,谈笑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还有恭喜发财的音乐声,汇成了一曲喜庆的新年交响乐。
“吃饭咯!吃饭咯!”随着一声喊叫,我不顾身上的泥土味从菜园里直奔餐桌!哇!香喷喷的香菇炖鸡,海带炖猪脚,红烧牛肉,外婆家自制的凤爪……满满两大桌,色香味俱全,看得我垂涎三尺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又长大了一岁,该以新的状态面对新的一年新的挑战了!
去外婆家过年日记 篇10
以往过年,我都是在自家里过,家里就只有4个人,一点也不热闹。而今年因爸爸买了车,我们一家就踏上了回乡过年的旅途。
外婆家在乡下,乡下之所以叫做乡,那是因为跟城市有区别。那在不同的地方过年,定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的趣味和年味下面,就来听我为你娓娓道来。
1、团圆饭在中午。城市过年大多都是吃:年“夜”饭。而外婆家,则把饭安排到中午。寓意是,新的一年即将来到,去年的事应提早做完,饭也是如此,轻轻松松地迎接新年。
2、团圆饭无比丰盛。我们家过年时,因为人少,也就多炖只鸡等等。而外婆家则是满大桌子的精美菜肴,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大人喝酒,小孩吃肉,这又是一副喜庆的好图景。
3、炸“油坨儿”。用“磨子”碾压大米和水,压出如牛奶般洁白的米浆,再倒在纱布上,滤水分,让它成为米粉团。揪一小块儿,揉成球往滚烫的油锅里丢。顿时,“油坨儿”随着像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蹦跳,可跳到离锅半米到一米高,有些还会激动地跳出锅。小孩儿都会大声喊叫着。这种景象就像放鞭炮,以示热热闹闹。
4、烧大火。除夕夜前,外公会准备足大量柴火。到除夕夜,就在火坑里头燃起熊熊大火,以示红红火火。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在外婆家过年,的确比在家过年更有年味、趣味。因为人多,就算不干事,大家聚在一起烤烤火,讲讲白话,都能感受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