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重庆小面五年级作文 (篇1)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像南京的鸭血粉丝、云南的过桥米线、西安的羊肉泡馍、重庆的麻辣小面。这其中最让我难以忘记的非重庆小面莫属了。
我家小区门口就有一家重庆小面,面馆不大,里面只够摆放五六张桌子,但生意十分红火,来吃面的人络绎不绝,经常坐得满满的。我也是其中的常客,一到面馆,我就跟老板说:“来一碗豌杂牛肉面!”不一会儿,小面上来了。白色的青花瓷碗里,静静地躺着两卷白嫩嫩的面条,它们不像拉面那样粗旷,也不像粉丝那样柔弱,不粗不细,十分匀称。小面呈米黄色,有点像打磨后的玉石,晶莹剔透,十分有光泽。面条周围是浓浓的汤汁,红色的汤汁和一层淡淡的油花相映衬,就像一幅“夕阳美景图”。面上点缀着一些豌豆皮和翠绿的葱花,它们让本来单调的面条变得有了生气。拿筷子轻轻挑开面条,里面藏着一块块深棕色的牛肉,凑近闻一闻,辣椒刺鼻的味道和牛肉面的香味交织在一起,让人胃口大开。
我终于忍不住拿着筷子开始吃了起来。顿时,一股麻辣醇香的味道在我嘴里蔓延,把我的味蕾刺激得兴奋起来。小面没有想象的那么油腻,嚼起来十分劲道。如果再喝口冰水或者冰可乐,就更舒服了。越吃越感觉口腔里都是辣椒的灼烧感,舌头麻麻得,可越是这样越想吃,常常是满头大汗呢!直到面碗里最后一滴汤汁也被我喝完时,那时的满足感无法形容。
我虽然不是重庆人,但尤其喜欢重庆小面,等有一天,我一定要到重庆去感受一下地道的重庆小面。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跟我一起去尝一尝呢?
我爱重庆小面五年级作文 (篇2)
难得的节假日,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重庆。
要说重庆这座山城呐,那加了花椒的火锅可谓是别具一格,赫赫有名。但其实重庆人每天必吃的,最爱的还是那重庆小面。所以今天我们一家特地去品尝品尝。
重庆小面馆不像咱们宁乡小吃店,走错路都能找着,吃着。它呀,是需要我们“外地人”慢慢寻找的。
一开始我们准备去吃重庆小面——板凳面,出租车司机说板凳面并不是当地人最爱,如果要吃正宗小面就要去解放碑。为了一睹小面风采,我们决定要司机拉我们去解放碑,可万万没想到那一带遭封路,我们只能“步行寻馆”。
重庆路太多,我们好不容易走到解放碑广场,却没看见一个面馆。大约转了个把小时吧,转到解放碑“外环”,终于看到排着长长队伍的“胖姐小面馆”,面馆招牌上还大大写着几个字“前一百强第五十二名”。爸爸去排队,余下我和妈妈拿着手机举上头顶,一顿乱拍。
嗯哼!又是一小时,挤挤挤终于挤进店里坐到了座位。只见下面大师,用熟练的手法拿起一团面儿将其打结,沿锅放下。又用“面勺”将面循蹈着,促使小面快熟。将小面捞起,倒入碗里,舀一勺骨头汤,再洒上一些麻椒,掺入牛肉、汤汁,即可端上桌了。
当面放到我眼前时,只见红红绿绿——红的是辣椒,绿的是葱花,白白的是面条,组合起来,色彩煞是好看。用筷子夹起那丝丝滑滑的面条,放入红油中一捞,伴着麻椒红油牛肉放入口中,那麻麻鲜鲜的口感让我这个24纯吃货只想说一个字“嘿——爽!”
咕咕噜噜一碗面就这么下肚了……
五十多元的车费,两个多小时的等待加步行,换了一碗重庆小面,那当然是一个字——值!
此次吃的面是第五十二名,可真想尝尝第一名是何滋味。有机会我们一起去啊!
我爱重庆小面五年级作文 (篇3)
我出生于重庆,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重庆巴人,重庆的特产没有一个我是找不到的。说到重庆,也许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麻辣鲜香的火锅。但在重庆,还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要火,那就是——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的原料是面,用小麦粉做成,其次在配料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正宗油辣子海椒。吃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做油辣子辣椒是必不可少的,辣椒在选料上很讲究,必须要干的辣椒当然也不能辣过头,这样辣就覆盖住了它的香。做油辣子既要保证它辣不过头又要香,所以在炒时也很讲究。炒时要不停地翻炒才能保证受热均衡直到炒成金黄色后再磨碎最后放进油锅里去炸,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会因为辣味而呛到,但我闻着油辣子那是无比的香,也曾多次被它的香味所陶醉。
煮面也很讲究,必须要用二道水而且用的锅要大水也要多,这样才能受热均衡煮出好面。煮面时还要在锅里放入一些蔬菜,必须要叶子菜才行,既增加面的营养又能点缀,为面增添了风味。其次是放调料,主要调料是酱油,少量的味精、姜蒜末。要想它香可以放入花椒面还有各种油,但用得最多的是猪油和香油还有花生碎,像重庆人爱好酸辣,时不时地往里面加醋。制作重庆小面最后一步就是点缀葱花,使他更加的香、更引人注目,于是重庆香面就完成了。除了经典的糊辣壳面更具特色的有豌杂面,是加入豌豆和杂酱制作而成。还有牛肉面和豆花面,豆花面是加入重庆特色小吃豆花制作而成。
以前听说过一位探险家的一句话:“这样好吃的面,只有重庆才有。”没错,像《非诚勿扰》的孟非、《爸爸去哪儿》的田亮,他们都喜欢吃重庆小面,都出生于重庆,也许吃过一次就会勾起在家乡的回忆。在我的回忆中,唯独妈妈做的小面最好次,因为曾经经营面店十几年引来许多老外都来吃。其次是表姐做的小面,虽然店小但有许多人排队来吃。
曾经重庆的火锅、美女、夜景成为重庆三大火热词,如今重庆小面也成为火热词之一。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你走在大街上除了火锅外,你会看见店里最火热的就是面店,听见一声又一声:“老板!来碗小面!”面店里许多男女老少吃得满头大汗,如果感冒了来一碗小面那才叫个:巴适。小孩吃得热泪直流、鼻涕流个不停,却还是要吃,让你只吃过一次就爱不释手。
小面作为许多重庆人每天的早餐,我也一样,只要有四、五天不吃它就会感到胃不舒服、整天吃不好饭。在冬天早上来一碗便会感觉胃暖暖的,并且上午精神充沛,比吃面包还顶用。所以小面能让你无法舍弃、欲罢不能。
重庆生活有小面,重庆人离不开小面,因为它的麻、辣、鲜、香,让每一位重庆人都成为它最忠诚的粉丝。
我爱重庆小面五年级作文 (篇4)
不论我身处何地,人在何方,重庆小面的味道都会一直萦绕于心。因为它饱含一世深长的乡情,家乡重庆的味道都被浓缩在这碗重庆小面里,我把它放在心里,永远回味。
“嬢嬢,来碗面。”重庆人的一天,都是从路边面摊上的一碗重庆小面开始。“要嘚!”老板脸上挂着笑,高声应到。然后一转身,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已经开始沸腾,小水泡在水面上“扑通扑通”地跳跃着,待那层似雨后云雾般的水汽飘散,老板这才抓起一把面、择来几片菜叶丢进锅里;然后又干净利落地抽出碗,酱油、花椒、油辣子……老板两只手共同操作,十多种配料撒进碗里一气呵成;最后,老板把面和菜叶捞出放入碗里,加入汤汁,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重庆小面就做好了。
面被端上了桌,筋道诱人的面条此时还冒着热气,鲜亮的红油上几粒香葱作点缀,诱得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搅拌面条,等汤汁的精华都溶进小面里,这才夹起面,轻吹一口气放进嘴里。牙齿细嚼着面,一股鲜香麻辣味刺激着味蕾,红油味充斥着整个口腔。再一抬头,鼻尖耳根已经通红,额头还有被辣刺激出的汗水。偏偏重庆小面越吃越上道,胃和舌都能在这过程中得到极大的享受,让人忍不住吃第二口、第三口……一直到吃完,也还意犹未尽。
再一看周围,西装革履的高领、朝气蓬勃的学生、打扮时髦的青年人……个个捧着面吃得津津有味,一抹红油在嘴唇上晕染开,每个人脸上都仰着笑,时不时还能和身边的人用重庆话唠唠嗑,这便是重庆人豪爽耿直的性格。“哧呼哧呼”的吸面声、“呼噜噜”的喝汤声间满是幸福与乡情。
重庆小面是家乡的味道,是舌尖的记忆,它带给我味觉上的享受,是我与生永伴的美食,是我对家乡的思念。
我爱重庆小面五年级作文 (篇5)
我喜欢吃面,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汤面。虽然,我吃过很多种汤面,但我始终认为,重庆小面里的汤面最好吃。
以前,一说到重庆,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那儿的火锅。但是,实际上,重庆还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普及、亲民,它就是重庆小面。妈妈第一次带我去吃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我便喜欢上了这种美食。
重庆小面之所以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第一次听说这种面,而且还因为它有一种和其它面不同的那一种独特味道。
重庆小面有很多种吃法,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汤面和拌面两种。而无论是哪一种,它的摆盘都同样的精美,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无法再移开视线。细细的面条一半浸在深红色的汤水中,上面带了些颜色,而又有一些面条露出了汤面,洁白的面条间还夹杂的碧绿的空心菜,阵阵香味袭来,这面条不仅是视觉上盛宴而且还是味觉上的享受,令人们垂涎三尺。
重庆小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它的汤料了,小面的味道和香味全部来源于汤料,光是汤料便是十几种。可以说,汤料就是重庆小面味美的“秘密武器”。在汤料中加入熟面,放进一些空心菜,再加入自己喜欢的东西,一碗美味的重庆小面就做成了。
重庆小面有着“香飘十里”的味儿,精美的摆盘和独特的汤料,味道又怎么会差?用勺子勺起一勺汤汁,洒上露出汤面的面条,再用筷子搅几下面,令面条上面均匀沾上汤汁,再卷起面放入嘴中,重庆小面独特的味道便散发开来,很是美味。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都肯定也“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把,那就赶快去尝尝吧!
我爱重庆小面五年级作文 (篇6)
浓稠的白雾还未散尽,东方的天空才是点点微红重庆的人们,早已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生活。不管是学生还是白领,是官员还是工人,他们始终满满的精神干劲儿,大都是小面来充实的。
重庆的小面远不如重庆的火锅那般出名。它太过平凡秀气,难登大雅之堂,它甚至不被外地人知晓。听,就知道重庆人对小面喜爱到骨子里,对它有着难舍难分的感情,不论是几十年前怀旧的老重庆,还是科技飞速发展、生活质量高的今天,在重庆的街头巷尾,多能看见那些溢满了面香的小面馆。可能这些面馆十分简陋,店里的厨师却都是煮小面的绝对行家,买来一碗热腾腾的重庆小面,吃面时不顾形象地哧溜一吸,香滑入肚、味蕾绽开的感觉那才叫一个倍儿爽!
在重庆小面中较为出名的是正东担担面,正东担担面制作的传统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相传,有叫董德民、陈淑云的一对夫妇,在三十年代的重庆走街串巷经营担担面,后来在八一路开了担担面的店铺取名“正东担担面”。这个老字号在重庆已经家喻户晓,它投射出来的影子,是以前的小贩挑着面桶,辗转在老重庆的蜿蜒梯坎,一声又一声地不停吆喝着:“担担面哟!担担面哟!”这种极具穿透力的声音,能随着担担面的面香,传出去十里百里。目前,正东担担面已经入选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名声,将流传于全世界。
重庆小面承载着老一辈人的童年记忆,所以只要是重庆人,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做出这样的小面。看着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碗,不管是调料还是做法,可都有讲究。这需要的面,必须是少碱的水面;这需要的汤,必须是筒子骨或土鸡熬出来的滋补高汤;制作油泼辣子的辣椒,只选用把儿绿、皮儿红的正宗红海椒;还有调料:麻油、酱油、醋、盐,味精等要样样齐全。只有这样用料苛刻的小面,才会显得面色澄黄饱满,油汤红艳清亮,闻起来香气四溢,使人口中生津,口感劲道麻辣,回味悠长。这等美味诱人的重庆小面,恐怕让仙人尝一尝,仙人都会欲罢不能吧?
小面跟随着重庆成长,味道在不断改变,做法更加精简,取其精华,去之糟粕,成就了今天的重庆小面。它的味道刻骨铭心,深受我喜爱,因为这种记忆是其它珍馐美味不可取代的,相信我们喜爱的小面,能够伴随重庆一直流传下去。
我爱重庆小面五年级作文 (篇7)
中国的美食数不胜数,跟随爸爸妈妈旅行时,我们总会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这些美味佳肴中我最喜欢吃的还是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是重庆的四大特色之一,瞧,服务员阿姨端上来的这碗面热腾腾的,汤汁红红的,看起来就给人一种麻辣鲜香的感觉,面条雪白而又细长,静静地浸泡在面汤里,周围还有诱人的肉沫,金灿灿的黄豆,碧绿的葱花,星星点点的白芝麻浮在汤汁上,点缀着面条。亮丽的颜色互相搭配着,好看极了。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碗重庆小面,做法却挺复杂的,调料也很多。首先要准备小面、肉沫、葱、姜、蒜、辣椒油、五香粉、花椒面、生抽、料酒、耗油和豆瓣酱。我们要把葱白、姜、蒜切成末,葱叶切成葱花,接着把肉碎用姜末和一半的葱白、蒜、豆瓣酱、耗油、酱油、花椒面、料酒拌均匀。在热锅中放适量的油,再把油烧全熟,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和少许生抽用中火烧十分钟左右,最后用大火收汁捞出备用。把面条煮软后,再在面碗里调入葱蒜、辣椒油、花椒面、五香粉、酱油、醋、盐、鸡精和香油,然后调入适量的面汤和葱花,紧接着再放入炒好的肉臊子就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了。
看着香喷喷的重庆小面,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了一点肉末送入口中。那肉沫细腻美味,肉香味随即在唇齿间弥漫开来,味蕾瞬间都要舞动起来。我用筷子夹起一根面条,“嘘”地一下吸进嘴里,真是顺滑爽口啊,一丝香辣的味道留在嘴里,好吃极了!接着我狼吞虎咽地把面条一口气扒光,太美味了。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汤,仔细品了品其中的味道,太辣了,可那鲜香的滋味实在太诱人,我忍不住一边吸溜着嘴巴,一边难以克制地一口接一口地喝了起来。碗里的汤越来越少了,我的嘴唇也越来越红了。直到辣麻的感觉从嘴唇蔓延到耳根,把我折磨得死去活来却又欲罢不能。哎,尝试美食也需要勇气啊!
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如果你有幸在重庆吃上一碗小面,绝对令你回味无穷!
我爱重庆小面五年级作文 (篇8)
全国各地都有数不胜数的美食,北京有知名的北京烤鸭,云南有香喷喷的过桥米线,山西有美味的刀削面,而重庆有辛辣可口的重庆小面。之前我在云南待过一两个月,每天早上都吃过桥米线,过桥米线再好吃,也没有重庆的小面好吃。
在我们重庆,没有什么烦恼是一碗小面解决不了的。
还记得那天早晨,一起床就被那调皮的妹妹气得够呛,气得我跺脚拍手甚至连早饭都吃不下去。但我一走到楼下,一阵重庆小面的香味迎面扑来,那香味迫不及待的飘进我的鼻腔,细品一番,香味中含有酸辣两种味道,嗯,还有重庆人民热爱重庆小面的味道,一闻到这让人口水流不停的味道,就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都抛在脑后,化为乌有。
我赶忙去点了一份小面,“老板,一碗面,谢谢!”“好嘞!”老板真热情,动作非常熟练,跟刷子李一样技术一流。他拿起面条,轻而快地放进沸水中,他开始打佐料了,他拿起碗,手伸过去,手又收回来,那手速简直了!稻香游的时候,手慢慢地向上浮起,又下放平,那动作堪称“完美”!三下五除二的功夫,一碗小面映入眼帘,那一条条面条乖乖地躺在红辣油汤中,仿佛正等待着我用筷子把它夹起,放进“虎穴”中。这面条还没等我嚼细,就激动地从我的食管群做了滑滑梯,“滋溜!滋溜!”没过几声,今晚小面已经全部溜进了我的肚中,“真香!”我情不自禁地说。
有人说,“美食是用来享受的”那享受有吃、喝、玩、乐和自己动手来做。其实,做一碗重庆小面也是非常简单的!首先把煮面的水烧开,在烧水的过程中可以把佐料先打好,在水沸腾了的时候,先用勺子盛一些水在佐料碗中,之后就可以把细长的面条放进沸水里,喜欢吃菜的可以放少许的青菜,让面煮几分钟就可以把面条全部从水里弄出来,这样,一碗香喷喷的重庆小面就做好了!看了这些制作过程,你有馋得流口水了吗?
重庆小面,重庆特色,重庆人们的灵魂,一碗下肚,还想不由自主地想让人冒出一句“巴适!安逸!”
我爱重庆小面五年级作文 (篇9)
重庆闻名世界的事物极多,小面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它不同于兰州拉面靠技术含量,也不同于河南烩面因鲜美闻名,它只靠一把水面,几种佐料,简单朴实,却又耐人寻味。
小面并不是谁的专利,它鲜香辣爽的味道在重庆这个大城市里逐渐出名起来,随之,开的摊点也多了起来。只要你味道够辣,够霸道,无论是知名大店还是街尾小摊,总会有爱光顾的回头客。“老板,二两小面,要放菜,要麻要辣,弄多点,搞快点。”
这一句极其平常的话,却在人群里传开来。小面之所以是重庆人最爱的美食之一,是因为它符合任何人的作息时间,上班族为了不在高峰期堵车,凌晨两三点就起来,包子铺没开,馒头铺没蒸,这时,小面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说来也怪,不管吃了多少次面,总还是吃不腻,也许是因为那红火火的辣椒面吧,也许是独爱提味的花椒粉吧,还有那在霓虹灯照耀下油得发亮的独家红汤,让人吃得爽,尝得美。重庆的小面店一般只开半天,这是一种不成传统的“老规矩”。所以,爱锻炼的老人喜欢吃,年幼的孩子喜欢吃,上学的青年也喜欢吃。
煮小面时,不用干面,干面太硬,要用重庆人说的“水叶子”——水面。水面的制作方法与干面大同小异,只是最后不风干,让面湿着,即保留了面的轻柔软和,又保留了条的筋道坚韧。面一般用骨头汤来煮,这样才香才嫩,再打好醋、麻油、酱油、各味辣椒、蒜和葱,讲究的人一般要在面出锅后放花椒粉(或豆瓣酱)和香菜,一口下肚,满嘴余香。软和筋道的面配上麻辣一绝的汤汁,这么美味香浓的小面,叫谁不爱呢?
我最爱的也莫过于小面那火辣辣的海椒了,我不喜欢硕大的红椒,也不喜欢酸爽的尖椒,我只爱后劲十足的干辣椒。不必说那它那色泽鲜艳激起味蕾的外表,也不必说那象征着重庆人特有的豪爽,单是那让人恨不得嚼掉舌头的辣!就让我“倾心不已”。
嘈杂的环境,拥堵的食客,美味的重庆小面,这就是我们重庆人的生活方式。爱它,不单是因为它的美味筋道。它那霸道豪爽的“气质”,不正像我们重庆人吗?
我爱重庆小面五年级作文 (篇10)
我好辣这一口,爱吃辣味的面。虽也吃过很多种,却没有重庆小面够味。
吃地地道道的面,便来到一家正宗小店。“老板,来碗重庆小面,加辣一点!”找个位子坐下,便能清晰地听见老板亲切豪爽的一声“好嘞!稍等。”
那张重庆小面的图片贴在实木桌子上,看起来那叫让口水直流。转头看向师傅娴熟的技巧与操作,一会儿将面拉得细长,在空中甩出道道白光,一会儿将面用刀切得细长,熟练地飞入水中翻滚。乍一看毫不费力,却需要娴熟的练习才行,什么拉面,甩面,切面直至下锅煮面样样不能少,样样不能含糊。
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重庆小面,是对自己一天辛劳的最好的回报,表示着对生活充斥着奋斗的向往与希望。肚子早已“打鸣”我唯一能做的,是等待,想象小面精致的样子与可口的口感。
“来咯!来,小心烫。”老板把面小心地端上桌。我回过神来,激动地拥上前去看。热气腾腾的,使上方充满了烟雾,宛如人间仙境,带着浓浓的辣香。拂开烟雾,眼前突然浮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微微发棕的火红汤底,带着葱香与辣味,细长的小面交杂着几片薄薄的牛肉,葱花蒜泥在充满热气的汤中顽皮地打滚。我用力一吸,就把这暖气与淳厚的辣香,清鲜的葱香一同贯入每个血管里,直透心扉。
顾不上烫,一把筷子是刀枪,伸手快速夹起一口面往嘴里送。面不软不硬,独特的风味,加上它的劲道咀嚼使口腔肌肉快速运动,每一滴汤汁被面吸得既饱满多汁,又香辣可口,再喝上一口汤底,清与麻辣相结合,像一股暖流瞬间融化我的心,让我忘却了寒冷,觉得微微飘起,畅游心的美好世界。口中的爽辣,使寒冷的身体变得温暖起来,自己仿佛也成了一台暖风机一般,有说不完的肺腑之言,在无尽的快乐中敞开心扉。多汁的牛肉轻易被咬碎,厚淳的辣香,让人吃了一口,还要再吃一口。不一会儿,碗就空了。走出小店,迎来寒冷的风也吹不散我的心满意足。
地道的重庆小面,给予人百般回味,寒冷的天气,没有什么是比吃重庆小面更好的事了。重庆小面是我爱的重庆小面,也是我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