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优秀作文内容页

妈妈的往事作文

2025-05-05 18:03:01优秀作文打开翻译

妈妈的往事作文 (一)

上午天气很好,同妈妈一起在湖边坐着,妈妈说起了一些往事:

我三岁半时初见打印机,觉得好奇,妈妈说要给它命令就能打印,我就冲着它大喊:“打印!打印!”

四岁那年夏天吃西瓜,我兴奋举着块少籽的西瓜说:“西瓜籽是西瓜的宝宝,这块西瓜的籽特别少,是因为西瓜还有结婚,还没有生宝宝呢!”

还是那年冬天在老家,我看见妈妈帮劳累了一天的爸爸脱衣服,想起爸爸督促我自己穿脱衣服的情景,就撇撇嘴说:“爸爸都那么大了,还让妈妈帮忙脱衣服,真是丢人!”

现在我已是小学生了,在这个晴朗的天气里,听妈妈讲讲过去的趣事,感觉很好。这些事情我都记不得了,但是妈妈对这些小事还记得那么清楚,真让我感动,幸福的感觉暖暖的。

妈妈的往事作文 (二)

一次吃饭前,我用无味的香皂认认真真的洗了手。我开心的跑到了餐桌前。

刚到餐桌前,妈妈马上问道:“你洗手了没?”我认真地回答道:“洗了。”可是我哪想到她突然回问一句:“什么时候洗的?”我就不服气地说:“刚才洗的。”“不是刚刚还在那上厕所吗”妈妈说:“我闻闻……一定没洗,不然怎么一点也不香!”我的眼中立马出现了泪水,不停地打转。好像随时会爆发。我的嘴巴向下弯到了极点。细菌都被挤光了。我的眼睛里似乎要装不下这么多眼泪了。

这时妈妈硬把我拖到水池旁给我洗手,水冷冰冰的冲着我的手。我却无话可说。我被妈妈弄的无处可逃了。连吃饭的味口都没了。今天是我最爱的鸡汤呢!一吃完饭我马上跑回房间。这时我的眼泪终于爆发了。我把脸埋进了被子里,默默地哭着。我一句话也不想说。连作业都只看了一眼又开始哭了。

我老是被人冤枉。

妈妈的往事作文 (三)

童年生活就像一张张彩色的照片,记录着成长的印记。妈妈每每忆起自己的童年,总会无限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

不一样的周末

周末,谁不喜欢?可以参加培训班,可以与家人去郊外呼吸新鲜的空气,何乐而不为!可年少时的妈妈并不喜欢周末,因为她一到周末就要到到深山野林里砍柴、捡松果。四个妹妹每天都要砍两担柴,那时候的柴可难砍了,山上的树长得慢,但砍的人却很多。只有到深山里才能砍到柴,而且到处都是荆棘,没有人愿意往里走,好不容易把砍好的柴拿出来,却发现衣服被荆棘勾破了,还会流点血。想想现在每家每户不是用天然气灶就用电磁炉了,真是太幸福了。

丰收之时

每到丰收的时候,也是妈妈心情最不好的时候,早上天没亮就出门,都要做到伸手不见五指了才到家。四个姐妹都要去帮忙割稻谷,有的割,有的抱稻谷给外公外婆打,那时候没有钱买打谷机,只能用手打,用木板钉的小谷仓,打一仓下来可以装一百多斤的谷子,装到袋子后再继续打,一次次地抱稻谷,手上,脚上都会被稻谷梗上的叶子割伤,那样就会长出一粒粒的水泡,又痒又痛,割伤多长就长多少出来。

如今,我们吃饭的米买现成的,忙时,一个电话,店家就会送货上门,这是多么幸福!

苦中之乐

在夏天,妈妈常到湖底下抓鱼摸田螺,运气好时,下湖可以摸到十几斤的田螺。那时的田螺一斤卖1.5元,这样也可以挣二三十元钱,妈妈可开心了。

妈妈的童年是在汗水中度过的,想想我的快乐生活,我怎能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呢!

妈妈的往事作文 (四)

妈妈喜欢和我们聊天,我们也喜欢听妈妈讲故事,聊她的小时候的事情。下面就来说一件妈妈的往事。

那时妈妈读二年级,学习成绩很好,是班里的学习委员。

一次值日,他们有三个人留下来扫地。一个女生,一个男生和妈妈。他们那时扫地之前要用洒水壶先洒水,因为是水泥地地板,洒完水再扫地,就没那么多灰尘。

那天,地已经扫好,准备回家的时候,妈妈发现洒水壶还在前面讲台的位置,没有放到教室后面的指定位置。妈妈为了快点回家,没走两步,就将洒水壶直接往后面扔。“嘭”一声巨响,教室后面的一根荧光灯管被洒水壶砸中,掉了下来,发出了“嘭”的一声巨响,妈妈吓了一大跳。她的同伴也应该是的,但妈妈说她不记得了,她只记得不想被老师发现是她打碎的灯管,于是要求同伴为她保守秘密,然后就赶紧回家了,没有清理破灯碎片。

第二天妈妈来到学校的时候,教室里的灯管碎片已经清理了。老师没有找妈妈,妈妈说她和那两个同伴对了眼神。心里的石头放下了。老师到底知不知道是妈妈打破的呢?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

这对妈妈来说是个难忘的往事。妈妈说:“他们都对我太好,没有让我接受惩罚。我也竟然不知道要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我似乎是一个不太懂事的少年。心地还不够善良。你们可不能这样哦!”我点点头,妈妈的也是在犯错中长大的呢!

妈妈的往事作文 (五)

爱,有时很简单,只要用心去感受,就会感到世界上处处有爱。

——题记

母爱是我们成长的灯,勤勤恳恳。母爱是提醒我们的敲钟人,兢兢业业。母爱永远伴随着我们,使我们感到无比温暖。

镜头一温暖的早晨

小时候的我笨手笨脚连头发都收拾不好,每天早晨对着镜子干生气,如果不是怕丑,恨不得剃成光头。妈妈每次都会走过来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十分亲切的说:“不要急躁,慢工出细活,我来帮你梳。”妈妈细腻而又柔软的手,轻轻地拿着梳子梳着,一下又一下,母爱的温柔顺着梳齿滑落,让我觉得心里沐浴着冬日的暖阳一般顺滑。不一会儿,调皮的头发就被妈妈“治服”了,一头整齐光溜的秀发瞬间呈现在镜子里。那一刻,我感到母爱是温柔的,就像冬天的早晨阳光照进了屋子,满满的,都是温暖。

镜头二爱的批评

我即将毕业了,有一次月考,要将小学的知识都考一遍,所以复习很紧张。为了更加强化,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考,而我却怎么也不想学习了,只想回家睡顿好觉。上课时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听课。果不其然,我这次成绩下降很厉害。妈妈看了看我的成绩,皱了皱眉头,生气而又有点安慰的说:“这么简单的题都答不上来,看来你粗心大意的毛病又犯了。这个公式是重点都没记下,可想而知你上课根本没有好好听讲。现在不认真学习,换来的是将来一辈子的卑微,你难道不懂吗?”我当时没听出妈妈还在默默安慰我,所以很生气,便大声嚷嚷:“我已经考成这样,你不但不安慰我,还批评我,我再也不理你了。”说完便“啪”的把门关住,躲在被窝里哭。那时我想了很多。想到妈妈整天忙里忙外打理全家生活的的身影,为了我她起早贪黑,每天在我起床的同时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早餐摆放在那里。就在那一刹那,我明白了妈妈批评我是为了有一个光明远大的前途,刚才的批评,原来是爱的责备,批评里包含着她对我的期望。是啊,现在不认真读书,将来就只能做个一辈子卑微的人,妈妈的批评就是督促我醒悟的良药,我应该万分感谢她充满着爱意的批评。

镜头三雨中的身影

这天下午,蒙蒙细雨刚想诉说初秋的降临,可谁知道,渐渐的,雨点变得欢快急促,暑热的尾巴却依然紧追不舍,催促着云朵带着墨色的眼镜急匆匆赶来,于是,一阵急雨劈头盖脸,向人们展示着夏天般最后的疯狂,雨帘挂满了天空,地上的雨水瞪起了乒乓球大小的眼睛。我呆呆的站在教室门口,不知怎么回家。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冲出去,一口气跑回家。我铆足了劲儿刚冲出校门,迷蒙的雨帘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迎着斜织的雨线侧着身子向我走来。妈妈!我心里一颤:妈妈中午还感冒打吊瓶呢,怎能跑来接我呢?我急忙朝妈妈跑去,妈妈在那冷得瑟瑟发抖,黑色的头发上不断滴下冰冷的水珠,煞白的脸色里充满病态和疲惫,用微弱的声音呼喊着我的名字。还没等到我走近,雨伞早已伸向我的方向。她的左肩和手臂已被雨水打湿。钻到妈妈的雨伞下面,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我的眼睛湿润了,母爱原来如此伟大,不计回报,不顾自个。我们母女俩一起走在狭窄的小巷子里,遇到有积水的坑洼,妈妈主动把伞递给我,让我避开泥泞先过,一瞬间,我感到妈妈的伞,能为我遮住冰冷的风雨。妈妈的爱,能为我抵挡住人生的挫折。

妈妈,您的爱是无私的,您的爱是伟大的。您付出不求回报,您不计个人得失,我的成长路上需要您——妈妈!

妈妈的往事作文 (六)

“你妈妈以前为了你付出了很多很多啊!”阳台上,外婆无意间这样说起。

“哦,是吗?”年仅五岁的我对这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离开了电视,举着我的小板凳,坐到了外婆旁边。

“事情是这样的……”窗外的知了叫得响亮,仿佛知道这个尘封的、即将打开的故事。“当时在资阳,你妈妈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并且得到了领导的赏识,所以职位提升很快……”

“可为什么我现在住在成都呢?”我插嘴道。

“因为你啊!”外婆笑着说,“虽然在资阳物质生活有保障,可那里的教育没有成都好。所以,为了让你可以快乐地生活,享受更好的待遇,你妈妈便辞掉了工作,决定来到成都生活。”

外婆拿起了水瓶,喝了一口水,“虽然,你妈妈的领导曾再三挽留她,可你妈妈都拒绝了!都是为了你啊!”

这时,那斑斑点点的阳光洒在外婆身上,外婆显得格外慈祥。

外婆起身,进了屋,而我,依旧坐在阳台上。

聒噪的蝉鸣逐渐退去,我的心中只有外婆平静的口气与那故事。我尝试着想象当初妈妈遇到的困难:资金短缺,没有工作,奔走于各个招聘处……

那些事是我想都不能想的,而妈妈却做到了。正如有人说:母亲是弱者,母爱是强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

重读长辈的故事,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妈妈的往事作文 (七)

妈妈说,她的童年过得很幸福,一直都跟在父母身边长大,没吃过什么苦。老师和舅舅和表舅几个男孩子玩。所以呢,有点调皮。

妈妈说,她小时候很喜欢和舅舅一起钓青蛙,但是外公不准妈妈去。外公开镇上到市里的班车,妈妈趁外公走之后,偷偷地去钓。妈妈的家就在车站对面,所以外公每次跑一趟车都要回家看看,一旦发现妈妈不在家,就会提了个棒子去菜地里找。妈妈一看到外公,拔腿就跑。被抓了几次后,妈妈学精了,她知道外公跑一趟车要多久,就提前回家等外公回来,直到有一次。妈妈刚好在一个老鼠洞口钓青蛙,结果老鼠跑出来,把钓钩上的饵给吃掉了,妈妈吓得赶紧跑回了家,从此以后,妈妈再也不敢钓青蛙了,因为她真的很怕老鼠。

那时,妈妈性格外向,有主见,还小就能独立办事。

大概五六年级的时候,外公外婆要收购稻谷。当时家里还有一些造房子的木材。妈妈说,店里的生意交给她来做。因为外婆做生意的时候,妈妈也在旁边,所以外婆很放心。而且,外婆毫不担心妈妈会受到假钱,因为妈妈从小就学会了怎么分辨真假。

有的客人要把木材搬到渡口那里去,妈妈就只能和舅舅、小姨用木板车把木材拉过去。妈妈和舅舅一人拉一边,小姨就负责在后面推。我知道他们肯定很吃力,毕竟舅舅也只比妈妈大一岁而已,小姨就更小了。

妈妈那时喜欢吃饼干,两分钱就能买到,还喜欢吃素粉,几毛钱就有一碗,但妈妈最喜欢的还是雪糕,五毛钱一根,奶粉做的,很好吃。那时,看电影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只能去店里租CD回来看。

妈妈的童年实在是丰富多彩,我真的好想去尝尝妈妈说的那雪糕,是不是真的那么可口!

妈妈的往事作文 (八)

在妈妈那如繁星一样的往事中,有快乐的,悲伤的,有趣的……而深深打动我的是她学打水漂的事。

妈妈告诉我,她生活在70年代,那个年代的人大多生活都还解决温饱问题。妈妈每天放学回来都要挑水、浇菜、喂猪、喂鸡鸭、喂猫狗,接着还要帮着煮饭。干完这些粗重活,吃完饭已经很晚了,这时妈妈才能点着煤油灯做功课。第二天一早起来刷牙洗脸上学。中午回家又要洗衣服,根本没时间睡午觉。妈妈每天都重复地干着这样的活。

尽管这样辛苦,但妈妈还是有很多美好童年回忆。

妈妈经常在星期六放学后,和哥哥、同学去学校附近的鱼塘玩。在那里,他们最爱玩的就是打水漂。“打水漂”,就是找几块瓦片儿,顺着水面撇向远处,瓦片儿就会像蛇一样蹿走,河面上立刻出现一长串的波纹儿,非常好看。

开始妈妈总看到她的哥哥和其他高班同学手中的瓦片如水蛇般蹿来蹿去,妈妈也赶紧拾来瓦片,学着哥哥的样子把瓦片扔向鱼塘。瓦片一头扎入水中不见了踪影。妈妈一直找不到失败的原因,感到困惑。

最后,只好向哥哥请教。舅舅告诉妈妈,瓦片要光滑,没有棱角,这样才能打得远。最重要的是瓦片不能呈弧线飞入水中,入水前,瓦片和水面的角度要小于45度,还要使瓦片快速地旋转,这样既打得远,又蹿得快。

妈妈在地上找到一块瓦片,在石头上把它磨光滑,又在鱼塘旁找了个坡度较缓的近水处蹲着。妈妈右手拿着瓦片,信心十足地往水里一掷,只见瓦片如“飞鱼”演杂技般在水面上蹿,应和着清脆的水声,哇,妈妈终于成功了,她激动得跳了起来。

直到现在,一提起打水漂,妈妈仍会激动不已。

有时候我们到了河边妈妈还会拿着扁扁的石头教我和弟弟学打水漂。

妈妈的往事作文 (九)

妈说,她小时候住在辽宁省乡下。那阵子家境还好,家里四世同堂,家教很严。因为人口多,孩子自然也不少,半大的丫头、小子能有十几个。男人每天自然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规规矩矩的种田,女人们也有做不完的女红、针线,浆洗不完的衣裳、鞋袜。遇到哪阵子大人忙不过来,管得松些,这些半大孩子可就要“成精”了。

一年夏天,蔬菜长得格外好,大人们忙着侍弄菜地、进城卖菜,没空儿经管孩子们,几个小家伙凑到一起,合计合计,就跑到菜地里“偷”自家的青椒吃。那时的青椒个大、肉厚,清香脆甜,一点不辣。几个孩子钻进地垄沟,仰头躺下,正好被青椒秧遮住身子。孩子们根本不用手摘,只需张开嘴巴,就能啃到那又大又肥的青椒。啃一口、换一只,再往前爬一段。实际上根本不是吃,只是祸害人。他们正啃得高兴,却不料当家的二太爷恰巧经过菜地,他猛然发现青椒秧子乱动,不觉纳闷:“天也没风,菜秧子动什么?”他趴在地头往垄沟里一看,不觉大骂起来。

孩子们吓得“呼啦”一下爬起来,也不管垄沟垄台,撒腿就跑,又踩坏了不少菜。二太爷抓这个顾不了那个,一时也看不清是谁家的孩子,索性回家,关住大门和后门,挨家挨户查孩子,谁家的孩子没在家谁出去找。这招还真灵,真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寺”,不一会儿,孩子的家长就乖乖的把惹祸的孩子送到了二太爷面前。二太爷面沉似水,手拎一根小皮鞭。几个孩子先是饿着肚子跪了半天祖宗牌位,后来又一人挨了一皮鞭。妈妈当时是他们中间年龄最小的一个,还没等鞭子打到身上,就吓得哭了起来。二太爷平时就喜欢聪明伶俐的妈妈,这次看她吓得要命,就饶了她这一鞭子。

到了冬天,孩子们没啥玩的了。打冰溜、抽冰猴、抓“嘎拉哈”,没几天就腻味了。后来,几个年龄稍长的孩子又有了鬼点子,偷菜窖里储存的萝卜之类的东西吃。菜窖口上有铁条焊成的栅栏,不过中间缝隙很宽,妈妈刚好能钻过去。大孩子把绳子系在妈妈腰里,顺进菜窖,妈妈将东西再系在绳子上运上去。有时候,大孩子忙着“分赃”,顾不得把妈妈拽上去,急得妈妈直跺脚,又不敢大声嚷,等到他们把妈妈拉上地面时,东西已所剩无几。干过几次后,妈妈也就不肯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了……

每当说起这些童年的往事时,妈妈的眼睛总是亮亮的,脸上也多出笑容。不过妈说,那时候再淘气,也只是祸害自己家,别人家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去动的。

妈妈的往事作文 (十)

晚上,我和妈妈在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妈妈小时候的事了。

妈妈出生在农村,一放假就得去草地放牛,或者去山上捡柴。到暑假,稻子熟了,就得跟着外公、外婆、舅舅一起去割稻子,加上拔秧、插秧,至少要忙半个月。早上凉快,得很早起来,晚上收了稻谷,还要扇谷,做饭洗澡,很晚才睡觉,妈妈那时只想多睡会儿。

有时候写完作业了,就和同村同龄人一起玩捉迷藏。一玩就玩到八九点,全村的人都快睡了,就妈妈那伙人还在玩。外婆满村转着喊妈妈的名字,好久才找到,外婆训斥道:“这么晚才回来,别人都睡觉了,就你还在外面玩,脏兮兮的,脸脚都没洗……”妈妈便灰溜溜地跟着外婆回家了。

有一次放学,妈妈和同村的几个女生走路回家。迎面走来一位四十来岁的大妈,身高一米四多点,脚有点跛,挑着两篮子鸡蛋,一边走一边放屁,加上两篮子鸡蛋一摇一摆,好有节奏感。等大妈走远了,女生们哈哈大笑,笑得直不起腰。

后来妈妈转学了,转到另一所学校就读。刚到班上,一个同学都不认识,被安排到最后一排座位上。那张桌子是坏的,有点摇晃。上课时,桌子一摇一晃的,还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下课了,妈妈和同学在后面笑,老师亲切地问:“你们捡到金子了吗?这么开心。”妈妈没有回答,不停地笑。到现在妈妈也不知道那时为什么那么开心。

妈妈的童年距离我很遥远,也很有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