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宵节的作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南靖人民一年一度的元宵焰火晚会。我们来到中山桥,只见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等待着焰火晚会的开始,有的小朋友手里还提着花灯。
到了八点整,嗖嗖嗖……烟火喷上大堤,让大堤上显示出了东南海度假村六个大字。啪的一声,一个火点如同离弦的箭一般飞上天空,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好漂亮,多像小天使头上的光环啊!又是啪啪啪的几声,烟花接连不断地奔上天空:有的烟花起初里面是黄色,到最后却变成紫色了;有的喷上天空,绽开了银白色的花朵,箭雨冲天,随后像流星似的落到了人群和屋檐上;有的烟花如同蜜蜂出巢,四面纷飞……
夜空中,百花争艳,争奇斗艳的火树银花像一个个调色盘,把漆黑的夜空描绘成一幅色彩缤纷的元宵喜乐画。你瞧,那烟花:红的'如火,黄的如金,绿的如草,白的如银,紫的如茄……人群立刻沸腾起来,以往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丽景象,今天在这里让观看的男女老少大开眼界,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喝彩起来。
水上芭蕾,犹如一群穿着金色长裙的仙女在荆江河上翩翩起舞。水上芙蓉更是让人拍手叫绝,犹如小星星的火花向四面喷射,时而高时而低。河边又出现的一只正在展翅开屏的孔雀,你瞧它的羽毛,这变是紫色,那边却变成了柠檬黄,我心里暗暗想:这……孔雀……挺臭美的嘛!人们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的把嘴巴张得大大的,有的眼睛瞪得像铜铃,有的指指点点赞不绝口。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只见大堤上又一次呈现出一幅令人击节赞美的图画--一排烟火像瀑布似的从天而降,哗哗哗那响声也如瀑布一般。忽然,我眼前一亮,我看见几个叔叔拿着手机和照相机正拍照。我一拍脑门,小声嘀咕着:哎呀,瞧我这记性,出门时干吗那么急,把照相机都搁在家里。
最后,啪的一声巨响,这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要被震得颤动起来似的。伴随着巨响,好像有什么亮点从天而降。我仔细一瞧,原来是一盏盏红灯笼如仙女散花,播满夜空,悠然下降。红灯照,照出了全家福。红烛摇,摇来了好消息……不错,这五彩缤纷的烟花不正象征着南靖人民的生活正蓬勃向上吗?
今夜多么的迷人啊!绚丽的烟花、火红的灯笼,林立的楼房、如潮的人流,把节日里的南靖装点得分外妖娆,更充分展现了南靖人民心中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的祝愿。
第二篇:元宵节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打”,前夜里的一场雪,给20xx年的元宵节更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气氛。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决定乘公交车去学校组织的长治县苏店镇东贾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观花灯。虽然雪给我们出行带来不少困难,但也抑制不住我观花灯的热情。
我们走在物流园的横二路上,我兴奋地说:“到了,到了!”我远远地看见正前方有一座双龙戏珠的红色拱门。大门上印着四个大字“国泰民安”。走到门跟前,门口两边有许多卖小吃的商贩,在叫卖着,门口有进进出出的观灯的人流。
我们拿着门票走进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牌坊,左边是“鸡年大吉,万事如意”;右边是“鸡鸣曙日红,花灯迎春来”。
走到会场里,我看到了依据今年鸡年为主题的几个造型各异的大公鸡灯,还有万马奔腾灯,金鱼灯,花篮灯,果蔬灯,还有以家庭为主题的合家团圆灯,以平安为主题的福禄寿喜人物灯,金佛送宝灯,有动感十足的乐器灯,以传统艺术川剧为主题的脸谱灯,以珍惜时间为主题的幸福年轮灯,还有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小童子尿尿灯……我最喜欢的是会场最后面的那盏大帆船灯,它象征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人生幸福的彼岸。
我觉得最有意义的灯是四大名著灯。
首先,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写的《西游记》灯。它中间的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穿锁子黄金甲,脚踩藕丝步云履,手里拿着一根明晃晃的如意金箍棒,我要为做灯做成栩栩如生的工匠们点个赞!
接下来,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灯。它上面有四个人物,东边是骑着赤兔马,手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西边是骑着的卢马,手拿双股剑的刘备,中间一个是,骑着乌骓马,手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另一个是赵云,手拿亮银枪,胯下白龙马,使我联想起他们四人各自的典故。
然后,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写的《水浒传》灯。它上面也有三个人物,东边是坐在老虎身上,三拳两脚打死老虎的行者武松。西边是手捋长须的及时雨宋江,中间是手抡双斧的黑旋风李逵。我惊奇的发现,粗心的工匠把李逵做成了一个小白脸了!
最后,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写的《红楼梦》灯。它上面当然只有两个书中的灵魂人物了。一个是手提花篮,肩扛花锄的葬花黛玉,一个是坐在石头上无心看书,心中思念“林妹妹”的贾宝玉。多么令人伤感的一对恋人啊!
在我看四大名著花灯时,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指着一个灯说:“妈妈,这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我还听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说:“这是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啊!”由此可见,四大名著已经深深地刻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灯会,这个灯会让我享受了视觉的盛宴,我希望花灯会办得越来越好。明年我还来观花灯。
第三篇:元宵节的作文
我的父亲是村里扎灯笼的高手。元宵节的早上,父亲喂完猪,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坐在院场上给我们姐弟几个扎花灯。我们则替他做“小工”,拿竹篾、硬纸,找铁钉、蜡烛。父亲先扎一大推椭圆形、菱形、长方形的篾架子,然后一一组合,糊上彩纸,再把精心剪成的各种图案贴在彩纸上作点缀,一只只色彩鲜艳的花灯便大功告成。他扎的兔儿灯、田鸡灯、荷花灯……惟妙惟肖,逗人喜爱。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学着做,做的当然是最简单的灯,如四四方方的箱子灯、棱角分明的三角灯。
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吃完汤圆,便赶到队里的打谷场上“遛灯”。打谷场上早已聚满了前来遛灯、赏灯的孩子和大人们。那些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兔儿灯、金鱼灯、狗儿灯以及孩子们自制的三角灯、五星灯、箱子灯……把个小小的打谷场照得璀璨夺目。从远处望去,真似浩繁星光,也像渔火点点。那一盏盏蜡烛在灯笼里绽放着亮丽,欢乐和幸福也映现在每一张小脸上面。我提着那憨态可掬的兔儿灯,在小伙伴们惊叹和羡慕的目光中炫耀着走来走去,心里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欢愉。
在场上遛了一会儿灯,我把兔儿灯交给姐姐,就去和小伙伴扔火把、放哨火。扔火把必须是男孩,因为男孩有力气,火把儿扔得高。在我的家乡有这样的说法,元宵夜谁的火把扔得高,谁家今年地里的收成就高。用作火把的是家里刷锅用剩的高梁把儿或者是扫地扫秃了的笤帚把儿。大人们把它们废弃了,可小孩子们却留了个心眼儿,将它们精心收藏起来,留作来年元宵节当火把儿扔。为了使火把儿易燃、耐烧,我们白天就将火把在生产队里的拖拉机柴油箱上反复地、使劲地蹭,谓之“揩油”。我们点燃手中的火把,一边扔一边唱着儿歌:“火把儿,流流星,一棵麦子收一升。火把儿,金银灯,照得粮囤满满的。火把儿,光明灯,照得年年好收成……”我们举着火炬似的火把在田野里奔跑,再用力抛向天空。火把在乡间的麦田上此起彼落,远看如夏季的流萤。
火把快要燃完时,我们又用剩余的火把头儿点着了路边河岸上枯萎的野草和灌木丛,俗称“放哨火”。枯朽的野草和灌木最易燃了,刹那间,田野上火光熊熊。庄稼人丰收富足的宏愿和对风调雨顺的企盼,在火光中熠熠生辉。我们一边放也一边唱着儿歌:“正月半,放哨火,放了哨火野草没,野草没了稻麦长,沉甸甸的稻麦笑弯了腰……”唱完了儿歌,我们又吟诵起刚刚从课本上学到的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月十五,这个时节,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冰冻的土地开始融化。枯黄的野草在哨火中化为灰烬,那春风就有了些许暖意。过不多久,沉睡了一冬的万物便在春风的抚慰下苏醒、生长,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