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内容页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作文

2025-04-23 08:51:01六年级作文打开翻译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作文 (一)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明月当空的中秋节,有驱恶除魔的端午节,有辞旧迎新的元宵节……在这么多的节日里,我还是喜欢祥和的春节。吃饺子和放烟花,是春节最重要的习俗。

家乡过春节差不多就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每家每户的大人们忙里忙外的准备年货。

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三十,称为“除夕”。这天,男人们在自家门口贴上春联,挂上灯笼,再贴上“福字”。女人们在家里包饺子。妈妈很快的剁起馅儿,撒上盐,放上各种调味料,搅拌起来。妈妈熟练地擀好饺子皮,姑姑们把皮托在手上,用小勺舀起馅儿填进饺子皮里,然后把饺子皮对折,用食指和拇指捏几下,最后用手拢住饺子皮的边缘,用力挤压,一个完美的饺子就包好了。她们动作娴熟,一会儿一大圆箅饺子就包好了。

到了春节这天,男女老少都会穿着新衣,到亲戚家拜年,小孩很高兴,因为会收到很多压岁钱。

这天晚上就更是热闹了。爸爸宣布:“开始!”话音刚落,“砰——,砰——”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烟花出现在漆黑的夜空中,我痴痴的望着,拍着手,心里充满无法形容的欢喜。

春节,眨眼就结束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忙碌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作文 (二)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题记

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婺剧,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我县,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

哒哒哒,什么声音,哒哒哒,又是三声响。走过去一看,一座小舞台上坐着几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咦?这是要表演什么吗?奶奶说:“这是将乐的风俗-南词。有近百年的历史”听上去应该挺无聊的吧,这不比看大妈跳广场舞还无聊?大奶奶非要留下来听一听。我不知什么时候失了神。爷爷们手上拿的乐器是什么?“这里有二胡、扬琴、琵琶和丝管”奶奶说。“哦哦!原来奶奶不是很笨嘛”我嬉笑着。

来看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爷爷老奶奶。奶奶说:“这对我们来说可有意思了嘞。”

音乐声越来越响亮,爷爷们的口中念念有词的讲出了几句方言,声音时而高起来,时而又低沉,还怪有节奏感的。

表演南词的爷爷们,少说也有六七十岁了吧?为什么他们这么老呢?我还在思考问题呢“哒”南词的又一段高潮到了,爷爷们的口中又陆续地讲起了几句方言。台上的爷爷们摆了摆头,台下的观众也跟着一起。

慢慢的,台下的观众入了迷,就好像爷爷对我们做了什么秘术一样,一段高潮惊醒了我们。

表演结束了,一些观众还沉醉在其中无法自拔。看完这次表演后,我感觉我已经爱上了这个风俗。

散场了,我一直回头看,一直依依不舍的。

将乐南词这门艺术已经传承近百年了,可表演的人却越来越少,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就消失了呢?

南瓷这门艺术让我感叹:“潺潺南词溢乡情”!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作文 (三)

我的家乡在浏阳,这儿有许多传统习俗,尤其是春节的习俗让人记忆犹新!

家乡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八这天,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提起腊八粥,谁不是嘴里立刻有一种甜腻的感觉呢?把小米,红豆,红枣,玉米,花生仁儿掺和在一起放进锅里慢慢熬。熬啊熬啊,在孩子们等得谗言欲滴时,甜甜的腊八粥就出锅了。那浓浓的香甜的腊八粥,谁闻了不是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呢!

腊八粥喝过没几天,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从二十三到除夕这段时间,家家都要大扫除,扫掉所有的灰尘,扫去所有的不如意。在农村,男女老少上午都会结伴去集市上,大人们置办年货,小孩子们买自己喜爱的小玩意儿。淳朴的乡亲还会杀猪宰羊,做各种点心,腌制各种腊味,当一切准备就绪,除夕也就来到了。

除夕这天可热闹了!大家都穿上了漂亮喜庆的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窗户上贴上了喜庆的窗花,男女老少都喜迎新年。当夜幕降临时,家家团聚,吃起了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在外地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已,都会赶回家吃这顿年夜饭。吃完年夜饭,家家户户除了很小的孩子之外,都会通宵不睡,一边看春晚,一边为家人守岁。

我最喜欢正月初一了,为什么呢?相信你们一定已经猜到了,对!因为这天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呀,有哪个孩子不想让自己的口袋鼓鼓的呢?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新年,初一拂晓,孩子们都穿戴整齐给长辈拜年,平辈相见也会互相道声新年好。当然啦,长辈们总会塞给孩子们一个或大或小的红包,说上一些“越长越高”或“学习进步”之类的祝福语。

初一到初五店铺都关上了门,街上很安静,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不过,在这期间,大家可以逛庙会,家乡的庙会十分热闹,逛庙会者络绎不绝。小贩们在庙外摆好摊位,高声吆喝着,吸引孩子们来买一些可爱的小玩意儿或小食品;唱大戏的在高高的台子上咿咿呀呀,卖力演唱;马戏团里,也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呼声。

到了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当然了,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当然是吃元宵了。元宵又称汤圆,是用黏黏的糯米面团做成的,有大有小,有白有黄,做好后放锅里煮上一会儿,一个个可爱的大宝珠就出世了。咬上一口,香甜满口,舌尖上流淌着甜蜜的味道,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国泰民安的自豪感都洋溢在每个人的心头。

过了元宵节,热闹的春节也就过完了,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作文 (四)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也包含着思念家乡的感情。

早上,奶奶便买了糯米粉、芝麻、藕和月饼回来,我凑上前去好奇地问:“奶奶,你买这么多东西回来干嘛?”坐在一旁的妈妈白了我一眼:“今天是中秋节,你忘啦?”“哦,对哦。”我恍然大悟,但随即又问道:“那又要糯米粉和芝麻干嘛?”奶奶笑着答道:“中秋节不止要吃月饼,还要吃糯米粉,买这些就是用来做的。”

只见,奶奶将芝麻炒熟,捣碎,加入白糖搅拌,这样馅就做好了。用糯米粉和水以后揉成面团,将馅包在面团里,搓成汤圆的形状,再压平,一个糯米饼就做好了。上锅炕熟就好了。

不知不觉中,一天已经过去,夜晚已经到来了。奶奶让爷爷搬了一张桌子来到院子里祭月,桌子上有月饼、糯米饼、柿子、藕,以及一碗水。我好奇地问奶奶:“祭月的桌上为什么要放水呢?”奶奶反问道:“有吃的怎能没有喝的呢?”妈妈笑着说:“毛毛,我们以前中秋节时经常到人家偷喝这个水,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茫然地摇了摇头,妈妈继续说道:“据说喝了这个水可以不尿床,所以一到中秋节晚上就看见许多孩子在人家院子里穿梭偷喝水,晚上反而因为喝多了尿床。”

坐在院子里,听着妈妈讲的这个笑话,品尝着美食,我不禁仰起头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上是否真的会有嫦娥,会有玉兔,会有砍树的'吴刚吗?

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各有各的风俗,你们那儿的风俗又是什么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作文 (五)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节日的习俗。比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划龙舟。春节拜年,走亲访友。除夕贴对联,全家人一起热热闹闹的吃团圆饭……今天让我们讲一讲其中的一种风俗——春节。

我们都知道,每年的最后一天是除夕,我们将会在这一天贴对联,放鞭炮来迎接新的一年。

除夕的夜晚,家人们都要在一起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饺子要多煮点,意味着年年有余。饺子里还有包钱、糖、枣等,吃到的人都预示着吉祥发财。大家都衷心的互相祝福着。除夕的夜晚最有特色的是放烟花,小孩子们更是高兴极了。整个夜晚的天空都是五颜六色的。真是“爆竹声声辞旧岁。欢天喜地迎新春”啊。

大年初一,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都去亲戚、好友家拜年。孩子向长辈拜年的时候,都会得到压岁钱。得到压岁钱的孩子们都一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

春节这个暖风来得快,走得也快。春节虽然已过,但余波仍然存在。那股年味还没散尽。新的太阳已经升起。面对我们的是新的一天。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开始。将_年的烦恼丢掉,_年过全新的一年。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作文 (六)

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族节日。春节在古代也十分重视。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为节日,风俗过年,古代的节日称元日、元旦。

家乡的春天气氛很浓,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都有不同的活动。我最喜欢的日子就是除夕了。在除夕这天,我们家要贴春联。每到这天妈妈早上六点把我从床上拉起来吃早餐,吃完早餐就和妈妈一起贴春联。贴春联时,爸爸都不帮我们我们把去年的春联撕下来贴上新的春联,贴横批的时候我站在椅子上,把横批放在门口,对妈妈喊道:“妈妈你看有没有歪?”“你往右一点,停停停,过了过了,往左一点,对对,对这样就好了。”

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家就会进行一次大扫除,为什么要今天大扫除呢?因为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千万不能大扫除,不然会把福气扫走。我们把地扫一遍,床底下、沙发下,平时打扫不注意的角落,都会认真扫一遍,还有擦桌子,椅子,窗户都要擦一遍。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放花炮。我们小区的操场上有很多人放炮,有的炮冲天,有的用仙女棒,有的在玩摔炮。烟花放的时候,真是“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心如雨”。在春节前一天除夕,在外游荡的游子们都要回家过年,因为这天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作文 (七)

家乡的很多特色,比如工艺品饮食,节日风俗,我最感兴趣的是饮食和节日风俗。

我先从饮食说起吧,我们家乡有各种各样的食品,我比较喜欢牛肉丸,我还明白牛肉丸是怎样做的,先把一块牛肉洗干净放在桌子上,然后两手拿着木,用力打牛肉,直到牛肉的筋金被打断了,肉也变得很软,再把牛肉切得很碎,再加上调味料,用手弄成球形,再煮熟就能够吃了,牛肉丸十分有弹性,吃完了以后还满口牛肉味,十分好吃。

我再说一说家乡人,吃饱后最爱喝的饮料一茶,说到茶,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并且喝茶能够帮忙消化,对身体有好处,家乡的人喜欢叫上几个朋友来家里喝杯茶,聊聊天,家乡的人用上等的茶叶,用紫沙壶,用刚煮好热水泡茶,才能泡出好茶。

还有家乡人清明的时候要去拜先祖,不管在哪里工作,在清明节的时候一家大小都要回老家拜祖先去到哪里,要先要杂草去掉,然后每人都要上三炷香,之后就开始烧纸,最终就能够回家。

这就是家乡的特色,我喜欢家乡。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作文 (八)

正月初五拜财神,五月初五包粽子,七月七吃巧云……我觉得,年前祖宗是最重要的年前请祖宗也可以叫作“做羹饭”,是人们对祭祖的称谓。一般都是晚饭。这天,人们总要买来香烛冥纸,摆上酒席,虔诚地祭祀一番,也是为了感恩祖先并祈求来年的平安和财运。

今年,妈妈照常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并且我不需要上课的日子来做羹饭。大清早,妈妈就去菜场买了最主要的食材,回来立马准备了起来。下午,我们一家去墓地化纸锭回来后,马上忙活了起来。

第一桌:请六神;妈妈端上整只鸡(旁边还要放一把刀),整条鱼,整刀猪肉,素菜和豆腐,点了红的团子,还有水果和糖。随后,爸爸将六个小杯子整齐地放在桌子的东西两排,再倒上酒,摆上筷子。妈妈又拿出了香炉放在桌子北边,然后打开大门,用方言说了句:“来吃年夜饭咯!”以往,这个时候还会放鞭炮,但现在禁止燃放,我便灵机一动,找来了天猫精灵来放“无烟”鞭炮,楼下的住户听到这声音也开门纳闷。我和姐姐还有妈妈在门口铁桶里化纸锭,妈妈一边化,一边喃喃自语。烧完纸后再回到香炉前轮流磕头。磕完后,爸爸又在他们的'酒杯中添了点酒。之后我们开始盛饭了。

吃了一会结束后第二桌就要开始了:请祖宗;这次要准备十二个酒杯和十二个碗,把整个的鸡、鱼、猪肉切块加热端上桌。同时,香炉也要换位置,从北边移到南边,大家就团团圆圆一大桌了,聚聚了。

老祖宗吃的差不多了,要走了,爸爸便把椅子挪了一下就结束了。仪式结束后,爸爸妈妈把酒和饭都倒了,我看着白米饭和酒就这样被倒入了垃圾桶,实在觉得太浪费了,毕竟粒粒皆辛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做羹饭的方式也有了些改变,虽然这些行为看似迷信,愚昧,但实质包含了朴实的人们心中深深的情意。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作文 (九)

在我的家乡石塘,每到元宵节,都会办一次盛大的扛台阁活动。那个晚上,这个平时幽静的面朝大海的小渔村,变得极为热闹,热烈的鼓声锣鸣,人们的笑声,融在那阵阵的涛声里;闪烁的灯火洒在青石板路和石屋上,与屋里的温暖相互映衬,也映照得人们脸上一片灿烂。

扛台阁,以前均是将八仙桌翻过来,四脚扎个顶篷,由青壮年男子用竹棍扛起,渔村的艺人用彩灯、彩带,鲜花等把台阁扮得花轿似的,十分艳丽。如今的台阁用上了发电机、节日灯,其形态、色彩更胜往昔。每一扛台阁均是一台戏,由标致的童男童女扮演戏剧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逼真生动。扛台阁时,火镬开道(火镬是把木柴放在铁锅里烧起来。),渔灯、台阁在后,悠扬乐曲相伴,喜庆罗鼓压阵。

正月十五一到,大人们很早叫醒小孩子来化妆。若她扮的是嫦娥,则两条柳眉舒展开来,脸颊浓粉上装还要抹上一丝金粉,额头一点朱红;身着一条粉白色丝带裙,脚上一双绣花棉布鞋。若他扮的是关公,则两道粗眉在上方横着,脸上涂了红彤彤的腮红,嘴边挂个大胡须,长长的几乎到了脚边。这妆化得极艳,所以,不认真看,还真认不出是谁!有好几次,侧目瞥了一眼靠近我台阁上的人,我愣是没有看出来是老同学,后来下了台阁被她认出后,她一路佯装生气唱着戏词追着我回家。

晚上七点,村口的公路上,早已热闹起来,人们早就抢占好观看的好位子,端着自家做的花生糖、枣糕、芝麻糖翘首企盼着。随着锣鼓忽地一声响,礼炮“啪”的一声在天空中绽放花朵。孩子们坐在家长为他们扛的台阁里,一脸神气。一旁的众人赶忙把那些散着香气的甜食扔上轿子,说着甜甜的祝福,“来年甜甜蜜蜜”、“长大了一定要生活甜美”、“日子要过得甜甜美美”……也有禁不住馋的孩子,趁大家不注意,刚刚还挺得直直的背,一下子弯了下来,一撕、一塞,便开始大快朵颐了。一时间,身旁的那些“各路神仙”、“英雄好汉”都成了“贪吃鬼”了!一直跟在我台阁旁的奶奶,笑着看着我吃,她说:“吃一点没事,吃了这些好‘福’果,就会有个好前程!”

长长的队伍嬉笑到夜深还不肯歇息。元宵的火把一直跳动着热烈温暖的火焰。这火把、这笑声、这图景,无不向人们展示了石塘渔民祈望丰收、过上安乐生活的美好愿望。

说起这个习俗,就不得不提一提家乡一直流传的传说。在石塘有座麒麟山,相传当年有会喷火的麒麟居住在山里,因为它的火喷到的地方就有财富,可惜这对麒麟并不时常喷火,于是聪明的渔人便在正月十五这天,以鼓声为号,拿起火把,扛起台阁,在山前热闹地活动,引得麒麟也跟着兴奋吐出火来,没有想到,刚吐完火,它们便化身为了这座麒麟山。人们为了纪念这对麒麟,也为了让村子世世代代日子越来越好,便渐渐形成了习惯,演化成了这种庆祝的习俗。在这一天,灿灿的火把、笑声、乐曲,成了最美的风景,让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漾起浓浓的幸福,这幸福感,浸润在每一个在外的游子心里……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作文 (十)

春节的家乡是快乐的,是热闹又忙碌的。按照村里的规定,除夕才开始,直到年初六才结束。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却是最喜庆的时候。

每到除夕,家家都要忙里忙外,每家每户都要打扫卫生,所谓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挑换旧符,最适合来描写现在这个场景。妈妈忙着把去年的旧窗花扯下来,妹妹跟在后面,在窗上贴上新的窗花,而爸爸正在贴对联。在农村贴对联是用米糊,如果用双面胶是贴不上去的。在贴春联前,最重要的是清洗大门,为的是恭送灶王。等打扫完一切之后,就要从村里的神庙一直回到家中。拜神时鸡头朝天,烧香时香更要举头顶对天拜三次。

到了晚上,家人们聚在一起举杯敬酒,村里头早已燃起了烟花,一朵朵烟花在天上展开又散落。小孩们都点起了鞭炮,听着一声声响声,闻到烟味,看见空中的火花,真是年味十足。

夜里的十二点十分,村里头会放长达20分钟的烟花,一颗颗子弹飞入天中,照亮了天空,震动了地面。村民们远远地围在放烟花的地方观看烟花。这一夜,全村灯火辉煌。

春节一眨眼就过去了,大人们忙着赚钱,小孩们上学,为的是让下一次春节更加快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