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节日作文内容页

家乡清明节作文

2025-04-18 19:21:01节日作文打开翻译

家乡清明节作文 (一)

每年的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都是清明节,在清明节放假期间,全家人都要团聚在一起去扫墓,踏青,即使是在外地的,正在工作的,没有放假的,也都要马上赶回家去扫墓,祭拜祖先。

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扫墓。回家后第二天早上八点多,我们就出发了,到山下时,还没有多少人,很清静。集合以后,人都到了,我们就开始去扫墓,走在山间,不平又难走的路上,我高兴地跑着,手里拿镰刀砍掉障碍。

到墓前,我们立刻分配好各自的“工作”,然后忙碌地做起事来。我们开始先除草,用镰刀或锄头割去没用的杂草,我拿一把小镰刀帮忙,觉得很好玩。除草完了,我们再在墓上放五颜六色的墓钱,用石头压着。看着墓头上压满了鲜艳的墓钱,和刚来时看到的长满草的墓,象变魔术似的。这时候,一阵清风吹来,那五颜六色的墓钱就象美丽的蝴蝶,扇动着七彩的翅膀在风中翩翩起舞,好看极了。做完这一切,才上供品,我们把带来的好多吃的、喝的东西,还有鲜花摆在墓碑前。公公和叔公们忙完这一连串的事情后,点上一大把供香,插在墓碑前。大人们说,这是在祭祖先。大概半柱香的功夫,我们开始忙着烧纸钱了,为了防止火烧起来,我们折了几根木棍当烧火棍,火大的时候可以用来压一压。爸爸说,这要格外注意,山上风大,纸钱烧完后的火星也要踩灭,才不会引起山火。最后,开始拜拜,所有的人按长辈、晚辈依次跪拜,我是最后一个拜的。完成了以后,一大群人就浩浩荡荡向下一个墓进发,这些墓都相距不远,最远的一个也只隔一座小山。一个一个的墓都祭拜完了后,已快接近中午了,我们就“收工”下山,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去了。

这是我家乡的清明节,跟你的一样吗!

家乡清明节作文 (二)

清明节家乡的空气里弥漫着清明的气息。生机和活力涨满了大地寒冬的印痕一去不返。

我们这儿清明节的习俗,除了扫墓和踏青外,还有煮鸡蛋、放风筝等。

今年清明节这天的早饭,母亲煮了一些鸡蛋给孩子们吃。煮鸡蛋大都是红皮,白皮的被涂成了红色,有的还画上了娃娃,那俏皮样令人忍俊不禁。可我对于吃鸡蛋却不感兴趣,只是拿在手中欣赏,妈妈则哄我说:“不吃怎行呢?吃了眼睛会又大又亮。”于是不情愿地吃了两个,而且只吃了蛋清,母亲又劝导:“不吃完怎么行呢?”于是又不情愿的吃了一个蛋黄。剩下的蛋装在口袋里,后来玩腻了,送给伙伴了。

照照镜子,自己的眼睛又大又亮,大概就是清明吃蛋吃出来的吧。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的一大特色,空地上,一个个风筝凌风而起,好似一个个飞舞的精灵。放风筝也需娴熟的技巧。手中丝线要扯紧,如果你手忙脚乱,手中的线一旦失控风筝就会不知所措,切莫慌乱,只要迎风猛扯风筝线,就会乖乖飞起。将风筝抛飞于柔风的那一刻,是何等惬意。

放风筝就像放飞了童心,放飞了欢快,放心了畅想,放飞了希望。

家乡清明节作文 (三)

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天空阴沉沉的,还下着一丝小雨,仿佛是在为死去的人悼念。

我们来到奶奶的墓前,来给奶奶扫墓,站在墓前,不禁回想起了奶奶昔日照顾我的点点滴滴。

那一次,天气很阴,但是天气预报却说今天不会下雨,于是我就没有带伞。但在下午放学时,天空中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我心想:该怎么办?难道要淋雨回去吗?这时奶奶却出现在了学校大门口,奶奶的到来,如一束阳光般照亮了我,奶奶看见了我,径直向我走了过来,把她的伞拿给我用,可是我却看见她只拿了一把伞,奶奶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说:“没事儿,我给你妈妈打电话,让她来接我,你就先回去吧!”

听了奶奶的话,我并没有多想,便回答:“好。”于是,我便拿着一把伞,回家去了。当我回到家时,却发现妈妈在家待着,妈妈难道没有去接奶奶?我的心中有了疑惑,因此,我把妈妈的手机拿过来查看通话记录,可是翻了好几遍,也没有发现奶奶给妈妈打电话的记录。这时,我的心里不禁紧张起来了,便想着:难道是给爸爸打了吗?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没有。

一听到这话,我立刻抓起伞,冲出了家门,来到了学校。可在校门口,并没有发现奶奶的影子,于是,我跑去了奶奶家,一进门便看见了奶奶的浑身都被淋透了。这一幕,彻底刺痛了我,我含着泪问奶奶:“为什么要骗我?奶奶却说:“没事儿的,我身体好,淋湿了,没关系。但是你是个小孩,你淋湿了,肯定会感冒的,你还要上学呢!”

听完奶奶的话,此刻在这寒冷的阴雨天中,我却感到了特别的温暖。

每每想到这里,我就不禁潸然泪下了,奶奶的话,在我的耳边回荡着奶奶的爱,如雨水一直滋润着我。

现在,奶奶早已离开了人世,但是她的爱,却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奶奶,下个清明,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家乡清明节作文 (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每年的这个时间都在学校所以不能和家里人一块过,总感觉缺点什么。所以就想到了家乡这个时候都在干什么,来让自己可以高兴一点。

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我们那的每家每户都会提前一俩天蒸罐馍(按我们俗话说就是在馍里面蒸鸡蛋),然后等到这一天吃,为了祈个幸福快乐。在过清明节的那天早上只要是家里有小孩的,大人都会给家里绑个秋千让小孩玩。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对于我们农村来说清明的来到预示这农活就该开始了。有句话说的好:“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所以这时候种的瓜豆就是最好的了。他们可不想错过怎么一个好的时间。

一想到这些我真的都想一下奔回家,可以和爸妈一快吃罐馍而且还可以打秋千。那可真叫做好啊!

遗憾的就是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如果再下点雨那就更好了。

家乡清明节作文 (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不只是因为巧合还是因为什么,只要每到清明节总是会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

我望着窗外,看着雨珠“滴答,滴答”打在窗户上。走到外面,一滴,两滴,三滴。滴到脖子上,感觉冰冰凉凉的,让昏昏沉沉的我清醒了不少。站在空地上,抬头向远处望去,天空依然不知疲倦的下着。想再看远一点,可是老天好像故意和我作对,给她穿上了洁白的轻纱,神神秘秘的。

清明节来了,我准备了一些小白花和纸钱。小白花你可以在商店里买到,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动手做,非常简单。只需三个步骤——1、将一张张长方形的纸放在一起,角和角之间对齐,再折成波浪状。2、找到中心,套上铁丝。3、将纸分开,在进行调整。一多漂亮的小白花就呈现在了我的眼前。之前和其他东西当然是妈妈准备啦,妈妈做这些东西可都是老手了,眨眼间,妈妈就完成任务了。

万事俱备,该去扫墓了,我们拿起了我们早已准备好的东西,去“爷爷家”了,到了“爷爷家”爸爸就拿起锄头开始为“爷爷家”清除杂草,我和妈妈也在一旁帮忙。这些都是我们这儿的规矩。

打扫干净了,可以开始献花了,烧纸钱了。妈妈点燃了一些香,分了一些给我和爸爸。妈妈在轻声祷告,我和爸爸在心里祷告。祷告仪式结束了。我激动得把我亲手做的小白花献给了爷爷,我想爷爷应该会很开心吧!

开始烧纸钱了,是我和妈妈一起完成的。在我们这儿有一个奇怪的规矩——烧纸钱的时候必须点过,这样才是你献给祖先的钱。

清明节,人们都来来往往的扫墓,真是“路上行人欲断魂”。

家乡清明节作文 (六)

清明节是我们家乡特别重要的一个日字,清明节的天气总是阴沉沉的,微微的细雨总是十分常见的。不过正如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样,清明节的细雨中总是有着各色的人群穿梭。他们都是在这一天祭祖扫墓的人。

每年,我都会跟随着外婆他们,冒着如丝般的细雨,来到太太与太公的坟头,看着外婆不停叨念着什么,我知道,这只是些迷信罢了,但其中也表达了外婆对祖辈们的敬意。接着,外婆他们便将盒里的饭菜都分到了小碗里,然后又拿出了买来的纸钱,点上火,对着火光不停拜着,也催着我们拜着。不远处的山头,总有烟火在燃放,它们使暗淡失色的天空,瞬间绽放出了绚丽的火花,我知道,这不仅仅只是普通的烟火,其中,还蕴含着晚辈对逝去长辈的思念与问候。天,虽一直飘洒着朦胧的细雨,却永不熄那绽放的火花!我也一样,虽不曾见过那些和蔼,亲切的面容,但还是希望他们能在那个触摸不到的世界里,开心,快乐地生活着。

叩拜完后,外婆便让我们趁热吃了那些多带来的艾饺。由于早晨没吃多少,我随即抓了一只塞进嘴里。这艾草是前几天我跟哥哥和舅妈采来的。艾草不显眼,与那嫩绿的小草没太大区别,而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艾草的叶片式毛茸茸的,仿佛有层薄薄的雪落在了上面。在我们离开之前,外公还捧来几堆新土,折来几条柳枝,将新土覆盖在陈土上,又将柳枝插入在土壤里,这才离开。

清明节是缅怀逝者的日子,同样它也是春日新生的开始!

家乡清明节作文 (七)

我的家乡在湖北的一个小镇里,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做清明粿。“清”同“青”谐音,所以清明粿是青色的。勤快的妇女们早早地去田间采来野艾草,搓出墨绿的汁水来,将糯米和粳米磨成粉,调水揉成团,掺进艾草汁,原来洁白如雪的米粉团就变成了墨绿色的青团子。米粉团极富弹性,经过妇女们的巧手揉捏,成了一个个圆圆的小球,再用大拇指按几下,又变成一个个碗状,再加入馅料,便包成了清明粿。

说到清明粿的馅料,那是极其讲究的。必须挑最嫩的春笋,最新鲜的猪肉,刚腌制好的腌菜,再加上豆腐干,全都切成末,用新鲜的猪油炒起来。这样美味的馅,大人小孩都喜欢。大人们忙着包清明粿,我们小孩子便在边上玩耍,玩累了,时不时跑来用筷子偷偷夹两口馅吃。那味儿好鲜啊,鲜得你舌头都要掉了。包好的清明粿更是美味,一大家人早、中、晚都不用做饭,连着吃清明粿也不会腻。往往清明节还没到,清明粿就被吃光了,于是人们又要忙着磨粉重包了。

除了清明粿之外,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扫墓了。

到了清明节这天,在外的游子都要赶回家乡扫墓。扫墓也很讲究,除了要准备蜡烛、香、纸钱之外,还要准备鱼、猪肉、鸡、清明粿、米饭、酒等食物。扫墓之前,鱼、猪肉、鸡要放在锅中用水煮一煮,等到锅中水开了,“咕嘟咕嘟”冒着腾腾雾气,就可以了。那雾气用我们这边的方言叫“啸”,音同“孝”,寓意着请祖先领受我们的孝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前后往往伴随着绵绵春雨,更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怀念之情,体现了人们对家庭传统的传承。

家乡清明节作文 (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从何时起,清明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清明节又俗称踏青节,在清明节那一天,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亲人。也可以出外踏青游玩。

清明这一天,天气晴朗。我早早的起了床,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家乡甘沟。我们与四伯、还有很多家务的人和亲戚聚集后,拿着烧纸、祭奠的酒肉,一起上山拜祭爷爷。我们翻过一座小山,终于到了爷爷的墓前。我们个个累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但我们都怀着一颗对爷爷无比思念的心。只看见,在爷爷的墓前长满了高高的野草。爸爸、四伯把野草拔掉,又在坟上添了些新土,坟头上压了黄色的烧纸,虽然很累,但爸爸仍坚持着。可见爸爸是多么牵挂着去世的爷爷啊!锄完草后,我们开始放鞭炮、插蜡烛……

我怀着一颗对爷爷无比思念的心,走到了爷爷坟前,我轻声的对爷爷说:“爷爷,请您保佑我们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学。”说完我跪了下去,对爷爷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给爷爷烧纸钱。我拿起一大把纸钱默默地往火堆里丢去,飞舞的纸絮就像一只只黑色的蝴蝶,带着我们的虔诚向天空飞去,有的落在我的头上,衣服上,前方滚滚而来的热浪也让人受不了,可我还是坚持把纸钱烧完,好让爷爷在地下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烧完纸钱,大家坐在一起吃肉、喝酒,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它用扫墓,烧钱等一些活动表达了人们对去世的祖先的一种深深的怀念。

家乡清明节作文 (九)

再过几天,就是4月5号清明节了。在我们这边清明节可是很讲究的,要扫墓呀,做清明果呀!总之,事情很多。

清明节我都要做许多小白花,到时候好送给爷爷奶奶太公太婆。而这些小白花的做法也特别简单。只要将宣纸平均分成几份,当然,这得看小白花的大小和层数。然后把宣纸都叠起来,在折出一条条直直的痕,绑起来之后,你会觉得这些纸像一只只活脱脱的白色蝴蝶。最后,我们再将纸一层层剥开,就大功告成了。

到了清明节这一天,我们都要去扫墓。在山上,我们就像出来踏青一样,可以在田野之间奔跑,可以坐在石头上用山上流下来的泉水洗脸洗手,可以去竹林里挖竹笋,自由自在。对了,我们还可以摘好多映山红,这种花是可以吃的,但吃多了会流鼻血,我们一般不吃,而是摘来放到已逝亲人的墓前。

在墓前,爸爸每次都要把杂草除去,我还要把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绑到墓前的一棵树上,把映山红放到墓前,替我陪伴已逝的亲人,剩下的就是常规的拜呀,说呀。

清明节一定要做清明果。清明果的种类很多,有包肉的,包豆沙的等等。它的颜色也很多,绿色白色,这些做法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蔬菜汁,使之变色。清明果非常好吃,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你要不要也来尝尝!

我家乡清明节的风俗很多很多,改天有机会你也来试试!

家乡清明节作文 (十)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镇子里,平常的时候大家之间的的关系就很好。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大家都很重视的节日,那就是清明节。

清明节的历史悠久,并且这个节日里的风俗家乡里保存得很完好。每年清明节一来,家乡里的人都纷纷做好了准备,就等着上山扫墓了。听奶奶说,以前家乡里人大都守在家乡里,很少有人外出,就算外出,也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清明节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在这一天里上山扫墓,没有人会缺席。祭奠祖先的这一活动,在我的家乡里是非常隆重的。

后来,由于时代的变迁,家乡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家乡里一度变得冷清了起来。但是不管在外的人离家乡有多远,清明节这一天依旧永远都不会缺席。大家都风尘仆仆的赶回了家乡,所有人都不会忘了自己的根在哪。

清明节这天,人们提着酒,带着花,还有纸钱香线之类的祭祀用品一一去祖先的墓地了。家乡的墓地是一座山头,我们家乡所有的先人都葬在这里。这一天,家乡里的人们先后带着一颗怀念的心去了祖先的墓地上。

我们会将酒水到在墓地前,会将一朵一朵崭新的花插在墓地上,然后会烧上纸钱,燃上线香,接着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在这个清明节里不间断的响起,这些声音不自觉的就将我带入到了每年团圆的春节里。只不过,那些已经逝去了的亲人却再也没有办法与我们团聚。我们也只有在心里怀念着他们,在每年的清明节里看望他们。

家乡清明节这天,不少人的眼角都带上了泪花,我们在思念着逝去之人的同时,心里也在感慨。感慨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一年一年,可时间还是没能带走我们心里的那份思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