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日记 篇一
今年“五.一”假日的天气真不好,时而出太阳,时而下暴雨,大人都不想带小孩出门游玩。呆在家里真烦人,我只好跟妈妈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玩得正开心时,突然妈妈问我:“你有几个手指?”我说:“有10个对吗?”妈妈又问:“你有几个手指叉?”
我高兴地说:“当然有10个喽。5+5=10(个)”妈妈笑着说:“你再仔细数一数。”于是我数了数,原来只有8个呀。妈妈接着问:“一个手指有几节?”“有3节”“一只手呢?”这回我不上当了,仔细算了一下,5×3=15节,我大声地说:“有15节”妈妈笑着说:“你又上当呢。”我不服气地算了起来,噢。原来拇指只有2节,3×4+2=14(节),一只手一共有14节呀。哎,我真是太粗心了。妈妈说:“虽然你只答对了一道题,还是很棒的。”
二年级数学日记 篇二
铃铃铃,铃铃铃……上课铃声响了,数学老师走到教室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度单位。”老师又问:“你们知道长度单位中有什么和什么吗?”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知道,有厘米和米。”然后老师又问:“谁知道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我们班没人知道,老师看见了就说:“1米等于100厘米,而且,厘米是用来量短的物体长度,米是用来量长的物体长度。”老师又叫4位同学用厘米尺来量黑板的长度。
其中就有我,我们量的精疲力尽才量了一半,终于量完了,我们一个个都报告说:“380厘米。老师拿来米尺,只量了4下就可以了。”老师说:“用厘米尺来量,量得又慢又累而且答案也是不够准确,较长物体的长度应要用米尺来量。”这节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日记 篇三
今天,天气格外好,蓝湛湛的天空、绿茵的树林、五颜六色的花儿……小动物们上学了。课堂上,熊老师对同学们说:“今天,我给大家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题目是: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在河边散步,她们至少有几个人?”熊老师请小松鼠来回答,小松鼠说:“两个妈妈当然是两个人,两个女儿也是两个人,所以应该有2 + 2 = 4(人)。”
熊老师说:“谁还有不同的答案。”小猴举手说:“我们先来看小林和她妈妈的关系,小林是妈妈的女儿,所以这里有1个女儿,1个妈妈。妈妈是外婆的女儿,所以这里也有1个女儿,1个妈妈。反过来想,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在一起,至少有3个人。”熊老师高兴地说:“小猴,你真会动脑筋。”
二年级数学日记 篇四
当黄老师教我们学了第三单元测量后,我心想:“我为什么不去测量一下其他东西的长度和重量呢?”于是,我开始测量了。
首先我发现成语词典的厚度有三厘米一毫米,《笑猫日记》这本书的长度有十八厘米六毫米,《淘气包马小跳》这本书厚六毫米等等……。这时,妈妈时进房间了,问道:“你在干什么?”“我在测量物体的长度。”“那我问你,你的滑板有多长?”“六十厘米。”“你的房间有多宽?有多长?”我用卷尺量了一下,说:“长三米九分米,宽三米五分米。”“你真棒,答对了。”妈妈说。最后我还说出了小货车的载重量是一吨等等。
我做了这些测量后,发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它的存在。
二年级数学日记 篇五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买衣服。夏季的衣服开始大减价。
店里的衣服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却有一点让我奇怪,“是衣服质量不好吗?是衣服不好看吗?是衣服自己不喜欢吗?”有人可能会这样问。我可以告诉你们,通通不是。是因为衣服前都挂着打折牌。
我问妈妈:"妈妈,打9折好,还是打1折好?”妈妈笑咪咪地说:“当然是1折好了."“为什么”我有些迷惑不解。"我来教你。”“妈妈说,”如果衣服是100元的话,打3折,用100元乘以0.3等于30元,这30元是怎么来的呢?是把300元去掉一个0就行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动脑筋,就可以把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