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节日作文内容页

清明节的作文

2024-01-14 21:57:02节日作文打开翻译

第1篇:清明节的作文

清明的习俗, 扫墓前, 都要做一种糕点——艾糕。 今天, 我们开台了做艾糕、艾饺这些绿色点心。

我们先准备好咸的馅、甜的馅、米粉、印模等西。 这时外公开始煮艾草了, 外公一边煮, 一边搅拌, 当艾变得有点糊了的时候, 外公把艾草捞到装有米粉的盆子里。起先,外公用筷子开始搅拌绿绿的艾草和白白的米粉,后来,外公干脆用手搅拌。看着粉和艾草渐渐的溶和在一起,面团变得越来越细腻。我好奇的问外公:“如果粉加多了,怎么办?如果艾草多了怎么办?如果水多了又怎么办呢?” 外公说:“如果粉多了就加一点艾汁, 如果艾多了就加一点米粉, 如果水多了就加一点米粉……” 我们正说着,外公已经揉好了面团, 我看着这团绿油油的面团, 偷偷摸了一下,软软的、热热的, 我又闻了一下, 一阵艾草的清香扑鼻而来, 我用力地吸着鼻子, 当时,我真想把所有香气都吸光呀!

接着我们开始了分工合作做艾饺和艾糕。 外公擀艾饺皮, 外婆放馅,母亲折艾饺的花边(这可是最难的部分哦!),父亲放艾饺, 舅妈做圆团, 我做艾糕, 我先把圆团放进模子里, 然后用力一按, 拿到舅舅那儿, 舅舅用棒子在模具上啪啪两敲, 一块块漂亮的艾糕就从模具里跳了出来。

在嘻嘻哈哈中, 一盆盆艾糕出炉了, 哇, 真好看呀!

第2篇:清明节的作文

今年的清明节与儿童节同一天,与印象中的日期不一样,爸爸说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后十五天,并不是固定在国历四月五日,加上有闰月,所以会有变动,有时在四月四日,有时在四月五日。

妈妈说清明节是一个追思祖先、感恩前人的重要日子,所以这天要祭拜祖先、扫墓。午餐时,大家一起包春卷,春卷又称为“润饼”,将菜、肉、面加上花生粉及糖粉包在面皮中,卷起来握着吃,有点像卷寿司。因为所有食材都是冷的,所以清明节又称为“寒食节”,听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他很孝顺,宁被烧死也不愿出来当官,所以当时的君王下令全国人民吃冷的食物来纪念他。

下午,全家人到公墓祭拜曾祖父及曾祖母,平时人迹罕见的公墓,今日却车水马龙,人满为患,单单停车就花了好多时间。摆妥祭品后,突然下起一阵大雨,我们赶紧躲进公墓搭建的帐棚内,差点被淋成“落汤鸡”,感觉像是古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爸爸说,以前土葬的坟墓较多,要花很多时间整理,所以叫做“扫墓”,现在大多把骨灰放在纳骨塔,省时方便多了,但清明扫墓的感觉却变淡了。

这是我第一次和家人一起去扫墓,新奇中带点感伤又害怕的气氛,以后我还要来扫墓,提醒自己要饮水思源,观功念恩。

第3篇:清明节的作文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和爸爸,妈妈还有奶奶一起包清明果。清明果是我们家乡人过清明节必吃的食物。

清明果的皮很特别,是绿色的。那为什么是绿色的呢?因为是用绿色的艾草汁和在面粉里做成的。清明果有很多种味道的,有红糖馅儿的,白糖馅儿的,还有肉馅的。

我不仅喜欢吃清明果,也会做清明果。首先把面皮放在手心里,再放点馅儿在面皮上,最后在把面皮捏起来。我会包兔子,还会包小狗的呢!这样就成了绿色的兔子和绿色的小狗了,哈哈,可真特别!我喜欢吃清明果,也喜欢家乡的清明节。

4月4日清时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到了这个节日我都会想起杜牧写得《清明》这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去给自己去世的亲人扫墓。家人要团聚,或祭祖扫墓,或踏青春游。这一天爸爸妈妈会带我去福州庙洪山陵园,给我去世的外公扫墓,还要提着香和纸钱去爬山,妈妈还买了一束鲜花。我们怀着哀伤的心情把鲜花放在外公的墓前。看着去世外公的相片,我和妈妈不由地流下了眼泪,妈妈告诉我,外公是个慈祥的人。爸爸用红油漆把外公墓碑上的字又重新描了一遍。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外公:我已经长大了,念二年级了,外公你现在要是还活着,那有多好啊!我还看见旁边的人有的在烧纸钱,还有的人在哭泣。这时妈妈也开始烧纸钱,我就连忙跑过去帮妈妈烧纸钱。烧完纸钱,我们一起在外公的坟墓前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便说:“祝外公在天上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和和睦睦。”我是多么的喜欢清明节。因为这一天可以给去世的亲人送上一些礼物,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第4篇:清明节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来了,十字路口出现了行人们开始为自己已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去祭奠我们逝去的亲人——用鲜花代替纸钱;用烧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这麽说是因为燃烧东西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这在无形之中对环境又造成一次伤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动就进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们带着妈妈准备的鲜花去祭奠我敬爱的爷爷。一路上,我看到许多似我爸爸一样身处异乡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会来祭奠自己的亲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看着爷爷的坟头,我想起了与爷爷相处的一幅幅画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湿润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我想爷爷也不希望我流眼泪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泪吧。吃过午饭后,我们从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许多行人都愁眉苦脸的,好似一个个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哀思绵绵。我想这就是唐代诗人杜牧这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要表达的意思吧。

在这个悲伤的节日里,整个城市都显示出一个悲伤的情形……

第5篇:清明节的作文

清明前后总有几场雨在等着人们,仿佛这雨中饱含了人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祖国对先烈们的缅怀。这雨中,总有种淡淡地挥不去的悲伤。

下午,天空突然昏暗了下来,大片如墨似的乌云沉沉地压了下来,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一阵阵风卷起地上的尘土,刮得树叶直颤。“滴答”,几滴雨坠了下来,紧接着,越来越多的雨丝扑向大地,在地上开出一朵朵素色的花朵。春姑娘拿着针线,在天地之间织出了一块无色的花布,编出一张笼罩大地的丝网。如发丝般绵柔,像牛毛般纤细的雨丝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在天空中翩翩起舞。雨多像一个个勇敢无畏的小伞兵,从云中跳了下来。瞧,那边的雨丝好像早已定好了目标,笔直地坠了下来;这边的雨丝又像是一群调皮的孩子,不时蹦到我的头发、袖口上;远处的雨丝像是被风吹晕了头,歪歪斜斜地掉了下来。

雨慢慢大了,像泼,像倒。街道成了一匹光滑、闪光的绸缎,硬邦邦的水泥路在水的映衬下似乎变得柔软、灵动起来。这倾盆大雨有一种奇特的魔力,雨跳到小花上,低垂着头的小花立刻精神抖擞;雨跳到柳叶上,干燥的叶片立刻光泽起来。雨像是要洗尽这世界的灰尘,不惜粉碎自己晶莹美丽的躯体,给大地换来了一片清新。这不禁让我想起来那些先烈们,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雨就是先烈的灵魂所变,用自己的躯体为大地贡献出清新。

清明的雨,先烈的'灵魂……

第6篇:清明节的作文

今天是清明时节,另外兴趣班都停课了,只有早上的一节语文课。也就是说,上完语文课,我必须马上赶往老家吼山。

心不在焉地上完语文课出来,母亲已经带着菲菲在下面等我了。汽车像离线的箭一样冲了出去,由于心急,开错了好几次。不过路上的风景美得让人惊叹,一开出城外,就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灰蒙蒙的天配上山路上的行人,不禁让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这首诗。

汽车行得很快,一会儿就到老家。拉上了伟伟姐姐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墓地。由于伟伟的指点,这次总算没有开错。到了墓地,一打开车门,一股新鲜的空气夹着泥土特有的芬芳扑面而来,让大家忍不住做了几个深呼吸。走上泥土地,就看见一片片茂盛的丛林,里面不时传出几声清脆的鸟叫。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抹鲜艳的红色——映山红!鸟声开始密集,树反而越来越少了。到了,到了!母亲把堆在坟前的荆棘和树枝扫到了一旁。这时大姐姐带着一家人也来了,我们一起燃放了烟花,又在坟头插了一支松树枝,便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一片竹林,里面长着不少笋,经得主人同意后,我们挑了几支刚探出头来的嫩笋挖回了家。

下午,我们还去了吼山,吼山风景还是一层不变。但是,我拍了很多张照片。

清明时节的一天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晚上。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照片,还是愉快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态。

第7篇:清明节的作文

清明时节那天,我们回到父亲的老家。我们先去山上烧了纸钱祭了祖,然后就在山上玩。

父亲在山上看风景, 姐姐拿着相机在拍一只美丽的蝴蝶,我拖着铁锹乱挖坑。母亲说:”别乱挖了,铁锹给我,看我给你挖个“鸡腿”吃吧。“这鸡腿是指根长在土里像鸡腿的一种脆甜植物。我和母亲开始寻找鸡腿,找了半天没找到,却发现好多蒲公英,绿色的蒲公英开着小黄花,有的花都结果了。我喊姐姐快来吹降落伞。姐姐跑过来,摘了一个蒲公英的降落伞边吹边说:”我来帮蒲公英母亲的孩子走遍天涯!“我也摘了一朵蒲公英吹起来。我和姐姐玩得正开心,忽然听见母亲喊:”你们快过来看,这里有迎春花!“我和姐姐跑过去,看见两棵迎春花正开着。这迎春花和新蕾公园不同,它的花瓣是黄的,花蕊却是红的,很漂亮!看完花,母亲说:”我带你们去摘芽芽碰,抽水毛葱!“田野里,山上,芽芽碰很多,母亲挑最肥的摘给我们,去掉上面的叶子,再剥掉芽芽碰的皮,放进嘴里吃起来,又脆又甜,清香满口。我和姐不停地吃起来。母亲看我们吃得差不多了,说:”我们去抽毛葱吧。“毛葱是茅草的花苞,可以吃,但是,如果它盛开了就不能吃了。我们在田野里找了半天,只有母亲找到了几根毛葱。剥开毛葱或绿或红的叶子,露出里面白白的毛葱,放进嘴里嚼,感觉软软的,嫩嫩的,很清甜。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要回家了。我好想再玩一会。我觉得清明时节踏青玩的真开心呀!

第8篇:清明节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一年一次的祭故扫墓,一年一回墓里墓外人的对话。

4月4日,我们全家去了乡下扫墓,中午到乡下时,天开始下起了雨。春天的乡村到处洋溢着生命的音符和泥土的芬芳,田野草木青翠欲滴,野花遍地,火红的杜鹃花会在每个角落向你绽放笑脸。儿子快活地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把大人这庄重的祭祀活动,变成了一次愉悦的踏青。是啊!清明本是踏青的好时光,古人将清新明丽的春之欢乐与生离死别的人间悲酸合为一体,其中藏有怎样的玄机呢?也许,生与死,本来就是顺应自然的轮回,优雅相对才符合人生真谛。生与死的行走充满诗境,生命才能获得本有的尊严和高贵。万物复苏之际,人们倾城而出,郊游扫墓,让清明成为生者与逝者合欢的节日,这正是先人的大智慧啊。

婆婆在坟前烧纸时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让坟里的人好好过,保佑坟外的人平安幸福,我想大多数人上坟的人都是这样的吧。要坟里的人保佑坟外的人,首先还是要坟外的人保佑坟里的人;只有坟外的人过的好,才会慷慨地拿出的祭品来祭奠坟里的人。

我想,阴间阳间该是一个样吧,在哪一边都不容易,要想活出个人样来,靠谁都不可靠,谁都活得不轻松。还是老祖宗那句话说得好——自强不息。首先把自己过好,只有自己过好了才有能力去照应别人,不管是坟里坟外的人都一样。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第9篇:清明节的作文

清明在即,为了让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到烈士陵园去扫墓。

路上,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要去的这座陵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陵园,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地区革命烈士而建,我们一路聆听着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怀着无比崇敬与感恩的心情来到了陵园的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丽的陵园大门,上面红色横匾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大门两侧,红墙灰瓦,古朴典雅,门前左边是广场,右边是一片梧桐林,一进大门,碧绿的苍松翠柏分立两旁,更使陵园显得庄严肃穆;塔后是宫殿式的烈士纪念堂,纪念堂前左右两侧分别是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和革命战争陈列馆,园内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我们来到宝塔的东南方向时,老师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开国大将粟裕骨灰的安放处,当年在沂蒙山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赢!”我们认真的听着老师的讲解,并对其中一些烈士的事迹做了详细的记录,心中不由对经历烽火硝烟、浴血奋战的烈士们肃然起敬。

最后,我们来到了烈士墓前,这无数的革命先烈让我们感动,我们不由的陷入了沉思,在无限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同学们立志以先列们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一定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第10篇:清明节的作文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的习俗仍很盛行。

第11篇:清明节的作文

本来我们每次都是在清明节前一天开始回老家过清明的,可是因为某种原因,我们去不了了。(呜呼,好可惜!少了一次最佳烧火煮饭的机会。)只好等到清明节这天一大早回老家了。我们做清明分村里的清明和家里的清明。清明节前一天,他们已经做完村里的清明了。所以,清明节那天,我们只做家里的清明就可以啦!

清明节这天,我们6点20分便起床准备了。9点时分我们到达福堂村——我的老家。这时,大部队已经出发了,我们匆匆喝了碗粥便赶过去。由于今天天气好好,刮北风,不下雨,路也没有以前那么烂,所以,我们大部分都是坐车的。

我们祭扫的第一个墓是一个太祖(爸爸的爷爷)。据说太祖是在姑妈大约五岁时去世的。等大人们把所有的杂草都清除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烧香祭拜了。这时,启小叔上前去点了三支香烟坚在墓碑前,逗乐着说:“阿太,抽点小烟吧,抽习惯就好了,咱也赶点时髦。”顿时,我们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收拾好东西之后,我们便开始放炮了。“轰隆隆!”这炮也太响了吧,我还是先避一避吧。烧完炮后,我们又上车去其它地方了。其实,开车去做清时很考验司机的技术,因为福堂村周围的路是出了名的难走,要是又下雨,可能连路都走不了了。就这样,我们坐一会儿车,走一会儿路。饿了吃饼干、糖果、馒头、糯米饭。渴了,有两箱矿泉水。我们从早上9点一直做到下午3点,扫了二十多个墓,真像去春游。

我们高兴地回到了村里,家里的人们正在杀鸡杀鱼呢!我休息了一会儿,便和伙伴们玩起了“斗地主”,好高兴!

下午四点时,丰盛的晚餐开席了,有鸡、有香猪、有水鱼、有扣肉、有狗肉……香味袭人,受不了了,开吃!我们三大桌人吃得不亦乐乎。快六点时,我们出发回家了。

第12篇:清明节的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首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