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初中作文初三作文内容页

好奇心作文600字初三

2025-04-05 00:18:01初三作文打开翻译

篇一:好奇心作文初三

创造力是一个伟大民族不断发展、前行的动力。在知识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这似乎成了一条生存法则。

那么,创造力从何而来?像孩子那样,用怀疑的眼光看世界,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而不是掉到天上去呢?”我想,最初听到牛顿这一声疑问的人一定会觉得这个问题荒唐可笑,“苹果当然是落在地上,有谁见过苹果往天上掉呢?”庸人的悲哀就在于:他们往往凭着经验说事,只能机械地用目光获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伟大,却总是挂着一个个问号来洞察这个世界。牛顿的好奇心,促使了他在近代物理学上领军地位。如今,还有谁嘲笑他的“苹果”吗?

面对皓月当空,我们聪明多情的先人对它产生了无限好奇,于是发生一系列美好的神话传说。我们的“嫦娥”号,不就是对头顶那片璀璨星空的好奇吗?否则,我们的目光也许还局限于这一太空中微不足道的尘埃上吧!也许,还会有一些狂妄自大的人,仍自诩为宇宙的中心,沉醉在“地心说”的谎言中吧!

所以,当你耳边响起孩子那一声声稚嫩的疑问时,请不要断然打断他,谁能说这些闪着智慧灵光的问号不是某项伟大发明的前提呢?

可是,我们不无伤感地看到,现在的孩子们正在丧失着这一本能,他们过早地被压上这个社会的竞争意识,各种实习班把他们的生活排得满满当当。他们本应该驰骋在蓝天下,蹦跳于草地上,摸爬滚打地与大自然亲近的精灵。如今,却成为我们心中不忍触摸地隐痛……

不要让贝多芬、肖邦只成为孩子们手指下的功利,不要让他们的眼中充满哀伤。我们都爱孩子,不是吗?那就请放任他们自由,让他们喊出自己的疑问,为我们民族探索更深的奥秘。

篇二:好奇心作文初三

徘徊在历史的长河中,急切寻找一颗心。无数次从跌倒中爬起,却更加彷徨。终于走到河之源头,又一次无助地跌倒。蓦然回首,却又释然,嘴角一勾,“原来如此……”

当,第一只古猿过腻了丛林的生活,将目光锁定地面,忽然胸中的心脏似乎被重重敲击,一种神奇的力量引导它前行!向前!下地!它小心翼翼的爬下大树,试探着走向空地……从此,它们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第一个北京人拿起被“天火”烧焦的野味,左看看,右瞧瞧。一股诱人的香味伴随着莫名的力量,牵引着他伸出双手!拿起它!吃了它!颤颤地放入口中,他感到的不再是“茹毛饮血”的感觉!没有了腥臭的味道!他兴奋极了,那种力量再次在心中叫嚣,“再吃一口!再吃一口!”从那以后,他的部落告别了吃生食物的习惯。

当,人们在茫茫黑暗中抬起头,看那满天的星斗和皎洁的明月,似触手可得,却又遥不可及。玄妙的幻想在脑中回荡:“星星会不会听到我们的心声?”“月亮里的背影是不是嫦娥的?”“织女和牛郎是不是还守在银河两岸,苦苦等待团聚的那一天?”于是,便有人以毕生的精力和百倍的努力去研究,人类终于在月球上迈开了第一步。

这一切的一切,是什么导致的?是人类独有的,一颗大胆的好奇心。

好奇心一本正经,好奇心滑稽可笑;好奇心很刺激,好奇心很深奥; 好奇心很古老,好奇心很新潮。没错!好奇心千变万化,让人们捉摸不定。

我终于明白,再次向前奔跑,脸上溢满冲出阴霾的笑容。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好奇心千变万化,但只有一点不变,好奇心永远伴随着探索,它会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它会让人心不会变老,它会让整个世界向未来前进!

篇三:好奇心作文初三

我们的童年大概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过完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兴趣的事都喜欢用手指着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呀?”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总之,“好”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这种意识,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谓“奇”?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俐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未知,我们“奇”;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更加知晓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求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是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有夸张和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说过“心如止水”。由此可见一份安静的心情是多么重要。假如你带着浮躁之心,尚不说研究学术,恐怕自己也会被这情绪所左右,再也无法发现和创造了。《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当“心如止水”时,你的视野将扩大,你的思维将更加活跃。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篇四:好奇心作文初三

好奇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好奇无处不在。燧人氏好奇,钻木取火;神农氏好奇,遍尝百草。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改变了许多,但好奇之心不变,其实也一直是好奇心带领人类进步。

在一个人类新生命呱呱坠地时,好奇就随之出现了。婴儿的眼睛比成年人大得多,也明亮的多,是因为周围的一切对他都是陌生的,他需要一双能够满足好奇心的大眼睛。柴可夫斯基四岁时就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可见,好奇心对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老,但好奇心却能永葆年轻,青春常在。牛顿直至垂暮之年仍好奇于星球运动的切向力;爱因斯坦晚年还苦苦探求光波粒二象性的本质。可以说,好奇心独立于时间之外,可能会在任何时候,给你甚至世界形成巨大的影响。

好奇,有时也会闹出一些笑话,但更多的时候会使整个世界为之巨变。普朗克的量子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率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试想,如果没有好奇心,门捷列夫如何能在零星混乱的元素中挖掘出一个意义非凡的规律?牛顿也不可能在习以为常中发现万有引力!好奇的力量太不可思议了。

有人说,那些都是伟人,我们是小小的普通人。那就回到一个个普通的人身上,好奇仍然无处不在。每逢假日周末,都有店铺在门前请人搭台表演,来来往往的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把视线投向舞台,好奇地看上一眼。这就是好奇心在作怪。

如果对一件事不怀有好奇心,要想成功无异于异想天开。就像上特长班一样,如果真有兴趣,就会如虎添翼,某一方面的特长会成为今后发展的良好动力;如果没有兴趣,就等于白白浪费时间,不如不上,以免把仅有的一点儿好奇心消弥殆尽。

不仅对于个人发展,对商业竞争来说,好奇仍起决定作用。

现在国内的众多商家都力图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其核心就是创新,而创新源于创新人的好奇心,创新出来的商品也要求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起自己的坚实支柱。

总之,贯穿人类社会以及人的一生的,是好奇;促进社会不在“刀耕火种”停留的,是好奇;伴随着人们生活点点滴滴的,也是好奇。好奇,无处不在!

篇五:好奇心作文初三

我的好奇心很强,我所想知道的事情犹如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不胜数,世间的万物在我心里都埋有一颗好奇的种子。例如,深海里的水母为什么会发光?现在的电脑为什么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切的一切都不可忽视。

从小,我就对太空,外星之类的格外感兴趣,要我说原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有一天晚上,我在家里的阳台上凝望着这个神秘的夜空,看着那些点点闪烁的星星,和一个镰刀似的月亮,不禁想起了太空里的东西,“太空里除了地球、太阳、月亮和一颗颗小小闪烁的星星之外,还有什么呢?”我迫切的跑去问知识渊博的爸爸,爸爸高兴的说:“哎哟,我儿子什么时候对太空开始感兴趣了。”我着急的说:“快告诉我吧。”爸爸和蔼的说:“好好,太空里啊有……”我迷惑的听着,爸爸看出了我的迷惑就上网去查了一下。年少无知的我在一边惊讶的看着那一颗颗美丽的星球,我张大着嘴,瞪着眼睛看着这个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另一个空间,从此,我对太空的好奇心有更进了一步。

渐渐的,我长大了,已经学会了用电脑,这让我欣喜万分。在电脑上猛搜有关于太空,外星的信息。忽然看见一条让我心跳加快的消息“一艘外星飞船坠落在某某城的某某荒地上。”打开一看,一艘圆圆的飞碟呈现在我的面前,我在想“里面是不是有外星人呢?外星人长什么样呢?”这又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在网上一查,各种各样的外星人都有,“哇,这个外星人的头好大啊,这个外星人的眼睛好大啊,这个外星人的手好长啊。”我惊讶的感叹着。那时的我被世界的神奇迷惑住了。

后来,渐渐长大了,对太空的了解也更深了,可是,对掏空的好奇心好瘦跟从前一样的浓厚,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空闲的时间远远不如从前了,作业也变多了。

篇六:好奇心作文初三

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像以前的我,以前我经常对新的事物很好奇,总想知道那个东西是里面是怎么样的。

有一次,家里的电视机坏了,又修不好,所以爸爸只好又去买了一台新的来。两名送新电视机的快递员把新电视机防下后就走了,跟着,爸爸妈妈也出去逛街了。我很好奇,便将爸爸放在地下室的旧电视机给搬了出来,拿起工具,我想拆开电视机,看看里面有着什么。于是,我先用螺丝刀将电视机的壳罩打开,发现里面除了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零件之外,还有一些横七竖八的线。我又把那些零件拆下来,发现上面有很多的灰尘。于是,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有灰尘的缘故,便把里面的零件在水里浸泡了一下,再用餐巾纸将零件擦干。然后,我把那些零件给装回去,可我不知道这个零件应该防在哪,所以,我只好拿起一个零件,随便找了个位子,就装上去,到最后一个零件的时候,我发现零件装不进去,只好又把所有的零件都拆了下来。

经过了这样的几次之后,我终于将所有的零件找到了正确的位子。我想试一下电视机修好了没有,便插上电源,打开电视机。电视机不但没有修好,反而更破了,可能是零件受水的缘故吧,也可能是因为有几个零件的位子换错了吧!

后来,爸爸妈妈逛街回来了,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们,我本以为他们会骂我,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爸爸妈妈不但没有骂我,还表扬了我,说我及时承认错误,还说小孩子应该有我这样的好奇心。

经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有时候,人有一点好奇心不是坏事情。

篇七:好奇心作文初三

上一个月,我无意间望向天空,看到有几只麻雀在天上飞翔,时而快,时而慢,当时我就预感到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午餐之后,我与一个同学一起走进了地下超市,他买了一包方便面,我想让他把调料给我,让我尝尝调料包到底味道如何。虽然父母一直不让我吃垃圾食品,但也挡不住我那颗好奇的心。

尝了一尝,发现了没有什么味道,我又生出一个想法:要不要把这包剩下的调料,倒进我的水杯。我说干就干,回到班中,拿出我的水杯去饮水机旁,倒了满满一杯的热水,把调料倒入水中,那杯水瞬间就由清晰的水变为淡红色的一种水了。

我想了一想,如果这杯水有毒怎么办,真不行,哈哈,先让别人尝一尝怎么样呀?

但我又放弃了这个想法,可不能因此而去伤害了别人。我拿起水就开始喝。第一次比较胆小,没有喝太多,发现即使只喝了一点儿,但那种味道仍在攻击着我的味蕾,使我的味蕾最后一道防线,成功的被击破。

碍于面子,我还装出认真品味的样子,违心地说了一句:“还真好喝。”但我同桌从我的神情中发现,我应是违心的,但他没有直接揭穿我,而说了一句:“好喝,你就把全部喝完。”我直接呆在那里几秒后,最后发现了他应该在玩我,但我又有什么办法,只得一口闷了。

喝完之后,我感到我的胃已经不是我自己的了,那种难受的感觉,似乎要我把刚吃的饭全部给吐出来,而意识似乎已经升上了天堂,而不在人间了。那种感受,至少也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哎!都是好奇心在作怪,以后再也不能干拿自己的生命作实验的蠢事了。

篇八:好奇心作文初三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那么放眼世界呢?这样的“好奇而无心”也是比比皆是的。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之中写的尽是愚昧,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

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就会得以进步,人类得以更好的生存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

更何况,因为有了好奇的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篇九:好奇心作文初三

“小兔崽子,站住!危险!”一声低沉的叫喊声打破了夏日的宁静。寻声望去,是妈妈在阻止我们的一场危险的好奇心。

那是艳阳高照的一天,阳光炙烤着大地,几只小鸟偶尔飞过天空,为单调的蓝天增添了几分色彩。我正陶醉其中时,表弟正好来串门,合拍的我们俩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妈妈和姑姑在客厅聊天。

没有大人们的看管,一向调皮的我和表弟像出笼的小鸟,捧着零食上天台玩去了。我一边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坐在天台小躺椅上观望风景。突然,我对栏杆外的小露台很好奇,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从栏杆这爬出去,从露台往下看,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想着想着,心理突然痒痒起来,坐立不定。终于,我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不由自主地走向栏杆,扶着把手,既害怕又紧张,抬起右腿,左脚一蹬,便从栏杆外爬进悬空的露台。这时,表弟也跟过来了,他似乎也充满了好奇。

我慢慢地弯下腰,低头往下看:好高啊!就如一个巨大的幽谷,空空荡荡。我急忙抬起头,拍拍胸脯,深吸了一口气。表弟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嘴角抖动,脸色苍白。这时,妈妈在客厅叫我,我心一抖,急忙拉着表弟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往后挪,慢慢退回栏杆,可这已经来不及了,妈妈明白了刚才这里发生的一切。

回到客厅,妈妈训斥道:“你们知道这有多危险吗?把生命当儿戏,你们认为这是游戏吗?如果平时不注意,小游戏往往会让人丧命。”我和表弟怯生生地站在那不住地点头。

同学们,好奇心可以有,但危险的好奇心万万不可有。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好好珍惜!

篇十:好奇心作文初三

小时候,因为好奇心,我会在地上蹲半天,只为了观察蚂蚁是如何搬家的,夏夜望着皎洁的月空,我会好奇地问妈妈:“嫦娥姐姐真的住在月亮里吗?”孩子们总是有着无数的好奇,那是因为世界在他们眼里是神秘的,充满了新鲜感。

长大了,我跨进了知识的殿堂,我的好奇心依旧强烈。记得一次上体育课,刚刚跑完步的我到树下乘凉,觉得脚下踩着什么东西,低头一看原来是块瓦片,我把瓦片捡起,准备扔掉时,却发现这块灰黑色的瓦片上有隐约的字迹,我好奇心大发,开始仔细观察起这块瓦片——这是一块残缺的瓦片,可能埋在地下的时间太长了,上面积满了泥土。我突发奇想:这会不会是什么文物呢?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还是开始了寻宝行动。在其他伙伴的帮助下,我们几乎翻遍了学校的所有石块,终于把残缺的砖瓦拼完整了,当我满怀期待与兴奋和伙伴么清理干净瓦片上的泥土时,发现上面的字迹是:砖瓦厂制造。虽然知道了这不是文物,但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我用好奇心探究到了事情的真相。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好奇心不仅仅满足于询问,而是渴望去发现,去探索。作家赵丽宏,写过他的好奇心,他好奇为什么没有人去养蚂蚁,蚂蚁为什么天天忙忙碌碌,他和妹妹捉了15只蚂蚁放进药瓶养着,结果蚂蚁第二天全死了。他还是不甘心,认为是药瓶不透气。于是又捉了几只蚂蚁放进扎有小洞的火柴盒里,还铺上柴草,结果蚂蚁全跑走了。赵丽宏明白了蚂蚁宁可在忙碌中死去,也不愿呆在人们为它准备的安乐窝里。他用他的好奇心发现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好奇心是藏在人心底的潜力,它会让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好奇心在我们心中永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