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2025-04-04 10:06:01读后感打开翻译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一)

我第一次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是四年级。那天我不知看什么书好,就从书架上拿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就是沈石溪的第《第八条猎狗》这本书。

我看了一篇就心动不已,被沈石溪叔叔那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便一口气买了三本:《最后一头战象》、《再被狐狸骗一次》、《带银铃的长臂猿》。我第一本看完的就是《最后一头战象》,刚买来时我异常兴奋,把它熬通宵看光了,如果有人向我讲故事内容的话我也会把一个个小故事讲给他听。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里记忆犹新的就是写象的“死亡游戏”和“最后一头战象”。

(题目也是最后一头战象,应该是一种写作方法)最后一头战象是这样讲的:1943年日本人打我们中国,在洛江旁,战象馱这抗日健儿跟日寇打了一仗。那一仗死了八十多头战象,只留下了一头战象还在喘气。这头战象名叫嘎羧。嘎羧脖子被刀砍伤,一颗子弹从它的腿穿过去。从而有了以后的脖子歪的厉害走路跌跌撞撞。时间流失嘎羧越来越老了,终于到了该走黄泉路的岁数。它把一直藏在小阁楼的象鞭安置在自己的背上好像又回到了以前更抗日健儿打日寇的时候……

它跟乡亲们道别后就向森林走去直到它高大的背影消失在森林深处,寻找它最好的归宿。动物是由人性的它们也会就像文章中所提到他把自己主人的象鞭安置在自己背上的那一刻,它已不是动物而是人类了。死亡游戏是写一头大公象有逃跑的念头……这头大象是马戏团的。某一天马戏团的动物要到乡下巡回表演,正当要把大象引领进笼子的时候,突然他悲吼一声,跑出马戏团冲到大街上来了。

警员大漫要把大象击毙,可是在马戏团的再三请求大漫心软了,让警犬拉拉去阻止大象疯狂的行为。拉拉用引蛇出洞的方法成功的把大象引进了笼子。动物也是需要自由的我们本身就不应该把他们抓起来当作赚钱的工具。沈石溪叔叔写的每本书中每篇文章中都讲述着一个道理……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二)

《最后一头战象》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它在我们的语文书上曾经出现过,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最后一头战象》主要写了: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寨子插队时,见到了曾经与日寇作战的最后一头战象——已经五十多岁的大象嘎羧。沈石溪与它成了好朋友。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嘎羧突然向养象人波农丁要回一直废弃的象鞍,让沈石溪和波农丁帮它装上。在和寨子告别后,嘎羧独自上路。沈石溪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后面,嘎羧没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因为那里埋着他的同伴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时,它静静地躺在坑中,迎接死亡,它要永远的陪着它的战友们!

其中,我对“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只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土块翻松后,他又用鼻子把土坷垃清理出来,继续往下挖。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要站在边上喘息一阵……”这一段话的印象很深刻,从中我也体会到了嘎羧是多么想跟自己的兄弟在一起,即使嘎羧的生命不到一两天了,可它还是要埋在曾经跟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它身上的精神,我们能做到的!

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嘎羧那种精神:那是发生在三年级的时候,我被别人欺负了,她不顾自己的性命,跟那个人冲撞了起来,还对那人说:“你还有没有良心,欺负一个小妹妹算什么男人。”当时的我眼泪都要流下来了,还是她帮我擦了擦,那时我就发誓,跟她做一辈子的好姐妹!从此,我们两个成了好姐妹。每次我遇到了麻烦,她都会过来帮我解围。她从那时就开始把我当成她的亲妹妹来看待,什么事情都为我着想。从这开始,我们两个就相依为命,不管谁遇到了危险或者被难了,都要死守在她的墓前。

我们以后一定要多看看《最后一头战象》,说不定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三)

本课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本课课文比较长。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

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并不理想。

我抓住文中的几处重点语句做成幻灯片分别让学生体会嘎羧的怀旧、英勇、善良育忠诚等品质。

但一张张幻灯片的出现割裂了文章的衔接,使悲壮与感人之情大打折扣。

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读与想象也就无从谈起。

反思本课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扎重点语句——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使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教师一步步的牵引下之体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也难怪课堂上会如此沉闷。

我在深深惋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思。

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

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

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

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

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

也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写。

这样既充分理解了课文,激发了情感,又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四)

盼望已久的寒假伴随着浓浓的年味悄然而至。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假期里,我捧着新买的书——《第七头战象》,如饥似渴的读着。书中个个动物如此的勇猛、凶悍、精神气十足,同时它们都是有灵性的。它们不仅聪明,还很重感情,当然也不缺乏英雄好汉气概。即使遇到猎人设的陷阱、豺群的袭击,都不会放弃同伴和亲人。它们团结、勇敢之精神永远激励着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最使我记忆犹新的是大象故事中《愤怒的象群》这篇文章。一群大象浩浩荡荡的在头领“一跟半”的率领下,气势汹汹的来到曼广弄寨,向村民发出前所未有的进攻。村民顿感惊愕和困惑——这戛洛象群在一根半有方治理下,一向和村民和平共处,共同拥有这方山水,成为人与动物和谐的典范。今天,到底发生什么了?村民们面面相觑,议论纷纷。村长严厉地质问,谁干坏事了?大家沉默寡言,波农丁小声的说:“昨日上山砍柴,看见酒鬼岩温扁浑身是血从箐沟里爬出来,鬼鬼崇崇的……”在村长再三质问下,岩温扁吐出了实话。他上山想打只草兔换酒钱,看见一头中年公象独自在沟里,于是歹心四起,就杀了象,锯了象牙,埋了大象。愤怒的象群是要索讨凶手的!岩温扁知道自己的贪婪犯了大错,给乡亲们带来灭顶之灾。为了弥补错误,他向村长交待了后事,喝了一顿苦酒,跟着象群离开村庄。

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它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血的教训。大自然与人类同样重要,要和平共处,人类要保护好大自然生态环境,不能为一时的贪婪使人类损失更多。如若我们再猎杀动物、乱砍乱伐,不仅动物灭绝,水土流失,人类的生命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让大自然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五)

这本书里,讲述了作者与象﹑猪和熊之间的生活。作者和这几种动物生活时,总有那么几处让人回味无穷的话语,和那让人感到温暖的表现。但是,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憨厚老实﹑爱子心切的——熊。

那一天,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出去狩猎,在回来的路上,他们意外地在一棵树的树腰上发现了一只出生还没满四十天的小熊,他们收养了它,并起名为“丽丽”。然而,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小丽丽的妈妈——母熊出现了!作者为了不打扰母熊和孩子之间的生活,决定把小丽丽还给母熊。

两个月后的一天,当作者他们都要忘记这件事时,突然,小丽丽又悄悄地从母熊边跑回作者的家了!作者百感交集,又害怕母熊又来找他,又对小丽丽突然出现而感到激动。但是,好景不长,那一天夜晚,母熊又来了。他愤怒的吼叫着,作者给他蜂蜜,他不吃,反而来破坏作者家的围栏。没办法,只能再把小丽丽还给母熊了。

又过了好久,这一次,母熊又来找作者了,但这次是要把小丽丽永远托付给作者。原来,他她在保护小丽丽时,受了重伤,没办法再照顾小丽丽了。作者向她“发誓”,一定照顾好小丽丽,之后,母熊安详的闭上了双眼。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地震灾区里那些伟大的母亲。他们都把孩子当成最重要的来保护。哪怕让自己死去。有的母亲甚至用自己的身躯来顶起房梁,为自己的孩子打开一条救生通道。这只母熊也是这样,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自己的孩子。这种品质我们人都可能做不到,而熊都能做出这种抉择,是不是会感到羞耻呢?

我想问那些滥杀熊类的人,看了这篇故事,你还忍心在捕杀这些有伟大情怀的熊吗?如果还要捕杀,那你将受到良心和世人的谴责!所以我们不能再捕杀熊了,让这种可爱的生灵永远留在地球,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六)

我非常喜欢看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最近,我读了他写的《最后一头战象》。

我原以为,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只是普通的动物。不过,在读了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最后一头战象》讲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寨子插队时,见到了曾经与日寇作战的最后一头战象——已经五十多岁的大象嘎羧。沈石溪与它成了好朋友。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嘎羧突然非常精神起来,它向养象人波农丁要回一直废弃的象鞍,让沈石溪和波农丁帮它装上。在和寨子告别后,嘎羧独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后面,嘎羧没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那里埋了八十多头当年在抗战

中死去的战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时,它静静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战友们永远地聚在一起。

读过这本书后,你不觉得很感人吗?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热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我被打动得很深,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这句话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灵感,它都知道忠诚和责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我们虽然不能到它心里看个明白,但我们能体会到,它那种跟同伴永恒的友谊。此时,痛苦、怜悯、敬佩、感动等种种复杂而凌乱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那头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脑海中不停地回荡着……

象,它们的友情有如此力量;象,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它们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动人,更长久。

大自然真的是既神奇又伟大,让我知道可以从大象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善待这些大自然送给我们的朋友。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大自然的安排,抛去贪婪的想法,共同保护我们在大自然中的朋友。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七)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一传十,十传百,村子里的男、女、老、少无一不知。在嘎羧临走的那一天,所有的人都来了,都来为它送行。村民们不停地抽泣,村长老了,一步一步地走上前,他那蹒跚的脚步真令人心酸,老村长哭着用他那微微颤抖的双手将一条洁白的纱巾轻轻地给嘎羧围上,它的眼神里充满了依依不舍……

此时,嘎羧站在嫩绿的草地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它对着天空吼叫着,吼得那般悲壮。“嗷——嗷——”的声音惊天动地,顷刻间发出撕心裂肺的几声吼叫,震耳欲聋,惊天动地,这叫声仿佛震得山崩地裂,河流为它停止;冰山也不再融化;风车也不在旋转……它的头高高的昂起,两颗长长的象牙朝上,长鼻也直竖起来,仿佛在说老村长啊!是你领导村民们照顾我了这么多年,从不叫我搬运东西,我感谢您!如今,我要走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和村里的人们的。嘎羧开始上路了,有的村民摸摸嘎羧的腿说“嘎羧呀!千万别忘记我们呀!”说着那位村民的眼角上流下了两行热泪……嘎羧该走了它什么也不吃就只喝了一点儿水。

天边的残阳火红一片,照射着大地,嘎羧迈着沉重的脚步,“咚咚咚”象蹄发出声响,心想我的同伴同死神一齐召唤我了……对不起了,我的祖祖辈辈,对我而言,波农丁和村民们是我的“家人”,同伴们就是我的兄弟,村寨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我要与我的兄弟们同卧一个“百象冢”。它一步又一步,一圈又一圈,村民们紧跟在嘎羧身后,始终舍不得离开一步。一圈,两圈,三圈,嘎羧要去象冢了。人们心里明白不能再跟着嘎羧了。可总舍不得,嘎羧也舍不得。嘎羧一步三回头,村民们站在原地泣不成声,目送着嘎羧离开了……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八)

勇敢,是在困难之前勇敢的前进;是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之上乘风破浪;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获得最终的胜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最后一头战象》让我明白了勇敢的奥秘。

战象,它们在敌人的攻击之下毫不退缩,它们前赴后继,为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如同一位位敢死队队员,向着敌人的防御塔发起勇敢的冲击。它们挥舞着长鼻子,如同一根根鞭子,把敌人卷落于马下。

我读到这里,心里思潮起伏,我们在学习之中不也正是需要这份勇敢。在一道道聪明题之中,我们也应该如同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勇敢地把自己的答案写上去,并仔细地验证。

最后一头战象活了下来,它的大象战友在敌人猛烈的回击之中倒了,虽然战象最后取得了胜利,但如同长途跋涉后的鸟儿一般,元气大伤。最后一头战象永不放弃,又努力地建设起家园,勇敢地挑起了扛木头……的任务!战象的这种勇敢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

在我的心中,对战象又多了一份尊敬,在它们的勇敢之下,我如同一个无力的婴儿,羞愧之至。想到在家干家务,我也推三阻四,不肯接受,而战象却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建设家园的重任,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过了几年以后,战象老了,它背起那副已锈迹斑斑的战甲,毅然来到被象血染红的土地上,用象牙掘了一个坑,与战友死在了一起。

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这不是一种普通的勇敢,战象到最后也与战友们同生共死,共患难,真让我佩服。

看完整本书,向窗外望去,和煦的春风抚摸着我的脸颊。在这个早晨,我了解到了勇敢之中不同的奥秘,连窗外那只色彩斑斓的鸟儿也唱着优美的歌,仿佛在庆祝我懂得了勇敢真正的奥秘!啊!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早晨!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九)

上学期,老师在课堂上无意中提到了一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因为我特别喜欢动物,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帮我买了下来。这些动物小说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最后一头战象》是我这套小说里最先看完的一本!

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不光是天下的父母会不顾一切地爱护自己的孩子,就连动物也是这样。在给大象拔刺的那个故事裡:有一隻牛犊大的小象的腿受伤了,小象的父母为了让小象早点好起来,减轻腿疼,便想到路上劫持一个路人来替小象看看伤。但如果谁因为替小象来看病时,弄痛了小象,公象和母象就会採取最强的措施来对付你。看到这裡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幸福,好想亲一下爸爸妈妈。在自己的家裡,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读了愤怒的象群这篇故事,让我懂得了:象群也是一个整体,如果有人伤害了其中的一隻象,象群就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报復我们。故事裡的岩温扁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愿望,去杀害和自己村寨和睦相处的友好“邻居”初中作文大全是《最后一头战象》,文中讲述了在战争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将至,便重披象鞍,凭吊战场,最后,在曾经埋葬战友的地方挖了个坑,庄重地将自己掩埋。我想,它一定是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忘记战友们,它告诉我的是历史不能重演,当然也不能忘记。

嘎羧是一头善良的大象,它心中埋藏着的一定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也不是对自己的战绩感到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祥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与安宁。没错,没有什么可以做到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要守护自己最珍惜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心灵的净土。

嘎羧也是一头忠诚的大象,忠诚是因为它临死时重披象鞍,它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

这本书让我回味无穷,引人深省,动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有更深的感悟和表现呢?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十)

大象虽然温驯、聪明、善解人意,但也只是动物。但在我看了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后,才发现原来动物也是有人性的,有人的感情的。

《最后一头战象》讲述了一头在抗日战争中最后幸存下来的战象,自知生命大限将至,便披挂上象鞍,跋山涉水赶往埋葬往日战友的百象冢,要与曾经一起浴血奋战的伙伴们葬在一起的故事。

这是一头热血的战象。当它知晓自己大限将至,并没有遵循祖先的习俗去自己家族的象冢,而是奋力披挂上当年战斗时用过的象鞍,选择死在曾经挥洒过热血的地方。它割舍不了曾经的战斗时光,忘不了曾经战斗过的土地,它曾经是多么的英勇,充满激情!

这是一头深情的战象。当它临近死亡,要离开村庄的时候,它并没有想着不辞而别,而是恋恋不舍地在村子里最后转了一圈。它一定是在告诉人们:“谢谢你们对我的救命之恩!我现在大限将至,要与同伴们团聚了,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忘记这个地方的!”它就算变得老态龙钟,却仍然不忘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最后还坚持与它们葬在一起。它是多么怀旧,多么深情!

这也是一头忠诚的战象。它临死前奋力披挂上象鞍,因为它知道,自己一直是一头战象。象鞍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变得破旧不堪,却显出一种历尽沧桑的凝重与华贵。象鞍上承载着沉重的历史,承载着战象的无线激情。战象垂暮,依然是永远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嘎羧披挂象鞍,用衰老的象牙奋力掘土的场景是多么震撼人心啊!我想在场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这场景。嘎羧它更不会忘记,当年自己披挂上象鞍的那一刻,就成为了一头战象,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它希望这世上再也没有硝烟,因为它的忠诚,因为它的不忘初心。

它更是一头伟大的战象。它的热血告诉我们: 做什么事都要充满激情;它的深情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不要忘记曾经与你付出过的人和并肩作战的战友;它的忠诚告诉我们:做人要不忘初心,要为了最初的梦想奋斗到底。动物尚有如此高尚的情怀,我们人类有没有这般精神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