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节日作文内容页

关于年味的初一作文

2025-04-01 22:39:02节日作文打开翻译

第一篇:关于年味的初一作文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传统节里中,春节一定算得上是最重要的。而这时,幸福的味道也随着年味一同溢满了大街小巷。

幸福的味道,是忙碌的味道。进了腊月,每家每户都开始着手过年所需的东西。街道这一边,蒸笼里冒着热气,一旁几个女人正包着馒头,待白白胖胖的馒头出笼,她们又马不停蹄蒸了下一笼。那边的屋子里飘出了肉圆的香味,一位老人正娴熟地将肉馅捏成团状扔进油锅里,一个孩子悄悄抓起一只刚出锅的肉圆,飞一般地溜了出去。院子里一位老爷爷正挥笔写着春联,还有人在庭院……

幸福的味道,是回家的味道。春运是人类规模最大的迁徙,也正是这一颗颗思乡之心,让幸福的味道更加浓郁。也曾看到回家过年的人们,一个女青年背着背包,刚走到巷口,便有两位老人迎上来,把她一把拉来便“心肝宝贝”地喊,在个人搀扶着走进了一旁的楼房;一对青年夫妇,被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紧紧扯着,一个劲嚷嚷着“爸爸妈妈”,那对夫妇对奇怪的路人解释:“孩子好久不见我们了,今天兴奋得不行,一直缠着不放。”话虽这么说,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幸福的味道,是团聚的味道。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一家人在厨房里,其乐融融地共同做起年夜饭,洗菜的洗菜,择菜的择菜,一份丰盛的年夜饭出现在桌上,大家聊着天,一同欢笑。外面已经烟花绚烂,人们的欢笑声占据了整个天空,晚饭末了,大家围问题电视,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分享着一年来的幸福喜悦,每个人都是如此幸福。

幸福年味,年味之中,藏着满满的幸福。忙年,回家,团聚,是过年的味道,更是幸福的味道。

第二篇:关于年味的初一作文

在古代,辞旧迎新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在腊月初八之后,就完全进入年节状态,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时,大年就进入倒计时,人们忙着备办年货,祭灶送神。

而如今的过年,并不像以前那么早。人们忙碌了一年,直到腊月三十,人们才会在家里与家人团聚,聊家常,尝年饭。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我们都会与家人一同坐在客厅看春晚,品香茶。到零点时,长辈就会给晚辈红包,俗称“压岁钱”。

随着网络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今年过年出现一样特别的应用——微信红包,这款应用可以直接在微信上送红包。微信红包还与春节联欢晚会进行互动,让它成为了除夕晚上的主菜单,小小的红包甚至还抢了春晚的风头。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全家人都乐在其中,整个家回响着“咔嚓咔嚓”的声音。“哎呀,怎么还没摇到啊?”“快来看看,8.8耶,你有没有摇到啊?”“我摇到了,我摇到了,你摇到没?”……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攀比”着钱的多少,一个晚上,大家一会儿也没歇,一个劲地摇,全家都收获不少。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与网络紧密相连,正如它——微信红包,“摇一摇”这个动作,成为今年春节最特别的“风景线”。从小到大,过年的“味道”始终萦绕于心,从吃饺子,放烟花,看春晚,到现在的“摇一摇”。过年的“味道”是诸多中国人整整一年翘首以盼的期冀。很多人都说,现在的过年不像以前那样有年味了。我认为现在的过年与以前相比,的确少了很多应该倡导并保留的传统,但不管科技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变迁、过年的庆祝活动和方式如何演变,但永远不会改变的是恒久以来中国人凭借春节、端午、重阳这些中华传统节日所倡导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等的中华美德。

第三篇:关于年味的初一作文

家乡的年味是有味道的,是那种流传千古的期望,是那种承载了千年底蕴的年味。走进年味,就是走进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方法。我喜欢年味,就像喜欢中国历史一样。年味,携带着无尽美好的祝愿和暖意,让人情不自禁的爱上这浓浓的年味。而只有走进年味,置身于年味之中,才能感受到传统而细腻的爱。

站在年前的街上,热闹而又喧哗的街上人人都在争买年货,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舒心的笑容……

终于,我看到了我最爱的几种有浓浓年味的食品:腊肠和年糕,哦,还有鱼。

腊肠:腊肠的制作过程有点复杂,我也不会做。但,制好的腊肠非常的好看,也非常美味。上好的腊肠鲜艳无比,红白相间,白的晶莹几近透明;红的艳丽,是那种不能用画笔填充的颜色,是属于喜庆中国年的颜色。腊肠的味道很浓,有些甜,但更多的是咸香,肉质肥而不腻,瘦不塞牙,很有嚼劲。这年味应是厚重的,像一段历史,更像一本厚重的古典文学。

年糕:年糕是用好的江米制成。得经过千锤百炼,才可以成为美味的年糕。真正的年糕虽粘但不让人难以下咽,而且还有一丝淡淡的稻米香和点点甜甜的味道。它的颜色一般以白为主,也有淡青色的,淡青色的里面加了艾草,有一种清新的田园草木香。着年味应该是清雅绵长的,像一首诗,也像一朵田间的花。 鱼:鱼是白搭的,可以做清蒸鱼、糖醋鱼、蒜爆鱼、鲜鱼汤……等等。无论哪种都好吃。清蒸鱼,嫩!糖醋鱼,香!蒜爆鱼,酥!鱼汤,鲜!……这年味是缤纷的,像现在的世界,也像我的生活。

走进年味,才能感受到它的内涵和意义;走进年味,才能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年味,让我们共同去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第四篇:关于年味的初一作文

春节到了!大年三十儿的晚上,吃过年夜饭,我瞧见姥姥正在包饺子,便兴冲冲地跑去“帮忙”了。

只见身经百战的姥姥用灵巧的双手轻轻拨弄了几下,一个又白又胖饺子便“出世”了。我跃跃欲试,带些试探地问:“姥姥,我拿块饺皮哦。”“嗯嗯嗯嗯”姥姥含糊不清地答应了。耶!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现成的饺皮,放在手心中微微地颠了几下,然后,挺自信、挺熟练但又有些慌乱地挑了点肉馅儿,拨进饺皮的中央,再学着姥姥的样子,用食指蘸一点水,沿着饺皮周围慢慢地滑了一圈。一旁的老妈夸道:“还不错,有模有样的。”现在,最难的一道工序来了:把肉馅儿包起来!老妈指挥起了我:“把这两边捏起来。”我乖乖地按照老妈说的去做。我用大拇指和食指使劲儿地将两边饺皮黏在一起。捏完左边的,我又把右边的饺皮捏紧。哦!我的第一个饺子包好了!它白白胖胖的,正挺着个大肚子冲着我笑呢!这时,我发现姥姥包的饺子上有几道装饰的花边,便也尝试着去捏。可结果,非但没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还差点儿把好端端的一个饺子给毁了。

最后,我包的饺子还是歪歪扭扭地站在了它的大家族里。虽然不够美观,但是我一眼就能认出它!当我用沾满面粉的十个手指头去抓下一块饺皮时,姥姥却挥挥手制止了:“别搞了,够多了,去玩吧,去玩吧。”我有些心灰意冷,可一想到明天一早就可以尝到自己包的饺子了,我又重新变高兴了。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让我们把年味儿包进饺子里,吃饺子,过大年喽!

第五篇:关于年味的初一作文

年,也称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到了这个节日,家家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大街小巷都充斥着浓浓的年味。

每家每户在过年的时候门口总会贴着对联,在家中的窗户上,人们往往会贴倒着的福字。看到这你可能奇怪了,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其实是因为“倒”谐音“到”,福字倒贴寓意着福到了。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节日的欢乐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满足了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除夕也是个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在这一天,元在异乡的人们便会重回故乡,与家人团聚,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年夜饭要从几天前就开始准备,种类丰富,包括饺子、年糕、小果子、鱼等等,其中最作文主要的便是饺子了。饺子形状像是一个弯弯的月牙,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美满,幸福安康。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的整整齐齐的,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拿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

年文化丰富多彩,到我们不要忘记,这些都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下去,使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第六篇:关于年味的初一作文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到来了。天刚刚蒙蒙亮,鞭炮的声音伴随着饺子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着,让我们的心情无比快乐。

“开饭了!开饭了!快来吃饺子!”母亲叫道,接着,把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饭桌。我尝了一口,赞叹道:“哇!饺子好好吃哦!”“这是充满年味的饺子,平常是吃不到的,你们可要多吃点哦。”母亲说。

我和弟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奶奶坐在椅子上,皱纹里绽放着笑容,不时看看我们哥俩,她吃饺子时细细品味,和我们大不一样;父亲吃饺子呢,哈,他蘸着腊八醋,大口大口地吃着,说这样更好吃;母亲腿闲不住,给奶奶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又给我们端来刚下出来的饺子,我说:“母亲,你坐下吧!要不,饺子都凉了。”母亲笑着答应就坐了下来。母亲吃饺子边吃边喝饺子汤,说原汤化原食。

忽然,弟弟“哦”了一声。我好奇地问:“怎么了?”弟弟吃惊地说:“我竟然吃到了一块钱!”听到这里,奶奶笑着说:“哦,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我呀,在几个饺子里包了钱,谁吃了谁有福。你们快吃吧,看谁有好运。”

听了之后,我和弟弟忙又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哎哟!”我捂住嘴说,“我也吃到了一块钱!”弟弟看着我的表情,笑着说:“哈哈哈,看你的样子真像潘长江!”

大家都笑了起来,欢乐的笑声传到屋外,和噼噼啦啦的鞭炮声融混在了一起,传得很远很远……

其实,今天这饺子的味道和平常是一样的,但是这家庭的团圆和温馨,这浓浓亲情才是这饺子的真正的味道,让人感到它与平日的不同。

我喜爱这充满年味的饺子。

第七篇:关于年味的初一作文

新年的钟声敲响,昨夜已成旧年,今日已成新年。

这年可真是暖。一日的降临,太阳密密地撒布在身上,这可真是个好征兆。

明朗的天气,使人把去年所经历的一切不好的事情都一扫而光,乘着好日子,出门晒晒太阳。世纪广场上游人如织,有温州人,也有新温州人,也有来踏青的人们。虽然不属同地,却如此融洽的相处着。纸鸢为蔚蓝的天空而点缀。广场前张灯结彩,引得人纷纷在前面拍照。温暖的场景,让人不禁感觉到年味如此浓重。

夜幕的降临,不禁是最振奋人心的时刻了。建筑物顿时都亮了起来。鞭炮“咻”地升了上去,“嘭”的一声炸亮丽的火花。赶紧拿出照相机,捕捉这美丽的场景。

新年可真是热闹,可再温暖热闹,还是跟自身的家人在一块儿才是最好。每次的分岁酒都不用长桌,而是用圆桌,大家围绕地坐着,因为这样大家就没有辈分之分,更能融洽的一起相处。大家谈笑这自身的所见所闻,这种感觉比任何事物更加美好了。

不过最开心的当然还是小孩子拿红包了,说句吉祥话,一份红包。拿到了就欢喜地蹦跳着,说要把它存起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梦想着存多了去买自身喜欢的东西,不用再伸手向爸爸妈妈要了。

红灯笼悬挂在窗前,回忆着去年所经历的高兴事,悲伤事。酸甜苦辣,五味杂粮,交织着。但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了,人应该展望未来。新年,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始点,给自身一个重新的自身,忘记烦恼,红红火火地闹新春。

这个春节布满了年味,因为有爱,使我们更加快乐充实。

第八篇:关于年味的初一作文

平时爱睡懒觉的我决定要脱胎换骨一回,卯足了劲一定早早起床,因为明天大年三十。我们要提着大包小包的衣服、各类年货到奶奶家过大年。

大人忙活着做早餐蒸包子。

我和小妹玩玩具、吃零食、聊天、看电视,玩得不亦乐乎,真是光阴似箭哪!转眼大半天就过去了。到了该吃团圆饭的时间了,我迫不及待地入了座,可是妈妈却一把拉住我语重心长地说“你给小妹做个好榜样,长辈还没入座,小朋友等一等。”我看了看那边的大人们谈天说地好不热闹,没办法,只好等吧。

好不容易等到大家凑齐了,我赶紧以最快的速度拿起筷子,刚伸到菜前,爸爸凑到我耳旁小声说:“小孩该怎样啊?”心想:“到嘴的鸭子飞了”说时迟那时快,幸亏我灵机一动,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优雅地夹起爷爷奶奶爱吃的菜送到二老的碗里。爷爷好像听到了我肚子里的馋虫在咕咕叫,说道:“来,爷爷给两个大孙子弄个蹄膀吃,祝愿孙儿来年金榜题名,说着他将一大块肉放到我和妹妹的碗里。我像得到号令的士兵一样麻利地动起了冷落已久的筷子,甩开腮帮子大快朵颐。过瘾极了。

我边吃边想:以前爸妈对我那么好,今天怎么那么严呢?直到我无意中听到他们的谈话才揭开了谜团。“爸,您可别惯坏了他,用餐对于家居生活是头等大事,体现个人素质和品味。中华传统几千年的规矩可别坏了。”“没事,你们小时候也这样,谁没肚子饿的时候,先吃就先吃吧,自己人,哪用计较那么多。”……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尽管室外凉飕飕的,可是我的心里却温暖无比。爷爷、爸爸以及其他的亲人对我关爱有加。更得感谢老爸,您让我明白了孝敬长辈要落实在行动中的道理,看来回家要补一补餐桌礼仪这方面的知识啦。

第九篇:关于年味的初一作文

年,我想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因为每年的最后一天,我们都会聚在一起通宵等待着新的一年。过年有时是在拼噼噼啪啪鞭炮声或是人们的谈论声中以及看春晚的欢笑声中过去的。只有这样才能算作年味吧。

就这样14年过去了而我感觉年味却一年也冷淡。可能是因为科技太过于发达人们都去依赖于电子产品所以我只能在想象中才能品味出真正的年味。

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可是在我们镇上依然灯火通明。我把全镇的小朋友都聚集在一起,我们把身上的鞭炮全都拿出来准备制造一场鞭炮的盛宴。我们说123开始,十几个小朋友拿起手中的打火机一起去点这里最好的烟花,顿时整个我们能看见的地方都被我们照亮。声音响彻云霄,此时周围的大人民也走了出来。一起享受这美丽的风景。

12点钟的钟声响起!人们纷纷走出,点燃那灿烂的烟火,这逼我们小孩子放鞭炮。可威力大得多整个天空都被点燃我大喊一声过年啦!此时再望望天上红的,绿的,白的什么颜色都有。看那儿,一朵美丽的蓝莲花在天空中绽放。我非常的享受这一时刻。再看看那,一个大爱心在天空中显现。仿佛丘比特来到了人间。十分钟过去了。在这十分钟里天空被点亮,人间被惊醒。非常的开心。

我走进屋子,看着春晚,家人们和睦的在谈论非常开心,这时,熟悉的与旋律在我耳边响起,还是李谷一的《难忘今宵》顿时我想这一年的悲欢离合都随着这一首歌离去,在新的一年里要做最好的自己。

我想,这就是我理解的年味,就是开心。

第十篇:关于年味的初一作文

过年了,我和父母回了老家。湖南天冷,每天都要套上厚厚的衣服。哈出的气在空中形成漂亮的白色的热雾。

今年因为各种原因,回来的人少,家里就好像这天气冷冷清清的。父亲拉起我的手,悄悄地跟我说,“走,我们去找年味。”

年味?我眨了眨眼睛,问他,“什么是年味?”父亲回答,“就是热热闹闹一家人,你在其中感到快乐,幸福,那就是年味。”我似懂非懂,但还是乖巧地点了个头。

晚上,奶奶招呼我们来包饺子。我欣然同意了,站在一旁跃跃欲试。堂姐的任务是擀面团,她将已经处理过的面团揉好,切成一段一段的,将这些面段小心放在旁边的盆子里,留下最后一段。她把那条面段又切成了几块小面团,将这些小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一张张均匀的圆薄片。这最后的圆薄片,就是用来包饺子的皮啦。

堂姐擀出一张皮,我便拿走一张包饺子。我用汤匙在碗里舀出一团肉馅,放在手中平摊的饺子皮中间。然后将饺子皮对折,在饺子的边边捏出花边,还注意要捏紧,防止下油锅时饺子皮被水冲开,肉馅掉出来。

我做得正津津有味,突然脸上被人摸了一把,然后听到有人在吃吃地偷笑。我抬起头来,看见对面的堂姐一张脸憋的通红,风铃般的清脆的笑声从嘴角泄出。

奶奶也很乐,“小花猫。”我照了照桌上的镜子,我的脸颊上多了三道白色粉迹,看样子真像个小花猫。“看我的。”我拍了拍堂姐的脸,手上的面粉都往她脸上跑了。她也变成了一只小花猫。我们互相看着对方,都笑出了声。

就是热热闹闹一家人,你在其中感到快乐,幸福,那就是年味。我现在感觉很快乐,也很幸福。我想,这便是父亲所说的年味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