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学生日记内容页

三年级数学日记500字

2025-04-01 12:24:01学生日记打开翻译

三年级数学日记 (一)

3月19日 星期五晴

下午爸爸从顺德回来了,吃过晚饭,爸爸说:“飞飞,我来考考你数学,好不好?”我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比你妈妈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3500元,月工资差是3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3500+300=38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就是3800/2=190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我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3500—300)=32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3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啦,也就是3200/2+300=1900(元),对不对?”爸爸听了,满意的点点头,“看来奥数班没白上嘛!哈哈!”爸爸还表扬了我,都是数学帮了我忙呀!

三年级数学日记 (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三年级数学日记 (三)

今天,我放学回家,突然看见一家店前围着许多人。我走近一看,原来店家在进行促销活动,只要交一元钱便可回答一个问题,要就是能在30秒内答对者可获奖金30元。我看见其它人纷纷败下阵来,便想:到底什么题这么难呢?便怀着好奇心的心理交了一元钱。

今天,我放学回家,突然看见一家店前围着许多人。我走近一看,原来店家在进行促销活动,只要交一元钱便可回答一个问题,要就是能在30秒内答对者可获奖金30元。我看见其它人纷纷败下阵来,便想:到底什么题这么难呢?便怀着好奇心的心理交了一元钱。

我跟着老板走进店内,他便开始提问:“小明去书店买书,买了17本99元钱的书,他一共花了多少钱?”他一说完,便露出了狡诈的目光,接着开始计时。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我的汗水也一滴一滴地流下来,这99乘17不用竖式计算怎么算得出来呢?就在这时,我灵光一闪,《口算速算天天练》里有一页不就是这样写到:一个100以内的数乘99的速算方法就是:用这个数先乘100,再减去这个数即可。想到这,我便脱口而出:“1683。”我刚说完,那位老板差点摔倒在地,他一看计时器,才28秒,无可奈何地给了我钱。

我拿着30元走出商店,望着别人那羡慕的目光,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时,我想:数学并不仅仅就是1+1的计算,它在生活中用途也很广,除了这件事外,买东西等事都用得到数学。所以,我再次想说:“数学,真有用。”

三年级数学日记 (四)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紫妮,跟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三年级数学日记 (五)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动物园玩。我们从动物园东门进入,看到正前方就是海狮表演馆,看完海狮表演,妈妈们在原地休息,我们和爸爸们看着地图,往海狮馆的西北方向前进,因为最西北的地方是我最喜欢的狮虎山。

一路往西,爸爸们带着我们路过了鹦鹉馆、斑马馆,还看到了水上滚球乐园。到了中饭时间,妈妈问我在哪里,我说在斑马馆,妈妈就说:“那我在你的东南方向。”“哦,你是不是在大象馆?”我看着地图找了下方位问道。妈妈说:“是的,方向感不错哦。”找到妈妈们,一起吃了中饭,我和妈妈就向狮虎山前进。

走到一半,看见了鸵鸟馆和矮马馆挨在一起。妈妈问:“我从上面看到了11个头,从下面看到了34条腿,你说鸵鸟和矮马各有几只呢?”我突然想起来之前学过的鸡兔同笼,想了想说:“先假设11个头都是鸵鸟就是11×2=22(条),34—22=12(条),说明剩余的12条腿只能是矮马的,12÷2=6(只),就是矮马是6只,11—6=5(只),就是鸵鸟是5只。”鸡兔同笼的应用可真是广啊。

我们继续向北山前进,终于看到了我最喜欢的狮子和老虎,它们一北一南占据两大露天场馆,在冬天的午后暖暖地晒着太阳,好不惬意。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动物园。动物园里的数学小奥秘可真多呀!

三年级数学日记 (六)

长方体大家一定不陌生,但你们知道怎么做吗?首先我们要知道长方体的特征:它有6个面、12个棱,8个顶点。现在我们就一起做长方体吧!

首先我们要想好做多大的长方体,今天我们做长12厘米,宽9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说干就干,我们开始准备材料,拿出12根吸管,把它们分成3组,分别剪成4根12厘米、4根9厘米、还有4根6厘米长的小段。接着用橡皮泥做8个顶点,就开始搭建了。有一个快速搭建的窍门,那就是首先做一个长方形,然后建4条高,最后在4条高的上面再做一个长方形粘贴好!就这样一个长方体就搭建成功啦!

这样的长方体只是普通长方体,它还可以变成特殊长方体或是正方体。我们先把它变成特殊长方体吧!我是把4根12厘米长的吸管剪成9厘米的吸管,现在就有12根吸管,分别是8根9厘米和4根6厘米的吸管,之后再准备一些橡皮泥做8个顶点,最后把它们搭建起来,是不是你容易呀?瞧,特殊的长方体就变形成功了。

让我们再变一次吧,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我这次是把8根9厘米的吸管全部剪成6厘米,现在就有12根6厘米的吸管了,然后用橡皮泥做成8个顶点,最后把它们搭建起来就成功了,是不是很有意思?

通过做这3个几何体我学到了,一个长方体可以变成多样个不同的几何体,我们要多实践、多尝试,才会使我们的知识更丰富!

三年级数学日记 (七)

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终身的,所以面对每一次考试,都要努力去做,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参加数学竞赛》。

唉,在上个月,去参加数学竞赛——真难。这可不像学校里的考试,只要不粗心犯错,就能拿到高分。

考场一片静谧,我们等着监考老师发卷。老师把试卷一张张发给了孩子。同学们开始了答题。整张试卷,分四个部分——我浏览后,也答题了。

考场里静得可以听见笔尖碰纸的“沙沙”声。约莫二十分钟,我只了四道题。我顿时紧张起来,背上出了一层冷冷的细汗——按照这个速度,我不能做完所有的题目。况且后面的题定会比前面的题难。我一题一题地做着,不知是考场内开了热空调,还是紧张,手上竟也出了一层薄薄的汗。我立刻从笔袋里掏出另一支笔书写,生怕耽误做题。

考试还在继续。我做到一道行程题时。这是赛前奥数老师讲过的题——比赛时间刚好和奥数课撞在了一起,我提早出来了。我努力回想,可还是记不起来。在草稿上推算,希望能回想起来呢!我纠结了一会——放弃?还是继续做?我想:可以先看看后面,有没有思路。我抱着信心一看,愣了———因为我对后面的题兼职如登蜀道。我只好验算前面有把握的题。离交卷时间还剩一两分钟了,我匆匆将还空着的题填满,交卷。

走出考场,我顿时轻松了,我不想去纠结自己答的题到底对不对,只觉得自己从中获得了一些收获——自己仍需努力。

三年级数学日记 (八)

放假了!放假了!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暑假终于到来了!为了奖励我期末考试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哥哥决定带我去游乐园玩一天。妈妈给了我们20元钱,让我们自己准备午饭。

我和哥哥兴高采烈地来到“巴德船长”面包店买面包。面包店里的人真是络绎不绝呀!货架上摆着各式各样的面包,有三明治面包、红豆包、肉松包等等,让人看了直流口水。大家都提着一个小篮子,精心挑选自己爱吃的面包。

大约5分钟后,我挑选了一个牛角面包,一个甜甜圈,哥哥挑选了一个肉松包,一个三明治面包。正当我们要去柜台付钱的时侯,一位眼睛大大的阿姨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今天我们店搞促销活动呢,只要买满20元钱就能免费赠送一块穆斯蛋糕。”听了这句话,我和哥哥立刻打起了精神,盘算起来。

我想起数学课上老师教的用乘法解决问题:“我知道了!用哥哥买面包的总钱数加上我买面包的总钱数,就是5×2+4×2=18(元),20-18=2(元)要想得到免费的穆斯蛋糕必须再买2元钱商品才行。”哥哥摸了摸我的头,不紧不慢地说:“星安,这四个面包里有两个5+4,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算:(5+4)×2=18(元),我们可以再买两瓶单价1元的矿泉水就能凑满20元。”听完哥哥的分析,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今天真是太开心了!不仅在游乐园里畅玩了一天,而且还吃到了免费的小蛋糕,看来学好数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呢!

三年级数学日记 (九)

数学书会不翼而飞吗?在我看来一定会。可不,今天就发生了一件数学书飞走的笑料。

下课铃打响了,我拿着收好的家作本和日记本交上了讲台。可谁知我一回来却找不到数学书了,只有短短两分钟左右的时间,数学书却不见了,难道它自己长脚走了?不可能,一定是有人拿走了它。我向四周看去,第一个怀疑冯洋洋。因为根据冯洋洋的平时表现来看,也最可能“犯案”了(平时《名侦探柯南》看多了)。看他现在一副幸灾乐祸的神情看着我,还时不时地发出那令人浑身都起鸡皮疙瘩的笑声,我更加坚信自己的猜测了。

我怒从心来,冲他大吼:“你快把我的数学书交出来!”他仍旧带着那副笑容,不紧不慢地说:“我并没有拿你的书。”我更火了:“怎么可能没拿?你再不交出来,我可要动武了!”我边吓唬他边暗想,你没拿才怪,看你交不交出我的书。谁想,他不笑了,很认真地对我说:“我真的没有拿你的书,我怎么交呀?”我愣住了,心想,兴许在抽屉里也说不定。我又一通乱找,结果什么也没找到。就要上课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书包里乱翻一气。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了教室,我也借此冷静了一下头脑。突然,我想起早上交作业时可能将书一起交了上去。一下课,我赶紧到交作业的地方翻找起来,真是不出所料,“失踪”已久的数学书终于露面了。天,我搞的什么呀!赶紧去向冯洋洋道歉吧!

三年级数学日记 (十)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外婆家——诸暨,那里是个农村,风景,空气都挺不错。而我外婆刚好是有一个小店的,最近是过年,于是生意很旺,我在她的小店里挑了点买的人比较少的用品、食物,坐在路边摆摊。

既然我挑的这一些用品买的人都比较少,那么我就得采取些措施了。这种类型的芝士棒外婆说进价三元,她7元出售,我就在一个招牌上写:此款芝士棒,每盒6元,买四送一,让顾客用买四分的钱得到五份,如果是小孩或带有小孩的人来买,我就拿出些免费的水果糖和牛奶糖送给他们,令我没想到的是,我拿的和外婆店里放的50盒芝士棒居然全部卖完了!50盒芝士棒,进价一共是150元,现在,送了六盒,就有6个顾客用了“买四送一”,这样就卖了24盒,买的再加上送的一共三十盒,得到144元,再后来买的人基本都是一盒盒买的,或是2-3盒买的,于是又得了120元,一共获得264元,获得利润114元。

之后,我又卖三包一盒的餐巾纸,一共只剩20包,进价5元,外婆卖11元,也是由于太贵卖不出去的,于是我降到9元一盒,仍然赠送糖果,最后到傍晚六点为止,我卖出了17盒,共得到153元,按照进价来的话,那么17盒就是85元了,那么我就获利了68元呢!

令人高兴的是,我这些获利部分的钱,外婆全都送我当零花钱了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