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节日作文内容页

初中作文:端午的味道

2025-03-28 06:00:01节日作文打开翻译

篇一:初中作文:端午的味道

今天端午节,一大早起来,煮上粽子,给远在老家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问妈妈煮鸡蛋没有,妈妈说天天吃鸡蛋。老家的端午很少吃粽子,一到端午,家家煮上一锅鸡蛋加大蒜,快快乐乐过端午。

给妈妈打完电话,我思索飞扬,飞回到了老家,飞到了妈妈的身边,老家过端午情形历历在目。

端午的前一天,我们都开始忙着准备了,大人们到田间地头个割一捆艾草,绑成小捆分别插在门框上,有驱蚊的功效,家家户户都要插,所以整个村庄都弥漫着艾草的浓浓的药香味儿,这端午的味道至今也挥之不去。

我们小孩子到街上买回香药,手巧的奶奶便穿针引线用不同花色的布给我们制作香囊,有时我忍不住也会自己动手做,虽说针线粗糙些,但也是爱不释手。小小的香囊花花绿绿,有心形的,蝴蝶形的,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图案,那时候觉得香囊很特别,挂在自己的脖颈上可以避邪,甚是喜爱,节日过了很久也不肯取下。

妈妈喜欢把她用作绣花的彩色棉线,选取五样颜色缠绕在一起,这叫做五色线,把它们套在我们子妹们的手腕上,象征平安祥和,是代代相传的习俗,小小年纪便心存神奇与敬畏。香囊和五色线,已深深烙在童年的记忆中。

端午节早上最隆重。妈妈早早起来,煮上一锅鸡蛋,平时舍不得吃,到这一天决不吝啬。鸡蛋分甜的和咸的,煮在一起,为了区分咸甜,在甜的鸡蛋上用灶台下的小灰抹一黑道。鸡蛋煮好后,自己先不吃,先给邻居东家送几个,西家送几个,彼此相送,虽说都是鸡蛋,但这其中纯朴的风俗,回想起来倍觉亲切。送完鸡蛋,盆子里的鸡蛋大小、颜色不一,妈妈给我们每人分上十多个,敞开肚皮吃个够,吃是吃不完的。怎们办?书包里揣上几个,到校送给老师,分给同学。端午节鸡蛋吃得真叫过瘾,咸的、甜的,有时还能分上半个鹅蛋。

锅粽飘香,打断了我的思索。

老家的端午虽说没有粽子,但同样是甜香甜香的,那味道无论到哪儿都不会忘却。随着时光的流逝,它更醇,如一坛陈年佳酿,回味悠长。

篇二:初中作文:端午的味道

所有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的。

雪不会再来,寒冷回到了北方。鞋子被丢进床肚,裤腿卷过了膝盖。可以到村东头的河湾里摸鱼了;女伢们会站在屋檐下,看归来的燕子,在嫩绿的秧苗上飞远飞近。学是要上的,推上铁环,在乡村小道上飞奔,书包在屁股蛋上直扑直扑的。最先迎来的是六一。要是能被选上公社汇演,妈妈会四处举债,到集市上扯回几尺布,油灯下一针一线的缝;选不上也不要紧,娘不嫌自己的崽儿。只是没了新衣裳穿,沮丧会有的,但不会长久。过不了几天,端午就到啦。

端午前几日。天没亮,妈妈会叫醒你。套上补丁褂子,光着脚,影子一样随妈妈身后,到邻村的圩塘里打芦苇。妈妈会告诉你,那梢上的太嫩,粽子会被煮炸,下边的太老,味儿难出。就打中间的叶儿。我一片一片的打,妈妈一叠一叠的垒。叶是湿漉漉的,妈妈说,你摇碎了露珠儿的梦。太阳刚露弯线儿,妈妈左手牵我,右手挎起装满粽叶的篮。朝家走。接下来,妈妈每天都认真的摊晾粽叶。江淮之间的梅雨季来了,不晾是会长霉的。而端午节的前一天早上,妈妈又会把粽叶泡进水桶。傍晚时分,淘好的糯米被装进盆里,由大一点孩子端进小院,一大家人围上来,热闹的包。小一点的孩子不会,妈妈就耐心的教。端午当日,鸡叫三遍的时辰,爸爸摇醒了你。你要跟爸爸去南山采艾蒿了。你是想光着脚的,爸爸说天黑路上的碎石多呢。你就钻进床下,找出落满灰尘的鞋。南山很远,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在山岙处的一条小溪边,那艾蒿长的比我还高。爸爸从腰带里抽出镰刀,像电影里武士抽出佩剑,唰唰两下,便倒下一片。爸爸插回“佩剑”,把艾蒿捆出大小两捆,小的我扛。回家的路上,爸爸说,艾蒿到处都有,但屋后垄上的没有山里的好,山里的又长在水边的就更好。我问为什么,爸爸仰头半天:反正……反正是你爷爷说的。一定是要趁着天还没亮,把艾蒿插上门头和窗框的。这时,妈妈已煮熟了粽子。屋里屋外,到处飘着粽子的味儿,并和着艾蒿的清香无限弥漫,你会凑紧你的小鼻头,使劲的嗅,从清晨到夜晚,不愿停息。我一直以为:端午节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学还是要上的,妈妈早把粽子和煮熟的鸡蛋塞进你的书包,并叮嘱你,谁家伢子没带,送他几个。端午节的学校热闹,老师也好,把课间操给自由活动了。我们蹦蹦跳跳的、把自己的粽子分给没有的同学,和有粽子的同学比大小,最好玩的是所有伢子都掏出鸡蛋,相互轻轻的碰,看谁的坚固。

前年端午节的早上,还是学生的女儿背上书包打开门,妻子说,带几个粽子吧?女儿未加思索脱口两字“不要”!让我想去很多……有一年的端午,妈妈来回跑了近百里,到江苏的亲戚家要回几斤糯米。那时伢子多,总得让大家都吃上几个吧。妈妈就在糯米中加了白米,感觉还不够,又把上年存下的山芋干剁成丁,掺进去。如今粽子花样多,蜜枣豆沙的、蛋黄咸肉的,比过去好吃了许多,孩子却闻都不闻。有年旱灾,庄稼没有收成。第二年的春节刚过,村里很多人就出去逃荒了。端午不会因为贫穷而不来的。只是连饭都没有吃的,谁家还包得起粽子!就有传说在端午节的前几日流行:说某家庭殷实的主妇去圩塘打苇,忽然从芦苇丛中冒出一个“白胡老头”,告诉她,今年不让吃粽子了。妇人没理会继续打。“白胡老头”又说,回去吧,我在粽叶上按了三个手印,谁吃谁会生病的。说完便瞬间消失。妇女吓得跑回家就卧床不起,最后还是把打来的粽叶送回圩塘才好。不信?今天你仍可以看到粽叶上的三个手印。这肯定是智者编出的善良故事。贫穷年份,揭不了锅的端午节,家家都吃不上粽子,自有一种平衡的慰藉。没有攀比,心境自然踏实。节过与不过都是要离开的,日子继续朝下走。今年的端午又来了,眼看着这个我喜欢的节日,越来越没有什么味儿了,心里隐隐的痛。我不是恋旧的人。孩提时懵懂无知所经历的,今天一想起就会让你心酸的事,我弄不清为什么。像今天我依然不懂,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鸡蛋,艾蒿为什么要采撷于山水之间,并且一定要在要在天亮之前插上门头?就连小时扎粽子的细长且结实无比的植物,我早忘了它的名儿。而今天超市出售的粽子,白线红线的,捆的不成个样子。

也许我真该遁入殷尧藩“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境地了。只是我坚信端午节是有味道的,那就是母亲的味道!没有了母亲的味道,端午节将会沦为只是放几天假的事儿了。

篇三:初中作文:端午的味道

清晨,在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气中醒来,朦胧中向枕边摸索,摸起的是个精致的香包,不需要说,端午节又到了。

以前过端午节时,姥姥一直非常早就开始筹备,从别处摘一些艾叶来晒干,给大家这部分小孩们做香包。其实,在街上也有人推着车来卖,无论是做工还是造型,都要比姥姥做的好看不少,但姥姥却还是每年坚持做给大家。由于,少了姥姥的香包,总会感觉这节过的不完整。

端午节前一天,姥姥会在家包粽子。我就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看着,帮姥姥递粽叶,在呈满香米的粽子顶上放上一颗红枣,与姥姥合作包好一个又一个粽子。有时姥姥包粽子的香米用没了,我便会将买下的米倒进一个干净的盆中,煞有其事的学着姥姥的样子搅着盆中的米。姥姥就在旁边看着,任凭我如何搅动盆中的米。等到差不多了,便叫我将米端过去。当手从水中拿出来时,那股香香的米味就留在手上了。

姥姥继续包着粽子,我便举着双手过去,凑到姥姥身边,想与姥姥一同推荐这香米的味道,闻闻姥姥手上也有同样的味道,我笑着跑开了。

一整个端午节,手上的米味儿退得差不多了,姥姥的香包便被我挂在身上,如此,不论我走到什么地方,身上总能携带一股淡淡的艾草香。这味道是清爽的,也是独特的。

那时的端午,总让我期待又回味。那蜜枣的的香甜,配上那糯糯的米,久久不散的味道,还有姥姥做的艾草香包的清香。如此的端午,连同那味道,一直在我的记忆中。

目前,我早就不是当时那个只懂玩乐的孩童,但姥姥却依然做着同样的事。闲下来时,我也会帮忙。还是记忆中的场景,还是记忆中的两个人,还是那股端午节熟知的粽香和艾草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那样的清香,是那样的难忘。

篇四:初中作文:端午的味道

抬头、望天,又是一年端午节。站在粽叶飘香的小街上,闻着童年时那最喜欢的味道,我好像又记起了那尘封已久的记忆,那颗曾纯真无邪单纯的心……

小时候,我最喜欢闻的便是端午里粽子的味,香香的,甜甜的。似一朵正渐渐绽天的花朵迎面扑来的芳香,是那样的清甜诱惑。咬一口粽子,顿感柔软,是那种不粘口,却使人回味无究的酥糯。手拿着它,当年的我像个野丫头一样四处疯跑,恨不能向全世界人炫耀一遍,想让所有人知晓,我对粽子的喜欢。

由于童年的我非常懒,每逢端午佳节,爸爸妈妈及亲戚朋友聚在一块包粽子,就连比我小的表弟表妹都在掺和,而我却缩在被窝里,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心里喜滋滋的。等到粽子出锅时,我瞄准自己最喜欢的红枣粽子,头一个伸手去抢,母亲每次都骂我嘴馋,却不干活。

没错,我非常嘴馋,到今天依旧这样,可是那香甜美味的粽子叫我怎能不迷恋?每一口的糯米,都融化进入我的心房,每一口的红枣都甜蜜了我的唇。吃完后,我收敛了自己疯野的性子,乖乖地回去坐在屋里背唐诗。

也就是童年时那美味的粽子,那热闹的端午,陪我走过了是我的快乐时光。现在过端午,爸爸妈妈都忙于事业,再没那份悠闲的心情与空闲的时间包粽子了,只能去超市,到街上买现成的回来吃。

剥开一层层的粽叶,熟知的味道又一次扑来。依然是那样酥软的糯米,依然是那样甜蜜的红枣,都没了过去吃粽子时的感觉。是什么感觉呢?温馨?幸福?热闹?快乐?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过去在家乡热闹的端午,目前在大城市里却冷冷清清。小孩忙于上学,上班族忙于工作,白领忙于事业的进步,没多少人聚在一块重温包粽子时的感觉,没多少人与亲朋好友一块过端午,有些,只不过那已逝的温馨。

看着繁华大街上形形色色的大家,我不禁暗叹一声……

篇五:初中作文:端午的味道

我闭上眼睛,静静感受端午的味道。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配合梅雨季节的到来,端午整日整夜地浸在雨水之中,从周六晚上开始,雨水便不再像之前那么温顺,而是忽然地大了起来,一阵阵地从天际刮下,落在窗户上,便顺势滑下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在江河中,便合意弹出一曲无尽的悲伤;落在花草旁,便默默留下一滴晶莹的泪珠;落在我身上,便缓缓叙述一段世事的变迁。

雨依旧未停,生命依旧不止。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掺进了些雨水的味道。

刚走进老家的大门,便看见了两株艾叶,整齐地插放在门的两侧,艾叶似剑,令人感觉到一股威严,艾叶似草,令人感觉到一种不屈,艾叶飘香,令人感觉到一阵舒适,艾叶无言,令人感觉到一方清静。艾叶是端午的代表,却只是出现在我们这些闲人的笔下,或许说,只有端午这个时刻,我们这些闲人才会想到它,它可否会不满?可否会难过?

可就算它怒火冲天,也没有人会注意它。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掺进了些艾叶的味道。

到老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从厨房中飘出的炊烟亦是愈发明显,仿佛催促着在外的人早日归家,众人坐在一起,便定要推杯换盏,酒过三巡后,方能尽兴,醇厚的酒香,散漫了空气,洒满了人心。千年前的屈原,你喝酒时滋味如何呢?是快乐,亦或是愁苦,是洒脱,亦或是伤心,我无法考证清楚,但愿他喝下最后一口酒时,能够忘记诸多不顺,能够想起无限快乐。

酒香,有些刺鼻,但却打开人与人交流的途径。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掺进了些美酒的味道。

说实话,端午可吃了不少的粽子,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机会去吃粽子,棕香四溢飘荡在端午的空气中,不会被厚厚的院墙所阻挡,不会被高高的大门所拒绝,它只会追随着风,风的去处便是它的去处,风的归宿却不是它的归宿,它可以飘得更远,飘到世界的尽头,也只有在端午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独特的风景。

便是因此,端午的味道中掺进了些粽子的味道。

晚上,月亮终于露出了些光辉,为我们照亮了回家的道路,看着四周风景被黑夜所吞没,只留下月光,莫名地有些伤心,明天,大家或许就见不到粽子,看不着艾叶,听不到雨音了,再过几天,便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这个端午,会记得风中曾藏着粽叶与艾叶的香气,会记起这几天的雨水这么多,下得这么伤心。

他们若是希望再次被我们记起,只有等到下一个端午,等到下一个与我们相见的日子。

下笔匆忙,赶不上端午离别的速度,今夜依旧平静,只不过加上“端午”二字,便显得与众不同。但愿我在偶尔闲适的时候,能嗅嗅曾经端午的味道。

篇六:初中作文:端午的味道

要问我端午的味道是什么,我还真有点说不清,因为在心里端午的味道既如百合花的清香,淡而优雅;又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还如玫瑰花的芳香,鲜而浪漫……

端午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节日,每年离端午节还有很远我就开始数着日子盼望了。可是今年的端午节与往昔不同,因为在外地求学离家较远,我不得不留在学校里过端午节。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庆祝端午节。原本以为这是件很悲伤的事,可没想到却是如此快乐。

端午节这天,天上还闪星星、还亮着月亮呢,我就被几个室友吵醒了:“快起来啊,我们到后面那座山上去采艾蒿了!”之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拖出了温暖的被窝,再之后便是一阵忙乱。

十分钟之后,我们各自整理好了衣装,迈开了豪爽的步伐,朝后面那座山进军,哇!端午的味道,充满了激情。

平常来过不知多少次的后山今天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远,终于到了。我们几个互相打气后毅然向山顶攀去,由于刚刚下过小雨,所以没登多高我们裤腿都被打湿了。“啊!艾蒿。”顺着声音望去,嘿!别说还真有哇,我们一窝蜂似地涌过去,开始疯采,边采边在嘴里嘟囔着:“希望考试顺利,祝愿家人一切平安……”呀!端午的味道,满载欢喜。

大家一边说笑一边采艾蒿,不一会儿就采了一大堆。我们手中握着艾蒿束,头上戴着艾蒿环,兴高采烈地下山回到学校。刚坐到位子上不久,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我定睛一看,啊!是妈妈。妈妈看到我说:“吃过饭了吗?想不想吃粽子啊?来,把粽子拿过去和同学们解解馋吧!”呀!不听妈妈提及,我差点忘记吃粽子了。哇!太棒了,妈妈竟带来这么多粽子,我们都涌上去把妈妈围住,剥开粽子皮,鲜红的大枣就浮现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飘来,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一口下去,粽子少了半边,妈妈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开心地笑了,呵!端午的味道,幸福加甜蜜啊!

端午的味道真是丰富,真是幸福,怪不得我怎么也忘不了!

篇七:初中作文: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盛开紫罗兰的芳香,淡而优雅。

端午的味道,是绽放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

端午的味道,是开放百合花的清香,淡而高雅。

端午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记忆忧新,

临近端午,就会想到他,他是一位博学才子,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气质过人。他在战国时期创下业绩。他不光创下业绩,还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转变为个人歌独立创作的新纪念。他是文坛的一位高手,也是仕途的弃儿。他每次都想一心报国,让自己的国家像一只雕耸立于大地上,却总是遭遇小人的妒忌与报复,是自己的辛苦迟不被采用,最后在自己临死前创作了一篇,用血和泪写成的忧国之恩的柔情长诗《离骚》。

诗创作后,他带着满脸的忧伤和愤怒来到了江边看着冰冷的河水,他突然笑了,仿佛是在笑那些小人笑今日的庸君,笑自己的衷心没有被人发现。他带着冷笑,纵身一跃跳入这冰冷的河水中,让他冲洗着自己的身躯。他走了走的凄凉与悲伤,只是他对国家的爱太深了。

他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精神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他坦然面对以,死报国,显出他是多么地热爱自己的国家他打意凛然的豪杰气魄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深思。

端午的味道,就是屈原,他那忠心耿耿的报国情怀为祖国为人民的安居乐业以幸福做出我显得努力。端午的味道是有气魄的,也是有甜味的就像棉花糖一样甜。

端午节这天,也是游子回家团聚的日子,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品尝这美味的粽子。今年我的叔叔婶婶都回来团聚,共度端午。我们家的粽子都是母亲自己亲手抱的,母亲在厨房里忙来忙去,我和姐姐在屋里看书,可我的思绪早就飞远了,想起了去年我们家的粽子不是母亲亲手抱的,而是从小摊上买来的,蒸好之后,我满怀希望,可刚尝第一口,我想被泼了一瓶水一样这个粽子一点也不好吃,我嘟囔这,母亲用慈祥的眼神望着我,温柔的说:"吃都吃了,还是下回母亲自己做吧!"我急忙叫好眼泪都流出来了。突然听见母亲那清脆的声音,粽子好了,我的思绪才飞回来,我看着桌子上热腾腾的粽子,脸上露出了微笑,大家一起坐在饭桌旁,边吃边讲着端午的来历与意义。大家都是兴高采烈。我看着这样一桌团圆饭,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的味道,就是游子们回家团聚的喜悦与幸福那是甜甜的味道。

夏天的味道,是那一簇簇盛开的花团;顽强的生命力,展示了夏天的主旋律,人生的味道,就是一次次磨练的意志与顽强,绽放人生的主旋律,而端午的味道,那是一种种传统的习俗,是那衷心报国,是那家家户户团圆,弘扬了端午的主旋律。

端午的味道,与众不同。

篇八:初中作文:端午的味道

我将日历轻轻翻动,刹时,目光停留在农历五月五日那一天,日期下三个文字散发着一股又一股诱人的芳香:端午节。这芳香袭入心房,百种味道缕缕交织,便是这无法言说的芳香——这端午的味道。端午的味道是粽子送来的清香。粒粒香软的糯米,两颗甜蜜的枣、两片碧绿的粽叶、再一根彩色丝线紧紧缠绕——一只香粽尽是端午之香。一口轻轻咬下去,温热的糯米仿佛入口即化似的,唇齿间尽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春夏之间江水送来的空气中渗透的气息。这样的气息,除了一份水上的清新,更是端午赛龙舟的火热。江上,几艘龙头船齐头并过,争先恐后地前进。船上,大鼓擂,振奋人心的鼓声催促着人们手中的桨加快地划,疾速地划。江两边的观众的一声声呐喊,仿佛也在迅速回执着这初夏的空气,端午的味道透着火热的气息,好像使人提前进入盛夏季节。端午的味道是屈原的人格芬芳与诗句的韵味悠长。

多少年前,诗人屈原纵身一跃,汨罗江从此祭奠着这位高风亮节的诗人,后人前来瞻仰,寄托哀思,只留一句流传千古之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息江水,从此盛满这样的芬香,一路奔流!端午的味道是……百种思绪缕缕交织,便是这无法言说的芳香——这端午的味道。所以,在五日五日这一天,请用你的嗅觉、味觉和心灵去感受这,端午的味道!

五月五,是端午节。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可以吃到好吃可口,让人回味无穷的粽子。这个节是因为屈原而来的,也要感谢这位大英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好吃的粽子。

今年,吃粽子一定要吃到我满意为止???“什么?今年要自己包粽子?"我满脸疑惑的看着妈妈。“对!今年我们自己包,吃起来的话那多回味无穷啊!”妈妈一本正经道。好,包粽子,我堂堂一代女侠怎么可能会包不好一个小小的粽子。看我一出手就把它斩于马下。准备工作开始。非常好,开始工作吧。第一步,把粽子叶卷起椎体。只见妈妈瞬间弄好了,而我卷了半天,不是圆柱体就是圆柱体。唉,还是请妈妈帮忙吧。第一步总算是混过去了。第二步是把蜜枣和糯米放到里面,对我来说还是小菜一碟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粽子叶包好,再用线把粽子包好。妈妈已经完成了,就看我这最后一搏了。可是,没有料想到,意外中的意外,粽子叶——竟然裂开了,糯米们不满似的向我扑来,搞得我满脸饭粒。妈妈瞪大眼睛看着我:“再做一次吧。”可恶!我一定要成功。这次小心翼翼的实行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到最后关头,系上了,我成功了。虽然有点“惨不忍睹”,但这可是我的第一次“成功之作”啊!粽子蒸熟了,不知为什么,我惨不忍睹的粽子最香甜,我的心里也甜滋滋的。

端午的味道,有辛苦的味道,有快乐的味道,有甜美的味道?总之,要敢于尝试,敢于动手,敢于有第一次。

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

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插艾于门——因为艾能僻邪,这一天插艾于门上能保平安。上山采青——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篇九:初中作文:端午的味道

展望历史的动人画卷,感受中华的五千年风采,那些传统节日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缠绕——

品味淡淡的茶香,品味又一年的端午。

今年的端午和往年的一样,我照例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游玩。还没进门就感受一股喜庆的气氛。进入园内,哇,可真是人山人海,而且有许多外国人,我心里暗自欣喜,今年的端午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来到长街上,巨大的条幅跃入眼帘“长跑庆端午,万人齐报名”,这么盛大的节目,我当然踊跃参加了,本自以为跑的很快,但结果只得了一个鼓励奖“粽子”,还蛮好吃的,端午节的粽子真香。

我们又来到了江边,一列列龙舟像将要离弦的箭,跃跃欲试,舟上有黄头发的美国人,他们露着自信的笑容,仿佛一定会胜利,其他外国人也都满意急切的盼望着比赛开始。我看到中国人正在舒展胳膊,已经胜筹在握,心里暗自为他们加油打气,随着锣鼓的响起,龙舟奔涌而出,我扯着嗓子为中国选手呐喊着,终于他们不负众望,赢得了比赛。外国人虽输掉了比赛,但依旧伸出了友谊的手,相视一握,传达出对中华文化的无限赞叹与喜爱,端午节,真自豪。

我们又来到大桥上,这里有许多人都拿着粽子向江里投去,眼里满是怀念与赞叹,我知道了他们是在怀念屈原,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演绎了一曲曲生动的爱国史诗,我拿出粽子深情的抛下,心想:屈原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们新时代的英才应当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端午节,充满回忆与追念。

最后,我们乘着车回家,在路上遇到两个俄国人,我们顺便搭他们到宾馆,下车时他们用不怎么标准的中国话说:“中国的端午节真热闹,中国人真热情,将来我们还会来中国过端午。”我听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品味端午,只那浓浓的粽子;品味端午,只那浅浅的自豪;品味端午,只那淡淡的追忆;品味端午,是中华民族举世瞩目的风采,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传承。

我坚信中华文化即将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华民族将成为东方一头傲立的雄狮,品味端午,品味浓浓的中华情……

篇十:初中作文:端午的味道

端午从汩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绿的翠汁,把中华锦绣大地染成粽叶成的奇绿。——题记

一抹粽香,一斟酒醉,带领我走进端午遗失了的美好。

端午,你就像那遗失的美好,一种跌跌撞撞,不曾与哪个相伴,一直到销声匿迹,而我却要一直携带你的微笑,一路上探寻你遗失的味道。

端午的气息再度弥漫,氤氲在每个细胞周围,透过了我的心脏,浸温了我的灵魂。

沁人心脾的艾香带我走进了70年代的新中国。那时候,建国没多长时间,农民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不富裕,每逢过端午节,每家每户都要奢侈地包几个粽子,几片粽叶,几粒糯米,再加上两颗红枣,粽子就包好了,小孩们一闻到幽香幽香的粽子味就会忙不迭地掀开锅盖,狼吞虎咽似的吞下了粽子,想到这一幕,内心就泛起了涟渏,一股涩涩的苦,大家真应该珍惜目前拥有些美好生活。70年代的吃粽子事件都成为欣喜若狂的事,那人民生活,岂不是更凄惨?

大家目前依旧记得,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大家目前依旧记得,屈原是爱国诗人;大家目前依旧包着粽子,赛着龙舟,祈祷江中鱼儿不要伤害屈原……但,大家目前还仍有哪个在奉承着屈原的这种高度爱国精神,又有哪个,一心牵挂都会百姓,想着祖国,我不禁发出一声由衷的感叹,唉!吃粽子只不过满足一下自己对美味的追求,赛龙舟也只成了一种娱乐的方法,再也见不到70年代贫穷日常的插艾叶的景象了。70年代的环境凄惨,目前的精神内涵难道就不凄惨吗?

汩罗江上,我又看到了一位长发壮士,正直不阿,回头一望,长叹一声,投入江中……

端午的味道,我不想做作也说闻到了什马幽的艾香,我只闻到了这黑暗世界中所有事物发出腐朽的气息,笼罩着每个人,挣脱不了,被束缚在邪念的臂膀下。这新陈代谢的唯一可能,也被它把握在手中,正是这种不健康的理念让大家把这端午淡淡默化。

是大家的那一份浮躁遗忘了它,还是那一份喧嚣容不下它?

那物事人非的端午呀,让我思,让我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