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初三 篇1
“上山坡,扫墓地,烧纸钱,上支香,永幸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想起这些话,我就会想起远在在天国的老外祖母。
今年的清明节到了,我虽不去扫墓,但却能感受到扫墓人的痛苦的感受。
今天的马路不再像往常一样车水马龙了,小巷里也不像往常一样荡漾着欢乐地笑声了,人们的心情都很忧伤,每个人都有他们喜爱的人,他爱着,呵护着他的后代,让他们茁壮成长。
我知道,我也明白,一个人最爱的无非是他们的父母,全世界的人都有着他们的父母,那种爱是无数的,让人眼花缭乱的。
人们在地里,给那些亲人烧纸钱,插鲜花,放鞭炮,样子看上去很高兴,可内心却是忧伤的。他们谈论自己儿时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时的情景,并不时传来几声叹惜声。老一代的人也谈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健在的时候的事情,都在说如果现在老人还健在,可以过上多么幸福的生活。
听爸爸说回家的路上,看见停放着许多外地的车辆,并告诉我这些都是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祭祖的人的车。妈妈也跟我说起她儿时的事情,妈妈说:“当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是,妈妈总能够从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价的水果,还能够得到一些零花钱,妈妈在当时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说到这儿,妈妈有一些黯然神伤。
还有,今天纪念汶川大地震中死去的人也特别多。如: 董义江的女儿葬在公墓的第二排。今天他走到女儿长眠的坟墓前,伫立了许久。 点燃一支烟后,他蹲下把一沓纸钱一张张分开烧完。还有:一个小女孩背着小包提着香烛纸钱,爬上最高一排土丘。从左数第二个位置,她跪在地上,眼泪瞬间决堤,泪水打湿了土丘前的纸钱,缓缓地点燃一束束香后,她将头埋在土里,一声“妈妈……”,语音哽咽。
这样每一个坟墓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一个动人的故事。
清明作文初三 篇2
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这首诗的头两句写的是3、4月多变的天气,像娃娃脸,一会儿晴,一会儿雨,这清明几日,出门的人往往备不胜备,不带雨具吧,忽然“雨纷纷‘’打湿了衣衫;带上雨具吧,又忽然云开日出,伞成为累赘。”路上行人“指的是旅游的人和扫墓的人,我觉得主要是扫墓的人,人们在这春雨绵绵的日子里给去世的亲朋好友扫墓,在扫墓的过程中会慢慢回忆起以前和他(她)一起工作、学习、相处的情景。扫墓的人的泪水宛如小雨从面颊上流了下来,从这一颗颗晶莹的泪水中,我们感受到了去世的人和扫墓的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后两句的意思是:行人想到一个地方休息,就问牧童何处有酒家,牧童说:”看我指向哪儿。“行人望过去,果然有一家店。整首诗我最喜欢”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因为它最感人。
今年七月,我去扫墓了。虽然7月的天气很热,但我不禁想起了这首诗。没有”雨纷纷“的情景,但我的心里还下着雨,我的小外婆,她也是妈妈的婶婶,她离开了我们。她得了肺癌,经过15个月的治疗,最终在7月25日早上5点去了,小外婆生前是个坚强、热情的人。我每次到安吉到她家,她都会给我做好吃的;她在生病期间,医生说她只能活半年,而她却活了一年多3个月。小外婆不怕疼,她上次在去世前半个月还和我说过,她想活下去……我觉得小外婆做到了,她在我心目中永远活着!
我想对小外公说:”小外婆最大的心愿就是您好好地活着,请您快乐地活着!“
以后每年清明时,我一定会给小外婆去扫墓,以表达我对她的敬意以及思念。
清明作文初三 篇3
清明节前一天街头巷尾已经开始摆放起起一堆堆庄严肃穆的花篮,与平日不同的是,花盆上多了一个“奠”字,这不由地让我想起清明节快到了。
不知是街头的花篮还是我伤感的心绪引起了儿子的注意,他问:“爸,今天卖花的怎么这么多?”“清明节快到了,那是为了给祭奠逝去的亲人准备的。”,我说到。对于清明节的含义儿子并不知道多少,但他似懂非懂的应了一声“喔”。
母亲死的早,对于奶奶的概念,儿子始终是陌生的。但儿子出乎意料的说了一句,“爸,你也买盆花吧”“我买花干啥”我反问儿子。儿子答道“送给奶奶呗。”我说,“奶奶的坟不在本溪在铁岭,买花放哪?”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把花瓣摘下来撒向空中,奶奶就能看见了。”
我的眼睛瞬间被儿子的话打湿了,也许儿子真正懂得“心到神知”的道理吧。儿子是个悟性极深的孩子,便开玩笑地说到,“父亲有一天也不在了,你也不用哭,我就变成一条小虫子守在你家里,每年清明节你喂它些花瓣就行了。”我的玩笑对于儿子来讲似乎重了些,他的眼镜似乎蒙上了一层雾。儿子似笑非笑地说,“那不行,你现在就多做一些善事呗,到时候你就能重新投胎做人了”。“父亲哪那么大的福报”我说到。“爸,你帮我把眼镜擦一擦,这就是做大的善事,到时你就能重新投胎做人了。”“你还成佛了?”我说到。儿子便不再言语。
“做善事就能重新投胎做人“,这是9岁儿子的心智与觉悟,清明节前我与儿子之间有了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我很是欣慰……
清明作文初三 篇4
每每临近清明节,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不甚强烈,却挥之不去,久久的在心中萦绕。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如期而至;雨夹杂着灰色的天空,仿佛有了这雨,才能衬托出人们的悲哀与思念。
夹杂着雨滴,整个天空都被衬托的惆怅起来,雨衬托了悲凉的心情,雨衬托了悲凉的天空。
清明节那天,早早收拾好,伴随着一路的颠簸,到家了。车上的东西洒了,地下的东西歪了;可唯有自己手中的圣女果还在安逸的躺着,记得那时爷爷最喜爱的水果……
我静默着来到爷爷的墓前,看到爷爷的遗像,不由得想起来爷爷昔日的笑容,昔日的一举一动,竟全部浮现在脑海里。我又走进了一些,试图唤醒内心更深处的记忆,再走近一些,再走近一些……
我将松树轻轻的从车上拿下来,轻轻的将松树种下去,轻轻的将心中的悲伤埋藏在心底,不带任何雨具,任凭风,雨纷纷在头上飘落。之后,我便对爷爷深深鞠躬,感谢他曾经对我的包容,对我的呵护……想到这,便轻轻的将圣女果埋在老爷爷的墓旁……
回去的路上,想到了杜牧的《清明》,觉得自己就像那借酒浇愁的路人,虽然难过,但不消沉。陆良胖的风景,像是一副优美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天上的雨洒洒洋洋,路上的人心中悲伤,路两旁的树昏昏沉沉,全然没有了原来的熠熠生辉。但是,有的人欢乐的去踏青,去感受清明的另一番风味,清明-使人忧伤使人乐。
清明,就这样度过了。无论是纪念死去的人,还是快乐的去踏青,难免会有伤感;淡淡的伤感,浓浓的伤感,都化在这蒙蒙细雨中,或快乐,或悲伤,或……
清明作文初三 篇5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爱国之心是无人能比的。
我们怎能忘了屈原,在怀王客死于秦之时来到江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举世皆醉,而我独醒。”渔夫劝他说:“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长叹一声说:“世人又有谁能理解我呢?楚国日削月割,怀王客死于秦,只剩下无能的襄王与子兰。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唯有一死,乃了我心头之恨!”乃作《怀沙》之赋,然后怀石投汨罗江一死。后人对此不平,以为楚王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我认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前者是别无选择的献身,后者却是投机。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使“国破山河在”,亦不必***,诗人可以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奉献,但作为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面对失败的唯一选择,他把作为“政治家”的责任放到“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伟大的,他为了祖国,为了社稷,殚思极虑,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的边界,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里,还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活在历史里,活在未来中。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上的人生更为漫长浩渺。
清明作文初三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祭奠逝去的亲人,英烈,可我,却度过了一个不同的清明节。
根据大家区域的风俗,扫墓时在阴历8月5日,但清明这天要包一种饼,叫做清明粿,碧绿碧绿的,大家先要到田里在一些艾草,小巧玲珑,绿色的叶子上开着几颗黄色的小花,阳光向大地喷出了一个个火球,大家在田里汗流浃背,不敢抬起头,转眼间,已经摘了满满的艾草,下面就是要将艾草加入糯米中,这可不是个容易活,要到商店里,把两样东西放到机器里搅拌,就会有碧绿的液体流出,干的时候就是面粉了。
大家还要买一些红豆和花生,煮熟之后就是馅了,那味道……好了,开始包清明粿,先拿一点出来,压平再把馅包进来,想包饺子一样,可看上去容易,我在实践的时候就遇见了种种困难,不然就是馅太多包不进来,不然就是奇形怪状,在我狼狈的包完几个时,呀!我一照镜子,这哪儿是我啊,大花猫啊!后来我向姑妈讨教经验,之后愈来愈来好,我还玩起了新招式,“小周牌小丸子”“无馅饼”……要放进来蒸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不一会,热气就冒了上来,出锅了,哇!饼在碧绿的芭蕉叶衬托下格外漂亮,我有迫不及待咬了一口,香啊!各种细腻的美味在我的口中润滑!
下面就是今天的重头戏了,去看油菜花,本来我以为油菜花有哪些?可以进院子里,我一惊,被那份壮观给吓到了,大片大片的,从上向下看,金黄,和碧绿层次分明,大地宛若已被它铺满,油彩漫过我的头,我只能在其中摸索着!
清明时节不肯定是悲伤地,好高兴啊!
清明作文初三 篇7
细雨纷纷落下,这一天是乌云密布的,远处高低起伏的山脉被雾遮住了“身体”,犹如一位羞怯的女子,蒙上了一层白色的纱布,树木都看上去无精打采,行人都疾步走向自己家里的汽车去祭奠自己过世的亲人。
当然我也是一样,我跟我的父亲、母亲、和哥哥去买了烧给过世亲人的纸钱,也买了水果。我没吃完了早饭就出发了,车上的聊天声源源不断。而路边那阴沉沉的天气代替了我的心情,那是灰暗的,坐在车上,雨水继续拍打着地面,车窗,仿佛在弹奏一曲几美妙有悲伤的音乐。大家非常快就来到了官庄,也就是公墓,下了车,大家遵守规矩,在公用的烧纸处烧纸,从火苗里逃出来的灰在雨中看上去格外凄凉,或许这也是一种节哀吧。大家的旁边还有一家人来一块烧纸祭奠亲人。
他们的表情十分严厉,但有两位阿姨她们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或许有哪些高兴事吧,雨势有的大了,雨点往火里冲,犹如战士一样,要消灭这堆火。旁边的阿姨们瞬间花容失色,不知所措,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那样子十分搞笑,雨势日渐小了下去,它们伴着树叶唦唦唦的声音,敲出了一串音符。
火灭了,是被细雨浇灭的,害得父亲又点了一次火,火烧着纸,但纸在火中翻腾,仿佛一个人在火里挣扎,在火中,纸只能乖乖听话,被烧掉。对面的一家人也处置好了火,他们往火里扔着纸,在刚才还笑容灿烂的阿姨,目前已经两行泪下,她们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无力的表情。
在清明节这天,我听见了雨带来的音乐,也看见了火吞没了纸,但我又见证了亲情的强大。阿姨们的眼泪让我知晓了。人的死是哪个也阻止不了的,包括大夫。但亲情是大家之间最好的友谊。
清明作文初三 篇8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与父母家人照旧去坟上扫墓。
刚刚下过雨,但是现在又只是小到只能让人感觉到的毛毛细雨。确实有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觉。这等美雨下在清明时分却令我感到有一份淡淡的哀伤。
清明节又到了,照例,我和父亲,爷爷去梦溪陵园上坟。同去的还有我的二爷爷一家,三爷爷一家。看着墓碑上的照片,仿佛能看到祖辈生前的影子。对于我们这些晚辈他们都是为家庭做出过贡献的人。
其中,我的大爷爷的坟墓和三奶奶的坟墓让我遐想连篇。我大爷爷其实跟其他几位爷爷年级差不了多少,但是他走得比他们都早,是几年前离开的。但是我不得不说,事实上,我的几位爷爷都已经年纪大了。我的亲爷爷是兄弟四人中最小的,却都有73岁了。
我又想起了最近一部电视剧《嘿,老头》中黄磊和李雪健的组合。他们在剧中扮演一对父子,但是李雪健扮演的父亲刘二铁患有老年痴呆症,但是黄磊扮演的刘海皮却一直帮助父亲,生活在父亲旁边,没有把他送到福利院。他们两个的生活,虽然因为一些商业原因而十分有趣,但是生活确实是苦涩的。
我很幸运爷爷很健康。他没有什么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当然要把这一宝护得严严的。可以这么说吧,这一年清明,我不是最关注逝者,而是关注生者。逝者已去,而生者还健在。他们都还健康,这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啊。希望生者能够长寿。我不妄想所谓寿比南山,长命百岁,只求得生者能够快乐地走完一生。
而这一切,都是要靠我们晚辈的啊。
美好的清明雨,不是下在坟上,而是下在心上的。
清明作文初三 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4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应该回家为大家的老祖宗扫墓的。可是,我现在在离老家有一千多公里的福建!根本没办法回去扫墓。
早上,阳光明媚,太阳从窗口射进我的房间。我揉了揉眼睛,模模糊糊的洗了洗漱。然后看一下表,呀!今天是清明节,等下就要去扫墓了。急忙跑去问妈妈:“妈妈妈妈,什么时候去扫墓啊?”妈妈笑着说:“你傻啊?大家在福建,怎么可能去扫墓吗。”我说:“是啊,大家没办法回去扫墓。”说完,妈妈就叫我去超市买一些东西。我出去一看,大吃一惊,还以为我看错了呢。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大概都回去扫墓了吧。
我顿时感到很惭愧,惭愧我没能回去给爷爷扫墓。我记得以前每年的这时候,我在老家都会和一些旁边的邻居一起到山上去帮祖先扫墓。那是多么的开心和快乐。大家一起在山上放烟花·烧香·烧纸钱等,接着放完鞭炮就要跪下来拜一拜。大家还会偷偷在后面那起一根香,摘下集根鞭炮,然后点着,丢到有草丛的地方。不一会儿,就会从鞭炮口跑出一些烟花来,把周围的野草都点着了。我就会喊:“着火了!着火了!快来救火啊!!!”他们听见了,就像犯了罪似的去找树支来打火。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火给打灭了。接着我有接二连三的放啊·炸啊,支到他们累的半死我才停了下来。
可是现在,我在外面,不能回去和他们一起去扫墓了。不过这样也好,他们这次可以减少很多麻烦了。
到了商店,买完东西。我还在幻想着,想着明年的清明节我会在哪呢?有可能还在外面,有可能回到老家正在帮爷爷扫墓呢。
清明作文初三 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描写的就是清明时节时的景象,他说的可真不错,清明时候人们脸上几乎没有笑容,只有满脸的沉重。
清明节家家都有个习惯,就是去墓地看望已逝的亲人,带上好吃的,冥币,带上家人的思念去看他们,为的只是心灵上的满足。我家也不例外……
今天一大早,我和我的家人们就早早的起床,准备好一切,去祭奠天国的爷爷,我好久没见到他了,心里难免有些激动,于是,我们便出发了。一路上,雨不停的下,周围寂静一片,依稀见得远处有几家的灯光,大街上空无一人,即使有几声鸟鸣,也打不破这长久的寂静。我知道,人们现在的心情。
一路上的坑坑洼洼,一路上的绵绵细雨,一路上的人们,伴随着我们进入人山人海的墓区,此时人们不再是欢乐,而是沉重,见到了挚爱的亲人,又有谁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又有谁能无动于衷。
整个墓区,哭声不断,炮声不断……
我随着大人们走到爷爷的墓穴,看见了那张饱经风霜的脸,虽然是在照片上,但我依然感受到他的苦。看见了久违的爷爷,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望着那张永远刻在墓碑上的照片,那疼爱我的爷爷,你孤独吗,你想我们吗,即使你永远也不能和我说话,但我知道你想我们,即使你在阴间有很多朋友,但他们比不上我们呀。爷爷,我想你,我想你,我想要你回来,即使那不可能,即使那样的要求很不服实际,但是,您的孙女想看您一眼哪,您能记住我吗?
雨还在下着,哭声还在继续,我擦干眼泪,我不哭,我知道您是不想让我哭的,我要做个勇敢的孩子!我听话,做个勇敢的孩子!
雨下个不停,人们的思念也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