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懂得了作文
人,往往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姥姥的突然离去,让我懂得了珍惜。
以前每次去姥姥家,一进门,就能听到姥姥的声音:“大外甥来了呀,姥姥今天给你做了好多好吃的快坐快坐!”说罢便哈哈大笑起来,吃饭时,姥姥总是喜欢与我们唠唠家常,聊到高兴处就与妈妈一齐笑着,一屋子气氛好不祥和!
依稀记得每次走时,姥姥都会在窗户上看着我们,而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走时,朝窗户那里招招手,大声说一句“姥姥再见,然后再离去。”
再后来,我感觉这一切如同家常便饭,又因为初中后学业繁忙,好容易有个周末,同学们又经常相约一起玩,于是经常找个理由就不去姥姥家了,丝毫没有珍惜那段时光。
今年的六月份左右,姥姥由于腿脚不便摔成骨折了,每每去看姥姥,姥姥的脸总是因痛苦而扭曲在一起,我很心痛姥姥,又觉得骨折是小事,养几个月就好了,所以也就没怎么太放在心上。后来假期母亲为我报了一个国外游学班,那种兴奋让我把病中
的姥姥早就抛到了脑后。
开学前一周,我从国外回来了。在机场我急切地问妈妈:“姥姥最近咋样,我还给她带了礼物,我们先去看看姥姥吧。”空气霎时凝固了,整个车里静得仿佛能听到手表指针转动的声音。妈妈的哭声打破了沉默,爸爸只是沉重地说了句:“你姥姥,走了。”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与姥姥相处的画面,开始后悔没有珍惜那段时光。
再去姥姥家,一进门,只有无尽的沉默,没有了那如同家常便饭的“大外甥来了呀。”整个屋子空落落的,吃饭时,只能听到妈妈那细微的抽泣声,再也听不到那欢声笑语了。
走时,我依旧向窗户那里招了招手,但惊愕地发现那里并没有正在目送我们离去的人,窗户依旧在,但早已物是人非。
我开始懂得了珍惜,开始珍惜眼前的一切,怕因失去而感到怅然若失,怕因别离而感到悲痛欲绝。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声亲切的问候,那饭桌旁的欢声笑语,那窗户上目送的身影。是他们,令我懂得了珍惜。
我懂得了作文800字
第2篇:我懂得了作文
暮色苍苍,母亲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整个人都变得不真实起来,但那双饱含关切与爱得眼睛,却是那么真实……
柔和的春风吹过,给人留下花香和泥土的气息,不觉,已过了三周,马上就要月考了。随着作业的增多,每晚睡觉的时间也从九点半到十点,十点半,十一点。但不论多晚,母亲始终陪伴着我,和我一起读书,这样一来,学习也变得趣味十足。但一心复习的我,却忽视了母亲那布满血丝的双眼和新添的几道皱纹。
迷迷糊糊中,我感到自己的身上似乎多了什么,睁开眼,才发现母亲给我盖了一条毛毯,心中一暖,打起了精神继续复习。
时间飞逝,很快,成绩就出来了,但看着试卷上醒目的一个红叉,我面对母亲期待的目光,话刚到嘴边却又被咽了下去,而我这一席位的举动被母亲看到眼里,一向都很了解我的母亲一下子就看透了我的心事,淡淡的开口道:“是不是考砸了。”我轻轻地点了点头,准备接受一阵痛骂,岂料母亲什
么也没有说,只是静静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不久后我却听到了房间里传来压抑的哭声,我想要推门,却似乎突然被抽空了力气,靠着门瘫倒在地上,想要哭,去也哭不出来,一扇门,分成了两个世界,母亲在门内抽泣,女儿连哭泣都做不到了,也就在此时,有什么东西悄悄的改变了……
很快,抽泣声便停止了,我也收拾好心情,推门而入,望着床边已经恢复到原来表情的母亲,一时相视无言,又很快都笑了,是的,我懂得了,母亲也懂得了,含笑而望,一切尽在不言中,不会再让她失望了,不会让再她担心了,不会再让她难过了母亲眼中那抹萦绕不散的哀愁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无限的理解与包容,还有对我无限的期盼与爱,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你懂得我,我也懂得你,就这样相互懂得,相互体谅,日子才会充满幸福啊。
懂得,是一种很神奇的事情,能够使两个人的心连在一起,彼此充满默契,世界上最幸运的事,便是有一个和你互相懂得的人。
第3篇:我懂得了作文
岁月流淌,你我间距离渐渐拉长,偶然一次转身,才发现,不是你不懂我,而是我从未试着去读懂你。
阳光西斜,照在树梢,洒落一地斑驳,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柔美的外衣。而走在回家路上的我,却无暇欣赏,而边传来的是老师的阵阵训斥:“孩子,你近来物理成绩下降得有些厉害,你妈妈来学校好几次了,她特别特别担心你,又不敢和你谈学习,怕加重了你的负担。你啊,不要辜负了你妈妈……”
老师的话语在耳畔作响,离家越近,我的步伐越沉重,不知道当门打开的刹那,我该如何面对母亲。回到家,厨房里传来了熟悉的饭菜香,刚一放下书包,就对上了母亲的眼睛。母亲不再年轻了,岁月的积雪早已爬上了母亲昔日的黑发,时间的铁锄早已在她的眼角留下了深深的细纹,但唯一不变的大概是那双清澈的眼眸了。不过,如今这双眼里有些担忧,有些着急。这样的对视,让我们一时无言以对,气氛有些凝滞。
首先打破僵局的是母亲,“女儿,我知道你近来成绩下滑的有些厉害,我认识一个物理老师,他最近开设了一个补习班,下个星期,咱要不要去听一次课?虽然会累点,但总会比现在好啊。”她小心翼翼地说着,饱含着期待,又生怕我不同意。
我望着她,心中拒
绝的话到了嘴边,又不忍心说出口,挣扎了一番,只好冷冰冰地说了一句:“有哪件事不是你安排的?你想让我说什么?”转身就连同饭菜的香气一起阻隔在了门外。“你怎么就不懂呢?我也是为了你好啊!”一声叹息悄然而过。
转眼就到了听课那天,我与母亲一同走在街上,她走在前面,我远远地跟在后面,我们俩的距离渐行渐远。这个上午仿佛过得很快,这节物理课老师讲课风趣幽默,而我也明白了许多未弄清楚的知识点,心中仿佛释然了,原来母亲并不是那么不堪,她了解我,就像了解她自己一样。
走出教室抬头一看,竟发现了母亲的身影,她似乎在与老师交谈着什么。我犹豫了一番,还是走上了前去,听听她与老师的谈话。“老师,这节课我们家孩子怎么样?她有些内向,但却是一个好孩子。”只见母亲的身子微微前倾,脸上堆满了虔诚的笑容,额头上冒出了点点细汗,此时正值夏季,太阳毒辣地炙烤着大地,可以想象她是有多么的焦急。
这幅场景是一把利剑,刺穿了我的心,阳光将我照得无处遁形,此时我才发觉,原来,我懂你,却远不及你懂我。
时间一点点推着我们向前走,我会用时间去慢慢理解你,用心记载我们的点滴回忆。
懂你,是一种无言的表达!
第4篇:我懂得了作文
人的一生,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园直至成长为年轻气盛的青年,再至白发苍苍的老者,都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懂得的过程。这件在我生命长河中不起眼的小事也让我懂得了人生的一些真谛!
周末,我同父母到了我们乡下的菜园,那儿的一切都让我满心欢喜,它就如我的百草园一般,给了我鲁迅先生儿时般的乐趣。
正巧,扁豆今天已经大部分成熟了,我与妈妈一人拿了一个小篮子去了菜园。那扁豆弯弯绕绕,爬满了篱笆,像一片绿色的波浪,层层叠叠,起起伏伏,可是,看上去好像并没有多少扁豆。但若你轻轻拨开几片叶片,就会看见几片边缘还微微发紫的扁豆挂在藤条上,冲你点着头哟!不多时,我和妈妈就把扁豆都摘下来了。
我们把扁豆都倒在院子里,要把他们分成两堆,把有虫眼和无虫眼的扁豆分开,便于存放。我正十分认真地进行着我的工作呢,突然,看到了一只十分肥大的青虫从扁豆里慢慢蠕动出来。“啊!”我尖叫着跳开,隔远了,再定睛看它!
哎,看它肥肥的身躯,在地上那么恶心地蠕动着,叫人看了都反胃!我不敢上前,更不敢把它踩死,很想一走了之。可是,又看见它好像在向那堆没有虫眼的扁豆爬去啊!那些完好的扁豆
岂不也要生虫?万一在里面产了卵,又会生成更多的小虫子!去把它弄走吧!它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虫子,怕什么?可是吧,你瞧它那样慢慢地蠕动,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恶心感,我又退缩了。正当我犹豫时,我的眼前浮现出爸爸每周那么辛苦地开车来浇水、施肥的情景,想到这些扁豆的来之不易,我必须鼓起勇气去赶走这只虫子,可不能因我而让这些扁豆被一只小虫子破坏了啊!爸爸辛勤劳动,不就是为了这收获的一天么!
我长吸了口气,想着:“不就是一只小虫子吗?我比它大多了,它又没有毒,更不会咬我,我怕什么呢?不怕不怕啊!”于是,我鼓起勇气,拿了根长树枝向那只毛虫走去,看着它肥大的身躯,我尽管有些反胃,但事已至此,我不能再退缩!我咬咬牙,狠下心,冲了过去,用树枝拨拉着它。哎呀!果然是软软的!我差点吐了,但双眼还是死死地看着它,以防它跑掉。好不容易把它拨到拨到一旁的水塘里,才松了一口气。
中午吃饭时,我吃到了又甜又嫩的扁豆。回想这件事,我为我保护了这些扁豆而高兴,更因为我懂得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而自豪。有些事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咬咬牙就可以克服困难,这些“懂得”,又让我再一次成长了吧!
第5篇:我懂得了作文
纵观这历史长河,江山代有才人出;回览这时间洪流,才人却总遭难磨。读他们的文章、品他们的故事,用眼去观看、用心去欣赏,读懂之时,却不免泪湿青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三闾大夫屈原的长叹!说起屈原,有多少人不禁摇头惋惜。多年苦读《试卷》,深究诗理,终创《楚辞》。如果是生在大唐盛世,必定是如李白一般的“谪仙人”,但怎奈何生于春秋乱世,怎奈何报于昏庸之君。“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忧。”当我读到这句诗时,不免轻声叹息,不由得质问上天为何待屈原如此不平。生于乱世、效于昏君,却依然坚持对故土的那份守候。有时我不禁暗想:屈原是以何种心情投江的呢?直到读到“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举世皆醉唯我独醒”时,我才懂得那种心情――那种对天下欲弃而不可弃、对君王欲离而不可离、对尘世欲留却不能留的心酸、失望。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宋朝众学者读这句词时,应当不免惊叹“词竟可以这样写”吧。仅仅十七岁的李清照便名满京城,在这一时期的她词律清新婉转,透着一股小家碧玉的风范。但怎奈朝代更替、国都破毁,整个天下
“国不国,家不家”。而李清照的家庭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战争殃及,被迫迁居,丈夫更是死于沙场。在大悲之后,李清照晚年的词作便成了“雁过也,正伤心”“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风格的转变,谁又能明了李清照经历了多少悲欢、多少离合。“这次的,怎一个愁字了得?”读懂之后,不免悲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被誉为“两宋之后,仅此一人而已”的纳兰性德,又是在多少苦难之后,才写出这种哀婉怅惘的词作。本为志在必得的殿试,却因病而失,多年寒窗、几载苦读,为的就是一鸣惊人,却偏偏事与愿违,过去的一切化为泡影。“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天下之大,可有一处可容他?故园之广,可有一处可成他?读懂其诗词时,便不免暗暗为其鸣不平。他不过是在这凡尘里走了一遭,享尽繁华,也看尽颓败,冷观红尘,来了又走。“家家争唱《饮水集》,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容若的心事,可有人知……
如果可以,我宁可没有这些流芳千古的诗词,也要还他们一个快意潇洒的人生。文人的诗词,最难是读懂,最悲是读懂,最不愿的,亦是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