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风景作文 篇一
我慢慢地听,雪落下的声音,闭着眼幻想它不会停,那匿在心灵深处的歌啊,爱的旋律愈渐清晰。
沉沉的夜盖笼天地,清明月辉映在雪地,窸窸窣窣,只有雪落有声。寒霜在窗上结出一片晶花,悄然垂下的窗帘隔开两个世界,那一边的孤灯亮着一豆明光,聚拢着希冀的温暖,沉吟着过往。
那个夜晚,皑皑的雪拂过窗户。我就这么听着,在心底模仿那杂乱无章的旋律,思绪纷扰,笔握在手中,久久不落下一个字。寒意似乎可以透过窗子渗进胸膛,我索性放下笔拉开窗帘,想去看看月光下的雪夜。入目一片无际的白却让我想起了自己枯燥单调的一天天,不禁有些伤神。
老旧的木门“吱呀——”被推开,妈妈走了进来,看见贴着玻璃窗看雪的我好奇的问:“赏雪哪?”我闷闷地应了声“嗯”,便不再说话。妈妈也不再出声,轻轻地走到窗前,站在了我旁边。我转头看她时,她正对着我一笑,像有些心虚似的,我急急移开了视线。时间像雪一样翩飞着,落地有声。妈妈突然惊喜地指着窗外:“快看快看!那边!有个雪人!”莹莹月光里,蹲着一个矮小的胖雪人,脖子上缠绕的围巾在白雪里翻飞一抹暗红。视线调转回来,妈妈仍望着那个方向,满脸兴奋,眼中倒映着月光,晃动着喜悦。寒冷在她鼻尖、双颊留下一团红色颜料,她一说话,窗户上就被呵出的热气融化了一点冰霜。
被妈妈的情绪感染,我感到一丝欢快随着玻璃上的水雾蔓延。妈妈顺势抓起我的手,温暖在指尖绽开,让人心头随之一暖。妈妈就像又变回了一个小女孩,拉着我讲述她的童年和雪的故事。雪粒打在窗上,竟清脆得悦耳。我正听着妈妈的故事遥想窗外的冰雪,却见她突然面向我俏皮地一眨眼:“手暖和点了没?”我看着她孩子气的神情,觉得有些好笑,但是听着她的话,又有些想落泪的冲动。妈妈记着我冬天怕冷,就悄悄地送来了温暖。玻璃窗映得我鼻尖更红了,耳中听到的都是细碎的响声,此刻却让人心安。妈妈仍握着我的手,轻轻地说:“累了就歇会儿。”我点头。
窗外已是积雪遍处,雪落下的声音渐渐有了节奏,带着一片雪花落在心头,留下一抹纯净和融化后的滋润。我们握着手看窗外雪景,我想我们会一直握着彼此的手,风风雨雨过后,像积雪下的世界那样,相伴两白头。
心灵深处的歌,调和着雪、月光和温暖,你要慢慢地品。
触动心灵的风景作文 篇二
沙漠奇卉仙人掌,不怕干旱茁壮长。
——题记
仙人掌,一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植物,奶奶家就养了一盆。
奶奶家的花花草草有很多,有绿萝、芦荟、君子兰等,仙人掌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盆栽。刚开始我不喜欢仙人掌,因为其貌不扬,没有绿萝,芦荟的平和,也没有君子兰的清丽脱俗,只有一身的刺。可奶奶却把这仙人掌放在中间而不把开出美丽花朵的君子兰放中间。奶奶跟我说:“这君子兰虽然开花了,可它在最重要的一点上还是没有仙人掌美。”我百思不得其解,奶奶好像明白了我的困惑,说:“仙人掌的美丽之处在于其品质,它本在沙漠生活,你知道,沙漠是极度干旱并无水的,假如把家里的花花草草搬到那里去,不出十天它们就会死,只有仙人掌能活下来,继续生长,这就证明它生命力顽强。”
我开始对仙人掌刮目相看了。
前几个月我看见奶奶在用一小块仙人掌抹伤口,我问奶奶:“这能有用吗?奶奶告诉我:“仙人掌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安神的作用。”爷爷还补充道:“可别小看仙人掌,有一次我被烫伤了,就是用仙人掌消肿止痛的,仙人掌还能入药呢。”
我开始喜欢仙人掌了,在那以后,每次回奶奶家我都会看看那盆仙人掌。
前几天我回奶奶家,突然看见仙人掌开花了,真想不到仙人掌还能开出这么美丽的花,这淡黄色的小花,暖暖的像灿烂的小太阳,我从来没想过,这光秃秃的,带刺的身体上,竟能开出如此美丽的花。它仿佛象征着生命和希望,带给我一种奇特的美感。奶奶跟我说:“仙人掌开花代表奇迹的出现,也是健康的化身,当然也离不开它自己的努力成长”。
自那以后,我简直有点崇拜仙人掌了。每当我累了或者遇到困难了,我都会看看这盆仙人掌,注视着它,烦恼便会离我而去,动力随之而来;每当我开心或者激动时,我也会看看这盆仙人掌,注视着它,快乐便会加倍。这可爱的植物总是给我精神的洗礼,心灵的慰藉。
仙人掌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它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令我敬佩;仙人掌都那么努力地证明自己,我又何尝不能通过努力学习来证明自己呢?
触动心灵的风景作文 篇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见眼前洛河滩边芦苇随风摇曳,牵动了我的记忆。
伴着微凉的秋风和雪白的芦花,便想起了儿时的欢声笑语,记的当时姥姥拉着我走在河边,我指着前面的大片芦花说,那个花儿真好看。姥姥便摘了一枝递到我手里,把它偎在脸上,柔柔的,痒痒的,就像躺在棉花上一样。这时,一阵笛声伴着风儿略过我的耳畔,循声望去,原来是姥姥用苇杆做了一支笛子,笛声清脆婉转,不由感叹,这就是自然的歌声吧!风缓缓的吹来,把笛声吹的支离破碎,却把芦苇吹得如波浪般卷起,落下,再卷起,再落下,我们,便像浮在这白色的浪花上了。风吹的芦花飞啊飞,如冬日的小雪,如秋天的落叶,它们悠然的飘,自由的飘,随着风儿飘入童年时的梦乡。
今天好不容易放假回来,我觉定再和姥姥去那儿走一走。
秋高气爽,微风阵阵,芦花飘飘,漫步在芦花丛中,尽情的享受着天地间白色的和谐,随手折下一枝,挥起来在空中旋转,芦花四处飞舞,宛如雪白的精灵。
“芦花……美吗?”走在前面的姥姥看我笑的如此开心,不禁问道。“当然啊!”我望着远方的河岸,应道。河岸上,芦苇有的稀疏,有的繁密,密密的芦花舞动着婀娜的身姿,亭亭玉立,倩影婆娑。“这芦苇可不一般呐!”姥姥微带沙哑的声音从前方飘来,我便收回了贪恋的目光。“你听过一个故事吗?”一听姥姥说要讲故事,我便高兴起来,认真的聆听。
姥姥说,抗日战争的时候,有一个叫白洋淀的地方,长着大片大片的芦苇丛,那时候鬼子严密封锁,但这可难不倒当地熟知这片芦苇丛的村民,他们利用苇丛百般掩护,一次次躲过敌人的目光,让敌人束手无策。
现在,再放眼望去,芦苇青青,看上去含蓄深沉,雪白婀娜的芦花下面,倒多了份历史的厚重,是的,这丛中曾包藏这一段历史的风云变化。
在斜阳西照时,塘边霞光辉映。我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无边的雪白的芦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点,忘记了一切心中的浮躁,也忘记了此时的自己,当微风轻轻掠过身边时,刘海被风吹得凌乱,而芦花却借着风儿在空中微笑。偶尔有几只蜻蜓停在芦花上,我静静的注视着,看着,看着,我似乎融入了其中,我自己也成了一只蜻蜓,飞向这无边的苇塘中,停落在花絮上,任由苇絮轻轻的抚摸着。
触动心灵的风景作文 篇四
如果没有眼泪,心会是一面干涸的湖;如果没有绿色,再美的风景都荒芜似沙丘。
——题记
是谁,总在漆黑的前方,为你点一盏明灯照亮希望;是谁,总在你彷徨无助时,为你引燃渴求的心火;又是谁,拥有神奇的魔力,能在你枯萎的心灵上播撒绿色的种子——是老师。
我和大多数同龄人有着不一样的经历:小学时我去日本生活过四年,之后又去了南京,由于在南京发生过南京大屠杀的缘故,我在那受到过很多同学的白眼和冷眼,甚至感觉老师对我也有一丝“敌意”。后来为了求学,我又在初三时转站到了西安。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位令我终生难忘的人——我的语文老师。
刚到西安,由于在南京的那些经历,我非常讨厌语文这门学科,终日沉迷于日本动漫,难以自拔。我的老师知道了,她非但没有阻挠我对动漫的热情,反而告诉我她也曾是一位“动漫迷”,告诫我要学习动漫人物的精神,活出自己独特的色彩,这无形中拉近了我与老师的距离。
为了让我喜欢上语文,我的老师可谓煞费苦心,几乎每天放学后她都要帮我强化一下基础,但始终没能让我爱上语文。几个月后,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自责地对我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没能让你喜欢上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化,我真是失职。”我当时非常感动,几乎脱口而出“不,您是一位好老师!”老师似乎被我的话震颤了,她起了兴致,和我又聊了一会《诗经·关雎》的美妙——什么“琴瑟友之”,“琴瑟”相当于现在的弹吉他,讲的是恋爱的甜蜜,“钟鼓乐之”钟鼓是正乐,讲的是结婚的庄重与责任……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根系开始缓缓的扎向了我那原本顽固如土石般的心房,在老师期盼与关注的眼神中,那土壤开始松动,瓦解,被浸润,我那沙漠般的心,仿佛结出了片片绿叶,有了生机。
记得一个炎热的下午,您为了使无精打采的我们振作起来,让我们看向窗外的爬山虎,一阵清风徐来,青树翠蔓,蒙落摇缀,参差披拂,霎时间,我们的眼睛被片片的绿色包裹,老师则为我们读诗,这让我们感受到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凉爽。
您的书卷上总会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但您上课时从不会照着笔记读,而是会让我们相互讨论,总结出答题技巧,这使原本乏味的语文课变得有趣起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知不觉中我的语文成绩竟如那爬山虎的绿叶般开始攀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更是与日俱增,我体会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曾有人把老师比作太阳,而您却是我心中的绿意,化干涸的沙丘为诗意的绿洲。谢谢您,我的老师!
触动心灵的风景作文800字
触动心灵的风景作文 篇五
夕阳落下,将天空染成了暗红色,我终于坐上归乡的车,回到故乡。
“呔,大胆潘金莲,竟毒害我大哥,哪里跑……”一进村就听见老人们的唱戏声,放轻脚步,细细聆听,让我沉醉其中,也牵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回忆。
小时候,不知为何,我特爱哭。我一哭,爷爷就抱起我,一边哄我一边走到戏台前,找位置坐下来听戏。听着锣鼓声,看着戏台上的表演,我竟也跟着手舞足蹈,不哭了。整场戏时说时唱,声音忽高忽低,时而哭丧时而欢笑……可惜我还是一点也听不懂,这时爷爷总用他那张大手摸着我的脸,笑着说:“戏啊,不在意词是什么,在意的是里面的韵味啊!”
儿时,跟爷爷听了许多戏,但听最多的是《孤栖闷》。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爸妈带我回到县城。他们上班,我上学,都忙,也便很久没回去看爷爷了,我也渐渐忘记了戏与故乡里的事。
十来岁时,一次晚饭后,路过一个凉亭。突然,从亭里传来琵琶声,那一高一低的戏声:“孤栖闷(郎当)入绣房……房空清静……”那熟悉的韵味,唤起了我心中儿时的记忆,脑海中荡漾着在故乡与爷爷听戏,看爷爷唱戏的情景。
中秋前一天的中午,爷爷打来电话问爸妈,是否有时间,回家聚一聚。爸爸答:“怕抽不出时间,到时再说吧!”“能回来,还是回来吧——”听着爷爷的声音,分明就像乞求一样,呼唤着我们回去,让我们一定要回去!
那晚,我不顾爸妈的反对执意要回老家去。他们想了想,也觉得确实好久没回家看望爷爷了,就打电话安排了事务,在中秋那天带我回到故乡。到了老家,我便拖着他们一起陪爷爷去看戏。听着那旋律,久不开腔的爸爸也不自觉跟着唱了起来。戏演完了,妈妈笑着说这是什么戏呀?爸爸饶有意味地说:“不在意词,意在味道。”我说爷爷该回家了,可爷爷已沉醉在其中,叫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回到家中,在厅院里,爷爷与爸爸又来了兴致,一个弹琵琶,一个拉二胡,又开始“孤栖闷(郎当)入绣房……房空清静……”别有一番风趣……
这戏,使我的心里泛起故乡的韵味;戏声,牵动我内心深处对儿时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