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遇见作文
杨梓瑜
在青岛老城区信步走来,老树投下树影斑斑,浓郁的文艺气息,将城市的喧嚣隐去。从大学路拐进宁静安然的窄巷—— 龙口路,一阵阵书香,带我与那座老宅—— 骆驼祥子博物馆初次遇见。
这是少年良友本学期的最后一次阅读沙龙,章老师将我们汇聚到这里,进行《骆驼祥子》的赏析课。走进博物馆的院子,一股沧桑的味道扑面而来,秋风吹拂着我的脸庞。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祥子拉车的雕塑。祥子是个光头,拉着陈旧的黄包车,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艰辛的表情,我心中原本读作品时勾画出的祥子的形象,迅速与眼前的雕塑重叠,更能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心境。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亲手绘制了“祥子行动路线图”,详细的描绘了祥子行动的七条线路,使我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祥子为了生计奔波的劳苦。
1934年,老舍先生来到青岛,在国立山东大学任讲授,并借住在这个寓所。一进他曾经的书房,虽时隔多年,这里依然散发着书香。展馆陈列着《骆驼祥子》国内外各种版本,约有50多种。老舍先生在这里创作了《骆驼祥子》,这部著作从青岛走向世界,被许多国家搬上舞台,拍成电影,这里见证了文学巨著的诞生。博物馆另一边的展柜里整齐的排列着五卷《老舍青岛文集》,全面收录老舍在青岛创作、发表的作品和与青岛直接相关的部分作品。他曾在《五月的青岛》中描写道:“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地走,雁低低的飞,街上的花香和海上的咸混到一处,浪漾在空,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可见,这位文学大师对青岛是厚爱的。
这一座红顶黄墙的老楼,书写了一部划时代的名著,唤起了一段青岛文化历史的传奇记忆,见证了一位现代文学大师的成就。老舍故居因它曾经的主人,衬得青岛的历史那样厚重、丰富而迷人。而这一切都源自于1934年老舍先生与青岛的遇见,他在为青岛带来现代文化的同时,个人文学创作也达到了高峰,才使得我有机会与老舍故居遇见。
坚守着爱与温暖,在永无止境的探索发现中,以独立姿态不断成长,是往后日子里,我们所要继续追寻的遇见!
第二篇:遇见作文
黄聿尔
几个月前,我刚与朝夕相处六年的小学同学告别,转身便迎来了接下来三年里要同窗共读的新朋友。
这一切的转变是那么缓慢,又那么突然。正如心理老师所说的,我们已经从小学那里毕业了,初中向我们展开他的画卷。还记得第一次迈入教室,没有小学时的嘈杂,只有陌生,教室里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大家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我默默地打量着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同学。周围的同学都不大说话,只有几个可能之前是一个小学的聊得欢快。不合群,是我上初中后给自己贴的新标签。
开学前的报到,大家都身着整齐的校服,清一色的校服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感,我个人感觉没有那么生疏了,大家的说笑声也明显比上次要多了些,而我也认识了一名女同学,她的头发比我要长很多,我俩时不时的聊两句。
开学后的第一周,老师安排了座位,选出了各科课代表。我很荣幸地被选为语文课代表,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另外三位同学一起协助老师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在这三人中我最先认识的是一位个子不高,写字比我好看很多的女生。她做事很负责,每天都要在班级群里发布各科作业,很快我俩成了好朋友。这让我开始尝试和新同学一起玩,尝试融入其中,我已经能够叫出好几位同学的名字了。
第二周多个学科都进行了周考,周考让我感受到中学与小学最大的不同,考试频率明显增加,压力山大呀。这周我已经能叫出我附近同学的名字了,不过尴尬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跟我一起共事的一位语文课代表的名字,我啊、啊了半天也没能交出来,真是汗颜。
时光一天天过去,兴许是课代表每天收发作业的原因,渐渐的我可以准确得叫出所有同学的名字了。记得做过的一道英语题,“如何与他人处好关系?首先,正确叫出他人的名字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和班里的同学也熟络了起来,从最初的陌不相识到现在短短三周的相处,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会沿着这三周越走越远。
亲爱的小学,感谢您对我六年的培养,在此我想您鞠躬。请允许我大步向前,追逐心中的梦想。
亲爱的初中,您好,请您稍作等待,请给我多一点熟悉你的时间,很高兴,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我遇见了最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