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节日作文内容页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800字

2023-12-26 23:21:01节日作文打开翻译

第1篇: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俗话说:众星捧月。今晚的月亮确实圆,可是星星却不见踪影了,是不是害羞躲进了云层里不肯出来呢?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去了小区前的广场上赏月。啊,今天广场上的人好多!其实,在家里也能看见月亮,但还是都想出门看看更为空旷的天空,和天空上的一轮圆月。

我们绕着广场四周走边吃着月饼边聊着天,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个池塘边,看见里面有像荷叶那么大的叶子,我立马就想到了荷塘月色。回想起有一年我去北京玩,观赏了清华大学的荷塘,但因为是在白天,所以也就无缘欣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了。想来,现在清华大学里的学子们也许正在欣赏这良辰美景吧?

古人常常借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等,而中秋的月亮则象征了团圆。中秋节名字的来源缘于它的时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取名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之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节又是人们心中团圆的日子,又被称为“团圆节”。

那么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呢?原来,在中秋节这一天,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到了盛唐时期,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文人墨客多有咏月、赞月的诗句。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史籍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其实,赏月是次要的,能与家人团圆才是每个人心中的愿望。这一天,人们除了赏月,还要吃月饼,有的地区还会有放灯、舞龙等等,共同期盼健康、幸福。

普及了一下关于赏月的知识,我们走到了轩辕国际大酒店前。我惊喜地发现,那儿有一些人在放孔明灯,一层白色的纸包裹着里面的小小蜡烛。通过询问,我了解到孔明灯之所以可以飞起来,是因为蜡烛烛焰的热量把薄纸内的空气撑得胀了起来,就像热气球一样,这样就很容易飞起来了。我还看到每个孔明灯的白色薄纸上都有大大的“祈福”二字,不禁感到十分温暖与感动。

最后我们沿途又返回到了广场上,广场上依旧人很多,大家都在有说有笑地聊天。其实我想,在这世界上所有的人如果此刻都抬头看月,那么我们看的是同一轮月亮啊。虽然可能不在同一个地方,但天空还是连在一起的,月亮是与大家一起分享的。

第2篇: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转眼又是一年,中秋将至。去年的中秋之夜还历历在目,爸爸的那席话仍在耳畔回响。

去年八月十五,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是团圆节。夜晚灯火通明,火树银花,天空中礼花绽放,五彩缤纷,鞭炮声不绝于耳,团圆的笑声此起彼伏。中秋的夜晚是美丽的,中秋的人们是快乐的,幸福的。

我们一家也不例外,和姨妈全家聚集在外婆家吃团圆饭,饭后大家坐在院子里聊天,吃着月饼。其乐融融。

在我们的“千呼万唤”中,在我们无尽的期待中,月亮姐姐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露出了恬静的脸庞。她静静地站在天上,俯视大地,是那么幽然,又是那么安详。她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白玉,又像仙宫里升腾着云雾的一面明镜,颜色是那么柔和,月光又是那么皎洁。

没有读过书的外婆一下子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月下老人的故事,我们都听得入了迷,真没想到外婆肚子里竟能装下这么多动人的传说。在这些故事的感染下,我们拿出水果、月饼来祭拜月亮,忙得不亦乐乎。我情不自禁地抬头看月亮,月亮姐姐此时羞羞答答地遮住了脸。我仿佛看到了月宫里娇媚的嫦娥和洁白的玉兔,旁边还有不停地砍桂花树却永远不会砍断的吴刚。

做老师的爸爸又操起了老本行,说:“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一天给后人留下了著名诗句,如李白的《静夜思》。”爱插嘴的我接道:“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上幼儿园的弟弟憋不住了,奶声奶气地说:“还有今天老师教的关于月亮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大家谈笑风生间,不知不觉到八点整了。我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秋晚会。从晚会中我们知道了,地震灾区的人们也和我们一样在欢度中秋,“神七”即将升天,宇航员将在太空行走。

看着看着,爸爸意味深长地说:“虽然科学家早给月亮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但有故事的中秋之夜是多彩的,有文化的中秋之夜是有魅力的。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中秋之夜会演绎出更动人的诗篇。”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有故事的生活才有滋有味。

去年那个中秋,全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意犹未尽。中秋之后,在人们的期待中,举世瞩目中,“神七”发射成功,神秘的太空也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第3篇: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第4篇: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还没到中秋,妹妹就给我打电话说,中秋节全家一起好好聚聚,吃个团圆饭。是啊!有多少年全家没在一起过节了,我们姊妹三个自从成家后难得聚在一起,平时都是忙工作、忙孩子,唯独没有想过好好陪陪父母,享受一下难得的亲情。有时父母打电话让回家看看,可我们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时间久了,爸妈也就不再打电话了,我们没有想到,电话那端他们深深的失落感。

记得小时候过中秋节,妈妈会在老家的院子里摆一张方桌,桌子上放着苹果、葡萄等水果,当然还有月饼。我和弟弟妹妹会早早地坐在桌子边,望着天空那轮明月。记得那时候天空很蓝、月光很亮,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我们很兴奋,会一边吃月饼,一边听奶奶讲有关月亮的传说。就在那时候,我知道了月亮中有一个叫嫦娥的美丽姑娘,还有桂树和捣药的玉兔。那时的我对月亮是神往的,梦想着有一天能亲自到月亮上去,看看嫦娥有多漂亮,抱抱可爱的玉兔,闻闻月亮里的桂树是否比三奶家的还要香……

长大以后,看月亮就成了一种奢侈的愿望。我来到城里,钢筋水泥铸造的丛林遮住了月亮娇羞的容貌。在经历了诸多人情世故之后,原来那颗善感的心渐渐变得麻木,波澜不惊的日子如水般静静淌过,我几乎忘记了小时候还有月亮到梦里来过。

因为提前约好,今天中秋,把爸妈接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个团圆饭,我们姐弟几个也是难得一聚。吃过饭后,妹妹提议去赏月。

我们到达风景优美的河岸,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不过月亮很模糊。我们在台阶上依次坐下来,说着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孩子们在我们身边跑来跑去,笑声嫣然。我环望四周,身边的景色极美,岸两边的建筑在霓虹灯的照射下美轮美奂。水面的倒影映着夜色以及四周的灯光,一阵微风吹过,景色在水面轻轻晃动,此时我才真正理解了波光粼粼的意思。

正在我神往的时候,孩子忽然叫道:“妈妈快看,月亮!”大家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刚才还很模糊,现在已经剥去羞涩的面纱,露出洁白的笑脸了,仿佛是一位披着轻纱的少女刚刚洗浴完毕,正含情脉脉地望着我们。在月光灯光的映照下,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了一层柔和圣洁的光。此时,月光如水,景色旖旎,月亮很远,父母的脸却很近,近得能看见他们脸上细小的皱纹和嘴角微微翘起的样子。

我们有多久没有和父母一起赏月吃月饼了?有多少次以太忙为借口,让父母的愿望落了空?总以为一辈子很长,却忽略了生命中那些值得铭刻的时光。事情过后,我们都会用小小的内疚欺骗自己:父母理解自己,不在乎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却不知道父母在乎的只是在一起的感觉。还有就是——我们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一颗看月亮的心。

第5篇: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人们将中秋节赋予美好的寓意,祝福家庭幸福团圆的亲情。月到中秋分外明,这一天,全家团团圆圆,老少围成一桌,桌上摆满水果、圆圆的月饼,边尝月饼、赏月、品茶,边聊天叙旧,不亦悦乎!

在泉州还保留了老一辈传下来的中秋习俗:拜月娘妈、赏月、吃月饼、蒸番薯芋、游笋江、烧塔仔、听香、中秋博饼、敬田头……

每年的中秋夜,妈妈都会在阳台上摆上小圆桌,一家人团聚在圆桌边等待月亮升起。月亮缓缓升起来了,人们都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可今年中秋的月亮怎么回事,一点也不明亮?正当我在遗憾的`时候,只见那照着月亮的面纱渐渐消失了,月亮越来越亮。月亮用全部力量在发光,整个夜空被照得像白昼一样,大地上的一切被照得一清二楚。多么皎洁的月光啊!流翠泻玉般地倾泻在大地上,泼泻在周围景物上,然后缓缓地流进那些已经干枯无光的人们的心田。

望着皎洁的月亮,使我想起了古代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传说,古代有一个女的叫嫦娥,男的叫后羿,一天神仙给后羿一颗长生不老的仙药,这个仙药只能一个人吃,嫦娥因为吃了这颗仙药,从此就住在那个寂寞的广寒宫内。

而吴刚,被罚砍那棵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那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却默默地陪伴着嫦娥,为她减去一丝孤独,增添一份快乐。在我瞑想的时候,妈妈已在圆桌上摆满了美食:有冰皮月饼、莲蓉月饼、豆沙月饼、苹果、葡萄、香蕉、梨子……看到我最爱的冰皮月饼,我急不可待地拿起了一块切好地冰皮月饼,往嘴里塞,冰冰的。

哇,真的是好吃极了,我也给全家人各夹了一块,大家异口同声说:“好吃、好吃!”妈妈还泡了一壶普洱茶,我们边尝月饼赏月边品茶,多美好的夜晚呀!

这时,爷爷提议我们来一个吟诵比赛,但内容要和月亮有关,大家满口答应了。只见爸爸抬起头深情地望着月亮念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爸爸刚一落音,我就快速地接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妈妈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奶奶说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一时语塞,低头思忖片刻答道:“中秋月夜任陶情,月照波中分外明。”姐姐拍着双手说道:“这首好,这首好!”整个阳台充满了欢声笑语。

但愿人长久,天涯共明月。当我再一次品尝月饼、再一次仰望天空,发现月亮更圆更美了……

第6篇: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中。中秋,正值五谷丰登、人民安乐的时节,而真正把农历八月十五定为节日是一千五百年前,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才专门设立了中秋节。我们家早就养成了赏月的习惯,今年的赏月地点定在姥姥家的院子里。妈妈、大姨、小舅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晚上六点半,我们匆匆扒完饭,就把小桌子抬到院子里,搬了几把小椅子,拿来月饼、水果、糖果、瓜子等零食,早早地坐下,准备赏月。即便是大姨那样的大忙人,也停止了她的“锅碗瓢盆协奏曲”。“不慌不忙不紧张奖”要颁给小舅妈。看,她正在悠闲地嗑着瓜子儿,吃着本地纯手工制作的青山月饼。

妈妈问我:“你知道中秋的传说吗”“当然知道”我自豪地说“关于中秋的传说很多,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嫦娥奔月》和《吴刚折桂》了。后羿因射日有功,得到了一丸仙药,但又舍不得离开嫦娥,就让她保管仙药。有个叫蓬蒙的人,心术阴险,他想借后羿弟子的身份盗得仙药。那天,后羿和众弟子外出打猎。蓬蒙谎称自己肚子疼,就留了下来。后羿一走,他就迫不及待地闯入后羿家,用宝剑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为避免他的阴谋得逞,打开百宝匣把仙药吞了下去。由于嫦娥思念后羿,就留在了距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在到达月亮时,嫦娥没站稳,一个踉跄,吐出了半丸仙药,这半丸仙药变成了一只玉兔,陪伴着嫦娥,日夜捣药。吴刚原本是玉帝手下一员大将,因为犯错被贬月宫。吴刚想娶嫦娥,嫦娥就让他去砍那棵桂花树,可是,那棵桂花树是神树,边砍边长,永远也砍不完……”

又过了20分钟,淡橘色的月亮缓缓地升上来了。啊,今晚的月亮格外得圆,格外得亮,像一个大白玉盘悬挂在高空,周围一片清爽的黛蓝色,好美呀!我们不禁深深地陶醉在这美景之中。突然,一大片浓云挡住了月亮,周围霎时暗淡了下来。月亮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进了云妈妈的怀抱不肯出来。嗨,如此美景只能看短暂的一小会儿,难道只有等明年?我正惆怅惋惜着,不一会儿,月亮又顽皮地探出了脑袋。看,那不是吴刚吗?瞧!他还在砍树,都几千年了,他还坚持不懈,真是毅力可嘉啊!还有那玉兔,一直在捣药,可只是辛苦。最后,重量级人物——嫦娥登场了。他正俯身望着地球望着后羿,望着神州大地……她是否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高兴呢?

中秋的月夜真美啊!

第7篇: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第8篇: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又迎来了一个中秋节。赏中秋明月,李白曾写“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寻五班之优,我会想到“做更优自己,创更优班级”。这是五班人心中的信念,正因为有了信念,五班才为双优班。

五班之优,优在新生新力量。今年,我们班转来了三位新同学,他们的到来为我们班增添了新的力量。尤其是陈林欣,才来到我们班不久就已多次受到了万老师的多次表扬。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写同题作文——第一节化学课。我听我爸爸说同题作文很难展现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但她却以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感情牵动了我的心,让我仿佛回到了第一节化学课上。不只是陈林欣很优秀,另外两位同学方清源和毛杰也很优秀。方清源在课上积极发言,敢在台上讲课当小老师,能管理班级当值周班长的助手。把八年级入班的我和她相比,我差她一大截呢!再来谈谈毛杰,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因为他书写差,受到了批评。但他挨了批评,听了万老师的建议后,他改了;听了政治老师王老师记笔记的方法后,他会了。他知错能改的性格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新的同学,带来了新的正能量,为五班带来了新的优。

五班之优,优在新名生本牌。上个星期,我们班更换组名,制作新的生本牌。我们组想到一节课做不完,就定在星期天去组长家里做。到地方了后,组长二话不说,立刻分配任务,我和喻俊杰裁纸,潘天宇和吴炟准备分工牌上的装饰品,组长则负责思考组名。经过组长的分工,我们组牌的大致模样很快就出来了。组长立即决断,最后的部分留在星期一在学校里做。我不禁想起了万老师所说的话:“组长真是太重要了。”是啊,组长真是太重要了。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选定了组名——冲上云霄。等到星期一,我们三下五除二做完了组牌,并加以“润色”。新的组名,新的生本牌,激发了同学们为了中考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展现了五班的优。

五班之优,优在老师新准则。上周三下午第一节课,黄老师因为要开会,就让我们背书。万老师见了,别出心裁的告诉我们,九个组长到他那里去背。万老师一个一个的检查,逐词逐词的看,发现许多组长存在掉词漏词的问题,万老师将这些现象反映给了黄老师,因此发现了我们英语难有高分的原因,因此对我们班的英语检查制度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我们班的英语成绩渐渐提高、创优。新的准则,创造了五班的新优。

月是赏不完的,五班的优也是寻不尽的。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新的老师,新的要求。我们要在新的环境下继续寻优、争优、创优。实现五班的双优目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