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天宫课堂观后感
王梓菲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6日凌晨发射。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表示,不到一个月前,中国欢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胜利凯旋,16日凌晨,中国将再次怀着激动的心情目送神舟十三号飞向太空。“这不仅生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也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太空敢于追梦、勇于探索、永不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在当天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赵立坚称,15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了相关情况,神舟13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6次飞行任务是该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
“我想说的是,这次神舟十三号任务展现了中国为载人航天探索这一人类共同事业作出的新努力、新贡献。中方将继续加大载人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他表示。
赵立坚称,可以注意到这一次神舟十三号任务与神舟十二号相比,在成组工作安排上有很多不同,包括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并实施出舱活动,范文参考网中国航天员们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过春节。“我们期待除夕守岁时,能够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让我们共同祝愿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第2篇:天宫课堂观后感
周歆越
直播一开始,大家都屏住呼吸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想把宇航员叔叔阿姨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宇航员叔叔阿姨们远离地球,生活在遥远的茫茫宇宙中,他们的日常其实是很艰苦而又枯燥的,但是他们为了探索宇宙中更多的奥秘,要战胜一切困难和恐惧。我记得王亚平阿姨轻松地说,在失重的环境中走路感觉还是挺好的呢!其实大家都知道失重的感觉并不好受,血液会倒流,脸还会变得涨涨的。行动的时候也极为不方便,会躺在半空中很久才能找到支撑点,保持平衡,而且他们还要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三个月。在宇宙飞船上,他们主要是吃压缩食品,每次吃的时候都要把食物泡在温水里,用吸管才能吃到,要不然食物就会不翼而飞了。他们只有一个珍贵的保鲜盒里才装了少量的新鲜水果,当他们拿出一个苹果捧在手心时,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仿佛捧的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苹果,而是来自地球的美好礼物。
他们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要克服身体的疲惫和心里的压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要研究细胞在太空失重下的状态,进行反复地研究和实验,把成果带回地球,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最有效的数据。
从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冲破云霄飞向太空,成全了我们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梦想。到今天一批批优秀的宇航员前赴后继地进行太空探险,为我们了解浩瀚的宇宙提供了更多的知识。每当我看着满天繁星,我也想能有一天也可以飞到遥远的太空中看看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有多美。
第3篇:天宫课堂观后感
邱俞璠
2021年12月9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下午三点半时,老师打开了教室里的电脑。还能看直播?原来,学校里组织要我们一起上一节太空课堂,开课前,我的脑海里就蹦出了很多问题,宇航员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呢?他们是怎样睡觉的呢?他们能在太空中漫步吗?这些问题让我特别期待,这一节太空课堂开始上课了,我立刻被吸引住了,王亚平老师先带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太空家园,告诉我们,太空用水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接着他们带我们一起做了几个小实验,太空转身做水球泡腾片水球,这些小实验让我觉得非常神奇,最有意思的是太空转身,叶光富老师在太空中尝试转身,可是身子一点都不听使唤,想让他往左,他偏往右,整个身体拧成了麻花,我们看了哄堂大笑,王亚平老师说:“你试试用嘴巴吹气。”可是一切在没有重力的太空里都是徒劳的,后来他们换了一种方式,两手摊开,然后再放到胸前,身体轻易的就转了过来,多么有意思的太空小实验啊!
看着他们有些变形的脸庞,想到他们之前介绍的太空生活给他们的健康造成的影响,我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在浩瀚的宇宙中,一批又一批的宇航员在太空留下了中国的一抹红,他们那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学习,看完天空课堂,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第4篇:天宫课堂观后感
洪铭泽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看完之后,我对此深有感悟。
还记得以前吗,地球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在宇宙中安家,而在今天,我们实现了这个愿望。
在节目开始前,我的心中就一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宇宙中,存不存在其他文明?他们的等级如何?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观看了这场直播。
直播开始不一会儿,各地区的人开启了提问问题的环节,每个人都问出一个不同的问题,宇航员们一一为他们解答,我感叹道:我们中国人的实力如此的强大,如果在以前,中国人可能不知道外太空究竟是怎样的,但回到现在,我们的宇航员可以对答如流,可以看出,几十年的时间,我们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飞快,已经超越了许多国家,我为我生在中国 感到骄傲!
最让我感触的还是宇航员在薄膜里注入水时的场景,当一切完成之后,她说了一句:“你看,这不就是我们的地球吗。”我忽然心一震,想起,宇航员们去外太空是没有绝对的安全保障的,他们也许是活着回来,也有可能殉职在外太空,我感叹他们的勇气,他们是为了国家,他们是伟大的人民!
最后,我的问题也没有被解决,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总会有一名向他们这样伟大的人,来揭露这些未知的真想!
第5篇:天宫课堂观后感
吕欣桐
千百年来,人们对夜空中浩瀚的星空总有着近乎本能的好奇。月亮和星星成了文人墨客的宠儿,从“素月分辉,明河共影”的清欢,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随着科技的进步,从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第一次登上月球,我们早已清楚那地球之外的寂静和空无与神话中的天差地别。但是每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仍然对那种遥不可及充满幻想。“天宫”这个仿佛“自带仙气”的名字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人在乐于探索之余那独特的浪漫。而“天宫课堂”的存在,更是让我们这些地上的“凡人”看到了宇航员在太空中最生动且真实的生活环境。随着三位宇航员“老师”的讲解,在轻松的氛围和他们的谈笑间,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和祖国的富强。因为在这一切的背后,还有着日复一日的训练,重重的技术封锁和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奋斗的结晶。我相信,在这些努力的最深处有一种无比强大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热爱。
曾几何时,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少年。可是正因为这份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他们选择了一条人迹更少的路,一条即使前路坎坷也绝不后悔的路。无论前方是否荆棘遍布,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又何止“凡人”?怀抱一份热爱,从一而终,这同样的努力也总有一天会如星辰般耀眼。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要向他们学习。在这美好、奋发、充满活力的青春岁月里,以热爱、以奋斗、以坚持,追逐梦想。我们的未来也定将如星辰大海一样灿烂,一样充满希望。
第6篇:天宫课堂观后感
邢淇涵
几百年来,中国人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齐心协力,患难与共。不怕困难,无私奉献。他们有的成为了城市里默默奉献的清洁人员,有的成为了不怕生死的消防人员,有的成为了身在黑暗但内心光明的缉毒警察,也有的成为了疫情期间伟大的白衣天使。正是这十四亿人民的齐心协力,我们的中国才会如此辉煌。
刚刚步入课堂,我本以为这只是一趟平平无奇的讲课,但进入之后,看到宇航员老师们做着新奇的实验,我的双眼被紧紧吸住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美妙的实验。正当我为这些实验感到惊喜时,老师们突然说:"在太空时,如果一直在没有浮力的情况下,会有许多的症状出现,例如:肌肉萎缩,四肢无力等现状。"虽然他们面带微笑地说着,但我却有些热泪盈眶,因为他们不畏风险,仍就为了中国的发展做出无私的奉献。要知道做一名宇航员身体的任何状况都要十分健康,他们会拼命的锻炼。连受过伤都不能上太空。一去就是好几年。当我们在娱乐时,他们还在辛苦的奋斗着。想到这儿,我的眼角。泛出一丝眼光。是啊,从被人唾弃到被人称赞,多少人,为了让中国强大而牺牲,虽然现在宇航员的压力要比以前少了不少,但他们仍旧要付出比常人多十倍百倍的精力去太空。感谢你们,人民因你的存在而骄傲,世界因你的存在而自豪。致敬,那些为中国效力的可爱的人。
第7篇:天宫课堂观后感
郭淑瑜
神秘的太空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领域,人人都说太空神奇,那么太空是怎么个神奇法呢?今天我们观看的天宫课堂,让我大开眼界,不仅知道了很多科学知识,也让我对太空有了更多的向往。
首先登场的是宇航员王亚萍、崔志刚,叶志富。他们为我们表演了许多在太空上不可思议的事。比如王亚萍阿姨在一个饮水杯里面放入了乒乓球,然后用竹筷把它压下去,浮力自然消失了,乒乓球也沉了下去,然后王亚萍阿姨把瓶子随便一甩就被另一个宇航员给接住了,更奇怪的是水竟然没有流出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最不可思议的是水球,只见王亚萍阿姨首先拿出了一个像螺丝钉一样的东西在饮水袋里面弄出一股水,形成了一个水球,随着不断的加水和抽气泡,水球越来越大,然后在里面加入深蓝色的色素和半个泡腾片,水球里的气泡变多了,然后水球渐渐变大,直到变得跟地球仪差不多为止。同学们观看的已经入迷,时不时的发出一阵惊呼声,真的太精彩了。最后叔叔阿姨们给我们分析了其中的奥秘,然后特别“可爱”的跟我们挥手告别。
这个视频看得我意犹未尽,不仅明白了许多科学道理,也进一步的让我了解到了太空的神奇。世界很大,宇宙更无穷大,人类在宇宙面前是渺小的,小小的我们要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求知,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可期。
第8篇:天宫课堂观后感
星河千舞,共睹天宫
陈天琦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着美好的遐想。如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经升空,在遥远的天际,神舟十三号上的三位宇航员们,为我们带来了一次神奇的宇宙课堂。
空间站的环境与地球大相径庭。这里没有重力,宇航员无法像在地球上那样行走,无法正常地转身,甚至无法像平常那样进食和饮水。在一个小时左右的课堂中,我们以宇航员的视角了解了空间站的构造与各种设备,特殊的“企鹅服”,饮水分配器,能让宇航员吃上鲜苹果的食品冷藏装置,让人不禁叹于它们的设计之巧妙;看到宇航员们进行科研工作时的场景,也让人敬佩于他们忠于事业的精神。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宇航员在空间站中与我们进行互动交流,做了几个有趣的小实验,让我们看到了在太空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失去浮力而潜于水底的乒乓球,在太空中浮空旋转的陀螺,晶莹剔透的“水球”……太空中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神奇,令人感叹不已。
中国的航天事业,历经几十年的探索,从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天,到如今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这一切的成就与奇迹,都是数代航天人的心血与付出造就的。时代的接力棒需要我们去传承,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开创,在如今,我们要努力学习,想着自己的梦想奋斗,争取在不久的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属于自己,属于社会的光明未来。
第9篇:天宫课堂观后感
韩开宇
芳华刹那倾尽,万千记忆舞蹁跹,光风霁月伴我眠,十方花落旖旎无边。今天的太空授课,令我终生难忘。
下午3时50分,太空授课开始了。首先,我们观看了神州十三号的发射过程。随着,一声“点火”令下,几百吨的水顷刻蒸发成水蒸汽,场面十分壮观。接着,由北京科技馆志愿者为我们展示了宇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过程,其内容生动有确,通俗易懂,却又严丝合缝。展示完后,王亚平—中国首位女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妙趣横生的物理课。她介绍了了空间站的设备:休息舱、跑步机、自行车……还介绍了神秘的对抗失重的企鹅服。王亚平老师还给我们做了一个小小的失重实验。她把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令人疑惑的是,乒乓球却没有浮起来,原来在太空中乒乓球是没有重力的,所以也没有浮力,它就浮不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物理课中学到的失重现象。另两位太空教师也给我们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细胞生长发育等实验,让我大饱眼福,太空真是藏着无穷的奥秘!
短短50分钟的太空授课,拉近了我与宇宙的距离,让我意犹未尽。通过这次授课,我不仅收获了许多的知识,也深深感受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国力的强大。梦想可以播种、梦想可以接力,梦想也可以照进现实。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富则国富,让我们努力学习,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10篇:天宫课堂观后感
邓鸿儒
8年前的2013年6月20日,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给我们上了“宇宙第一课”。时隔八年,?天宫课堂再次开课——12月9日,神州13号乘组航天员霍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于15点40分,与地面连接,为我们上了永生难忘的一课,再次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首先,三名宇航员带我们参观了天河核心舱,为我们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惊叹于中国航天制造的精密。紧接着,叶光富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在太空中如何转身,再我们哈哈大笑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的失重的物理知识。
让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王亚平老师展示的水实验,在水膜张力的作用下,一朵花缓缓打开,我们就像那祖国的花朵,不断的绽放出自己的美丽;在水球中放一个气泡,物镜成像规律便是它有了双倒影,我们也要像它一样全面、多元的发展;最后,在水球中放入一片泡腾片,水球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扩张,就像我们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充盈着我们的大脑。
课程的最后,三名航天员对于学生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告诉我们,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我们也将记住三名航天员的嘱托,努力学习,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从“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实践,从“东方红”响彻寰宇到神舟十一与天宫二号太空“牵手”,再到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的完美对接。我们正向中国的航天之路迈出新的一步,翻开开中国航天新的篇章。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航天将引领世界走向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