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节日作文内容页

冬至的作文

2023-11-22 06:00:01节日作文打开翻译

第1篇:冬至的作文

冬至,是传统的吃汤圆的一天。我们下午要做汤圆吃,个个欢呼雀跃。

“叮呤呤--叮呤呤”下课的铃声终于响了起来。开始包汤圆了,教室里真热闹,同学们忙得热火朝天,有议论声,有碗筷地碰撞声,还有木椅的移动声,赛过了烟火的绽放声。时高时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犹如丰富多彩的交响乐在我耳边演奏着。我抓起一撮儿,放在手心里搓一下,边搓成了一条又细又长的长条,再用手把糯米团平均分成小小方块,两只手紧贴着,上下左右的揉搓着。第一次还算顺利,可第二次,刚想搓成一条长条,却发现,糯米条硬邦邦的,上面还有几条深深的裂痕,当我放在手心里搓时,便变成了几颗小小的石子,乱得惨不忍睹。而转眼看看第一组,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愧是经验丰富的项大妈,娴熟地搓着,很快,一颗颗洁白如玉,小巧玲珑的汤圆,真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再在上面点缀着几颗凝滑如脂的黑芝麻,再撒上几朵蕴含着幽芳的桂花。

过了良久,终于到我们组了,一颗颗珍珠般大小的汤圆,陆陆续续的下锅了,乳白色的汤圆变得半透明,渐渐的,变成了晶莹剔透的珍珠,刚开始,汤圆宝宝们还在水底潜水,欢乐嬉戏,全身裹着桂花的汤圆浮上了水面,好似在向我们炫耀我这件花裙子有多好看。不一会儿,锅的中心沸腾起了一些小泡泡,发出“扑通-- 扑通”的响声,一股香味注入我的鼻子,芝麻香中含着桂花淡淡的清香,一闻便让人口水直流,迫不及待的想吃到。

过了许久,教室里又喧闹起来了,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这里人声鼎沸,物品丰富,应有尽有,有的笨手笨脚地搓成圆,有的抓起糯米团,像一位大师一样揉成了一条长条,也有块状的,球状的。一个个雪白的汤圆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盘里的汤圆你挤着我,我挨着你。一会儿功夫,香喷喷的汤圆就烧好了,我们正在疯狂的撒糖。我用牙签将汤圆戳起,耀眼的阳光从窗外照了进来,小而玲珑剔透的汤圆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宛如身披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但令我觉得吃得最津津有味的,莫过于李银滔了,他把汤圆一个一个地往嘴里送。

汤圆陪我过冬至,虽然现在还是冬天,天气寒冷,可大家一起坐在教室里,温馨的气氛,使教室里暖意洋洋。

第2篇:冬至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冬至到了了,我和两个弟弟特别兴奋,因为又可以搓汤圆、吃汤圆了!

到了晚上,刚吃过晚饭,两个弟弟就一个劲儿地缠着奶奶:奶奶,可以搓汤圆了吗?奶奶,我要吃一大碗汤圆。奶奶笑眯眯地说:好啊,你们先去跟姐姐玩,奶奶来准备。只见奶奶麻利地把糯米粉倒进大盆子里,加上热水,迅速地搅拌均匀,然后使劲揉捏着,再加热水,再揉捏,这样反复几次后,面团就和好了。奶奶大声招呼着:可以开工了!大家快去洗手,慢来的可就没位子坐喽!弟弟们一听,扔下手中的玩具,争先恐后地向厨房奔去,我也跟着跑了过去。

一坐下,我就熟练地抓起一小块面团,放在手心,轻轻地搓了起来。不一会儿,一颗又白又胖的汤圆从我的手里滚了出来,圆溜溜的,好看极了!睦严弟弟也不甘落后,像模像样地搓了起来。可是他搓出来的汤圆不是像扁担,就像毛毛虫,笑坏了正在洗碗的姑姑。再看看园铠弟弟,他根本不会搓,只是在那儿玩。他把面团捏成一个稀奇古怪、叫不出名字的东西,然后抓起一大把糯米粉往上面撒,说是帮它洗澡。又抓了一大把往空中撒,说是下雪了。奶奶走过来,差点儿吓着了:眼前有一个小雪人。奶奶看了,又好气又好笑,说:你们两个小淘气,快别闹了。瞧姐姐搓得多好,让姐姐教教你们吧。弟弟们乖乖地坐好,我耐心地教他们:不要太用力,手掌心要轻轻、慢慢地转圈,移动他们学得很认真,不一会儿,一大盘汤圆就出现在眼前。

哇,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们这些小馋猫忍不住了,急忙跑到厨房看个究竟。奶奶,可以吃了吗?奶奶,我饿。奶奶笑着说:可以吃了,快叫大家来吃吧!我们有的跑到客厅叫爷爷,有的跑到书房叫爸爸,有的跑到阳台叫伯伯,然后又一起兴高采烈地跑回厨房享用美味。我发现,每颗汤圆都不一样大,像一家人相亲相爱,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汤圆入口黏糊糊,甜滋滋的,真好吃!不一会儿,一大锅汤圆就被我们一家人消灭掉了。只见两只小馋猫还吃不够,把碗都舔遍了还想再吃。因为,这些可都是我们的杰作,吃起来当然觉得更香喽!

这是一个幸福的冬至,因为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第3篇:冬至的作文

冬至是中华人民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包饺子,有的是做冬至圆。今夜是冬至夜。叁九严寒,外面寒气彻骨。我家里却温暖如春,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吃了汤圆大一岁”。今晚要吃汤圆了,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而且妈妈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汤圆。我们高兴得在大厅里欢呼雀跃。

只见妈妈先打来几勺白花花的汤圆粉,接着加了些温水与汤圆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汤圆和成了一团。我用手一捏,觉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软滑有弹性。我们照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揪些小面团,先把小面团搓成一长条,接着把长条分成寸长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两手轻轻揉搓,一个小圆子的汤圆就诞生了。

水开了,我们把一个个洁白的小圆子放进锅里,一个个汤圆像爱睡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水又开了,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调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来。妈妈连忙把火力关小,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汤圆皮软了,熟了。

在冬至,天气变得更冷,而人们的心却会走得更近。心与心的温暖,让整个冬季从冬至开始温馨。所以,我喜欢冬至。每一年的冬至都是如此,每一年的冬至都相同快乐。在冬至,我们收获得很多,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来。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第4篇:冬至的作文

在江南,在我老家,有冬至祭祖的习俗。与清明扫墓有所不同,冬至祭祖主要是以修葺墓地,立碑等方式进行祭奠活动。修葺主要是指整理墓冢,除去墓冢上的杂草杂物,并在墓冢上添加适量的新土,使墓冢始终保持原有的形状。倘若墓主人没有后人的话,墓地就会杂草丛生,墓冢也会慢慢的与周边的地形成为一体,久而久之墓冢也就不复存在了。从中也可以看出墓主人家是否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立碑是指下葬时没来得及立碑的坟墓,可在冬至这天为之立碑,其他时间都不便进行此项活动。由此可见,冬至祭祖也是很有讲究的,马虎不得。

又逢冬至,我们兄弟四人带上子侄辈去老家祭祖。像往常一样,为祖先的墓除草,培土,烧香,祭拜。特别是站在父亲的墓前,心中感慨无限。想想父亲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靠着自己的一双手,起早歇晚,辛勤劳作,把我兄妹五人养大成人。并先后为我大哥,二哥娶妻,为我姐出嫁。一大家子人,全靠父亲的肩膀,父亲的付出,才有了后来的我们以及今天的生活。是何等的不易啊。我甚至觉得与父亲相比,自己真的是很无能。在科学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物质生活没有今天丰富的年代,他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怎么就能养活我们这么一大家子人呢。而今天的我们养一个孩子都是那么辛苦,那么艰难,那么犯愁。我真的好想知道父亲那一代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感到愁苦甚至是绝望的时候。我依然还清楚的记得,在我五岁时的一个农忙季节的傍晚,月亮已经升了起来,我站在村口,等收工回家的父亲,我看到父亲见到我时脸上浮现出的慈爱和笑容,全然没有一点疲劳的感觉。我还得父亲用他那沾满泥土的双手,把我从地上抱了起来,并用他那沾满灰尘和汗水的脸,贴到我的脸上。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和感动。只知道好开心,好踏实。既不用自己走路却又可以借助父亲的高度看到远处。仿佛自己一下子变得也像父亲一样的高大起来。心里除了开心还是开心。这样的开心就像种子,洒在我的心里,一直到今天,沉淀为一种感动和感恩。每次站在父亲的坟前,我都会默默地对父亲说些感激和感恩的话。

我没有理由不感激我的父亲。他虽没能活着为我娶妻成家。但他把我这样一个农村的孩子送进了大学。为我铺起一条有别于他自己的生活道路。他不仅教会我很多生活技能,还使我懂得要想有所收获就得有所付出这样一个道理。是的,我感谢我的父亲。不仅要感谢他给了我生命,还要感谢他给了我健全和健康。我感谢我的父亲,因为他爱我们,他为我们付出很多很多。懂得感恩这也是我父亲教会我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第5篇:冬至的作文

已经过世的太姥爷享年九十三岁。他生前结交了许多朋友,他们经常到太姥爷家串门儿。

一天,一位与太姥爷关系很好的朋友来到他家。他们坐在炕上聊天,聊着聊着,那位朋友就半开玩笑地问:“老爷子,你啥时候死呀?”不想,太姥爷对这个玩笑还挺认真,他思索了一会儿,一脸严肃地说:“我今年冬至那天死。”那位朋友被太姥爷的“幽默”给“逗”乐了,大伙儿也都以为太老爷在开玩笑,哈哈地笑成一团,谁也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儿。可是太姥爷却没有笑,他还是一脸严肃,一言不发地坐着。

一转眼,天气变凉了。冬至前两天的晚上,太姥爷坐在炕上,眼睛呆呆地瞅着前方,许久,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明儿就是冬至了。”大家都听到了,可是没人吭声。尽管他们都知道,后天才是冬至,可他们想,人岁数太大都会犯糊涂,而且哪一天是冬至也不重要。显然,他们都已经把那个“玩笑”抛到了九霄云外。

第二天(也就是冬至的前一天)早上,太姥爷没有像以前一样,起个大早去浇菜地。大伙儿都觉得奇怪,进屋一看,太姥爷躺在床上,正呼哧呼哧地喘气,眼睛死死地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大家赶紧围过去,四姨赶紧摸了摸太姥爷的手——冷得像冰一样!大家十分惊慌,显得不知所措。这时大伙才恍然想起那两句话,他们后悔没有重视这两句话,可现在什么都晚了。

那天下午四点,太姥爷离开了我们,哀哀的哭声在房间里长久地回荡……

在这长久回荡的哭声里,我们仿佛看见了太姥爷在田间劳作时滚滚的汗水,仿佛听到了太姥爷教诲我们如何做人时谆谆的声音,我们脑海中像过电影似的播放着太姥爷辛劳清苦的一生……

唉,太姥爷终究死在了自己选定的日子里。这事说起来真是有点儿奇怪,太姥爷怎么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呢?难道真有什么神呀鬼呀之类的东西托梦给他不成?可惜这些我们已无从考证了。尽管我们都知道太姥爷死的那天不是冬至,可是从那天起,每年的那天成了我们的冬至,永远的冬至。

第6篇:冬至的作文

听老人们常说,冬至一到,一年中最冷最难熬的日子就到了,数九寒天的日记就开始了。可今天并不算冷,但真的是冬至节。古老的节气,遥远的由来,却是今天的好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在二十四节气中,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天文学角度看昼夜长短变化的依据是:冬至日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所以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冬至吃饺子,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呢。呵呵。“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朋友,今天你吃饺子了吗?赶紧去吃吧,要保住你的耳朵平安过冬哦。哈哈哈哈!

第7篇:冬至的作文

每年的12月22日俗称为冬至节,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不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风俗,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今年的冬至节又快到了,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去年在班长家过的冬至节。去年的冬至节也是那么冷的天,刚好那天我们休息,班长就邀请我们几个家在外地的新员工去他家过节吃饭,一起过节。我去到班长家的时候是下午五点左右。一进门,一股股香气扑鼻而来,全身也感觉暖和了不少。轻车熟路,换好鞋子,班长在厨房忙碌中,小张已经在辅导班长的儿子写作业了。我跟班长说:“班长,我来了,今天做什么好菜?”班长在灶台上忙乎着,不见回头只见声音:“把青菜洗了,各种配菜、配料弄好,其他不用管,等着吃饭就行。”“好的,很快完成任务。”话我还没有说完就麻利的去干我的活了。配菜还蛮多的,葱姜蒜,香菇,茄子,菜花。不一会我就把要洗的菜洗好,整齐归类,放一边给班长备用。我站在厨房门口,还没有吃口水都被一阵阵的“香气”勾引出来了。我们班长的厨艺不是吹的,今晚有口福啦。

六点整,准备开饭,人马也到齐了,有刘师傅,张师傅,韦师傅,梁师傅和他老婆,小张,小文,班长和他儿子,还有我,整整一桌人。各位食友,现在有我揭晓今晚有什么丰富的菜肴:首先来一锅金华火腿排骨红枣汤,滋补又暖暖胃;之后是梅菜丁扣肉,香气逼人,肥而不腻;接着红油肚丝,好看又好吃;跟着青椒掌中宝,又辣又脆口;不要以为就这几样已经让你垂涎三尺了,还有茄子煲、卤猪脚、清蒸鲈鱼、酸梅姜丝鸭、手撕牛肉、白切鸡、青龙过江——爆炒菜花。可以说是集天上飞的(鸡鸭),水里游的(鲈鱼),陆上跑的(猪牛)和地上种的(茄子、菜花),水陆空三军都有了,每一样菜都是色香味俱全啊!满满一桌菜,光是看就馋死人了。就坐完毕,班长举杯说“大家举杯,共度冬至啊!随意吃。”“班长辛苦了,大家一起吃!”碰杯完,大家都在“埋头苦干”了。美味面前,谁能无动于衷?吃了再说!

我要吃猪肚丝,真可口;我要吃鲈鱼,真甜美;我要吃扣肉,真爽!就在我吃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班长的儿子小朱大声说:“大家看廖哥哥吃都满嘴都是油,嘴角还有颗米饭呢!”大家看着我这吃相哈哈大笑起来。得,在美味面前,还是要注意吃形象的。不过,这菜真好吃!

这个冬至让我们吃得开心,回味无穷。

第8篇:冬至的作文

冬至未到,冬天就急匆匆地赶来报道。寒风打着卷儿,打落了依依不舍的秋叶,带给人们瑟瑟的寒。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竟然把天调来与我同桌。天的成绩一直不好,恐怕是全年级出了名的差生,也是全班最脏的一个人。他的抽屉里简直不堪入目,什么牛奶盒、废纸片、塑料袋……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垃圾箱,那股酸味儿真令人恶心。这还不说,他还不修边幅,衣服脏兮兮的,全是与同学打架时,同学踢的脚印;脖子上的红领巾被他嚼得湿漉漉的,两个角落布条缕缕;他的嘴里总散发出一股臭味,谁都不愿意与他说话,让人想到他可能早晨很少刷牙似的。我是横看他不顺眼,直看他更不顺心,每次上课都侧着身子,朝另一边坐,简单地说,我烦他。

我喜欢读侦破类儿童小说。不知道是谁告诉了同桌天。一次,天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崭新的侦探小说,一看就知道是新买的,因为封面还有一张塑料皮包着。天递到我面前,怯怯地说:“书……我没碰,你看么?”我惊讶地望着他,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最近迷上这类书了?还把一本崭新的书借给我看?”他支支吾吾地说:“没……没什么,这本书……你要是喜欢……送你吧。”说着,快乐地走出了教室。我翻开书底,看了看价格,哇?29。5元,这么贵!他到底为哪门子?从来没有糊涂过的我,这回我真弄不懂了。上课了,他回到座位,我主动地问他:“这书是你买的吗?哪来的钱?我从来没见过你有这么多的零花钱呀?”“我……不……这是我小姨……”他急了,好像怕我打破沙锅问到底似的。我见他为难,笑了笑说:“那谢谢了1”几天后,我在校门口看见他的妈妈在批评他。我悄悄地靠近他们母子俩,清晰地听见他妈妈的质问:“说呀!你哑巴了!拿30元钱干什么去了?”天紧闭双唇没有回答,眼泪簌簌地往下落。

这回我真的傻了,我咋这么笨呀,他过着拮据的日子,瞒着妈妈买来高价书送给我看,希望我不再烦他了,不再欺负他了。他想得到我的尊重。我哭着跑回了家。我彻底明白了他也是一个有情感有自尊心的人,而我竟然伤害了他。风,呼呼的刮,冬至真的来了!

第9篇:冬至的作文

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认识,正因为“冬至阳生春又来”,所以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为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

冬至前后,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故这时气温还不是最低。“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所以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我国除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也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冬至后,虽进入了“数九天气”,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黄淮地区也常常是银装素裹;大江南北这时平均气温一般在5℃以上,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菜麦青青,一派生机,正是“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而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更是花香鸟语,满目春光。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江南地区更应加强冬作物的管理,做好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已经开始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则需要认真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其主要农事有,一是三麦、油菜的中耕松土、重施腊肥、浇泥浆水、清沟理墒、培土壅根。二是稻板茬棉田和棉花、玉米苗床冬翻,熟化土层。三是搞好良种串换调剂,棉种冷冻和室内选种。四是绿肥田除草,并注意培土壅根,防冻保苗。五是果园、桑园继续施肥、冬耕清园;果树、桑树整枝修剪、更新补缺、消灭越冬病虫。六是越冬蔬菜追施薄粪水、盖草保温防冻,特别要加强苗床的越冬管理。七是畜禽加强冬季饲养管理、修补畜舍、保温防寒。八是继续捕捞成鱼,整修鱼池,养好暂养鱼种和亲鱼;搞好鱼种越冬管理。

第10篇:冬至的作文

赶走了夏的燥热,送走了秋的落寞,大如年的冬至迈着稳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我们埭头又称为“冬节”。冬至搓丸子庆团圆是莆仙特有的风俗。

这天大清早,我们就像四月的冰河——开动了!奶奶、妈妈在和糯米粉,我在一旁帮着剥花生。当妈妈把花生炒熟后,我把花生碾碎。糯米粉和成泥后,摘成一个个小圆坯。我们就开始搓丸子了,妈妈掰了一小块放在手掌上轻柔地搓起来,速度快得像机器一样,搓出来的汤圆白白嫩嫩,圆润饱满,就像一颗颗珍珠般可爱。再看看奶奶搓的,堪称得上是真正的老手,一手可以搓三个,一会儿功夫米筛上有序地摆满了一粒粒圆滚滚、油光闪亮的丸子,别提有多诱人了。看着看着我的手不知不觉痒痒了。得到妈妈的特赦,我洗了手,撸起袖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儿,摘了一小团糯米粉放在手心,双掌合拢,然后夹着糯米团轻轻地搓呀搓。我一会儿搓得像鸟蛋一样大,一会儿又搓得像珍珠一样小。我们一边搓一边煮,奶奶先把煮好的汤圆用祭祀的小碗盛起来,摆在灶台上,先祭祀祖先和灶公灶妈,又在门窗框上、米缸、风箱等处贴上了丸子,以示祭祀“门神”保佑一家幸福平安。

我们一鼓作气,最后搓好的丸子可以下锅了。妈妈把丸子倒进锅里,一个个洁白的丸子就像爱睡觉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锅里冒起了热气,妈妈连忙掀开锅盖,顿时,一股清香的气味扑鼻而来。一颗颗丸子好似顽皮的孩子冒上来,急着看四周,它们兴奋地跳跃着,犹如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妈妈先给我盛了一碗,撒上白糖和花生磨成的粉,丸子的香味就像虫子一样,弄得我的心痒痒的,差点儿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放在嘴里,那嫩滑柔软的丸子在我口中窜来跳去。一口咬下去,缓缓吞入肚中,这种味道真是妙不可言,让人怎么也吃不厌。我狼吞虎咽,几分钟时间,一碗丸子分卷残云般地不见了踪影。我的肚皮都像丸子了,摸摸圆鼓鼓的肚子,回味着丸子的美味,好满足,好幸福。

今年的冬至真是令我难忘。

第11篇:冬至的作文

“冬至不端饺子碗,耳朵冻了没人管”,今天,我们要在班里包饺子,我的心里非常开心。

为了包饺子,我特意从家里带来了碗、筷子和勺子,教室里摆放好了香喷喷的饺子馅和一个个叠放整齐的饺子皮,同学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兴奋地交流着怎样才能包出好看的饺子。

终于开始包饺子了,我们分了小组,把小手洗净,老师给我们分了饺子皮和饺子馅儿,先让我们自己动手包一个。我拿起一个饺子皮,又用勺子挖了一点儿馅儿填到里面,然后把饺子皮对折,两边捏紧,哇,我的第一个饺子包好了。

我赶紧把包好的饺子拿给老师看,老师笑着说:“你包的饺子不错,就是太小了,肚子扁扁的,像一个没有吃过饭的小猪一样,你应该往里面多填一点儿馅儿”。我按照老师说的方法,把手指并紧,手指弯曲呈勺子的形状,饺子皮放在中间的三个手指里,把饺子馅儿往里面填满,用力压实,然后对折饺子皮,边缘捏紧,这样一个胖胖的饺子就包好了。老师看到了,夸我是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

不大一会儿,我就包了许多饺子,老师说:“厨房里的水已经烧开了,把我们的饺子都端进去,下到锅里吧!”老师教我们怎样下饺子,只见老师轻轻地拿起两个饺子,离锅近一点儿,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千万不能离得太远,不然热水会溅到手上呢!我们按照老师的方法,把一个个饺子轻轻地放进锅里,饺子刚开始沉在锅底,一会就浮上来了,一个个紧紧地挨着,像一条条鱼儿在游泳。我拿起勺子推了几下,盖上盖子,水沸腾了还要不停地推饺子,老师说这样防止饺子粘在一起。

大概有5。6分钟左右,饺子的香味儿飘了出来,我的口水也快流出来了。又过了两三分钟,饺子成熟了,老师给我们每个人的碗里舀了几个饺子,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好香呀!好像有一股玫瑰花的香味,又咬了一口,满嘴流油,真好吃,自己动手包的饺子吃着就是香。

我们边吃饺子,边听老师给讲冬至吃饺子的来历:汉朝时,医圣张仲景在冬天看见许多老百姓的耳朵都冻烂了,他就把羊肉剁碎,用面把羊肉包成耳朵的样子让老百姓吃。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冬至都要包饺子!

这一节课我真的好开心,因为我们吃到了香喷喷的饺子,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包饺子。

第12篇:冬至的作文

老家南方冬至有三大风俗:做汤圆,扫墓,放鞭炮。

1、做汤圆

我们南方这边,冬至前夜要回老家一起做汤圆。汤圆可是一门精细的学问,讲究技巧,圆滑和精美,其内涵更是至关重要,汤圆,汤圆,团团圆圆,汤圆内涵不就是这样吗?在我眼里,汤圆可是不错的橡皮泥。(捏动物)

今年,踏着冷月的气息,带着满怀的欣喜回来家去了。吃过一盏有一盏的盛宴,重头戏汤圆总算登场了。一座面粉山,一盆清水。我在一旁看着大人们将水调入糯米粉中一揉一推,和了起来,看着看着,我的手也不知不觉痒痒了,恨不得上前去试试身手。回忆起去年和堂兄一起搓汤圆的情形真是回味无穷:那时我们做小猪,小狗,真是不亦悦乎。堂兄的叫声打破了我的梦,我急忙飞了过去。当我再次飞回来时汤圆已经做完了,满桌子,米筛上,一颗一颗圆滚滚汤圆,圆润剔透,闭了眼,好像一碗热腾腾,香飘扑鼻的汤圆就在眼前,But,这些我都没参与,真可惜。委屈了我这个汤圆大师傅。

2、扫墓

冬至清晨,吃过一碗热腾腾的汤圆,紧接着就是第二大风俗――扫墓了。

冬至那天,准备了成千上万盘好吃的。呵呵,我看了都垂涎欲滴,更何况远在地下的祖先呢。山路十八弯,果真名不虚传,阡陌纵横的羊肠小道太多了,转得不知在哪了。(幸好有大人带路,不然,我们可能要好几天才能到)山头山都是人,人挤人,人挨人。不管是生人,还是熟人,大家殊途同归,同时山上扫墓者,互相打招呼,互相问好。扫墓,当然是扫除祖先墓前的杂草了,在我认为。用耙子一耙,一大堆一大堆的,这些都是大人要干的。而我和堂兄一起登高临远,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雄壮景象;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惊险景象。陈勰,潇越,快来跪拜祖先,求平安!大人们喊我们了。我们学大人的:同上。,闹得大家欢笑连绵。喊完了,我们又跑了,疯玩去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今天没下雨,看看先人的墓,陡生凄凉,倒几分似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觉。

3、放鞭炮

新年放鞭炮,冬至也不例外。大人们常说:冬至过后就到了元旦。这大概就是元旦的前奏吧!不知爆竹是哪位高人发明的,妙趣横生。想当年,我和堂兄买了好几盒,自然高兴了很久。我们点着香,用颤颤巍巍的手去引爆,火花喷溅时,我们吓得屁滚尿流,捂着耳朵飞快地跑走了,站在屋里以那颗活蹦乱跳的心去看戏:噼噼啪啪,爆竹声,狗叫声交织在一起,我们乐得不可开支。

后记

每一年冬至,这三重奏总是这样地演绎着,一切是那么有趣,让我回味无穷……

第13篇:冬至的作文

冬至,我国的传统节日孕育着新年将要到来,春天也将悄然而至。也寓意着雪将来降。

早上起来,玻璃上因为寒冷而凝结起来的冰霜在月光下变换着色彩,若隐若现地闪烁着。霜以它千姿百态,神奇异常的独特风姿,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外出晨跑河堤上那一层薄薄的白霜,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又像是有数亿颗细致,小巧玲珑的钻石丝绸,覆盖在这河提旁的草坪上,闪着寒冷的银光。河堤两旁那一株株沾薄霜的柳树上,净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枝上,满树银花格外壮观。难怪人们叫它银花树挂。那河上与两岸之间的晨雾,时而聚合,和形成一片乳白色的雾海。时而散开,像朵朵在空中盛开的雾花。那浓雾像牛奶一样浓稠。抓一把软绵绵,吸一口甜津津,跺一脚轻悠悠,身体的一切感觉都放松了。我贪婪地呼吸着这大量的雾气,仿佛一切烦恼和与学习有关的事都忘却了,只剩下了这美好的感觉。渐渐地,随着晨跑的距离与时间的流逝,河堤小山坡的那一边越来越红,雾也慢慢的消失了。莫不是扯着太阳的手飞上了天空,一轮鲜艳的红日光芒四射的从山坡上升腾而起。把起霜后的草坪树映照的耀眼明亮。阳光总是不需要吩咐,便洒下一大把,照在身上,也照在心里暖暖的,使人感到舒心愉悦。

晨跑完已经七八点,回家的路上走进一家胡辣汤店,便闻到了鲜香辛辣的气息。在这寒意逼人的冬天,一碗香鲜酸辣的胡辣汤下肚人变活了起来。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配上几片油饼或者油条,外脆里香的水煎包,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餐,有汤有肉,有菜,所有的疲惫不堪尽数消解。心尖儿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对河南人来说,一碗胡辣汤足以慰风尘,一碗胡辣汤就是人间烟火气儿,最抚凡人心。“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至味是清欢”,一碗胡辣汤吃的是烟火气味,品的是人间清欢,人生百味,汇成一碗汤,五味杂陈,酸甜苦辣的胡辣汤里,熬着一部千年河南史。最是人间烟火,得有味处处是清欢。

饭已吃完,新的一天也拉开了序幕。回到家,正式开始了备战中考的一天。

第14篇:冬至的作文

又是一年冬至,细雨蒙蒙。站在墓碑前,相片上您的笑容依然那么和蔼。

亲爱的爷爷,您在天堂过得好吗?天堂里有您最爱的红烧肉吗?您孤不孤单,有知心朋友吗?

听奶奶说您以前是个“懒汉”,可自从我出生后,您立刻变得勤快起来,每天一早买菜、烧饭,变着花样做各种好吃的,把我养得白白胖胖。春天,您带我去公园赏花;夏天,您陪我去嬉戏玩水;秋天,您带我去田园采摘;冬天,您陪我去洗澡搓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您的“三不骂”。每当我做错了事,爸爸妈妈难免会责骂几句,这时,您就会挺身而出,拿出您的“三不骂”观点:早上不骂,影响心情;中午不骂,影响吃饭;晚上不骂,影响睡觉。可见您对我有多宠爱!那时,我们全家多么幸福啊!

可天有不测风云。那一次,您陪朋友去医院检查身体,却意外发现自己患了肝癌。多次的手术、化疗、放疗把您折腾得面黄肌瘦。那次我去医院看您,您躺在病床上,早已没了往日的风采。我见了,眼泪不禁在眼眶里打转,走上前想拥抱一下您,您却摇摇头,用尽全身力气,虚弱地说道:“宝贝,爷爷感冒呢,别传染给你,等我好了再抱你。”当时年幼无知的我,还真以为总有一天您会好起来的,没想到几天过后,医院却宣告回天无力,我们只能让救护车送您回老家。一路上,窗外一片朦胧,不知是玻璃上的雾气模糊了外面的世界,还是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时光飞逝,转眼间,您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可我们还是时不时地想起您。多么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发明一种仪器,这种仪器能发射一道光波,使阴阳两界建立一条虚拟沟通渠道,我们可以使用全息虚拟成像技术,面对面地交流,彼此倾诉一番。我多想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家去年又添了一个新成员,我有妹妹了!她雪白的肌肤,莲藕似的手臂,长得和爸爸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爱极了!要是您知道了,肯定也会乐开花呢!

爷爷,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希望这个愿望早日成真,让我们浓浓的祖孙情得到延续!

第15篇:冬至的作文

我们家一直喜欢浓墨重彩地过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而这些“墨”与“彩”又大多渲染在传统的饮食习俗上。在我的印象里,一个个节日总是与欢乐同行,与美味齐飞。

最难忘的要数冬至节了。在漫长冬天的阴冷背景里,冬至节是有温度的。

记得去年的冬至节。早早的,家里就晕染开了节日的氛围。爷爷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值得庆贺。爸爸也查了百度说“冬至大如年”。而我,则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冬至节中那些欢乐的事和必吃的佳肴。

傍晚时分,奶奶故作神秘地对我说“今天的晚餐你绝对意想不到!”话音未落,只见爷爷端着一个大大的汤锅放在桌子正中。“哇,热腾腾、香喷喷的,看着就好吃!”我兴奋地跑过去。爷爷笑看着等不及了的我,一边往我的碗里盛着汤,一边说,“冬至有两道必吃的美味,一个是羊肉汤锅,还有一个是……你猜猜,是什么?”还没等我猜出来呢,只听奶奶有韵有味地唱着“当当当当”,变戏法似的端出一大盘晶莹爽滑的饺子来。

“可以开动了吗?”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筷子。“快来哟,冬至晚宴开席咯!”在奶奶的招呼声中,我们全家围坐一桌,右手举筷,左手执勺,左右开弓,大饱口福。

爸爸迅速吃了一块嫩嫩的羊肉,心满意足地说“舒服!美味!入口即化!”我生怕爸爸抢完了,赶快夹了几块羊肉和几个饺子放进碗里。这下爷爷奶奶可不依了,异口同声地说“给我们留点哈”。聪明的妈妈趁机建议,“宝贝食欲大增啊,那我们就来一场‘冬至抢食大赛’怎么样?”“好主意!”大家说。“一、二、三,开始!”我们争先恐后地吃起来。我夹几块肉,你吃几个饺子,他喝几口汤。比赛激烈进行着,不一会儿,我的肚子就圆滚滚的了。“不行了,不行了,比赛结束!”我捧着肚子大喊着。妈妈盘点了比赛结果,宣布爸爸获胜。哈哈,不出所料,“爸爸、爸爸大‘胃’王!”我朝爸爸竖起大拇指笑着喊着。

在漫长冬天的阴风冷雨里,我们家的冬至节,充满着阵阵欢笑,洋溢融融暖意,流动着幸福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久久难忘。

第16篇:冬至的作文

初冬的阳光从远山的峰巅上泻下,给青黛色的山镀上了一层迷人的赭红;一行水墨大雁滑过,剪破了那倾国倾城的蓝;村里阵阵的锣鼓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自从搬离了我至亲至爱的故乡,就再没看到过这样迷恋的画面了。离开了故乡,就好像没有了家似的,总在冬天的夜晚想起那支思乡曲。

故乡的冬天总是那么让我难以忘怀。

记忆中,故乡的冬至是最热闹的。

在冬至还没到来的前几天,家家户户的日历本上总会在“冬至”那一页折上一角,以示重视。等到了冬至这天,就更不必说了。在我仅有的印象里,大人们总是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而对于我们小孩,总是有那么多简单而干净的快乐。在冬至这天,会有戏班子来到村里演戏,而看戏的村民特别有意思。一大清早,我们会急匆匆地跑到村口去张望,看戏班子来了没,一点儿也不顾身上厚厚的棉袄束缚着自己。凛冽的寒风把我们稚嫩的脸吹得通红,嘴里不停地哈出热气温暖两只瘦瘦的小手。等到快中午的时候,戏班子终于来了。村民在村里的空旷处早已搭好台子,等待戏班子。村里的老人四处吆喝着,把亲戚朋友都张罗来了。

老老少少都拿着凳子搬着椅子急急忙忙从家里出来,为的是找个好位置。而我们一群小孩总是从这群人窜到那群人,看到有意思的时候,便会没心没肺、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

那时,我们守望着一个梦,期盼着冬至快点到来。可是如今令人失望,本该用泪水祭奠那在我生命中璀璨过的原色,却随着时间浸染沉淀甚至消失了。因为故乡的人们住进了冰冷的钢筋混泥土的高楼大厦,他们为赚钱而忙得不可开交,村里再也没有从前那份热闹和那份童真了。那些被尘埃拥覆的或浅淡或深刻的传统文化,就如同冬至的节气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也许是被时光带走了,抑或是被人们遗弃在了某个角落了。

我嗅出了时光的无情和金钱的异化,总是在来来回回之间把密密麻麻地美好擦成了空白一片,但在时光的彼岸,它终究擦不去我心中至爱的故乡,擦不去欢声笑语,擦不去故乡的传统文化。

我们在闭眼的时候静静悲伤,但这悲伤已经无处埋葬,我们的心尖已开了花,那朵名叫故乡的花。故乡的冬至,我怀念着,期待着……

第17篇:冬至的作文

今天是冬至,也是星期天。无霾晴冷,做完作业后,我无趣的不时来回在房间里跺着双脚取暖。奶奶说我们今天吃饺子,因为是星期天不用上学,我可以尝试下自己包饺子,我听了可兴奋了。

母亲买菜回来,边择菜边对我说:“张一,你有没有听说这样一句俗语呀?”我急忙凑上前问道:“是什么俗语呀?”母亲笑着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来冬至这天吃饺子是一个老传统了。

呵,这不,我要和奶奶一起去和面了。奶奶教我在面盆里放上面粉,倒上水把面和成团。可能是我力气小的原因老是揉不到一起,奶奶看着我急得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儿,笑着拉过面盆帮我收拾残局,面团在奶奶的手中三下五除二就光溜溜的成团了。奶奶说:“好了,让它醒一会。”该拌饺子馅了,只见母亲先把韭菜、大葱、生姜等洗净一起切碎,再拌上绞好的肉馅,最后放上些调料、盐和麻油。我赶忙跑过去放到鼻子边嗅了嗅:啊,真香呀!接下来就是擀面皮了,由奶奶负责面皮的工作,母亲和我负责包饺子。我用小勺挖上馅放到面皮上,在母亲的指导下,沿边一点一点的把饺子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样子虽然不好看,但我想,只要多包几个就会熟能生巧的。我和奶奶母亲三个人分工合作,很快饺子就包完了。该下饺子了,奶奶在锅里添上了水,等着水烧开。奶奶说;“饺子下锅的时候,一定要慢哦,要不然一不留神就会被开水烫伤的,下到锅里的饺子,要用勺子轻轻的从锅底托起,以免粘到锅底,等开锅后倒上三次凉水,再开锅后,饺子就可以出锅了。”我一边答应着一边端起包好的饺子,掀开锅盖,小心翼翼的把一个个小饺子放进锅里,水开了小饺子们像小精灵一样,一个个调皮的浮出水面,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向锅里依次放了三次水后,饺子煮熟终于可以出锅了。盛在盘子里的饺子,个个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光是看看就非常诱人,吃到嘴里一定更香吧?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啊,太好吃了。母亲端着一个调料小碗走过来说:“小馋猫,别急嘛,还可以加上这个哦,是蒜泥和醋、酱油混合成的作料,蘸着吃味道会更好呢!”我夹起一个饺子放到调料碗里蘸了蘸,放到嘴里嚼了一下,果然是美味呀!

奶奶还说:冬至天里吃了饺子,这个冬天就不会被冻掉耳朵了。我听了开心的笑了。这话母亲说过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其实我心里更在意的是这次包饺子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许多快乐,也感受到了大人们做饭的辛苦。

第18篇:冬至的作文

过冬至,吃饺子,这是个大学问呢!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药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当时的“捏冻耳朵”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饺子啦!

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你说我能不照办吗?为了不冻耳朵,我也要下厨房包饺子喽。

至于剁肉、拌馅儿等麻烦的工序就只好麻烦老妈来帮忙了。只见妈妈快刀斩乱麻,不一会儿就把一大块羊肉剁成了富有黏性的肉馅儿了。我用手摸了摸,嘿/光溜溜的,捏起一点儿,还真有一种藕断丝连的感觉呢,接着还要进行第二道工序——拌馅儿。

妈妈把刚刚剁好的肉馅儿倒进一个盆子里,依次放入了盐、酱油、白糖(白糖提鲜的)、十三香等调料,拿根筷子朝一个方向搅,不大一会儿,刚刚还是粉白色的肉馅儿已经完全大变样了,呈茶褐色的样子,黏糊糊的,也没有刚才那么好看了,不过你若低头仔细地闻一闻,一阵诱人的香味便扑鼻而来。

马上要进行第三道工序了,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包饺子。我和妈妈分了工,我来擀面皮,妈妈则负责包饺子。大厨出场了,我捋捋袖子,穿上围裙,还真有一副大厨的味道呢?

我拿过一个小面团,在案板上使劲儿压了压,压出了一个不规则形状,再拿擀面杖在面皮上滚动,有好几次都粘到了擀面杖上,妈妈告诉我说:“这是因为你放的面粉太少了,所以会粘在一起。”只见妈妈很快地在面皮上撒了一点面粉,待我在次去擀的时候,果然不是很黏了。就这样,我擀的第一个面皮横空出世了,虽然它并不完美,缺胳膊少腿的,但这毕竟是第一次嘛,有情可原……

擀了几个面皮后,妈妈嫌我速度太慢,于是我又改行啦/摇身一变,变成了包饺子的主。我拿过了一个面皮,小心翼翼地从盆子里挑了一点儿肉馅儿放进面皮的中央。接着是合口,不幸的是,我放馅过多,所以饺子先生的大肚皮上便多了几个小补丁,严重破相。

费时费力半个钟头,总算是包好了饺子,就等下锅了/谁烧开后,我小心翼翼地把水饺倒进锅里。只见饺子一个个如快活的小天鹅在锅里快活地游泳。不大一会儿,锅里泛起了白沫,饺子出锅喽/迫不及待的我不等火熄灭就捞了一大碗,在蘸点儿准备好的调料,咬下一口,满口生津,真是色香味俱全啊/不然怎么说还是自己做的好吃呢?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啊!

第19篇:冬至的作文

在我的家乡,冬至是一个很重大的节日。冬至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磨成米粉做圆子。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美满。母亲总说,圆子是最团圆吉祥的食物,能把牵挂和幸福都包裹进去。儿时的冬天总是异常的寒冷,常常清早起来被冻得哇哇哭。此时母亲都会怜爱地把我揽在怀,安慰我说:“冬至那天多吃圆子,就不觉得冷了。”冬至节,母亲早早起来搓圆子,她把米粉加入适量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再切成一只只圆坯,然后用手掌把它搓成一个个如核桃大小的圆子。煮圆子要等水开了后才能下锅,不然会化掉。汤圆浮上水面,袅袅的香气也升腾弥漫,让人垂涎三尺。搛一个汤圆急急地送进嘴里,轻轻咀嚼,软软的,甜甜的,滑滑的,温润绵长,食后唇齿留香、绕颊三日,我们个个吃得肚儿圆,母亲看我吃得特别香,欣慰地笑了。清香的汤圆寄寓的是对我们未来的希冀和愿景。后来走出家乡到外地求学,冬至这天总会想起母亲煮圆子的情形。热腾腾的氤氲雾气,犹如水袖般悠悠飘逸的精灵,母亲用浓浓爱意将寒冷的世界柔化得温暖馨香,使我懂得自己的根永远随着母亲的身影眷恋着故土。

冬至这一天,太阳到达南回归线,对北半球来说,这是一年中白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漫漫长夜,北风呼啸,寒气袭人,大人小孩都睡不着,一家人就围炉夜话。我的父亲文化程度虽不高,但古文基础扎实,他娓娓道来的《西游记》等古典文学是文化荒漠岁月里的一股清泉,温润着我们干涸的心。但我记忆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黄香小时候,家境困窘,冬天铺的还是草席,为让劳作一天的父亲不再挨冻,黄香读完书便悄悄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叫父亲睡下。那时,我总是很遗憾父亲的床上有棉被垫着,让我连“温席”的机会都没有。

霜雪凝野、一年将终,作客他乡的游子,在这个漫长的冬夜,谁人不起故园情呢?唐代诗人杜甫的《至后》说:“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在古代,冬至那一天,在外的人必须赶回家过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可诗人想回家又脱不开身,于是吐露出离乡背井的酸楚。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又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孤身羁旅,恰逢冬至,诗人揣想家人牵挂他的心情,这般思念就流注于亲心与己心之间,显得格外温婉、深淳。唐代诗人殷尧藩《冬至酬刘使君》亦云:“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渐喜一阳从地复,却怜群沴逐冰消。”诗人出门在外,冬至夜思家而不能眠,故乡是那样的遥远而又亲近。

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节气循环,“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腊梅含笑时,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20篇:冬至的作文

又是一年冬至到。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每年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每年冬至,我们全家人都会坐在桌边一起吃饺子,可是今年例外了,我是和同学们一起过的冬至节。

几天前,老师就向我们宣布了冬至包饺子活动,老师让我做这次活动的主负责人。一连几天我都在想这件事,激动得不得了。活动前一天,我把要参加活动的20几位同学叫到跟前,给他们分配好任务,就期待着第二天的活动了。

第二天中午,我激动得基本没睡着觉,光想着下午的活动,还没到点,我就起床了,实在是按耐不住那激动的心情了。我到了指定的场地,看见已经有好几个同学已经到了,看来我来的还不算早呀!

人齐后,活动开始了。负责和面的几位同学卷起袖子,拿出面,有力地和起来。面和得最好、动作最熟练的就是张廷睿了,他是活面的几位同学中最瘦小的一个,但是他揉的面却比谁都好,显然在家里干了许多的活。只见他咬着牙,身体一前一后地伏动,面团到了他的手里就像一个小玩具,弹拢几下就变得光滑又美观。

第二步是擀皮。李欣瑶是一位文静的小女生,她的任务是擀皮,刚开始她的动作很生疏,很长时间才能擀出一个皮,还是奇形怪状的。后来她掌握了诀窍,一手拿擀面杖,一手扶着饺子皮,擀几下去转一下饺子皮,把饺子皮擀成了一个帽子形,中间厚,两边薄,还是圆圆的。最后她能擀得又快又好了,我在心里为她点赞。

我也是擀皮的一员,看着负责包饺子的那些同学包得各式各样,我也想包包试试。我拿起饺子皮,放上了点馅,学着他们的样子包,结果包得更难看,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呀!

我们包完了饺子,烧开水,把饺子下进锅里,十几分钟后,饺子上桌了。饺子虽然不好看,却记录着我们开心快乐的时光,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股喜悦之情涌上我们的心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