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介绍与事迹 篇1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抗日英雄介绍与事迹 篇2
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抗日英雄介绍与事迹 篇3
王璞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的优属活动。王璞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璞不仅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璞的家乡,王璞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璞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带给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璞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和弹药藏在哪里。王璞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岁的王璞、王璞的母亲、弟弟和奶奶。
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解放后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大少年英雄"的称号。
王璞生前学习时用过的石板,站岗时用过的红缨枪,以及牺牲时压在身下,被鲜血染红的石块,陈列于中国革命博物馆。
抗日英雄介绍与事迹 篇4
1942年,正值中国的抗战处于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中英协定”双方共同修建中缅公路,旨在阻止日寇在缅甸扩张,保卫云南边陲。同年,缅甸的仰光市沦陷,同古是扼守公路、铁路和水路的要塞,战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远征军的责任就是死守同古。杨岑峰所在的96师是作战主力200师的侧翼部队,担负着保护主力部队不被包围的重任。
到达同古之后,杨岑峰与战士们阵脚尚未站稳,就遭到了敌机盘旋侦查。敌机很快发现了他们,并立即投弹轰炸,很多战士当场牺牲。第二天,日军再次发动进攻,疯狂地向阵地上扫射、投弹,杨岑峰和战友们奋力还击……经过8个小时的战斗,阵地保住了,但60人编制的一个排,幸存者只有18人。
“炮弹、石头漫天飞,山上的树都被狂轰滥炸,我们死守阵地2个多小时,直到增援部队赶来。退下来的时候,我们排只剩下了18个人。”杨岑峰老人回忆当时的情景,剩下的18个人浑身都是血,就在那一起抱头痛哭。“在战场上,所有的战士心里只有一个字——打,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坚持了8天之后,同古失守。杨岑峰随着部队从野人山突围后,从缅甸北端进入云南回国。撤回昆明后,杨岑峰所在的部队配合“飞虎队”作战,最终完成了缅北的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4岁高龄的杨岑峰老人直到今天,依然经常在梦中重温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收音机里说,日本人投降了!”老人非常惊诧,“不是不相信,就是觉得太突然了。”他说,那会儿他正在营房里整理飞机档案。“是真的投降了!”杨岑峰和战友开着吉普车冲出部队驻地,绕着昆明城转,战士们扯着嗓子拼命地喊“鬼子投降了!”
“大家高兴极了,我就招呼战友们就街上买鞭炮庆祝。”老人回忆说,卖鞭炮的人太多了,后来老板就干脆不收钱了,让大家拿去放鞭炮庆祝。更有甚者,很多战士就直接朝天打机关枪,像放鞭炮一样庆祝!
抗日英雄介绍与事迹 篇5
张鹏涯,1920__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西街的张家老宅。7岁读书,5年之后因家父的失业而辍学,从此挑起了家庭生计的重担。1940年5月,日寇的战火已经烧到了浙东地区,抗日士气空前高涨。加上为了家庭生计,张鹏涯到宁波江北乡公所报名参了军,得到了20元的安置费。
1943年的秋天,此时的张鹏涯,个子已经窜到了1米8几。他所在的部队,从贵阳出发到云南陆良,到了陆良之后,由美国的“飞虎队”运输机,送往印度蓝姆伽。他被编入驻印军三十八师山炮二营四连,当炮兵瞄准手。
1944年3月,雨季前出发反攻缅甸。部队由盘洞出发,经过于班、于班卡、东爪、孟拱、孟关、密支那、八莫,最后到达腊戌,每到一处都有一场战斗。这是中国驻印军制定的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代号“安纳吉姆”,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和敷设输油管。
山炮营在缅甸境内多半是走山路,其中经过原始森林,即野人山。进入原始森林后,多数时间见不到阳光,几人合抱的大树,有的树叶比斗还大,因地表潮湿,除树上成群的野猴和山中兽类外,爬虫、莽蝇、旱地大蚂蝗,都成了生命威胁。据说很多跟不上队伍、找不到部队、饿得实在走不动的士兵,躺下睡觉,一夜就成了一堆白骨,血肉都被山蚂蝗啃光了。而在一年多的战争中,步兵伤亡较多,炮兵却只死了一名战士。在与日军正式作战中,没有倒在日军枪炮下的中国远征军将士,却倒在了茫茫苍苍的山谷和望不见尽头的原始丛林,“野人山”也因此有了“十万军魂”之说。
孟关是通往密支那的交通要道,两面是高山密林。攻下孟关,抢占有利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张鹏涯所在部队每人发了6包干粮,规定要吃3天。而到了伊尔瓦卢江支流,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恶战。
此时,人不喊叫、马不嘶鸣,耳边只听到一片砍毛竹的声音。很快编了两个大竹排,不识水性的战士上竹排,略会水性的士兵就手护竹排,用脚划水往前推,水性较好的战士则牵马下河,拉着马尾渡河。花费了2、3个小时,部队全体顺利过河。
“这支部队看来尚有素质,步兵分批穿插到敌占区二侧高山中,听到枪声,步兵开始包围、进攻驻扎城镇的日军。炮兵过河待命,在沿河高地架起山炮,挖筑临时工事,飞机则在河沿平原空投。第二天,猛关就被攻下了。战场上,到处都是敌人的尸体、武器、弹药,以及被打坏了的战车、火炮。”张鹏涯回忆说。
张鹏涯作为瞄准手,炮弹离不开炮身,因发射时炮身震动,随时要调整方向、仰角度水准和听射击口令等操作山炮。晚间按照日间指定的方向、角度、弹号、弹药、包数,每隔二、三十分钟打它几发,一个晚间就会打上几十发炮弹。炮弹就从张鹏涯身边射了出去,震得右耳“嗡嗡”作响,从此就张鹏涯的一只耳朵就聋了。
部队一路攻克了缅甸的猛拱、猛关、密支那、八莫,最后直捣腊戍。经历大小战斗十多次,日军在缅甸战场全线崩溃。1945年春,远征缅甸的抗日战争宣告结束。
“您是民族的英雄。”采访结束,在老人的耳边,我们大声地说出了油然而生的肺腑之言。
抗日英雄介绍与事迹 篇6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为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罗耿兵团东进,董存瑞所在的第十一纵队奉命攻打隆化国。24日,六连召开攻打隆化的战前动员大会,董存瑞被选为爆破组组长。
董存瑞带领爆破组的战友们一鼓作气炸掉了敌人的四个炮楼和五个碉堡,顺利地完成了扫除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正当我军发起了总攻之时,突然,在一座桥上伪装十分严密的暗堡喷出6条火舌,拦住了部队冲锋的道路,冲在前面的同志倒下去了,爆破组派上去三名同志,都未能完成任务,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董存瑞机智地通过了几十米开阔地,冲入桥下的旱河沟里,进入了火力死角。可是,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全是光滑的墙壁,没处安放炸药,董存瑞焦急万分,看到冲上来却又纷纷倒下的战友,他毅然用左手代替支架托起炸药包,贴紧桥堡,从容地拉开了导火索,向着冲锋的队伍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
隆化解放了,董存瑞用自己19岁的年轻生命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1948年6月8日,十一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同志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生前所在的六班为“董存瑞”班。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发布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追认董存瑞同志为全国战斗英雄。
抗日英雄介绍与事迹 篇7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诗。
左权是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他193月15日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开辟中央苏区和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他参与指挥所部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役战斗。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和东征等战役。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参加了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全国抗战爆发后,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威震敌后。1942年5月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抗日英雄介绍与事迹 篇8
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苏淮安县石塘区南涧乡近采桥镇(今,淮安市
朱桥镇洼圩村)人,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1945年10月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2月担任石塘区黄卢(南)村妇女会长。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个还乡团分子来抓马秀英和妇女会成员。此时,秀英和几个妇女会员正在黄卢村为联防队做军鞋。秀英接到村民报告,即分头转移。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妇向东南方走,在洼圩北门遇上黄兆云带领的“还乡团”。黄兆云一眼认出秀英,一群还乡团分子像疯狗似的窜上来,一拥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
在周庄圩子里,黄兆云妄图从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党组织的秘密以及妇女会成员的名单,对她软硬兼施,逼问共产党组织和妇女会员名单。秀英被肆意凌辱,严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压,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对酷刑,秀英斩钉截铁地回答:“要人头有一颗,要名单办不到!”
最后,黄兆云把她押到仇夏庄残杀。马秀英牺牲时年仅17岁。
抗日英雄介绍与事迹 篇9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镭。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镭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抗日英雄介绍与事迹 篇10
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立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在《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里,我们详细讲述了他的英雄事迹,那里再做一些简述。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立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后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我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终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