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迎接澳门回归26周年心得感想

2025-07-22 15:39:02心得体会打开翻译

迎接澳门回归26周年心得感想 (一)

澳门回归祖国__年,弹指一挥间。20__年是特别的一年,皆因同时迎来新中国成立__周年、中葡建交__周年、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及政府换届之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亦出台一段日子,连串大事喜事紧接而至。笔者相信在此关键之年,社会各界务必团结一心,继续弘扬爱国爱澳优良传统,共同建设我们更美好的家园,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助力推进“一国两制”的实践行稳致远。

20__年是重要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特区政府能积极引领广大居民,继续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整体社会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耕“一中心”和“一平台”的定位,感恩中央政府对澳门的厚爱、关爱。

澳门回归祖国近二十年,经济腾飞,城区高速发展,特别是特区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中位数等皆有明显的进步。回归多年以来,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很多民生问题亦相继浮现。行政长官崔世安去年十一月发表其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提到“加码”派钱,重申政府持续聚焦民生改善,加大力度完善社保体系、住屋、教育、医疗、人才培养五大长效机制,尤其增强爱国爱澳教育,深化青年工作,强化法治建设,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维护国家安全相关配套立法。并多番强调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对于未来如何更好地融入湾区?笔者提出四点希望。

一、希望参考“中国心·粤澳情”活动模式,推出湾区情系列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让澳门当代青年学生进一步走进湾区,了解政策,做好各方准备。“中国心·粤澳情”是笔者早年首创的活动,如今已交由相关青年组织策划,多年来成功地吸引不少青年学子前往广东各地参访,启益良多。在未来的大湾区城市群中,料必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和互补空间,希望广大青年多参加不同活动,主动走进湾区各市,力促粤港澳青年交流、学习及互动,用好政策和优势。

二、希望特区政府切实地于湾区各市,尤其澳门人较集中居住的城市设立咨询机构,方便居民尤其青年了解相关政策,做好准备,更积极地参与祖国建设,融入国家大发展的快车道。

三、希望青年人时刻提升个人素养与竞争力,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并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连系起来,肩负使命。正如有学者曾言,大湾区建设是泛珠合作以至粤港澳合作的延续和深化版。前期合作属于优势互补,各显所长、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而大湾区建设则是一个新区域共同体的创建。

四、希望澳门青年进一步增强爱国爱澳意识,提升家国情怀。在此前提上,青年人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毕竟国家安全并非空泛的概念,诸如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等具体内容涵盖其中,青年人必须弄通弄懂。安邦定国,人人有责,青年更是责无旁贷,必须时刻培养和发扬好爱国爱澳的精神,与社会各界一道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总的而言,笔者作为侨界的一份子,未来将继续努力以“侨”搭桥,善用侨智与侨力,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侨界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之中。同时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民族梦”,说好中国故事、澳门故事、湾区故事,作出新的贡献。

迎接澳门回归26周年心得感想 (二)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吃苦耐劳,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我,面对未来,我们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面对误解,要有一颗宽容善待的心;面对困难,要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尽心尽力为班级、学校做贡献,热爱团组织,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做事一丝不苟,力争做到社会所需的优秀共青团员。

同学们,当你们告别那天真的少年时代,走向青春的门槛的时候,那闪耀着金芒的团旗正向你招展。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树立坚定的信念,保持坚毅的恒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到达,我们就会无愧于我们的祖国,无愧于我们的时代!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跟你们一样是格外的激动。是的,共青团是我们广大中学生十分向往的组织。她为我们展示了更高的人生理想和瑰丽的精神世界。同学们都盼望着能早日加入共青团,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今天,你们经过班级的层层筛选,上级团委的考察,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入团应该是团员同学崭新的起点,而不是奋斗的终点,人生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目标等着我们去实现。今后,我们应更加努力的做到一名团员该做的,承担一名团员该承担的责任,为更多的同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以此为荣,带动其他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共同进步。

迎接澳门回归26周年心得感想 (三)

澳门基本法起草历时__年多,经历三个咨询、修改阶段。期间,由90名澳门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共收集意见书840多份,包括具体意见和建议3380多条。起草历程表明,基本法体现澳门广大居民的心愿,具备广受认同、坚实可靠的群众基础,其能够成功实施必然在情理之中。

每年的国家宪法日、澳门基本法颁布和实施纪念日,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特区政府法务局、民政总署及教育暨青年局等部门都要举办系列活动,以学术研讨会、培训课程、法律问题比赛、校园推广计划等多渠道、多方位宣传宪法和基本法。

如今,对澳门人来说,基本法已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准则。回归以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依据基本法推动制定了627部行政法规,仅中级和终审法院就审理涉及解释和适用基本法条文的案件近300宗,内容涉及澳门居民基本权利、土地及私有财产权保护、永久居民身份、居留许可、房屋津贴等等。

特别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澳门持续完善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20__年2月25日,根据澳门基本法第23条制定的《维护国家安全法》,在立法会上获高票审议通过。这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基本法的必要举措,又填补了澳门特区在相关法律方面的空白,确保了澳门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人心稳,社会才能稳。从过去为澳门平稳过渡提供信心保障,到现在深入人心,爱国爱澳薪火相传。正如澳门中联办主任傅自应所说,实践充分证明,基本法是澳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坚实法律保障,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障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迎接澳门回归26周年心得感想 (四)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对澳门来说,要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必然的选择。20__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和“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将为澳门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围绕“一中心”建设,澳门已经组成了《促进澳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联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的构建工作。围绕“一平台”建设,澳门可利用国家对澳门建设葡语系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的支持,发挥澳门在税务、法律和资金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协助内地企业拓展葡语国家市场及葡语国家企业进入内地市场,促进中葡经贸双向合作。

把握新时代新机遇,背靠祖国,放眼世界,积极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与内地省区市的互利合作,开拓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天地,“多彩”的澳门未来可期。

迎接澳门回归26周年心得感想 (五)

澳门回归祖国__年,“一国两制”实践积极推进,发展日新月异,成就举世瞩目。习近平去年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__周年访问团的重要讲话,表达了对澳门的殷切希望,为澳门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擘画出新的宏伟蓝图。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为澳门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澳门要以变革创新求优势,以变革创新求机遇,以变革创新求发展。

澳门__年的发展彰显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性和巨大生命力。一定要先奠定好“一国”的概念。“一国”是前提,不能不讲“一国”,只讲“两制”。“一国两制”是能够走得远、做得好的。

澳门有良好政治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律体系、优良的营商环境。但是,要在好的形势下看到自身发展的短板。澳门目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博彩业“一业独大”。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澳门需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契机,促进经济多元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澳门未来发展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大湾区地域广阔、人力资源丰富,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澳门居民带来更便捷的交通往来、更多元的人文环境、更优质的生活条件,为澳门适度多元化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更广阔的空间、更持久的动力,为澳门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市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为澳门未来__年再创濠江奇迹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

正如习近平所言,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迎接澳门回归26周年心得感想 (六)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了。

它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我是 20__年加入中国共青团的,如今已经过去了10年之久,中国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

今天是我们庆祝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3周年的日子,历经了一百年栉风沐雨,中国的青年们终于勇敢地站出来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这一百年里,火红的团旗浸满了无数的鲜血,展示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宣告着中国革命的胜利,象征着青年一代,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党的领导下迈向共产主义的奋斗征程。

在庆祝共青团建团103周年的光荣时刻,作为一名 21世纪新时代向善向上好青年,我们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坚信,我们的梦想应该与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放到了一起,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我们的青春与祖国同在,才能无怨无悔。在这中国共青团26周年诞辰,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团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图强,让我们拿出最好的状态和最高的热情,为中国共青团庆祝76年华诞。

迎接澳门回归26周年心得感想 (七)

1999年12月20日,在香港回归900天后,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怀抱。从分离于外的“游子”到回归祖国成立特区,从博彩业“一家独大”到制定五年规划、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澳门,这个几百年前的小渔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战略步伐,成长、巨变,演绎沧海变桑田。

妈港并非我本名,漂泊无改祖国情。

一朝慈母离儿聚,再续堂堂盛世声。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12月20日零时,当五星红旗在澳门夜空高高飘扬的那一刻,《七子之歌》的旋律响彻神州大地,离散400多年的游子——澳门,正式跨入了“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

澳门作为中国最后一块外国作为殖民地的地区,回归的意义不言而喻。1999年12月19日下午5时许,葡萄牙国旗最后一次从澳门总督府大楼降落,中国驻澳门部队,跨过了珠江拱北海关管理线,正式踏入澳门土地;第二天,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临时办公室所在地——大丰银行大楼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特区区旗;《澳门日报》于凌晨1点抢发了第一份回归报道号外;街头的澳门警察,全部佩戴了澳门特区新警徽和新帽徽,取代了原先带有葡萄牙色彩的旧警徽。

那一天也预示着长达14年半的“港澳过渡时期”和西方国家统治亚洲的漫长日子完全终结,绝大部分澳门华人终于享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骄傲身份,无数个澳门人在内地与澳门的史册中大笔挥墨,在改革开放的红利中砥砺前行。首家“三来一补”的合资企业、首家合资酒店、首家合作客运汽车公司等项目都能看到澳门人的身影。

香港《文汇报》文章指出,回归以来,澳门这块“弹丸之地”,不论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生产总值或人均 GDP 均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回归前的连续4年负增长,到回归后的连年跨越式增长。记者从澳门统计暨普查局获悉,1999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为472.87亿澳门元,到20__年本地生产总值已达4135亿澳门元,增长将近10倍;20__年,澳门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超过9倍,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超过了13倍,失业率逐年下降至1.7%。如今,澳门人均GDP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人均寿命高居世界经济体第二位。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澳门“沧海”变“桑田”,从中葡文艺小城摇身一变成世界旅游城市,珠海与澳门也正在朝“同城化”发展趋势迈进,形成人员跨地居住、生活、学习的交流现状,成长为珠三角地区一朵“盛世莲花”。19年来,澳门的成绩可圈可点,治安好了、口袋有钱了、生活幸福感提升了。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指出,20__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6周年,特区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努力实现“坚持稳定发展大局,优先民生工程,强调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施政目标。

20年来,内地与澳门的经贸关系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已经形成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密不可分的经贸格局,内地是澳门最大的贸易伙伴,澳门也是内地利用外资和出口的重要管道。“政府惠澳政策包括就业、学习和生活,特别是青年一代,更能把握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表示,中国的改革开放,让澳门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澳门发展扩展了空间,令澳门成为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崔世安深信,面向未来,澳门将积极把握“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搭乘国家发展的快车,按照国家所需、澳门所长的定位,为国家改革开放再出发继续贡献澳门的力量,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再上新台阶。

崔世安最后表示,祖国好,澳门更好,祖国是澳门坚强的后盾。要坚决承担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神圣使命。

迎接澳门回归26周年心得感想 (八)

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可随着16世纪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人来到了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以各种借口,并向当地官员贿赂,一再获得在当地“暂时居住”的权利。至鸦片战争以后,葡萄牙人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野心,宣布对澳门享有“管理权”,从此中国与葡萄牙关于澳门的纠葛就一波三折,纷纭不断。堂堂一个东方大国,何以至此呢?中国对待葡萄牙人的态度--不仅是葡萄牙人,包括大多数西方列强,一直是妥协。这种“慷慨”,这种“大度”,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清政府的确慷慨大度,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帝国,他们早已以“天朝上国”自居,目空一切;其二,在经历地方起义,列强入侵的时候,清政府显示出他浮华掩盖下的腐朽,对帝国主义唯命是从。想到这里,不免一阵心痛,思想顽固,政治腐朽,朝纲败坏,官员腐败,泱泱大国就这样沦为他人刀俎下的鱼肉。

在为澳门回归祖国而欣慰之时,在为纪念澳门回归xx周年而高兴之时,在为祖国今日实力强大而自豪之时,我们一定不能忘了回顾历史,面向未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999年12月20日,*同志在澳门回归仪式上引用了王维的诗句,少的这“一人”,正是祖国宝岛台湾啊!斩荆破棘,前路其漫。踏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必须以史为鉴。

迎接澳门回归26周年心得感想 (九)

澳门回归不易,澳门回归__年能实现持续繁荣稳定更不易。回归__年,“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在澳门取得重大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与祖国统一是多少年来澳门之人心所向。虽然被殖民者窃据数百年,澳门却始终与祖国血脉相连。这不仅体现在“澳门”一名即来源于妈祖,更有《七子之歌》的深情吟唱,“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人心思归,是澳门得以回归祖国的动力,同时也是__年来“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基础。

由于特殊地缘位置和历史背景,在回归之前,澳门已属发达经济体,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曾陷入困局。而回归之后,澳门更是借助“一国之利,两制之便”的制度优势,__年来与祖国内地持续融合发展,非但走出困局,还使自身繁荣更上层楼。

数据显示,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19亿元增至20__年的4447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均GDP也由1999年的12万元跃升至20__年的67万元,位列世界前茅;其人类发展指数为0.909,更是属于极高范畴。可以说,无论经济还是民生,澳门均在回归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就,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已成澳门民生现实。

回归__年,澳门的繁荣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既表现在政治上,也表现在经济上。__年来,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澳门居民在基本法框架下充分行使政治权利,使澳门同胞充分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经济上的支持更数不胜数,“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也都有专章阐述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的重大举措。

而澳门自身也充分认识到,与祖国融合发展,是实现其持续繁荣稳定的保障。无论是“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发展定位,还是对“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各界人士都将之视为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澳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融入到祖国的大发展之中,其发展也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澳人自治自强伴着祖国大力支持,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相互促进,才有今天濠江流彩、莲花绽放的澳门盛景。第一个__年之后,澳门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无论走多远,澳门都是中国的儿子,中国离不开澳门,澳门的未来也离不开中国。澳门持续繁荣的背后,是一个稳定发展、持续繁荣的祖国。

迎接澳门回归26周年心得感想 (十)

迎着朝阳,披着霞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亢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面对它,我总是抑制不住内心无比的激动与自豪。

当世界笼罩于原始与愚昧的混沌中时,古老的东方燃起了文明的火种;当欧洲处于中世纪教会神权统治之下时,中国的四大发明迸出了科技的火花;当世人习惯于不知所踪的七大奇迹时,他们仍要为东方古国的兵马俑倍感惊叹!在历经沧桑、饱受摧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终于站起来了。我们的农业经济欣欣向荣,工业建设稳步前进,能源生产蒸蒸日上,交通电信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还有那深圳的腾飞,香港澳门的回归……这些不仅让我们自豪,更令全世界瞩目。

每当我站在中国的地图前,用手指抚摸着那一条条河流和一座座高山时,我就不禁发问,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为何如此多姿?如此神奇?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何如此英勇?如此聪慧?是什么让我们的山河湖海拼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什么使中华儿女血肉相连拧成一股牢固的绳?

我得到的答案是民族精神。正是有了它,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几千年的古老文明里生生不息,源源不断;正是有了它,面对黑暗和痛苦,中华民族没有丧失斗志,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崛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