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
近年来,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落实,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近日,《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第86期刊发《常州市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提升》,介绍常州经验做法。
今年以来,中心深化改革创新,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目标,高规格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新举措,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重点推出扩大“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应用,优化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优化不动产登记税费缴纳模式,提升土地管理质量指数,推行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深化不动产登记自助办理,积极推行预告登记,加强登记金融协同、做大做强“融E办”品牌,推广使用电子证照及电子材料,推动公证延伸办等10项改革事项,在推动全市不动产登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新提升。
去年,中心参加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登记财产”指标填报,常州“登记财产”指标在全国80个城市以及18个国家级新区中名列前茅,荣获“20xx年全国营商环境指标标杆城市”称号。下一步,中心将提高站位,对标对表,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各项工作,同时积极迎战营商环境国考省考,对照清单目录,查漏补缺,重点提升,再创佳绩。
第2篇: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
一、试行延时不打烊,温暖群众获点赞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西山区政务局政务服务中心于20xx年1月起开始试行延时服务。大厅社会事务综窗和医保窗口率先试行不打烊的延时服务,共计5个窗口,采取轮流值班方式,对临近午休或中午下班时间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和群众,不间断、人性化地主动提供“延时服务”。极大地满足了办事企业及群众错峰办事和不间断服务的`需求,真正让办事群众少跑路、节约了时间,给办事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赢得广大办事群众和企业的高度赞扬。
二、全面延时服务,助力复工复产
考虑到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逐步稳定后,在短期内可能出现的企业集中复工复产的政务服务需求,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企业复工复产有关工作部署和精神,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从全面实施延时服务、加强窗口工作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发力,为全区复工复产做好后勤保障。从20xx年4月1日起,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在前期社会事务综窗和医保窗口试行延时服务的基础上,在各业务窗口全面推行延时服务。截至4月16日,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延时服务时段内,共办理各类服务事项864件,其中办理社会事务事项22件;办理企业新参保、人员增减,单位信息变更、注销、缴费基数调整等医保服务事项385件;办理企业新参保、人员增减、退役军人补缴等社保服务事项440件;办理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服务事项17件;受理和答复企业业务咨询问题800余件。全力保障全区涉企服务的正常开展,确保新冠病毒“防疫战”和经济社会发展“保卫战”两不误。
第3篇: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
近日,成都税务推行“智慧税务”精准服务市场主体经验做法获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深度推介。近年来,成都税务坚定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创造性落实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关于深化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相关部署,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评价排名两年提升12位,至全国第3位,多项经验做法受到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可视化”智能问税、社保联合征缴服务等创新举措入选国家发改委编撰《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__》和《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连续两次在国家层面推广。
此次获推广的做法主要有:一是聚焦政策直达快享,从“服务群体”到“服务个体”。通过“靶向定位”“政策找人”“多维监督”等举措实现税费政策精准触达,促进需求响应更及时;二是聚焦服务便捷高效,从“人工分散”到“智能融合”,通过建设“税费服务支持中心”,推出“数字员工”,创新“融合服务”等举措进一步统筹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手段,拓展服务供给;三是聚焦执法公正柔性,从“程序服务”到“权益服务”,通过“三级联动”优化涉税法律服务,试点建设“智慧枫桥式”税务所,高效调处税费争议,“区域协同”推进税收公平公正;四是聚焦提升治理效能,从“数据管理”到“数据治理”,通过深度应用“税比析决策服务系统”,开展指数化税收经济分析,建立“三大指数”等手段提供市场主体运行参考,服务地方党政领导决策,实现税收营商环境智能监控。
下一步,成都税务将以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为契机,认真落实全省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各项举措,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对标创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助力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不断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