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慰问残疾儿童简报范文 (一)
为进一步传递社会温暖,给予乡村残疾、智力障碍儿童更多的关爱,20__年4月16日,芷江特殊教育学校携手芷江二幼共同开展“送教上门志愿者爱心服务活动”,在1天的时间里,大家走访了蕨菜溪、麻缨塘、岩桥、罗旧等10余所乡镇,给20余名残障儿童送上了牛奶,礼包等爱心物资。
芷江二幼的教师和芷江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将慰问礼品送到残疾儿童的家长手中,并对部分幼儿开展了相应的'课程学习,同时,与家长详细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及家庭生活状况,鼓励孩子和家长勇敢面对生活,克服困难,树立健康乐观的生活理念,表示会持续关注这些特别的孩子,全力给予他们帮助和关爱。
残疾儿童是折翼的天使,本次活动让残障儿童和家长感受到了学校对她们浓浓的关爱,共同营造关心关爱残障儿童的良好氛围!
走访慰问残疾儿童简报范文 (二)
20xx年4月9日,眉山市东坡区秦家初中校长小黄、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小王、团支书朱永珍及班主任老师小云一行四人,满怀爱意,专程来到残疾儿童小吴的家中,开展“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下乡”活动。
在残疾儿童家中后,黄校长先是询问他们最近的情况,得知小吴年前由父母送到思蒙医院进行治疗,他关切在询问了她的病情,并叮嘱其父亲让她在医院安心接受治疗。学校还为小吴同学送去了学习用品、牛奶等物品。
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班主任老师和家长讨论商量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送教计划。他们从培养学生的感知、运动、生活自理等方面能力出发,利用识图识字卡片、画册、玩具等教学辅助用具,指导孩子进行识字、识图、物品归类等训练,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童年的快乐。
“送教上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残疾儿童的生活不易、学习之困,更能感受到残疾儿童家庭对关爱的渴望。此次送教上门不仅给残疾儿童送去了帮助,让残疾儿童在家也能享受到学校的`关怀,也给残疾儿童的家庭带去了一米阳光。
“送教下乡”虽说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关爱残疾儿童,让残疾儿童享受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确是长久的。
在关爱残疾儿童工作方面,学校坚信:只要有残疾学生,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关爱下去。
走访慰问残疾儿童简报范文 (三)
为了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关爱三残儿童”的精神,20xx年11月17日下午,宕昌县簸箕学区继续组织优秀教师对辖区内残疾儿童开展了慰问送教服务活动。
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做了充分的准备,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制定了教育计划、送教课程、学习用品、小礼物等。随后,学区政教主任付军带领优秀教师胡树清和李晓艳来到冶文斌家中,给孩子送去了家中的.课堂。
小冶同学从开始见到陌生人的紧张表现,转变到能热情地与老师打招呼,让送教的老师顿时很激动。看到冶文斌同学点滴进步,老师和孩子家长也有些许安慰,更让孩子及其父母感受到国家、政府、学校带给他们的温暖。
簸箕学区一直以来对“送教上门”工作十分重视,学校已将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秉承着教育平等的遵旨,去探索,去追寻,希望能为送教对象托起美好的明天。
走访慰问残疾儿童简报范文 (四)
近日,华侨中学“送教上门”小组成员定期走村入户,深入普及区内对2名不能正常入学的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分别进行不少于2个课时的“送教上门”,旨在落实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的号召和要求,扎实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据了解,这2名残疾少年儿童属于该校普及区,由于个性差异大、自理能力差、学习能力薄弱,因此未能进入该校就读,接受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经过实际调查,落实送教对象的家庭情况后,该校确定由教务处具体负责,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服务对象档案,成立由6位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送教上门”2个工作服务小组,开展为残疾少年儿童“送教上门”关爱活动。每学年初、学年末研究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根据适合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方案,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努力提高“送教上门”教育水平和教学成效。每个送教服务对象每月“送教上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个课时,每学年不少于170个课时。
尽管在“送教上门”过程中偶尔出现过抵触情况,缺少专业的医疗人员和康复人员的协助参与,但该校参与“送教上门”工作服务小组的教师克服种种困难,本着“一个都不能放弃”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上门”家庭有利条件,不断摸索“送教”课程教育资源,坚持开展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关爱活动,关注特殊孩子的健康成长,用真诚的爱去打动和感染这些特殊孩子,让特殊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享受教育公平,享受特别的爱,以期通过“送教”教师的付出、努力和陪伴,取得明显的教育帮扶成效,早日让这些特殊孩子快乐起来,重拾起生活的信心,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走访慰问残疾儿童简报范文 (五)
近年来,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本着“让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健康成长”的理念,实行了零拒绝办学。在招收轻、中度残疾学生进入校门的同时,对重度残疾孩子则采用“送教上门”的方式,让特殊孩子共享一片蓝天。
送教前,每位送教教师都精心准备了教学计划,针对学生残障情况准备了送教内容。
送教走访中,送教老师与残疾儿童家长进行了交流,了解这些重度残疾学生近期的状况,并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听取家长心声,对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指导,及时总结交流。
送教,不仅仅是送的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送党的教育形象,让这些重度残疾孩子在家庭也能享受到学校的`教育。“送教上门”工作要长久的、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只要有爱,这些残疾孩子就能沐浴到阳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送教上门”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始终怀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情怀,一起去探索,一起去追寻,共同为送教的孩子们托起美好的明天。
走访慰问残疾儿童简报范文 (六)
为了保障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控辍保学”的精神,11月9日下午,洛阳洞小学师生代表走进脑瘫患儿黄叙衡的家中,为孩子送教上门。
老师们为残疾学生黄叙衡制定了详细的'个别化教育计划,针对学生的残障情况精心准备了送教内容。送教走访中,送教老师为残疾儿童送去玩具,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唱歌、朗诵诗歌,并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近况,针对具体情况,对家长进行了康复方法指导,使学生在家里也能接受教育康复。
此次送教虽然时间短暂,但教师们相信:一点一滴的积累,加上不懈的努力,家长的辅助,孩子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绽放笑容,迎着阳光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