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实用文档工作报告内容页

教育调查报告1500字

2024-06-05 00:48:01工作报告打开翻译

篇一: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中学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本文由网收集整理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3、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

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解决对策:

1、教学观念——构建平等、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往的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客体。现代的教学理念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个性的鲜活的个体,教师应有意识地创造环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力量,然后积极地去参与,让他们感到参与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所以可以在每次上课前,精心设制一些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让学生们去讨论。这样学生就在一个民主、愉快、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去学习,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主动地去动脑、动手、动口,全方位地参与,并自觉自愿地搜集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各组出一个代表到讲台前去阐明小组的观点和认识,使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有了学习的兴趣,还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他们所找的资料、知识范围已大大超出了课本,并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陈述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论证式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教和学的有机结合,学是目的,教是引导。教育者施行的各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使受教育者明确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使受教育者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教育者只是提供条件,只是帮助促进,而不是灌注,更不是替代。我们所面对的都是过去的事情,而过去的事情不可能重新回到我们面前。所以,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接受前人的记载和教师的讲述。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唯一可循的依据。

3、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以考试、分数来压学生,使学生成为分数的附庸,逼得学生在教师指定的圈子里不敢出来。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地解放学生呢?我认为,要真正地解放学生,不能一卷定“终身”。其次还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

4、教学手段——由单一化、原始化向多样化、现代化转变。教师讲解,是无法突出学习的形象、生动、丰富、有趣的特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形象生动的教学挂图,事件的录音、录像、电视、投影以及多媒体电脑等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为教学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因此,教师是否能尽快熟练恰当地掌握运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技能的重要方面。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教与学还处于不断地探索发展中,对于一些标准体系还需不断地深化和完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真正地采取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才能真正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将正确的政策、法规领悟、渗透,真正落到实处,历史的巨轮才会向前滚动,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篇二:教育调查报告

随着幼儿园和培训班的增多,既方便了年轻父母,又对下一代的启蒙教育和健康成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幼儿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条件各校参差不齐

中心城区各幼儿园收费差距巨大,有一学年上万元的,也有一年只需一千多元的。与之相对应,教学条件也是参差不齐。部分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整齐,但也有不少人在一个社区或单位租一至二套住房,甚至就在自己家中摆一些桌、椅,就变成了“住宅式”幼儿园。

一些“住宅式”幼儿园甚至就是一家人办的,没有一个教师具备幼师资格。教学设施也极为简陋破旧,一些旧桌椅,一块泛白的黑板,再加一些脏乱的玩具。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让各个层次的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二、教学内容有些拔苗助长

幼儿教育应讲究循序渐进,因人施教。但调查发现,一些小幼儿园只是大体按年龄分成几个班,一律讲授统一的知识,使低龄幼儿很难跟班学习。还有些幼儿园为了培养“神童”,突出成果,给幼儿灌输一些难度大的知识,过早地开发幼儿智力。

在一些教学条件差的幼儿园,由于没有露天活动场所,又顾忌小孩的安全问题,几乎没有户外活动,幼儿一天到晚基本上被关在屋里,一些全托的幼儿则是近一个星期“不见天日”,个别幼儿甚至坐在角落里发呆,不爱说话,极为怕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极易形成孤僻的心理。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幼儿园为了稳住生源,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便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家长说,他5岁的小孩过节经常吵着要父母买东西送老师,父母问他为什么,小孩竞说“当官要送礼”,令父母吃惊而又意外。还有的家长反映,小孩说送了东西给老师,就不会挨骂,还会受表扬,得红花。

三、饮食条件让人有些担忧

由于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以民间投资为主,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收费高昂的幼儿园饮食条件可能还能让人放心,但很多幼儿园在饮食方面就令人担忧了。许多幼儿都爱挑食,且少吃多餐。但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没有照顾到这些饮食特点,只是千篇一律地熬一个汤,清炒一个叶子菜,再用小菜炒一点荤菜,极少变换口味和菜式。个别幼儿园在晚餐时间只是发几块廉价饼干,有的甚至不安排晚点。不少父母反映每次接小孩回家时,小孩出幼儿园就嚷着肚子饿,在晚上就狼吞虎咽一顿,看着就心疼。幼儿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体质和发育,何谈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

据调查,现各单位的中心幼儿园有些是工会管,有些是教育科管,有些是私人承包。但碰到一些具体工作时,谁都说不管,造成互相推诿现象。而被承包出去的幼儿园有如泼出去的水,管不着了,而私人创办的幼儿园更是无法管了。因此,大部分幼儿园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混乱状态之中。如果长期这样,幼儿园的办园方向谁人督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谁人管理?

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儿童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因其监护人不力或无临时监护人常发生安全事故。

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结果提示:为了使孩子能主动地学习,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集体教育为主渠道的教育组织形式,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来认识事物;教师要因人施教,要给幼儿创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起点、速度和水平学习知识。

篇三:教育调查报告

上周,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活动,希望通过见习能让我们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促进个人教学技能的形成。这次见习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见习总结。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个人有了很多收获。同时,我以我所见习的中学——海中为主要调查对象,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是海南最好的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题、介绍时代背景、泛读课文、讲解生字生词、分段、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种千##第1篇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语文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老师在讲台上根据固有的模式大谈特谈,学生在讲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课的同学看起来也是抱着某种利益的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师点评语言单一、苍白,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恰当的评价,让人感到老师的语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滥用表扬,不管问题价值大小,学生回答的价值量有多大,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太棒了”等等。这种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使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是对教学、也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四,教师的讲课内容。

听了一周的语文课,发现老师讲课期间常插入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字、词很重要,考试的时候常会考到;这个句子注意它的翻译,考试会可能有所涉及;这种阅读理解题需要同学们好好看看,高考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题型。

整堂语文课都在语文老师的善意提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每次一听到此类的话,都会条件反射地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因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吗?不是的,很显然,是为了考试。考试独立于教育、教学之外,考试内容取代了教学目标,分数成为最终的教学目的。记得课间,我试着跟语文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我说:“老师,您看,我们这堂课可不可以再这样拓展延伸一下,或许课堂的趣味性会有所增加。”老师很干脆地回答:“没有必要,考试不考!”我愣了,考试不考,就不讲吗?语文教学难道也纯粹是为了考试吗?

我好疑惑,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说:中学语文教学设定的总目标是“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此派生的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考虑: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人文素养、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些理论上的目标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老师讲课以课本为主,课本上有的,就进行模式化讲解,课本上没有的,老师便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会提及。不要说知识技能没有得到提升,人文素养、情感态度,甚至应用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然后,在做班主任代理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象,比如: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律,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上进,希望考出好成绩,让生命更充实、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并且绝大多数人都曾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学校生活的评价是累并快乐着,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这里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班里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近90%的同学反映本班同学有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我所见习的学校学生平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除了上课时间,每天课外学习时间在4小时以上,而有些科目每天作业时间都要超过2小时。如果每门课程的作业都如此,学生如何应对?即使只语数外三科每门作业要2小时,学生也不可能完成。其实这么多的学生抄袭作业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的课业负担的确过重了。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上家长及老师的不间断督促,他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

这便是我这次见习所见所感,也是这周我调查的收获,在当今新的教育体制下,好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理论在短时期内根本无法与实际教学实践相一致,甚至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我们只有期望教师的个人素养能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能越来越顺应实际教学。

篇四: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关键。而中学教育又是构成基础教育的核心部分。作为个体,它承担着一个青少年成长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及人生素养的培养;而作为整体,它则承担着一代代国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公德及国民素质的塑造。

为了更全面、科学地了解中学教育的现状,外在假期间通过走访和查阅资料,对##市的中学教育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现本市的中学教育在建国后历经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既有显著的成就,又有存在的问题。现就中学教育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中学教育投资规模扩大,布局趋向合理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市的中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政府逐年加大对文教卫生广电事业的投资力度,XX年全市为发展文教卫生广电事业的财政支出为11106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3%,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用来发展中学教育的。在学校的兴建方面,建国后也有了飞跃的发展。到XX年止,全市已建成普通中学270多所,其中完全中学27所,高级中学7所,初级中学220多所,九年一贯制中学21所。基本上满足了本市人民接受中学教育的需求。

中学教育布局也日趋合理。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努力改变旧中国学校分布极不合理的状况,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到目前,全市12个县区出吴堡外,都有一定数量的普通中学,各个人口众多的乡镇大都建有初级中学,在交通枢纽和经济活跃的乡镇还建有完全中学,而每个县城都有完全中学1到4所。榆阳区,横山,府谷,神木还建有高级中学5所。从而使学校的布局和城乡人口分布相适应。

二、中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拉大

中学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在调查中随处可见。首先从国家财政支出的分配上,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远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本市XX年财政收入计划增长×%,总支出增长×%,而文教卫生广电支出的增长额只有×%,其中用于教育经费的饮很少。其次在各部门之间,那些如政府,电力,交通等有资源支配权利的部门,在办公室和职工住房、待遇、福利等方面都远远优于学校。

中学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匀还表现在城乡差距上。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则非常有限。城里中学有漂亮的教学大楼,花园式的休闲校园,完善的体育设施和教学设备。富裕的学校校长出门还有高档的公车。而在农村中学,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中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片荒田,实验室的门上结满了蜘蛛网,室内的器材更是十分陈旧。如此的环境,乡村中学的学生怎能得到良好的前面教育。这种城乡差距严重阻碍了中学教育的发展。

三、中学教育收费逐年上升,家长难承重担

建国初的中国中学教育是一种国家补贴式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学教育事业逐步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几乎成了一中自费教育。以本市XX年城市普通中学收费标准为例,初中学费75元/学期,借读费500/元学期,课本作业本费140元,代办费95元。高中学费350元/学期,借读费800元/学期,择校费8000元,课本作业本费150元,代办费80元。此外还有个别地方和学校收什么所谓的赞助费,建校费等。而补课费,考试费,资料费则是每一所中学必收的一笔费用。

教育收费的逐年上升,直接加重了家长的负担,特别是农民家长的负担。在中国二元经济体制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农民家庭普遍是收入微薄而子女又多。大笔的中学教育收费就成了农民家庭的主要消费,且力不从心。如果一个家有两个孩子上中学,就可以花去一个农民或工人家庭一年的收入。如果再多一个或几个,这个家庭就难以再承受。这直接促成了低收入家庭辍学率居高不下的状况。教育收费高的问题,不仅影响低收入家庭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他们对新知识的接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

四、中学教育师资队伍壮大,素质有待提高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本市的中学教师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提高。全市有教职工近14000人,仅榆阳区就有2203名,其中初中中专任教率达×%,高中达93%。这些人中涌现出大量的省市级教学能手,特级教师,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我市已形成同中学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包括培养新教师和培训在职教师两大类的师范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和壮大师资队伍。

近年来师资水平虽然有了不断的提高,但整体素质上还是有些偏低,既表现在知识的积累上,有表现在师德的修养上。本市的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整体上存在和学历不高,专业技能偏低的问题。而且各县区普遍缺少美术、音乐等方面的专业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支教师对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祖国的几代人。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师资队伍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五、中学教育课改步伐缓慢,教学考模式化

中国中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口号叫得很响,但课程改革的步伐总是蹒跚不前。中学教育其实一直遵循一种模式,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被动性接受和强迫性记忆。典型的形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拼命地讲课本内容,学生在下面拼命地抄本书笔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现实工作中演变为一个万能公式,如果你不符合公式的要求,就必定是差生。她不要求张扬个性,更不赞成渡船过河,因为独木桥是教育公式的解。所以老师用教鞭规范学生,学生用分数应付老师。这就是所谓的“传道受业解惑矣”。

随着高考试卷标准化的不断加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及考试越来越趋向标准化、模式化。高考的电脑阅卷使试卷变得机械化、呆板化、程式化。90年代初,作文阅卷也走上了标准化,评卷标准化体现在按某种模式来进行阅卷,即开头、中间部分、结尾“三段论”模式。有人戏称其为“三股文”,其惨状可想而知。高考的“标准化、统一化”,呆滞了中学教育改革的南辕北辙,形成僵化的、模式化、程式化的教育和学习,磨灭了教师和学生们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十多天的调查研究中,我越来越认识到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新能力,已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

创新教育要求把学生看作具有创新潜能的创新主体。教育的结果,不仅是学生对人类已有思想文化成果的接受,更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个性倾向的形成,亦即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发展。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学生消极被动地被改造,而是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亦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展的能动过程。

篇五:教育调查报告

我被分到XX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也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就是搞对象也要把话说的漂亮些呀。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有的学生干脆告诉我说,还不如在家里自己上网学习。

篇六:教育调查报告

一、概况:

我校现共有语文教师48人,男教师10人,女教师38人。

二、我校语文教师优势分析:

1.从教师的来源上来说,作为百年老校,我校语文教师大多是来自优秀的毕业生分配和乡镇中心小学优秀教师的选拔,他们专业对口,有良好的基本功素养,乐于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他们能够比较熟练地驾驭课堂,教师的个性鲜明,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2、从教师年龄与教龄上来说,教师队伍呈中年化趋势,所有语文教师都已经五年教龄以上,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十年以上的教龄,各位教师已经基本掌握了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语文的学科特点,在工作中能够勤恳地工作,并较好地具有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慢慢朝着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方向发展。

3、从学历层次上来说,我校教师重视自己的学历培训,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教学功底扎实。一线教师20.83%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7.08%左右,硕士为2.08%,他们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业务素质。

4、从教师培训上来说,我校作为科研基地校与实验校,教师参与省市县级的机会比多,接触与接受新教育教学理念与课标要求的机会多,我校采用了外出培训申报制,即想要参与培训的教师采用申报的方式获得合适的机会。而且我校承担市县级学校交流、县级研训活动、学科现场会等比较频繁,二次传递式培训比较到位,教师成长的平台搭建优良,这也是我校教师成长的一大优势。

我校的校本研训时间固定,主题明确,而且常规语文教研课的开展也比较教师参加研训的机会多,培训面比较广。而且,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每位教师都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网络平台为教师的自我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5、从管理方式上来说,我校学科教学要求明晰,具有较好的操作性,而且督查机制也比较到位,期末的评定办法公平,管理人性化,不以分数论成败,鼓励教师走科学的语文教学之路,为教师的自我发挥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氛围。

三、我校语文教师的劣势及其原因分析:

1、职业倦怠感。

由于社会因素与教育制度的影响,有些教师经过努力和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虽然身处本地的小学,但他们在职业上上升的空间不大,而且由于缺乏相应的流动机制,不少教师有一种小富即安、几十年如一日的倦怠。在成绩面前,有的教师并不是朝着更高目标的奋进,而是原地踏步,进取感不强,所以在工作中就容易出现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情况。比如有的教师对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作停留在服从和听从的层面,对学校安排的工作是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的欲 望不强。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荐,不少年龄比较大的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难以接受,由于在接受新理念、学习新方法上的主动性不强,课堂中还存在着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的现象,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

所以,我们虽然占有了全县较好的教师资源,但是产生的效益还没有做到化。

2、男女教师比例失调。

全48位语文教师中,仅有10名男语文教师,而且都是40以上中老年教师,虽然女教师性格温和,适合对少年儿童展开教育,但男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也是教育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年轻男教师的缺乏,使得我校男教师在各种教研与语文活动中的风采不明显,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语文教师一般还兼任班主任工作,工作量比较大,男性教师的缺乏,在工作中没有起到顶梁柱的作用,让女性教师有一定的疲倦感。

3、教师梯队培养效果不明显。

从教师的年龄层次分布上来说,中老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少,青蓝工程的实施效果不明显。而且在语文教师中,还缺乏一批在理念与业务水平上的领军人物,由于权威的缺失,教师教研的向心力不强,教师的梯队培养效果不明显。教龄超过15年的教师偏多,这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新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解读、新教学方法的取舍上都面临着较大的改变,而这样的改变由于以前的思维定势与学习、思考的不到位而不深刻,这也是我校教师的不足之一。

四、关于我校语文教师成长的一点思考:

1.科学规划,提高语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要提升各位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够较好地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发挥能力,展示自己的魅力,从而体会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内在满足。教师有了职业成就感,才能够促进自己在工作中的持续追求与付出。

为提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学校可以引导教师进行职业的科学规划,让各位教师的发展更有目标和阶梯感。让各位教师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引导教师站在职业生涯的全程上来看待自己每天的工作,看到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每一天的工作,可以使教师具有成长的自觉性。学校也可以在考核中进行相关的奖励和引导,让大家交流自己的发展规划,让各位教师在比较浓重的需要成长的氛围中工作。

2、立足教研组,开展教师需要的教研活动。

就参加培训方面来说,作为一名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的骨干教师,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教师在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跟他们在教材分析能力不强,教育理念把握不到位、学生学习阶段性要求把握不到位很有关系。由于缺乏完整、科学的培训体系,培训渠道不够稳定,导致的情况是:虽然现在的培训活动比较多,但在语文教材解读、新理念、新方法这些最基础但是又是最重要的培训上还不成系列,大都是为了促进某项工作进行主题式的研训活动,由于教师在理念、理论上的铺垫没有做足,这样的研训的效果与对现实工作的促进还是有限的。而且,由于这样的底蕴工作没有做好,平时教师在语文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活动中汲取的营养也是有限的。所以建议研训中心开展关于此的比较系统的培训,或者指导学校比较系统地开展相关的培训。

3、树立典型,实现智慧分享。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特别是年纪较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能够树立一些教师教学的典型,尽可能地为广大教师展现可供操作性的范式。虽然我们平时进行特级教师课堂实录的光碟播放,但是由于我们的学生、学习条件与特级教师的课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很多时候会有看时激情澎湃,学习时又无处下手。所以,在同年级或者同学段里,树立一些典型,进行智慧的分享,老师们学起来快,操作起来简单,备课和课件资源可以共享,这样的收益就会大很多。

通过同年级课堂的比较让每位老师提高目标意识,实施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要准确,尽可能地深入学习文本语言文字。比如预习的开展,预习作为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应该得到很好的强调,那如何组织学生更好地开展预习活动呢,语文组可以开展相关的研讨,让优秀教师的经验进行交流,形成一个可以比较好操作的程序,让其他的教师能够进行智慧的分享。

篇七: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71%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6。4%。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愿意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人们过上幸福生活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内容有些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尤其是小学从三年级开英语课,但很多小学校里英语老师数量太少,导致老师工作量太大,出现了“一人多课”的现象。一些老师竟教全校学生的英语,可见工作量之大!由此导致教师不能安心工作

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县、乡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村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很多骨干教师不愿意呆在农村,调至乡镇或县一级教育机构,这是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3。学生问题

通过和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才行。据调查,76%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就学生资源而言,学生基本上出了课本教材没有课外书可供阅读,学校里也因自身经济、书目价格太高等原因无法大量购进阅读书目供学生阅读,这就导致阅读视野很窄,

4。家庭问题

在西部农村,父母为了维持家庭这种开支,相当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由于隔代的关系,爷爷奶奶们大都很宠孙子孙女,对他们溺爱有加,这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形成都极为不利。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调皮,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他们,任他们由着性子来,一位有一个6岁小孙子的老人说:“没办法,爸爸妈妈没在家,我们根本管不住他。”

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

三、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

第二,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

第三,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靖远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充实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质量,在保持两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和制度,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使绝大部分乡村儿童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篇八: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篇九:教育调查报告

计算机已近在我们的各个生活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当地计算机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推进计算机的发展。

一.中小学教育中计算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状况

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中主要以汉语、英语、数学等学科为发展的知识领域,并兼容了地理、化学、物理等社会科学,以此来教育学生发展,然而却忽略了计算机科学这个日益发展的教育课程,计算机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新兴学科。计算机及其应用已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利的推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信息化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科学研究提供了积极的保障,而且在各种军事战争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小学教育似乎忽略了这一门新兴学科,教育机构并不太在乎在教学任务中抓住提高这门学科的推广力度。许多学生及老师不怎么了解它的优点,从而使中小学教育有一些局限性。

中小学教育课程有许多不足的教育模式,尤其在计算机教学领域,缺乏必要的联系意识,计算机胡发展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计算机思想思维并没有使大多数学习着所接受,致使计算机在日常教育中停留在不起眼的地位。通过对学生们的大概了解,许多学生心中还没有建立计算机这个意识,只是盲目的认识罢了,没有怎样去挖掘计算机隐含的价值,而教师在计算机教育中也只是片片讨论,没有将计算机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学任务中。

因此,我们在中小学教育中对于普及计算机知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更好的在教育改革中发挥计算机信息知识,需要每一位教师及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把计算机知识很好的和其他学科教育联系起来才会进一步促进计算机的发展,学生的教育知识以及应变能力将会极大胡提高。在以后的教育中应兼容对计算机发展的培养,使更多的信息帮助提高学校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其改革方向

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都采取以往的教育模式,因循守旧,用传统的教育体制发展教育事业,因此,很难在教育进展中有所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领域涌现出了许多系统综合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英国参与式教学的影响下,中国教育发展规律也有了极大的改变,还逐渐从传统的教育体系中脱离出来,被新的全面的思维所取代。其中涌现出的发散思维教育模式对后来的教育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不再盲目的接受知识,而是有规律有体系的深刻了解科学知识。找到其中的教学方法,从而使今年来的学校教育事业不断提高。

就我们这个地区来说,也许是处于贫困地区吧,新的教学方法还没有普及与推广,因此,这里的教育水平比起南方等城市就显得非常不足,许多教学方法远不足以前那些。因此,这里的教育体制急待完善与加强。而计算机在此中也没有过多的涉及,好多计算机的信息知识、系统结构并没有建立起来,在教育教学中似乎没有固定统一的教育规律。

就这里的教育改革方向而言,我们应加大力度提倡使用新的教育思维,让计算机信息技术深入到改革教育发展中,用全面综合的一种教育规律来引导教育事业,并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模式以及信息产业技术。在教育中千万不可遗漏对计算机的发展,始终把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型科学来发展。

三.对计算机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社会调查总结

1.通过组织团队对学校教育中计算机普及发展的调查分析

就学校的教育本身而言,有明显的科学教育倾向,其中忽略了一些必要的教育任务。缺乏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教育规律制度,并没有过高的教育水,教育机构对对学生的教育事业不够热情。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喜爱基本课程教育,而对计算机学科课程并不让大多数学生所接纳,使学校教育存在不平衡发展,如此怎么可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实践中有关社会重点问题的研究

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拥有一套过硬的思想理念,一种过硬的创新思维模式。如此才可以保障国家民族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通过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关心经济方面的问题,相对不怎么提及科学文化事业,人们的商业意识比较浓厚,而教育文化水平却相当低乏,由此断定,这个地区的发展模式应该以经济为主,而科学文化意识就显得非常单薄。

由以上两个调查及分析可以粗略的认为,我们个地区并不怎么关注信息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发展,并且在教育教学事业中忽略了对一些学科的教育,而计算机在这里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是停留在一个不起眼的地位,人们还没有被信息时代的潮流所碰撞,要全面推动这个地区计算机事业的发展比较困难。

四.计算机在今后的发展进程概要的提议

因此调查分析我们这个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目前的状况及面临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可能为相关部门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未来的信息技术型人才,我们有责任深入农村中小学做调查研究,这样可以使我们比较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而为解决问题提供事实上的依据,同时也为以后投身于教育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十:教育调查报告

带着喜悦和期盼,我参加了大连教育学院组织的上海学习考察团。参观了上海南阳实验幼儿园、常熟幼儿园、南西幼儿园、威海路幼儿园。每所幼儿园都别具特色,每所幼儿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丰富多彩的活动区设置,充分体现着教育渗透在每一个角落。

想到上海,我仿佛又走进了南阳实验幼儿园。那红绿相间的小栅栏、小小的庭院、浓郁的树阴、清请的喷 水池、嫩嫩的小草……推开活动室的门,墙上、壁橱内,琳琅满目、叮叮当当。这边是主题活动“小鸡的家”,几个孩子在做手工。那边是糖果屋,糖果爸爸有小枕头那么大,棒帮糖和巧克力也跑来集合了。往里走是春天的主题,一个女孩拿着纱巾,随音乐欢快地跳着。“牛奶吧”里一个小男孩津津有味地吃着点心;后面有一个数码摄影中心几把花伞倒挂着垂下来,伞边的小挂饰随风飘荡着……

一个小男孩走过来,郑重地邀请我到他的船上旅行,我高兴的走过去,那用报纸组合的巨轮是泰坦尼克号呀,我担心地问他,你的船安全么?它不会沉下去么?男孩自信地说,我的船上有二十艘救生艇呢!坐在“豪华巨轮”上,我仿佛回到了儿时,脸上荡漾着孩子般的笑容。在这幽雅的环境里,老师们曾付出怎样的辛苦啊!虽然活动区展示的都是孩子们的作品,但是哪一幅墙饰不是老师的巧妙构思呢?哪一个角落里没有老师的辛勤汗水呢?我对这些老师们肃然起敬,我被这些老师们深深地感动着。

二、“做中学”的新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同时让我们认识到,教师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1、什么是“做中学”

这次学习,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做中学”这三个字,那么。究竟什么是“做中学”?

“做中学”是我们国家教育部与法国合作开展的科学教育项目。它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过程中,自己去寻找真理,自己去揭开科学的面纱,让科学走进每个孩子们的心灵。

上海的“做中学”已搞了四年多了,一路跌跌撞撞,走了许多弯路,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次我们观摩了英子老师的一节课《纸吸水吗》,课堂上孩子们把从家里带来的白纸、餐巾纸、包装纸、瓦棱纸、双面胶纸等等,纷纷投入水中,然后按老师的规定,进行分类,就是把吸水的和不吸水的粘贴在两个记录板上,实验过程中,有的孩子很认真,有的孩子则一带而过,所以得出的结论就出现分歧。如有的说瓦棱纸吸水,有的说不吸水;大多数孩子说双面胶纸不吸水,只有几个孩子说双面胶纸吸水。老师没有马上做评判,而是让孩子们保留自己的观点,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实验。这就是“做中学”的精髓所在,让孩子们自己做记录,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真想、真做、真学。

2、尽快提高教师的基本科学素养,培养教师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过去我们常说,“老师要有一桶水,孩子才能有一碗水”,而这个观念已过时了,已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了,现在教师要有更多的水,要使自己成为“长流水”,成为“奔腾的小河”。

法国的老师在给上海老师培训时,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能想个办法让我看到“热空气上升”,当时老师们面面相觑,谁也没琢磨出来。法国老师从墙角拿来笤帚,让一位老师拿绳拎着,下面系了两个塑料袋,然后拿打火机一打,大家马上看到了热空气上升。当时所有的老师都惊呆了。我们老师缺少什么?缺少把真理诠释出来的本领,缺少想象力。所以。我们要搞“做中学”,老师们首先要“做中学”。老师必须不断地锤炼自己,你才能带领孩子们走向真理。例如“让热水变冷”,“让纸发出声音”。

3、寻求社会多种资源的参与和支持

在法国,做中学的老师们,都是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研究领域的专家。上海充分利用校园的资源,请科学工作者、教授和大学生们走进校园,走进科学教育课堂,与小朋友们一起观察树、花、鸟、昆虫等等。倾听孩子们的讨论,解答孩子们的问题。总之,科学教育改革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全社会各界的支持。

三、作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骨干的作用,在学习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从上海回来后,我觉得自己的身体里仿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工作起来更有劲头,更有信心,我把自己的这些体验潜移默化地传给了班里的老师,又逐渐地带动了全园上上下下的转变,现在我们沈司幼儿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的良好风气。

1、教师们开始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计划将我们的新园舍建成儿童成长的乐园。

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借鉴上海的理念,采取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相互转换的形式。

3、学会倾听和分析儿童的问题,做反思型老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我们不仅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指导孩子们的实践,还要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理念,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位骨干教师都善于钻研、善于反思,都有计划地带动自己的幼儿园脚踏实地地向前走,那么我们沙河口区的幼教事业,将走向更加美好、更加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