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心得 篇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人们的思想道德及对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育课堂陷入了“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教学效益差”的困境. 现行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对于引导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生个人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教材的局限性,以往的德育课堂出现了一些弊端。
德育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但作为德育教材,不要说一出版,就是在刚刚酝酿要形成文字时就已经滞后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教材的变化远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从而形成理论和实际脱节。不同的学校学生的特点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德育教师只是按照教材讲解难免会出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接受的东西却很少。如何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来学习德育,提高德育课教学的效率,这学期张主任带领我们进行了德育教学课改活动,虽然任务艰巨,备课量难度加大,通过一学期对十二个专题的讲解,从学生那里得到证明我们进行的课改是很有成效的,为此作为一名德育教师对于如何上好德育课有了更新更多的认识。
每个人对一节课的评价和衡量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尺度。一堂好课有它自己的基本要求,但是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我认为一堂德育课最起码的应该让学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得到一些感悟、引发一点思考。如果所教的学生能在德育课堂上有这三方面的变化,我们的德育课堂是成功的。
一、 让学生懂得一些道理
这个道理包括做人的道理、处事的道理、科学道理、人生道理等等。德育课堂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道德品质上有所提高,但是现在的学生由于从小倍受溺爱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致使有的学生不知如何尊重他人及尊重他人的意义,进而不知尊重老师和课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每一堂课的前五分钟开展了对学生的习礼活动,这一活动包括让学生提前一分钟静候老师的到来、迟到的同学要敲门向老师报告、准备好书本笔、上课下课时要起立问候老师、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上课时不要接打手机等。通过这些规范,学生增加了对德育课堂和德育老师的重视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德育课的学习中,学生也会把在德育课堂上的好的行为习惯带到其他科目的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了全校的课堂教学效果。
除了让学生学习礼仪之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在每个专题的讲解重都通过创设与学生贴近的情境,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如在讲生命教育这个专题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的一个例子: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拣起水洼里的小鱼,用力把它们仍回大海。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仍?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讲完之后我让学生假设他们是这个散步的人,看了小男孩的举动并听了小男孩的回答后你会怎样做,很多同学都说他也会跟着小男孩一起把尽可能多的小鱼扔回大海,并知道了一切生物都有其生命,活着就是幸福的,我们要珍爱生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二、 让学生有所感悟
感悟包括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感悟、爱的感悟、心灵的感悟。学生只有自己有所感悟了,才是接受了我们所传授的知识,我们的课才是有意义的课。我在讲宽容这个专题时,直接把这个专题的题目命名为感悟宽容,那么如何让学生感悟宽容,我首先是让学生理解宽容,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知道宽容不仅要宽容你的亲人、朋友,更重要的是要宽容你的敌人。其次,是让学生懂得宽容的意义,我通过陶行知的“四块糖”、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及学生中的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感悟到了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博大的情怀的道理。最后让学生学会宽容即学会容人之长,容人之短等等。通过以上的设计让学生真正的感悟到了宽容并在以后的生活重能做到宽容,
三、 让学生引发一点思考
课堂内容本身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老师的故事、课上即兴的事例,都能引发思考。包括自我的反省、对自己各种行为的思考等。无论是知识、道理、感悟和思考,都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是可以延伸到课外的,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教师多和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创设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多提一些与学生相关的问题。如,讲习惯这个专题时,让学生知道好习惯的重要性之后,就应及时让学生思考自己有那些好习惯以后应该注意培养哪些好习惯。
一堂课,一定要有一点、一个地方、一个细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学生每天要上的课很多,凭什么我们的课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我们的课堂上,就应该出现其他课堂、其他老师没能给学生的、又能让学生受益的东西。意味着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具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的东西,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学生就不会再烦我们的课堂。
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多年的教学和学习中获得了一些经验,但仍有很多未知的东西。我会继续在教学岗位上探索和实践,让我的课堂更加精彩有意义。
德育教学心得 篇2
在德育内容方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常常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内容进行灌输,在德育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要促进人的社会化,片面地把其理解为对社会的顺应,而很少强调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在德育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差异亦得不到合理的承认。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不注重积极疏导并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将批评与惩罚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其结果,我们所培养的人常常表现为处在被人支配的地位,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爱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常常表现出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和回避矛盾,缺少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表现出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追求循规蹈矩,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大业。21世纪将要求人的主体性能进一步弘扬;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更具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等独立的人格,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强烈的竞争意识、广泛的爱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认为研究德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德育面临的新课题。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既具有主体意识,又具有主体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现将我个人的观点陈述如下:
一、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证明,在德育过程中,尽可能支持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逐步形成道德需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学生的道德行为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正在进行着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自然它应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的目标。引导学生选一条最有针对性的作为,经常带在身上,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让它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一位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革命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制订一个实现自己一定理想信念的行动计划,并公布于众,在大家指导、帮助和监督下落实。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了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①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②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③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④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四、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教育者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应坚持以下几点:
一 是自愿选择。教师把选择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二 是独立自主。教师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三 是实践锻炼。教师要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四 是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才干得以提高。
总之,在德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早放手才能早独创,只有早当家才能早成熟,只有在当家做主的实践中才能促使学生主体性发展,锻炼未来的“当家人”。
德育教学心得 篇3
作为_班的班主任,而且还是一个中职班主任,本学期的德育工作已经结束,为此我来为自己一学期的德育工作做如下的:
一、用心聆听
用心聆听学生的感受,是最简单的关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就必须和学生交流、沟通,沟通的时候要采取迂回的战术,不能直入主题,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可以从学生喜欢的一本小说谈起,也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明星谈起,真切的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想法,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最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达到预期效果。
二、用爱浇灌
心中有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只有全身心的去爱每一个学生,才是我们智慧教育的源泉,更是教育教学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教育学生就像养花一样,一边用爱浇灌,一边静待花开。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我们静心观察花的种类,再以此选择耕耘的方式,再适度引导,除杂草,保丰茂。
三、用情培育
用情的教育才能够打动人心,才能够打开心灵沟通的渠道。教师对学生的爱,需要师情的具体表达。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师情的存在,用师情去打动学生,去吸引学生,去感染学生。对学生要充满热爱,充分尊重、信任他们,用师情去滋润他们。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老师的情感,体会老师的用心。与此同时,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师情才会更温存、更感动、更暖心。
四、从细微处着手
和学生朝夕相处,我会特别的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室里,我通常会准备两样东西:一样食盐,一样蒲公英。因为,学生在校饮食不注意,经常会有学生肠胃不舒服,喝点盐开水可以缓解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发烧的症状也很常见,我通常会让他们喝点蒲公英水,来缓解不适。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从未忽视过,我坚信:只有秉承着认真细心的态度,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才能尽到班主任的职责和义务。
作为中职班主任,深知责任的重大与艰巨,能做到的就是用心用爱用情去做到更好,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学有所成。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育人的道路上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然而收获的却是一份份充实和沉甸甸的情感。
德育教学心得 篇4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
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项原则:
1.公开性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
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1.谈话式代替指责式
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
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2.帮助法代替责罚法
学生在成长的阶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过多地横加指责,或告之家长加以惩罚,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既于事无补,又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
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3.利用情境批评
学生的表现,常受他们粗浅的是非观,好恶感所左右,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逞一时之勇,求一时之快,对自己的缺点视若无睹。例如:
不珍惜时间,做事不严谨,学习不刻苦等等。
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讽刺与幽默,设计师之家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适当地调换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当他们感受到因自己的缺点导致活动的不成功或失败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启发他们教育自己,这比教师命令、教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4.冷处理代替热处理
批评,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进行,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时各种方式用尽也难奏效,使老师觉得采用纪律处分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纪律处分只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它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让学生害怕、畏惧,却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这样,纪律处分可能起到压服的作用,但不能使之心服。因此,必须以冷处理代替热处理,耐心等待、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水到渠成的批评,可能更能奏效。
四、批评的注意点
1.要“批评”在理上
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才能切中学生心理矛盾,改变学生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2.要“批”而有情
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要使自己的“批评”为学生乐于接受,就不但要做到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通才能理达。否则,理虽直,情不通也是难以奏效的。只有理中蕴情,情中含理,情理交融,这样的批评才能起到警策,激励,鼓舞,教育的作用。
3.批评注意分寸
批评有的宜在课堂上或大庭广众中公开“说”;有的宜在课后个谈心时悄悄“说”;有的宜点到为止,留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领会;有的宜条分缕析,讲清利弊教会学生分析得失,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寓批评于尊重之中,于表扬之中,于谈心之中,于谅解之中,于自责之中,于关怀之中,于希望之中,于玩笑之中,于幽默之中,于激励之中。这样的批评,没有疾言厉色的指责,没有错一罚百的处罚,但是被批评的学生在汗颜愧疚的同时萌生的是知错改错的决心。
4.批评还要指出努力的方向
批评是为了帮助改正自身缺点,完善自我形象。批评时,教师还要注意适时地点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即如何完善自我形象,完善自我形象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预定目标前进,才能达到教师批评的真正目的――改正缺点,完善自我。
德育教学心得 篇5
从教二十二年,第一次做班主任工作。仅三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月考、队列操比赛、期中考试和卫生拉练检查。我们班都获得了第一名和同仁的好评。其间的工作,我首先感谢校各级领导对我的信任,再次感谢各位同仁对我的指导帮助,也感谢我班的三十名学生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班主任的工作,各有各的方式和方法,但我坚守的原则就是做“圣母式”的班主任而不做“后妈式”的和“狼外婆式”的。而教育本身就是以德育为先,治理心灵比治理形象更重要。“厚德载物”的道理想必人人皆知,“爱”字当先,“严”字为辅,严爱兼行,乃为师德。我认为德育的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为转化个别的“差生”问题的教育,但转化后进生确实也是个不可以忽略的教育方向。
在我的班级里,我注重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我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做表率,并加以爱他们如己出,关心、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比如棋同学,刚刚开学不久,有一天找到我,他担心午饭吃不饱,和我说的时候眼睛都红了,我看着他要哭的样子我心里好不是滋味,我告诉他:放心,人人都有份,都会让你吃饱的。放学后我还惦记着这件事,怕他有负担,搞坏心情,我就电话过去,询问一下,安慰好他,感觉他心情不错了,我才放心。自己都在想:怎么会这样呢?这可能就是一种母爱的原始力量。这孩子和爷爷过,父母离异,爸爸在外地打工,脑子聪明,就是需要有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了。也许是他的身世感染着我,也许班里每一个孩子,我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的心情吧。)使他们从我的言行中看到该怎么做人做事的,再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他们,从而发展、完善他们。
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大家心灵上的朋友,这是我作为班主任的首要达到的目标。这本身也是教育的真谛:是尊重,是保护,是帮助,是支持,是满足,是宽容,是温暖,是幸福。把班级带好、带优秀,把优秀做成习惯,把成功作为理念——不管结果是否完美。我们都要有思想动机和行为标准上的优秀,把小事做优秀,这就是优秀的习惯。我相信: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只要有一点超越,就会有成功。而成功在于过程,不在结果,过程中的付出和超越的“幸福感”就是成功。
在这里仅列举个例,来总结一下我如何做班集体和个人德育工作的。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尊重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班学生论文化底子,不算好,分给我们班的前几名优等生都去了别的学校。我发现即使优等生也经常写错别字,后进生有的摆竖式都不会,小学的基础不太好。也没有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论生活习惯,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现在的父母也溺爱孩子,在家基本不做什么,娇生惯养,还有的是单亲甚至父母都不在身边,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不会学习,不爱劳动,随意性强,纪律不放在心里。面对这样时代、环境的孩子,总体上的教育就以我的做和说感染他们,拿好的榜样、例子说事,耐心讲道理,明白的孩子真的改变了不少,不懂或者说无动于衷的性格的我就单独谈,遇事总结,让他明白相关道理,积少成多,让他们在一件件小事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积累情感。所以我的观点是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的成长教育,读书读不好,可以学做人,学的不一定很多,但学一样就做好一样,勿急勿躁,稳中提高。
我班有个冯同学,家庭里上面有两个姐姐,可以想象在家娇惯成什么样子,小学的时候就不爱学习,老师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无可奈何,管严了,爷爷都心疼,父亲常年在外上班,妈妈不识几个字,不会管也管不了,还有性格的遗传性感染,使得这孩子随便得很。老师们来上课就都反映他让人头疼。整天总出问题,嗓门尖细大,叫叫嚷嚷,性格外向,好动好调皮,躲避劳动,也不会干活,课上动手动脚,出怪动静,还坐不住,骚扰他人,弄的谁也不喜欢和他坐一起。嘴还挺能讲,遇事振振有词,在车上也是说个不停,还脏话频出,可笑的是他还喜欢看别人的过犯,唠叨没完,让他闭嘴都没作用。就像一头脱缰野马,放荡不羁。
对待这类学生,要有耐性。对待他们总爱犯错误的问题,我认为犯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正确看待,抓住每一个细节的小事,赏罚分明,严松有度,处理得让他心服口服,让班主任在他心中成为“英雄”时,老师的管教就有说服力了。同时还要看到他的优点,夸奖他,鼓励他,然后他会很努力地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的。
开学不太长的一次劳动,他把一位同学的眼镜给踩碎了,我告诉他应该按价赔偿给人家。他听了后很不高兴,坐在了班级的窗台上来表明他的态度,又气又恼的样子。在他这种情绪下,我选择的是不理不睬,等过了几节课后,看他情绪平静了些,我开始找他谈。告诉他,人的一生总要在承担和负责中生存。自己做错了事自己就得负责。开始时他和我讲在小学,谁欺负他,学校老师说他了,他爷爷最惯着他了,都去怎么怎么样。我告诉他那样的做法不太合适,对你的成长也没什么好处,告诉他成绩差,但人品不能差,习惯和情操要优秀。人要学会养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同时遇挫折不气馁,遇事不自负。就这事,虽然你不是故意的,但也不能因为因眼镜的价钱高就舍不得自己的钱,这是你应该承担的,人家不要,我们也要主动赔给人家的。我还给他讲了我自己亲身经历的赔人家好几百元钱的事,并说那事也不怨我,不是故意的,但就得承担。亏了也要做,就算给自己个警戒吧。谈了半节课的时间,终于认错了,并说:老师要不是你这么讲,我才不给赔呢。这回我愿赔。明天我就拿钱来……
又过了一个月,冯同学又一次与另一名女生用班级的班标打闹,把班标打坏了,经调查才知道是他弄坏的。按照班级制度处理,他那个性又来了,回家里在网上找我聊,我再次和他谈,用“冷热交替法”,“软硬兼施法”,“理情结合法”,最终还是说服了他,并保证以后改正自己身上的多个毛病,自己还承认自己板不住自己。我说:慢慢来,一件一件改。
二、全面评价学生,不把考试万能化。
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以分的高低评价学生的优差,考试成绩好了,一俊
百俊。如果这样,班主任的工作就会一“分”障目,不见泰山。卢森堡说: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肝地撞倒了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为了分数撞倒了孩子,那真是一种滔天大罪。当然也不能否定考试、分数的重要性,高分的学生在名牌大学、公司里还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优秀的。但不是教育的唯一。人是多元化的,每一种“才”都是人才。所以就如冯同学,我试着从他身上找学习以外的优点,比如他很会适时说话,也能在关键的时刻为班级着想,为老师着想,犯了错误,他会关心会不会影响到班级的分数等各项考核和荣誉。我曾经告诉学生,中午打饭第一份要给长者,他就记住了,每天都嚷嚷着“谁第一个打饭先给老师”。夸奖他的时候他是害羞的,也是美滋滋的;犯错误了,说他的时候,他冲着你憨笑,让你还说什么啊,看他那样子,又可气又可爱,在交流中相处中解决了问题也促进了师生间的感情。
这以后他也很努力地学习和改正自己习惯性的毛病。现在的班级听不到他成天尖尖的叫喊声了;从开始试着让他拖地到扫地到清理暖气管子缝隙里的灰尘;从做不好到做很好;从不知道做到主动知道做了,在大清扫中主动洗一大堆的抹布、分工具给大家;还有他的爱心,别的班级来借工具,他热心帮助借东西给人;维护老师,维护班级;有什么事情和父母沟通不了了,他就找我,这是对我的信任和我在他心中的“英雄”地位获得的;他说有人要打架,告诉我,我说:放心,老师会平息这事的,他说的一句谢谢老师,他的每次打电话的礼貌,都是他的优点,尽管平日里说话时大大咧咧。冯同学自身的努力和种种改变,都无一在证明教育的本质重在对人会做人做事,道德上的培育的真理。
三、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我管理班级和学生,主张松严适时而变。生活上做他们的慈母,学习上做他们的良师,交流上做他们的益友,错误上待之宽容。让学生感受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在通情达理中容忍宽恕学生的某些错误,以委婉且严厉的方法教育、鼓励、警示;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去证明老师既严又松,适时遇事而论。所以在纪律上、卫生方面、学习上,我们班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告诉他们制定的班级各项制度可不只是一张白纸黑字,是起“法律”效力的,故意违反者必严惩不怠,但我也希望惩罚的制度真的成为一张“废纸”,到那时,也恰恰在证明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已经变得都优秀了。
就这样,在我们班里没有一个不拿笔学习写字的。没人敢懒惰不思考的。作为班主任,我必须在多方面地努力、用心、奋斗,不做拉倒,做就做好。七科我都争取时间去指导和辅导,自习和看自习的课,我都包下来了,或者学习,或者讲事,或反思或总结。或教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对于数学的解方程部分,我编了四句记忆押韵诗,以便同学们在加减正负数上不出错。
在这几个月的班主任工作中,虽然自己计划的事情多些,真的也累些,起早贪黑地想事、谋事、做事,但感觉学生就像一本本的书籍,一本本需要我们教师用情、用爱、用心去细细研读的书。看着他们的成长和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了,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冰心说过: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我最喜欢这种味道和感觉的诗了。在心里的那种品味,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因为我正在体会着。
德育教学心得 篇6
当班主任刚好整整一年,感受真是道不尽也说不完。期末即将结束,我在此小结本学期的德育工作。
一、小小的进步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我作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而且还是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这任务更是重的很。通过与学生一年的接触和一年的工作努力,德育工作小有收获。我们班级里的学生基本上到校早,来校后都在外面玩耍,到第一节上课时心还在外面。于是,我要求到校的小朋友做在教室里晨读,利用好这个宝贵的学习时间。
起初,我们班级里的晨读纪律不是很好,学习效率很低。学生不是说话,就是做在那里玩游戏,哪怕一块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个早晨。怎样把晨读时间利用好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于是我决定和学生一起晨读,每天自己到教室里领读,监督学生晨读,采取比一比等方式激发学生晨读的兴趣,在班级中选取小老师上台来领读,帮老师来监督。就这样,渐渐地一个月过去了,学生便习惯一大早到教室就是拿出书晨,班级里的纪律也就好了很多。
进步的不只这一点,现在只要一下课,学生都会跑到图书角去看书,然后几个人津津有味的读故事,直到上课铃响了才把书放下。学生这种爱看书的习惯使我很开心,也很自豪,这只是我起初无事时拿书看的一个动作所影响的。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胜于言传。在小朋友眼里,老师就是榜样。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让自己溶入到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而把自己当学生,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二、小小的成绩
不论是拔河比赛还是广播操比赛,眼保健操比赛,学生都以自己班级的荣誉而努力,也因获奖而高兴。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潜力是无限大的。
本学期,我利用班队课,都以故事的形式给学生传输德育的知识,寓教于乐,学生的德育水平有所提高。
三、不足及反思
一个班级总会有几个捣蛋、调皮的学生。这些学生该如何教育,这使我很困惑。像舒_,总是爱拿别人的东西,教育过很多次,也请过家长,可是小偷小摸的习惯改不掉。李__,总有老师向我反应该生上课总喜欢讲话,表扬也罢,批评也好,招数用尽,不见起效。
难道是这些学生“朽木不可雕”也,还是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从本质上挖掘原因,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学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何以“打胜仗”。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随性,只是有事了才找学生聊聊天。与家长的沟通也不多。
四、下学期工作措施与改进
1、“不求个个成才,但愿人人有用”,把握好学生个性,展现学生个性。
2、继续搞好寓教于乐的班级活动,维持良好的班风。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拓宽家访渠道,认真组织好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