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简报

2024-03-01 05:08:04范文大全打开翻译

篇一: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简报

气温逐渐转凉

秋冬季高发疾病也开始活跃了

尤其是传染病,如流感、水痘、诺如病毒、细菌性结膜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青少年儿童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防范。

1、流感

流感是什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在流感季来临之前要及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同时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2、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什么?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行的高发季,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常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传播。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可以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3、在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3、水痘

水痘是什么?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主要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

水痘的症状有哪些?

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以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传染力极强。

水痘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俗称“见面传”。

如何预防水痘?

1、房间定时开窗通风,尽可能的让阳光照射,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

2、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即可有效预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3、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上学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等到全身皮疹结痂脱落,才可以去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

4、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是什么?

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又称“红眼病”,多发于春季和秋季。儿童患细菌性结膜炎多为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流感嗜血杆菌性结膜炎易在学校和家庭中传播感染。

细菌性结膜炎症状有哪些?

细菌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有眼红,可以看到眼球表面充血发红,看到清晰的血丝,还可能会有异物感、烧灼感、痒、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细菌性结膜炎传播途径是什么?

结膜炎致病菌常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玩具、水龙头、门把手等传播,也有可能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如何预防细菌性结膜炎?

1、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严禁用脏手揉眼睛。

2、在流行期,公用水龙头、电梯扶手、门把手、电话、用具、玩具等要注意消毒;接触电脑键盘后要洗手,切忌揉眼、搓脸,尤其是使用公共键盘后。

3、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用流动水洗脸和手,不接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治疗使用过的医疗器具。

4、不要与他人共用眼部药物、眼部化妆品和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药品或用品,不采用集体滴眼药的方式预防眼病。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我国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易发生集体感染。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孩子使用的餐具等物品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本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托幼机构及学校应做好晨检午检,及时发现患病儿童,及时隔离患病儿童,防止感染他人。

6、家长要尽量配合托幼机构的晨午检工作,不得隐瞒孩子病情。

7、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8、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尤其是减少该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

6、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什么?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大嘴巴”。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高发于冬春季,多发于5-9岁的儿童,成人也可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一般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的腮腺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接触被唾液污染的衣服、食物、玩具等物品也可被传染。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18-24月龄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一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但接种一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荐儿童入小学前再次接种一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清洗玩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3、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篇二: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简报

尊敬各位家长:

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以下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供家长们参考。

1

麻疹

小儿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小儿麻疹患者是小儿麻疹的主要传染源。同一家庭、同一幼儿园、同—班级的小儿,因为接触多,最容易受到传染而患病。在电影院、公共汽车、娱乐场所与小儿麻疹病人短时间接触,也能造成传染。如果接触了病人刚刚用过的手巾、玩具等,也有传染上小儿麻疹的可能。在照顾了小儿麻疹病孩后,不注意消毒又去照顾别的孩子,也会造成传染。

预防麻疹,提高人群免疫力是关键,因此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如发现麻疹病人,则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

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非常严重。

3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其主要病原体有鼻病毒,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及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引起流行,但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某些流行。感冒多呈自限性,一般经5-7天痊愈。

4

手足口病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现分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图1;手掌图2或脚掌图3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预防:

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

5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1~7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

传播途径:以粪、口、接触、短距离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常发于夏秋季。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2、不在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长时间逗留,如大型超市、快餐店、游乐场所、影剧院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身体抗病力下降;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合理饮食。

7、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8、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必要时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

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校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篇三: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简报

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严峻防控下,又到了流感、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诺如病毒、水痘等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介绍给家长朋友。

传播途径

由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温度增加衣物,注意保暖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提高抵抗力

少去人多密集的场所

手足口病

02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顾名思义,就是手足、口咽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常伴有口痛、咳嗽、流涕、厌食、低热等症状,多数症状较轻患儿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

传播途径

有气体传播、液体传播、固体传播三种途径。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热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肺炎、心肌炎等。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15字口诀: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疱疹性咽峡炎

03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夏秋季为高发期,主要侵犯1-7岁小儿。

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柯萨奇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儿童吸入含有病毒空气飞沫后引起疱疱疹性咽峡炎。其次,通过消化道传播,患者接触到含有柯萨奇病毒的玩具等物品后,不及时洗手,造成消化道传播。

主要症状

潜伏期3-5天,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8-40℃;

上颚出现水疱;

低烧,因溃疡导致幼儿流口水、拒食等症状。

预防措施

勤洗手、少去人多密集的场所、注意卫生、做好消毒。

诺如病毒

04

诺如病毒症状为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急性胃肠炎,可出现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因呕吐或腹泻次数较多,可导致脱水。

札如病毒

札如病毒与诺如病毒类似,扎如病毒感染后常出现腹泻、发烧、呕吐、反胃、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与诺如病毒感染相比,症状较轻。

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食物和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和粪便;

3、经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喷沫传播;

4、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主要症状

幼儿以腹泻为主要症状,成人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畏寒等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1、牢记“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

2、生食水果蔬菜要洗净;

3、喝开水,不吃生食及半生食;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水痘

05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多见于儿童,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易造成暴发流行,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传播。

主要症状

水痘皮疹首先出现于躯干和头部,后延及面部和四肢,以发际、胸背躯干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

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数小时后变为疱疹。水痘发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个阶段损害可在同一时间内并存于同一患者,尤其是在发疹第2天-3天,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此为水痘皮疹的另一重要特征。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水痘流行期间幼儿不去人多密集的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

家园配合

传染病不可怕,真诚期待您的理解与配合,与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健康、安全的天地。希望家长配合如下几点:

1、所有幼儿入园前须在家测量体温并拍照上传班级群,如有发热、肌肉酸痛、腹泻、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告知班主任;

2、晨检时,保健医如发现幼儿有疑似传染病症状,请家长配合将幼儿带回,及时就医或居家观察。班主任做好追访工作;

3、幼儿在园期间如有发热、呕吐、皮疹,班主任会通知家长,请家长及时将幼儿接回,到医院就诊或居家观察;

4、如确诊为传染病,隔离期满后,凭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医院复课证明(或门诊病历注明可以返校)方可入园。返园时带好病例、核酸证明、复课证明,必须先由保健医复验,合格后才能到班上课;

5、发热幼儿必须退烧48小时后,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返园。

6、适时接种疫苗。

为了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谢谢配合!

篇四: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简报

亲爱的家长朋友:

近期气温降低,秋冬的高发疾病也开始活跃了,尤其是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幼儿抵抗力较弱,需要格外防范。

在换季的时候,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幼儿园特此送上秋冬幼儿保健小贴士,宝爸宝妈们快快关注、行动起来吧!

一、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1、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2、注意事项: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二孩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二、流感

每年10月以后,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会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甚至死亡。

1、感染流感病毒,会怎么样?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3年版)》,流感的症状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能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

2、怎么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有效的方式。生活中做好防御措施,也能减少流感侵袭。

(1)用加湿器,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

秋冬季节较为干燥,由于空气中水分减少,咳嗽和打喷嚏等喷出的飞沫可以飞到很远,以致流感病毒乘势扩散。而高温多湿的环境可抑制流感病毒的传播。

高温环境可通过空调或其他取暖设备获得。室内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加湿,加湿器每隔1天清理1次。

(2)勤洗手,打喷嚏要遮住口鼻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染该病,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成人也会患。一般4~6月是高发季节,但部分地区在10~11月还会出现小高峰。

手足口病一般不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但是可能引起少数患儿发生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病情严重、发展较快的,还可能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从而导致死亡。

1、感染手足口病病毒,会怎么样?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23年版》,手足口病典型症状是发热、咽痛、流涕、咳嗽、食欲不振等,一般发热1-2天后在患儿的口腔、手、足、臀部会出现米粒或黄豆样的斑丘疹或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2、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首先是要接种相关疫苗。此外,保持卫生是关键: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4)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流行期间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四、诺如病毒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爆发高峰期,可通过手、口、粪便甚至飞沫传播,能够引起急性胃肠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属高危人群。

1、感染诺如病毒,会怎么样?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01月06日发布的《关于“诺如病毒”的风险解析》,感染诺如病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2、怎么预防诺如病毒?

(1)食物

按照“食品安全五大要点”的要求加工和准备食物,即保持食物和手的清洁、生熟分开、加工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熟食和食材要保存在安全温度5℃以下,或60℃以上、确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

(2)洗手

养成饭前便后用肥皂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

(3)远离传染源

班级内如有同学呕吐时,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居家隔离,不要带病上学。

五、肺炎

肺炎球菌性肺炎也是秋冬季高发的传染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因,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一个咳嗽或喷嚏就可以将带菌的飞沫散播在空气中,一旦宝宝抵抗力下降,肺炎球菌便伺机入侵身体各个部位。

1、感染病毒,会怎么样?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23年版)》,腺病毒肺炎起病急,常在起病之初就出现39℃以上的高热,可能伴有咳嗽、喘息,轻症一般在7-11天恢复正常,重症患儿高热可持续2-4周,一些患儿最高体温超过40℃。呼吸困难多始于病后3-5天,伴全身中毒症状,精神萎靡或者烦躁,甚至抽搐。部分患儿有腹泻、呕吐,甚至出现严重腹胀。

肺炎球菌肺炎还会引起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菌血症等;其中,肺炎球菌性脑膜炎还可能留下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和生命。

2、怎么预防肺炎?

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的有效手段,比如肺炎球菌疫苗。

另外,生活中还要做好防控:

(1)多去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

只要天气不错,就应该带孩子多去户外活动,半岁左右开始多晒太阳,时间的长短需要循序渐进,活动的内容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制定,增强孩子自身免疫力。

(2)减少接触

平时预防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跟感染的孩子亲密接触,有些成人是病原隐性携带者,接触或亲吻孩子前也要注意卫生。室内的空气也需要早晚开窗通风,保持新鲜。

(3)回家先洗手

外出回来,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法洗手,千万别忽视清洗外露的部分,如漱口、清洗鼻腔、眼睛等,降低感染的几率。

(4)不要让孩子穿太厚

有些父母心疼孩子,往往给孩子穿很多衣服,其实孩子是“怕热不怕冷”的。孩子衣物不应该比父母穿得多,穿衣过多导致孩子出汗,反而是导火索。

六、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猪头疯”,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主要发生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见于成年人。我国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季节性双峰分布,第一个发病高峰在4-7月,第二个发病高峰在10月-次年1月。

1、感染病毒,会怎么样?

据河南省疾控中心2023年7月18日发布的《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科学防控是关键》,这种病以腮腺肿胀为特征,典型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方、后方及下方发展,最终发展为肿大的腮腺,多伴有表面发热以及明显疼痛或压痛。

腮腺炎病毒可侵犯多个靶器官,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更要高度警惕,否则可能导致成年后的不育症。除了腮腺部位肿痛外,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左右,间断性。

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可怕,但是随之一起出现的并发症可不能大意。腮腺炎可以并发睾丸炎、病毒性脑炎、胰腺炎、心肌炎、肺炎等。

2、怎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还需要好习惯的保驾护航。

(1)少去公共场所

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必须立即隔离,避免传染。对患者用过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

(2)开窗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上午9-11时或下午2-4时,开窗10~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居室。

(3)做好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睡饱吃好,增强自身免疫力

早睡早起,保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疲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天冷也要适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七、过敏性皮炎

秋冬季时空气中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灰尘颗粒大大增加,孩子很容易患上过敏性皮炎。如果孩子皮肤脱皮症状非常明显,瘙痒难以有效抑制,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1)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清洁,清理卫生死角,尤其是高温潮湿的地方,防止尘螨和霉菌入侵。

(2)饲养有毛动物的家庭,应及时清理动物的毛发和排泄物,减少孩子患过敏性皮炎的几率。

(3)注意孩子的饮食,尽量少食用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的食物。均衡营养,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亲爱的家长,虽然秋冬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篇五: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简报

进入秋季,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加强广大师生、家长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构建和谐健康校园,温雅幼儿园现将几种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积极做好预防措施,与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美丽的季节!

常见秋季传染病

01

流行性感冒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病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突发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1、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3、节假日期间尽量少去人群聚集通风不畅的场所。

4、居家注意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5、咳嗽、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后清洁双手。

6、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戴好口罩。

02

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为主。多发生于5岁以下,传染性较强,其中污染的手是传播中的关键媒介。潜伏期为2-10天,属于自限性疾病,多在一周左右痊愈,少数患儿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症状

孩子感染手足口病病毒以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手足口病轻症患儿早期咳嗽、流鼻涕、流口水的症状,与感冒症状非常相似,有的还伴随恶心呕吐情况。当患儿发烧一到两天后,手、足、臀会开始出现皮疹的情况。当然还有部分患儿不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只表现在手、足、臀部位的皮疹,一般病情比较轻。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与绝大多数传染病类似,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饮食传播

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是肠道内的病毒,所以饮食传播是主要的扩散方式之一。被污染的水、不卫生或变质过期的食物都有可能将细菌不断扩散,引起孩子感染。

2、飞沫传播

患儿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几个小朋友靠在一起说话时,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播开来了。

3、接触传播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被子、内衣等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细菌,健康的小朋友接触到这些东西可能会让细菌有机可乘,还有小朋友过于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得比较快,家长要格外注意。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关键是做好卫生工作,切断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饮食习惯。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做好室内室外的卫生清洁工作。室内勤通风换气,洗晒衣物;避免带孩子去大量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3、每天对幼儿用品及时消毒。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

4、提高幼儿免疫力。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多带孩子出去运动、晒晒太阳;保证孩子充足地休息。

03

水痘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侵犯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在幼儿园、中小学等集体单位易引起爆发流行。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节高发。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水痘的症状

1、潜伏期:10-24天,一般为13-21天。

2、前驱期: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咽痛及全身不适,也可有低热,此期多为24小时。

3、发疹期:发热一般不高,1——2天后躯干、头面部出现红色斑疹及丘疹,数小时就成水泡,疱疹周围红晕,呈椭圆形,常伴痒感,使患儿烦躁不安。数日后干燥结痂,经1-2周脱落。皮疹有向心分布的特点,躯干多而四肢少。皮疹分批出现,常在同一部位有(丘疹、疱疹、结痂)。皮肤如无继发感染则不留疤痕。黏膜如中腔、咽部等,也常见皮疹。

如何预防水痘

1、应做好对传染源的管理。早期隔离,待皮疹全部结痂由医院开具复课证明方能上学,患病期间不要到同学家里串门、玩耍。

2、做好对生活和居住环境的空气消毒,坚持开门开窗,保持室内通风。

3、患者用过的被褥、用具等用太阳光照射、煮沸、84消毒等方法进行消毒。

4、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平时应养成勤洗手、勤换内衣裤、勤洗澡的良好卫生习惯。

5、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增加营养,提高人体的防病抵抗力。

6、家长、教师配合每天检查儿童躯干部分有无丘疹、皮疹出现。

04

诺如病毒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Norovirus),又称为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该病毒在全球广泛分布,资料显示,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诺如病毒的症状

1、发病时间:潜伏期为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96小时。

2、病程发展:

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胃肠炎相似,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故也称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粪便呈黄色稀水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无脓血与黏液。可伴有低热、咽痛、流涕、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本病免疫期短暂,可反复感染。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此外,日常生活接触也可引起该病的传播。

传播途径主要有:

1、感染性食物中毒和传染性胃肠炎。

2、生食海贝类及牡蛎等水生动物。

3、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患者的呕吐物及粪便,或者干燥之后通过尘埃感染。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1、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食品和饮水管理工作,加强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等工作,积极切断疾病的传染途径。

2、控制传染源

已经发病的学生要隔离治疗,暂停上课,应该在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3天后,由医院开具复课证明才可回校,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同学。对病人、疑似病人的吐泻物污染过的物品、厕所等进行消毒。

3、避免病从口入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对一些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最好少吃或不吃,饮用水煮开才喝,不要喝生水。

4、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教育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05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春、秋季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也是学校和托幼机构主要的传染病之一。一般3-15岁的儿童容易诱发此病,90%以上的病例为1~15岁的少年儿童,尤其是5~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所以,春季一定要特别注意帮助家里的孩子预防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

大多数起病较急,临床特征以腮腺肿胀最明显,其他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患者先觉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加重,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肿块以耳垂为中心,边缘界限不清,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

流行性腮腺炎也可侵犯颌下腺、舌下腺、睾丸、卵巢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引起化脓性炎症病变,易并发出现生殖器官炎症、脑膜炎、心肌炎、肾炎、胰腺炎等。

如何预防腮腺炎?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

3、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外出常戴口罩。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空气清新,家中常熏艾条杀菌。

6、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将是主要的预防手段之一,亦可减轻腮腺炎症状。

7、幼儿园要加强晨检。

正确护理腮腺炎患儿

1、隔离:孩子患了流行性腮腺炎,要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同时避免传染给其他儿童。

2、饮食: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应吃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多喝开水,以利于排出体内毒素。

3、消毒:小儿患腮腺炎后,所有日常用品每日消毒。如脸盆、毛巾、手绢等,可用开水烫,亦可用消毒液消毒。

4、降低体温:定时监测体温,可用冷敷、蒸汗等方式帮患儿降温。发热早期可用蒲地蓝、板蓝根等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5、减轻疼痛:腮肿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减轻疼痛。如果男孩的睾丸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

6、保持孩子口腔卫生:让孩子经常用温盐水漱口。

7、局部热敷:用包了毛巾的热水袋给孩子在患处热敷,可以减轻孩子患处的疼痛。

8、病情观察:脑膜炎多于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患儿会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应立即送往医院。

温馨提醒

1、若无并发症,大多数患儿能在7~10天内治愈,请家长们保持冷静别惊慌。

2、若幼儿出现并发症或病症严重,请及时就医,并且第一时间在确诊后告知老师。

3、请家长们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对孩子的用品勤消毒。

4、请家长们配合和幼儿园工作,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5、如若产生疑似病症,请不要坚持来上幼儿园,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染。应及时护理或前往就医。

流行性腮腺炎不可怕,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传染病一定会远离我们的孩子。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校园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都能远离疾病,茁壮成长!

篇六: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简报

秋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XX幼儿园提醒您做好秋季传染病的预防,以下是秋季常见的传染病预防保健知识,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健康小贴士

水痘

潜伏期常见为14天,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诊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预防是加强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诊后7天。接种水痘疫苗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

潜伏期常见为3天,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疱疹性咽峡炎

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急性腮腺炎

潜伏期常为14天,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发病1—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接种腮腺炎疫苗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

潜伏期1-3天,可短至6h,长至4天。急起高热,畏寒或寒颤,头痛、身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及畏光、流泪等眼部症状。咳嗽、胸骨后不适或烧灼、咽干、咽痛也较常见。体温可达40℃,面部潮红,咽部及结膜外眦部轻度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发热多于1-2天内达高峰,3-4天内热退,退热后呼吸道症状较明显并持续3-4天后消失,但乏力可持续1-2周。此型最常见。轻型患者发热不超过39℃,症状较轻,病程2-3天。

诺如病毒

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预防传染病措施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免着凉,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2、不在人口密集和空气污染的场所长时间逗留,如大型超市、快餐店、游乐场所、影剧院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增加营养。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7、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必要时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如有以上情况:请家长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第一时间向老师反馈,返园前需告知老师并持医院相关证明入园。为了宝贝们的健康,我们一直在行动、一直在路上。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篇七: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简报

秋冬季节,到底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呢?为了宝贝们的身体健康,爸爸妈妈也来学习一下吧!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病程一般为3-4天。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并发肺炎,预后较差。

普通型感冒

感冒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鼻及喉部)病毒性感染。儿童感冒时其症状多较成人为重,常有下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等。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

1、患儿要多注意休息,保证睡眠。

2、饮食要遵循“清淡”的原则。平时要多喝白开水,补充水份。

3、为阻止交叉感染,要及时对隔离患儿,间至少为一星期,等到病状消失后才可解除。

4、要多加注意房间的通风,确保宝宝所处环境的空气畅通。

5、确保鼻腔、咽喉以及口腔的洁净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较急,年长儿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

预防: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控制感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急性起病,患儿会有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等病症,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

1、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2、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3、接种麻疹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临床起病急,常有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前驱症状。数小时至1-2天后体温可升至39以上,出现唾液腺肿胀,腮腺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轻度触痛,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局部皮肤发热、紧张发亮但多不红,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2-4日。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波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口在早期可有红肿,有助于诊断。主要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预防:

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勤通风、勤晒被子。

预防传染病

1、积极学习和了解冬季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掌握防病知识,树立防病意识。

2、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

3、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平衡,营养搭配,保证每日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饮水,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

5、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6、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7、免疫防预,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接种流感、麻疹、流脑风疹、腮腺炎及水痘等各种疫苗。

8、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传染病患者聚集的场所。

9、疾病流行时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

10、早发现、早治疗,儿童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检查。

篇八: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简报

常见传染病

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需要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保健小知识吧!

秋季腹泻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伴随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2、3岁以下孩子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即可。

注意事项

1、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2、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二孩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预防措施

1、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2、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为宜。

麻疹

麻疹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预防措施

人群普遍易感,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临床表现

1、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斑)。

2、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3、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

传播途径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注意事项

1、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2、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

3、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4、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

1、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2、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3、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手足口病

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

1、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3、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4、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别是像学校食堂、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共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

临床表现

1、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

2、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

3、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

1、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秋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7、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饮食注意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

2、多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3、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4、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的知识非常重要,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家长注意

1、幼儿放学和假期在家,家长不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游玩。每周给幼儿洗头发1-2次,给幼儿剪指甲1次,给幼儿勤换衣服、袜子和鞋子。

2、按时将幼儿被褥清洗、消毒和晾晒。配合幼儿园幼儿生病时必须到正规医院看病,返园时携带康复证明。

3、家里的窗户勤通风、勤晒家用被褥,保持家中空气清新。假期外出回家后督促幼儿肥皂流水洗手。

篇九: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简报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让我们大家健康每一天。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大人小孩都经常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冬天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正确洗手七步伐: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

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虽然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什么疫苗,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5、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6、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水是人类每天必须所摄取的,喝水就成为了我们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忽视水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水也是可以预防很多传染细菌的哦!所以请不要忘记要多喝水哦!

篇十: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简报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愉快的国庆假期已接近尾声,随着假期的到来,人流量的增加,各种病毒、细菌也簇拥而至,气候的变化会让不少小朋友不适应,秋季都有哪些容易传染的疾病呢,让我们来认识了解一下吧!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一般为3至7天,最长不超过14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型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坚持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尽量减少聚餐聚会和走亲访友,非必要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场所、医疗机构时规范佩戴口罩,主动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等工作,保持社交距离。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什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在流感季来临之前要及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同时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什么?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行的高发季,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常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传播。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可以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3、在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我国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易发生集体感染。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孩子使用的餐具等物品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本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托幼机构及学校应做好晨检午检,及时发现患病儿童,及时隔离患病儿童,防止感染他人。

6、家长要尽量配合托幼机构的晨午检工作,不得隐瞒孩子病情。

7、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8、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尤其是减少该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什么?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大嘴巴”。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高发于冬春季,多发于5-9岁的儿童,成人也可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一般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的腮腺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接触被唾液污染的衣服、食物、玩具等物品也可被传染。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18-24月龄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一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但接种一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荐儿童入小学前再次接种一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清洗玩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3、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水痘

水痘是什么?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主要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

水痘的症状有哪些?

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以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传染力极强。

水痘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俗称“见面传”。

如何预防水痘?

1、房间定时开窗通风,尽可能的让阳光照射,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

2、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即可有效预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3、经医生诊断为水痘的孩子,要在家中休息,暂时不要上学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等到全身皮疹结痂脱落,才可以去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幼儿上火,导致咽喉部干燥,这时如果不及时补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的侵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发热、全身酸痛、乏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流感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的物品接触发生传播。

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1、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2、外出或与感冒患者接触时加强防护,注意佩戴口罩。易感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减少参加聚集活动或出入人多的公共场合。若幼儿出现流感症状时,应自觉进行居家隔离,必要时要及时就医。

3、注意卫生,打喷嚏、咳嗽时遮掩口鼻,及时洗手;外出归来、餐前便后等均使用洗手液洗手。不用手直接接触眼、口、鼻。家长要定期打扫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口角炎

口角炎是什么?

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2和锌缺乏引起。

口角炎的症状有哪些?

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

如何预防口角炎?

1、口唇发干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尽量告诉幼儿不要舌头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脏手搔抓。

2、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

·秋季保健小知识·

01

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0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03

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以免孩子被传染疾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

04

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注意卫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勤洗手(七步洗手法)。

05

合理安排作息,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06

不食未加工和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07

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根据天气温度及时增减。

08

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幼儿常见传染病。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秋季传染病预防工作,

筑起一道健康屏障,

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