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实用文档工作总结内容页

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2024-01-13 21:17:23工作总结打开翻译

第一篇: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20__年__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指导思想为:坚持以____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总指导思想中,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学习要更好地回归校园,就需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那么,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影响深远。双减政策的具体执行程度,最终须归结于每一位教师的日常教学。

本文就从自身的教育教学情况出发,简短地谈一谈在不增加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历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探寻历史真相,体悟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历史学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历史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引领学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初中生刚接触历史这门新学科,加之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偏多,而课时有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本就面对着不小的挑战。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这是本人思考历史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四精”过程

(一)精备课

“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要想上好课,就必须要备好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步骤,是有序开展教学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备课不仅是上课前对即将要讲到内容的熟知,更多是对教材和课标有高屋建瓴般的把握,以及对所讲内容的教学设计,并且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地应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只有精备课,教师才能精准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从而精简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二)精授课

授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授课最直接的呈现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课堂教学如此重要,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什么,能得到什么,这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须时时关注的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目录部分。在每册教材的开篇学习中,让学生查看本册的单元构成,以及每个单元的内容构成,以形成对本册教材的整体感知。在每单元的开篇课上,让学生查看本单元的内容构成,以形成对本单元的整体感知。

第二,引导学生把握每个单元的主题,即单元标题。单元标题一般是该单元的主体线索,贯穿本单元的课时内容,体现某段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第三,每节课开始时,引导学生解读本课的标题,查看本课的组成部分。每课的标题是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对本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每部分内容的小标题是对该部分内容的概括。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思路,做好每部分内容之间的自然衔接,精确把握内容的处理程度,合适的方式,以及学生的课堂反映情况。

第五,每册结束后,在开始复习之前,引导学生认识并梳理本册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性,以强化学生对整本教材的整体感知,不仅能有条不紊地复习,并能取得历史思维上的发展和突破。

另外,在以上强调的整体感知环节中,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由五课内容组成,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整体把握该单元的学习内容

再以第四课为例,本课虽由四部分内容组成,但结合学生的认知顺序,把“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从第四部分“西周的分封制”中分离出,在做思维导图时把本课内容分成了五部分。

(三)精要求

根据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初中历史课程承受不少的压力,因为历史课程内容繁多,而历史课程课时有限,一节四十分钟的课进行不完完整的一课内容。历史学科是一门故事性、思想性与理论性都需兼具的学科,这使本就课时有限的历史课,矛盾更加明显。该怎么办?

在各种权衡下,本人做出了改变与选择:在精授课的同时,明确告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处理把握程度。明确哪些内容是通识性的记忆、理解性的背诵、理解并熟读、读一读有印象、看一看就行,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所有内容都背诵,分不清主次,会加重学习的负担。

(四)精练习

历史学科不需要题海战术,适度的练习即可,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储备,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和方法,是必须。所以,当堂练习必须是精确练习,尤其是材料题。当堂练习不仅是为了巩固所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当堂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学会正确地作答。

选择题较简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题干找出该题的题眼,结合自身所学,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项。材料题较有难度,也是拉开分值的关键,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阅读理解、历史思维等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如何对材料题进行阅读理解、问题解读、相关分析、精准归纳以及规范作答,这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刻意引导,甚至刻意训练,需要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长期坚持。

三。“一精”归宿:精心育人

在学科学习中,传道授业解惑,可以看作教师的显性影响力。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眼前的学科学习,还应看到学生的内心和灵魂,小孩子终会长大的自然规律,以及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勇气和阳光心态。

所以啊,要始终记住: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终将走进多彩世界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有幸陪伴他们的这三年里,尽自己的能力,全方面地助力他们的成长,然后看着他们更加沉稳地走进人生的下一个征程。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只有作为教师的我们自身不断提升,才能用我们的能量去影响学生,以促使他们不断地成长。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美吾美以及人之美,愿自己能给学生的成长产生尽可能多的积极影响。

第二篇: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升级与改革。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学生可以得到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的“双减”政策,为学生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解决语文作业问题。

一、优化课堂,提升质量。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学生必须随时做好课堂上的准备工作。比如,在讲九上小说单元内容时,我采用整合教材的方法,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把六篇课文速度三遍,解决两个问题:每篇小说的主人公和线索。做好充分的预习后,利用一周时间解决两个单元的课文,而后利用语文课堂阅读同一作家的作品或者同一题材的小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又能大量的阅读课外的小说,自然就能提高语文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教学之前,我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以《春》为例,以春天为主题,探讨其景物的描述与修辞,并顺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记忆,写一个景物描写片段。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自己的学习想法,激发他们的思考。又向学生提问比较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主旨。

三、课前演讲,积累素材。为了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我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每天一个学生讲述一个观点和一个名人的事例,并对事例加以简单分析,老师适当的加以评论,引导学生学会论述文段的写作。学生学会议论事例后再由学生分析议论文段的写作是否完整。课前小积累,既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又锻炼了学生口才和心理素质,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四、作业量化,限时训练。在完成语文教学后,在确保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安排适当的十多分钟的作业,每天坚持,每道题都设置分值,对应中考,在自习课上进行三四十分的小测试,没有自习时就利用中午十几分钟的时间完成十四分的试题。每天如此的练习或测试,学生的语文作业虽然不多,但效果较好。

除此之外,我还在教学中实行分层布置作业,在充分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我会分层布置作业,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完成作业的成就感。

乘着减负增效的春风,我也在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的驱动下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上,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减少了他们的课业负担。

第三篇: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在提倡减负增效的今天,在开卷考试的背景下,在历史教学中,要走出单调枯燥、死记硬背的瓶颈,实现减负增效,任重而道远。在这里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想法。

一、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前加强集体研讨,要根据20__年课标的要求对已有的课件进行必要的调整。学生所有的新课预习将在课堂进行。教师将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提供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图,从而让学生的预习有目的、有抓手、有实效。争取每堂新课结束后留足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巩固、记忆重点知识,充分保证课堂上学生能有10分钟看书、练习、巩固的学习时间。在上课过程中要围绕重难点进行合理的问题设计,通过设计一系列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对于课堂练习的环节同样不能忽视,我们充分利用好课堂5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堂完成基训或者资料中的选择题,实现堂清,从而使有效巩固、有效学习落到实处。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爱历史、学历史、用历史的兴趣,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需要,向学生推荐历史书目让他们阅读,让他们涉猎。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呢?双减的目的是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中花更多的功夫,想更多的点子,要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效率。我们每堂课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巧用视频、分析漫画、研读材料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提供适宜的材料,并渗透相应的解题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减负”要减少无效知识的传授。

历史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复习任务,就千万不能浪费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对于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是历史教学“减负”的基础。20__版新课标和中考说明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要始终坚持立足课标,抓住重点知识,明辨主要概念,明确不同知识点的能级要求,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简言之,课堂教学要紧扣历史主干知识,教学活动要围绕中心历史事件,要求要立足新课标、面向中考,这样才能避免无效知识的泛滥。与此同时,必须帮助学生构建历史主干知识的框架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教材,关注历史阶段的分期和特征,关注历史事件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比较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类似事件之间的异同。

四、重视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让学生学好历史。

阅读理解能力、归纳综合能力的欠缺是许多学生历史考试失分的命门。开卷考试的形势下,对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成为主导方向,历史教学靠死记硬背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归纳综合能力的要求则日益明显。这些能力的取得和提高必须依靠初中历史教学扎实有效的教学和训练得以提高。要通过经常化的教学情境的有效设置,来提高学习兴趣,提升知识迁移的能力;要通过阅读分析课文、阅读分析课外历史材料,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归纳历史结论、表达历史观点,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纠错工作,让学生逐步掌握历史的基本观点,获取历史思维和历史表达的基本方法。

第四篇: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20__年__月__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__年__月__日在第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__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__做了《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一线教师既要落实“双减”政策,减少孩子的课下学习时间、减少孩子的作业量,还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老师要想方设法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尤其重要,历史学科本来就不受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历史课时与其他科目相比时间比较少,但是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课下学生基本不看历史课本,基本预习没有保证,所以要求历史老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后作业。接下来与大家分享我在落实“双减”政策方面的做法。

一、要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提高课堂效率需要老师精心备课,更加深入的研究课标、研究中考、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把这些都弄明白、透彻了才能够更好的把握课堂。课标告诉我们学生要学什么、学的侧重点是什么,中考告诉我们学生要考什么,考试的内容和方向是什么,这些决定了教的内容和方向;学生告诉我们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喜欢老师用什么样的状态来上课;教材告诉我们如何把前三者在课堂上能够有机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教材、课标、中考属于变动性不大的,最大的变数是学生,我们会发现,每一届学生的特点和对老师的要求都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届的学生每一个班级也有每一个班级的特点,虽然老师教学有自己风格,但是也要根据学生特点作出适当的调整。例如:有的班级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好,课堂氛围比较活跃,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出来,这种情况就可以拓展一些课外的历史知识,丰富历史课堂;有的班级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到位,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基础知识多加练习和讲解(今年毕业班的历史课还是复习课)。

其次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参与课堂,听过、见过都没有经历过让人印象深刻。引导学生够提出问题,能够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是非常优秀的,说明他对教材对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从而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就要认真对待学生的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以及对历史的重视,而达到让学生但对历史知识的重视。还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高质量的记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不是靠死记硬背掌握的。一节好课,必然是学生的思考贯穿整个课堂,在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习的课堂,才会给孩子更加深刻的记忆。

二、优化作业设计

复习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业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是检验对课堂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作业要有,但是一定要有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和数量的作业,对于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可以只布置一些课本上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可以适当的布置稍有难度,也就是跳一跳就能学会的作业,比如搜集整理资料、练习生活实际、做一些社会调查之类的,已达到丰富学生地历史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效果。

布置作业也要统筹兼顾,如果学生这一天语、数、外、理、化作业比较多可以给学生延长交作业的时间,比如可以让学生第二天再把作业交上来。

布置作业并不算结束,老师要做到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对于优秀的作业要给予大力的表扬,一定要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一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双减”一定会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但是我也会尽最大努力做到减时减量不减质。

第五篇: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20__年__,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在总结以往工作基础上,对作业提出了多项明确要求:一是减少作业总量;二是提高作业质量;三是强化教师职责;四是减轻家长负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如何优化作业,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增强学习的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多年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用好实践性作业这个巧“扶手”,做到减量增效。下面具体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课堂教学做到“三贴近”。减量增效的核心在“增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效果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目标。学生在思想认知上是否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为什么在这个条件下这样做是对的,而换了个条件这样做就不对了?”帮助学生理清生活中的疑问,树立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知行合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使用“三贴近”的方法,创设符和学生认知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质疑,在情境中辩论,在情境中释疑解惑。

第一,贴近学生生活。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政治课就是“假大空”,“喊口号”,没有实际用途,老师上课画画知识点,学生课下背背知识点就可以。这是对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的错误认知。2022年新课标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业质量,设计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可以说,对人的成长进行了系列化的设计,非常好的解决了学段间教学内容脱节的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只有设计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才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关注度,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才能起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在学习“管理情绪”一课时,我运用“试卷发下后”这则小故事来导课,在学习的过程中接着来分析案例中的学生情绪变化,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在每次考试试卷发下后看到分数后的情绪反应以及你是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的,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不一定必须让学生去分析“成功人士管理情绪的案例”。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说的是自己的是,讨论的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实实在在解决学生自己遇到的问题,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类似这样的知识学生在课堂就已经理解了,课后就不用布置作业。

第二,贴近社会生活。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随着青少年自我认知的萌发和发展,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在深化,引领学生认识社会,学会适应社会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留心社会上的点点滴滴,社会处处是学问。

在学习国家机关一课时,让学生到人民路政府门口观察大门口挂了几个牌子?到开州路上看一看老检察院门口现在挂的都是什么牌子?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分析,每个牌子都代表一个单位,那么,这些单位都有哪些职能?你将来有没有打算到这些单位就业呢?这些单位招聘都有哪些条件呢?通过一系列的关系社会发展和学生未来的问题,就在这一个情境中解决了。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贴近时政热点。这一做法主要强调的是选用案例要“新鲜”,要具有时效性。对刚发生的事情,学生总是愿意分析讨论。比如“俄乌冲突”、“濮阳的学制改革”等,用这些选活的案例引起学生的思考,达到育人的目的。

道德与法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唯有从学生出发设计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作业布置突出实践性。作业布置要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这是国家颁布双减政策的初衷和目的。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正式提倡学生在课后要运用和实践所学的知识。从此,家庭作业成为课内学习的继续,为师生所认同。国外绝大多数教育家、思想家强调作业的实践性,典型的如杜威、夸美纽斯等强调课外作业和课内学习的互补。夸美纽斯认为要给学生提供作业练习,让他们“从实践中去学习”。杜威倡导“做中学”和开展“活动课程”,倡导主动作业、有用的作业。

基于上述教育家的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班主任的我有意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针对我所任教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我习惯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例如: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观察社会,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在学习“环境保护”内容后,让学生实地走访我市的濮水河、马颊河,撰写《关于濮阳市内河流的现状》调查报告。指导学生从“存在的问题、现状和思考”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激发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指导学生撰写“路塞人更塞”小论文,引导学生观察我校门口放学后的交通状况,从“路塞的原因及危害、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遇到一些宣传日,让学生收集路边的宣传标语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性作业,有效的解决了学生乐学,善学的问题。

德育是一门潜移默化的课程,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模仿形成的。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专业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点,及时引导学生清除心中的阴霾,让阳光普照学生的心田,用爱滋养学生的心灵,用美好的未来点燃生命的希望!

第六篇: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减负增效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育新思想。减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摆脱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给学生讲述一些方法策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单词一直是学生学习英语中不可避免且比较苦恼的一大难点。首先分享一点英语单词速记方法。一记单词犹如做游戏。以熟记新,通过替换字母、增减字母、分解单词等方式,找到拼写相似的熟单词,在新熟单词之间建立联系,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准、记得牢。如saint圣人可以借助paint(油漆)来记忆。二记单词犹如认汉字:说文解字。一定要熟记常见的前缀和后缀。如前缀re-表示”重复”或者”回”等,许多单词都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教师检验学生掌握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要想减负,就必须精心选择课堂作业,并认真指导解题。当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能真正的反馈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为了真正减负增效,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同时巡视查看学生当堂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还可以让学生争做讲课小能手。由他们身边熟悉的学生来当老师教他们,学生也可以感到既新鲜又刺激,从而引起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小老师为了上好课,势必会做一番精心的准备,比如广泛搜集资料,深入研究教材,与同学讨论等,这些都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遇到小老师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会引导学生一起来讨论,让学生们一起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实在找不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我再来释义解答,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当然小老师的选择不应只是优等生,要培养一些中等生,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这些中等生学习原本有一些困难,但是为了讲授,在课下他会花一些功夫去弄清楚一些他们掌握的不太好的知识,从而巩固了知识。对于中等生,要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他们也会因为老师的夸赞,令他们更加充满了斗志,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久而久之,他们的成绩会更上一个台阶。

第七篇: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关于减负增效,我认为不外乎两个方面:提高课堂效率和设计高质量的作业。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新课标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课堂的主体逐渐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起到引导、启发作用。要想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来减轻学生的“负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从而喜欢作业,自己喜欢的事,任务再重,也不会成为负担,只因为喜欢。如果不喜欢,作业再少也是负担。

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呢?我根据自己今三十年的工作经验,谈几点浅薄的看法:

(一)增加数学课的活泼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的定理是严谨的,数学的逻辑是严密的。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是最枯燥的课,如果数学老师不讲究数学课活泼性,课堂气氛会显得沉闷,遇到很抽象的数学知识,老师只顾滔滔不绝地讲,会给学生学习新知识造成极大的困难,从而产生心理负担,对数学感到厌倦,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但是一堂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一堂呆板枯燥的课对学生则是一种痛苦的精神折磨,学生心里会默默的祈祷早点下课,在这样的课堂前提下,即使老师布置的作业再少,“负”也未必能减下来。所以我们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想办法让堂课活泼起来,减轻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愉快。

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老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老师心情的愉快是良好课堂的开端,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放松、和蔼可亲,从而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在课堂上才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比如:我上数学课习惯提早两分钟进入教室,见到老师来到教室,学生们基本上就开始进行课前准备了,我通常会跟他们出一个脑筋急转弯或者励志的小故事,或者我以前的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时也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是重大新闻。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不错,学生对上数学课会很期待而不是抵触。当然这也要我们做老师的坚持多学习、多看新闻、多了解时事,师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数学学习。2、要容忍学生的错误,适时给予纠正。当学生犯错时,不能过分批评指责,要教他们怎么做时正确的,怎么做时错误的,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爱时会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归纳反思,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有机地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率。课下及时反馈信息、给予评价、指导和鼓励,与学生关系融恰,促使学生充满信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这对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非常必要,也是促使学生坚持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因素。3、和学生做朋友。老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外,在课外还要多与学生交流,主动找学生谈心,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和老师能相互信任,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更有利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这也诠释了“亲其师,信其道”的原理。4、将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编成顺口溜,不仅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应用,更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需要老师备课时下很大功夫。我曾经把中考数学的重难点都编制陈顺口溜,六年级、七年级的数学也有很多重难点编成了顺口溜,帮学生顺利突破了难点。

(二)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备课时制定教学目标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量身打造,适合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不能过高,如果目标过高,学生会认为反正也达不到,就会放弃;目标也不可过低,过低了,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达到,不具备挑战性。高低合适的教学目标能让学生蹦一蹦就能够得着,既有挑战性,又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上完数学课让学生很有成就感。目标确定了,备课时就要围绕制定好目标选择最有的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每一课时教学内容都有教学重点需要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讲授重点内容,是整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抑扬顿挫的声音、多样的肢体语言、合理漂亮的板书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二、设计高质量的作业

我上网查了查关于减负的文件,建国以后,教育部下发的有关作业的文件全部是关于减轻作业负担的。最新的一份是2021年下发的“双减”,为什么我们一谈起作业总是要求减轻负担?我想,根本问题就在于,我们对作业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不够清楚如何通过设计、管理作业,让它对学生学习产生最大效能。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回到作业的价值上,围绕作业的价值厘清如何设计高质量作业。

(一)作业究竟为何存在,要发挥什么作用?

在关于减负的讨论中,有人曾提出要取消作业,但实际上,作业必须存在,它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我们知道,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但老师要在短短40分钟、45分钟的课堂时间内达成所有课程目标比较困难,而学生的能力有差异,一部分学生需要在课后去提升能力。如果要达到一个高质量的目标,我们就必须考虑,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达成了,如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和养成习惯。这样一来,作业的功能就清晰了:它是课堂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必要的补充,是课外的练习,是老师为了完成课程目标,实现教学任务,利用非教学时间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

那么,为什么作业能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和培养习惯呢?

我查阅了相关的理论来作为说明: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杜威的作用学理论。

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人们学习完了之后会遗忘,而且按照先快后慢的顺序进行,因此,老师的作业布置就起到了一个知识复习、防止遗忘的作用。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不是灌输来的,而是每个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去加工、理解、建构而成的。每个学生的原有知识不相同,所以结果不一样,当学生无法在课堂里把体系完整建构起来,我们就利用作业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坚固知识网络。

杜威的作用学理论表示,我们听到的容易忘,看到的可能会记住,但只有做了才能明白。所以,当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走进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就能形成长久的记忆。

基于这些理论,我们就可以知道,布置作业的必要性以及作业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二)作业有什么特点?高质量作业是什么样的?

作业的特点: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它的目标是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把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巩固的部分作为作业内容。2、作业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在课外,没有老师的监管和家长的陪伴,怎么办?作业内容必须要把孩子的情感调动起来。3、做作业,是建构知识体系、完善学科知识的过程。比如,今天我到底要在哪门课上多下功夫,究竟先做哪门课的作业,往往是学生自己决定的,并且,每个学生做作业的过程,都是在做自我的加工和调节。4、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学生生活在学校中,环境单一,完成作业是学生在课堂之外不断完善课堂知识、积累学习经验的过程。

基于以上总结的作业的特点,高质量作业首先应该满足这些要求:目标明确;激发情感;题量、难度适中;连接生活。

高质量作业的核心是先把目标定下来,它关联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以“我喜欢”做作业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我能做”与“我主动做”来作支撑。

怎样激发情感呢?有两点很关键:题目要有趣味性,内容要有挑战性;

如何实现“我能做”呢?要有基础性,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从作业内容、难度、数量等方面都要适宜,不能故意去为难学生。

如何实现“我主动做”呢?要有生活性,要联系社会生活。近几年中考数学与现实生活练习非常紧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平时布置作业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业学生会更感兴趣,

在备课设计作业时,要按照整体知识体系,前后关联,精心进行作业设计,并且我们要清楚:应该安排什么题目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将重点内容学的明明白白,将易混易错点弄得清清楚楚。这才是布置作业的目的。因此,好作业背后一定暗含老师丰富的设计和思考,倾注了老师的功力和研究。

(三)怎样设计高质量作业?

高质量作业设计,要求作业具有基础性,个性化,形式多样,难度适宜,数量适当,但是怎么去设计呢?

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在短短40分钟或者45分钟的时间里是很难完成的,必须靠作业来支撑,才能让所有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在这样的学习目标中,作业就来自于学习目标减去课堂教学已达成的目标。当然,减法的结果不完全等同于作业,但起码课堂教学中本该形成的一些能力,在作业里要有所表达和体现。

作业的要有基础性、挑战性和生活性三个特点。基础性关联着一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挑战性关联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也就是拔高,或者说是我们所说的有助于学生考上高中的那部分知识和能力;生活性则指要把作业放到生活场景里,属于实践类的作业。整个作业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趣味性、尝试性、成功性,学生才愿意做、有动力去做。

设计作业要体现三个方面: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和培养习惯,也就是说:你今天要给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让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习惯?基础性作业占30%,挑战性作业占50%,生活化作业占20%。

那么我们如何去实施好的作业?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有趣味性。当然,作业设计不要为了趣味而趣味,而是要达到目标。第二,要分层。可以多分几个层次,供各类学生完成。第三,要适宜。作业要有适当的难度,有挑战性,但作业量也不要太大,这样学生才愿意完成。第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参与竞争。有的学生很喜欢数学。除了完成他要求的少量题目外,可以让这部分学生组成小组,自己找题做,数量、难易程度都由学生自己决定。或者老师为这部分学生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我把我教的两个班中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并且数学成绩较好的部分同学建立了一个小组,叫数学精英组,每天除了应该完成必做作业,我再为他们选几个与当天内容相关且综合性强的题目,由学生轮流录制视频讲解,适当的时候我再点拨,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这部分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解决他们“吃不饱”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思考力。

(四)让作业走向高质量,离不开好的管理与评价

作业的流程包括:作业设计、布置、接收、指导、收集、批阅、反馈到改进。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丢掉了任何一环,作业的提升效能都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进行作业管理。

作业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的问题,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所以必须在备课时做好设计,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一定要做出评价。作业评价是课堂管理、作业管理非常重要的环节。怎么做评价呢?刚颁布的新课标中提到:评价不光要关注结果,还要关注过程,不能把作业当任务,以完成为目标,而是以收获了什么为目标。

平时我只要布置作业一定要批改、讲评,并且经常面批面改,除了对作业的对错做出批改,还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写出激励性批语,以鼓励为主,并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提出适合学生特点的目标,这样,学生每次作业都会认认真真地做,并且期待着发作业,期待看到老师的评语。

作业批改完,作业的评价并没有结束,还需要督促学生纠错。我是这样做的:学生纠正错题要写在便利贴上,内容有:错误原因,涉及到的知识点是什么,写下来,把正确的过程写下来,再做两三个类似的题,将便利贴贴在错题旁边。我经常将纠错做的好的同学的作业在全班展览,并发到家长群,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大力表扬,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作业不仅具有育分的功能,还承担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在新课标落地之际,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和具有激励性和针对性的作业评价尤为关键。

增效减负,我们任重而高远,一起努力吧!

第八篇: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最初接触到“减负增效”这个概念,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可能会认为它等同于减少作业。其实非也,减负增效的落脚点,最终应该是在增效上。那么,如何能够做到减负的同时又增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整合教材、精心备课

如何能让学生头脑清晰有条理地在40分钟内学会最多的东西呢?以我现在所教的仁爱英语初中教材Unit2Topic1为例,这个话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have和has表达陈述句及在Do和Does的帮助下把陈述句变成疑问句。

在设计这个课时,我觉得它每个Section之间界限相对分明,整体感不够。所以这节课我先引导学生说出nose,head,arm,mouth等表身体部位的名词,并按自己的设计写在了第二块黑板上。之后,在我的引导下,他们说出了描述这些肢体的形容词。

然后让他们看大标题“Ihaveasmallnose。”,让他们说出这句话是用什么做的主语,再引导孩子们把所有的人称代词主格都说出来,由我列在最左边的黑板上,并特意把后面跟have主格的写在一起,后面跟has的主格写在一起。这些工作做完之后,开始引导学生对比have和has的区别,把他们列在主格和表身体部位的名词短语之间。这样,陈述句就出来了。

这样学生就可以看着黑板随意组合陈述句了。

陈述句练会之后,就可以列出学生说的几个陈述句在第三块儿黑板上。如Ihaveawidemouth。Hehasshorthair。Theyhaveroundfaces。列句子不能盲目地列,要挑有第一人称做主语的,第三人称做主语的,还有复数做主语的。然后就抛出问题,它们怎么变疑问句?之前学的变疑问句都是be动词提前,这几个没有be,该怎么办?实义动词不能完全提前,需要借助谁的帮助呢?最后引出do和does,并进行对比,学生的疑惑顿解,很快就能把Ihaveawidemouth。变成Doyouhaveawidemouth?并很快能得出其回答Yes,Ido。/No,Idon’t。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人称做主语的陈述句变疑问句时,has要变回have这个情况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学着趣味记忆:助动词是照妖镜,任何动词见到它都要现原形。

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组对话,这样一来,一节课把两节课要讲的内容全都学扎实了。

二、作业试做,作业精选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紧扣课堂,并且需要自己先做一遍,对作业的难度,做作业用的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地给学生发小卷儿,打造题海战术。

我们现在用的同步练习册,我都会在给学生开新课前把题全部做完,确定哪些题是需要在课堂上当做堂清处理的,哪些是可以删掉的,哪些是可以放在课下做的,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在授课时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利用高效的课堂,尽量让学生在回家时少作业或者没作业,为学生多腾出时间给自己查漏补缺。

其次,还要学会利用学生的缝隙时间,比如中午预备前,有一部分学生来了之后很茫然,并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的正题,那么从来校到预备这10分钟时间都可以做什么事情呢?可以翻译4句话,或者做2个句型转换,或者写一篇小作文,让他们写完上交,老师抓紧批改。虽然只有10分钟,但是可以从他们那10分钟的作业中看出学生上午学的知识点掌握了没,还有哪些语法问题需要我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利用一些时间再帮他们巩固所学。这样改作业,可以会导致一天需要改两次作业,甚至有些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还需要我对他们进行面批作业。这样肯定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但是,也确确实实减了学生的负,也增了效。

减负增效不只是个口号,想要做到它,需要踏踏实实地思考,认认真真地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争取做到既给学生减负增效,也给自己减负增效。

第九篇: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在学生日益加重的作业负担面前,提出减负增效确实是必要的。减负不减质,这是老师们所期盼的理想境界。我认为课堂要减负增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减负增效,实际上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发展符合当今社会潮流。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的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活跃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现在知识信息高速发展,教育活动的新事物也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软件的开发、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首先,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最直接的提高教学能力的手段。比如新课标的培训。新课标颁布以后,它就为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指明了方向。老师必须紧跟教育发展趋势,学习新课标精神,明确新课标的方向,才能少走弯路。老师对新课标研究的越深,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才能走得快。除了教师培训,我们也应该有计划的去读一些专业前沿的书,只有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优化自己、提升自己,才能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减少学生的负担。

二、合理利用信息科技,助力教学减负增效。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引入校园,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新科技教学工具集图像、声音、投影于一身。化学老师应发挥其多维度的教学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各感官刺激,利用现代化手段将一些重点、难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既分散难点,又突出重点,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内化吸收。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章节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全面认知原子的微观结构,我们可以进行动画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又比如在学习《水的净化》章节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对净化原理以及过程有一个直观完整的印象,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进行实践模拟,在快乐的情境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因为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我带领学生去自来水厂进行了参观,真正的走到水净化的现场,去了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这样学生兴趣更浓。

三、高效课堂是给学生减负的基础。每节课40分钟,对于每个学科来说课堂都很宝贵的,每一分钟都要有每分钟的收获。课堂上我一般安排的比较紧凑。

提问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提问的目的有两个:

1、抓住课前的两分钟时间,提问前,学生先背诵前一节课的知识点。背诵要求必须出声,大声背,这样是为了让自觉的带动不自觉的,因为那么多学生不可能一块儿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大声背诵的附加功效就是部分带动整体,刚开始需要老师提醒、督促,养成习惯之后,学生看见老师到了教室,他立即就开始背了,不用提醒。

2、提问的第二个目的是提醒学生再次梳理并识记前一个课时的重点知识,因为在新授课中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但并非都是重点,老师很清楚哪些是重点,但学生就通过一节课的临时学习不一定很清楚,提问就是再次提醒并巩固重点知识的过程。所以我认为提问环节很重要。

提问谁?又该怎么提问呢?

我认为课前提问不应该谁举手提问谁,因为这些内容是上一节课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所以我是随机提问,没有规律,没有顺序,每个同学都要绷紧一根弦,每节课提问的学生尽量不重复,面要广。因为都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顺利回答出来的,当然也会有不会的,不会的我是让他课下找课代表提问,当然课代表会记下名字,如果他不找课代表,课代表会找他。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四清中的堂清。如果是复习课,我就把提问的任务交给学生,一般是成绩上游的学生。通过他们的提问我发现他们能把知识梳理的很好,如有遗漏,我再补充提问。

新授课课堂上,化学课需要补充的知识还是挺多的,记笔记是课堂的一大项,大家都有感受,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各不相同,记得快的,我要求他们记完之后就大声读,有时候快的比慢的能多读好几遍,出声读就是为了让他们多表达,同时写得慢的也会加快速度。

讲课过程中提问的每一个问题,我都要求学生大声说出来,重点问题还要求他们大声说两遍。因为向外输出知识的时候,无论是说还是写都要过一遍脑。因为平时我们会发现好多学生眼高手低,有时候眼高嘴也低。总感觉自己会,但是不会表达,或者是表达不准确,每一种学科语言的准确运用需要再课堂上训练的。比如化学上我们说“用酒精灯加热”,学生说“用酒精灯去烧”;给固体加热时需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学生说“试管口朝下”;“加热煮沸”学生说“烧开”;还有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如“Mg2+”中“2+”表示的意义是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这句话就有学生说不成,所以就得在课堂上让他多说几遍,老师加上适当的鼓励,这样慢慢的,他们就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了。所以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多表达就好了。

总之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让学生不做旁观者或旁听者,尽量在课堂把知识及时输出,提高课堂效率,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第十篇: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减负增效呢。大家对这一问题各抒己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重点还是落在我们教师身上,我们是“减负增效”这支笔的掌控者,如何轻松描绘,就在我们如何去做,实质上就是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效果最大化。纵观各路豪杰的见解,总归这三个方面,备课,课堂,作业。下面我结合英语这一学科说一下我的看法。

一、课前运筹帷幄,精心备课,做到成竹在胸。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教师而言,备好课是基本要求,而且,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要想上好课,必须备好课。研究教材,落实好每节课的训练重点、难点。对要达到的目标要心中有数。比如,现阶段所使用的教材是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每个单元都有三个Topic话题,这两节所学的Topic1-3的重点有:Topic1问年龄问答Howold…?问班级问答Whatclass…?Topic2this/that,a/an用法;Topic3these/those及名词单数变复数。难点:句型在人称,单复数方面的灵活变化。这些在每节课前就要罗列好,并告知学生,让学生也能做到体系化。另外,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依据,依托,但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英语是个语言学科,要做到跳出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能更多的去体验,这就要求课堂设计要精妙,设置更多的表达,展示环节,让学生会用,会说。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学生不仅学好英语,更要说好英语,让学生在未来能够讲好中国故事,所以我们不仅要有学科素养,也要有文化情怀。

二、课堂上做好指挥引导,打造高效课堂。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以“激活课堂、培养能力”为中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有成效。高效课堂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精妙地课堂设计,努力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表达权教给学生,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打开思维,积极的汲取,努力实现堂堂清。比如,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交流Role-play。2。在学到数字这一模块时,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字的熟悉度,敏感度,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这两个活动,活动一:通过数字歌,手指操来进行——TenlittleIndians。这首歌由慢到快进行挑战,学生既学会了数字,还提高了熟悉度,另外也锻炼反应能力和手脑配合能力。活动二:每位学生把自己家的号码写到一张纸上,交上来,每节课我会用英文报号,大家用阿拉伯数字翻译出写下来(同声传译),学生念出他们译出的号码,和老师的一致,号码主人出现认领。这个活动很有趣,学生参与度很高,他们渴望着念号码,渴望着认领。即增强了兴趣也提高了数字敏感度。

三、作业——巧妙布置,做到锦上添花。对于作业设置,其实我不敢置喙太多。我所想到的就是把作业布置得更有趣,更精一些。达到巩固,锦上添花的效果。比如,学到介绍的时候,可录制视频介绍家人。学到美食制作的时候,可学做一道菜,为家人做,说出制作流程,并形成文字。能联系生活的,就尽量去在生活中去完成作业。我也很赞同分层作业,就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饭量,太多会撑着,太少会饿着。分层作业能让不同的层次水平的学生达到最佳的巩固效果。只是目前尚未实践,也没想好如何更好的实践,分层作业如何更好地处理也是我需要再思考探索的地方。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双减政策”下落实,做好“减负增效”任重而道远,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学习,要探索的还有很多。我将继续努力,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