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自述作文 篇1
那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了。
离开家门不远处,有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溪。不过引人注目的不是小溪,而是贯穿了整条小溪上方的一座破旧的小木桥。那座小木桥没有过多的装饰,甚至有些破烂了,可在潺潺小溪和点点翠柳的点缀下,它仿佛渐渐的有了生命一般。
外公拉着我走向小木桥,我又哭又闹的不要上去,外公便拉着我,对我说:“孩子,人生是充满了挑战的,若是你连这一个小小的木桥都上不去的话,那你以后又能自己单独闯过多少事情呢?”我听后,将一只脚踏在那破旧的的小木桥上。“吱呀——吱呀—”它开始微微地摇晃了起来,我吓得连忙把脚收回来。外公见了,扶着我说:“来,我扶着你走。”就这样,我被外公拉着在小木桥上转了两三圈。等我走习惯了之后,竟自己一个人慢慢的在桥上奔跑了起来。
从那之后,我便爱上了这座破旧而又平凡的小木桥,并且经常与外公一起牵手走过这座小木桥。
可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过去后,村子的人决定把这座小木桥拆掉。原因好像是因为什么这座小木桥太破旧了,要换一座新的。正在他们谈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喊了一声:“我不要拆桥,我就喜欢小木桥!”妈妈见了,把我一把拉回来,堵住我的嘴巴说:“小屁孩而已,你懂什么?哪儿凉快哪待着去。”我回头望望外公,外公低头不语,可在他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一种不可言喻的心情!
最后,那座小木桥还是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用鹅卵石铺成的桥。那石桥好看极了:当阳光撒在它身上时,它甚至能折射出亮闪闪的光芒,而且它比之前的小木桥稳实多了,踩上去根本不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事实上,石桥比木桥好得多!可我还是喜欢那座破烂的小木桥,哪怕它已经变成了残次品,可它依旧承载了我半个童年。
关于桥的自述作文 篇2
我是一座桥,一座历经近八十载风雨的青砖石桥。
我身下的河是长江的支流,每个波浪都会向我打招呼,再奔向远方,只留下我孤独的守望。
幸好还有我身上的旅人,那些靠着我,说着只有我能听到的话的人。不过他们很奇怪,我明明是亘古不变的,他们却说着不同的我。
有人说我美丽。我记得那两个旅人是对情侣,他们走到我腰间时,正巧太阳从河的那端出水,整个天空都燃起了火,唯独湖面是金色的。那对旅人牵着彼此的手,然后抚摸着我,他们说我是世上最美的桥,他们说他们要在这个南方的城买座房子,再生个孩子,一家三口天天来看我。
有人说我平庸。那是阴雨的一天,路上的行人零零散散,都打着伞往家跑。只有他没打伞,任雨滴从他脸上滑落。他是个瘦弱的旅人,风一吹便会倒下。他扶着我,低着头。突然,他猛地抬头,头上划出的雨水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他朝河的那端吼道:“我爷爷是农民,我爸是农民,我也该做农民吗,活得像这桥一样平庸。不!我要再考一次!”
这话挺伤自尊的,但还有更伤自尊的。
有人说我丑,就像断头台一样。那是黄昏,太阳滑落的时候他来到我的面前。他听到了远方的枪声,便猛地站住。他从公文袋中拿出了一张纸,他把那纸撕的很碎很碎,洒进了河里。他默默自语,远处的追兵打断了他的思绪。他仰天长笑道:“看来这丑陋的桥便是我的断头台了。”他翻过了我,冲着到来的追兵吼道:“革命之火永不熄灭”。起身,落水,水中的纸屑便是他葬礼的花瓣。那时,夕阳刚刚落下天际。
八十载岁月,多少旅人走过?有的在歌诵,有的在怒吼,有的在叹息,有的在大笑,更多的是一言不发的走过。我常常思考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我想不通,但后来我明白了我为什么想不通。一位诗人读到了这样一句话:“眼中所见,即心中所想。”
而我,只是一座青砖石桥。
关于桥的自述作文 篇3
园林桥,顾名思义就是园林景观中的桥。它不仅可以用于通行,更能点缀园林的景观。园林桥更注重于造型和美观性。可分为平桥、拱桥、亭桥、吊桥等类型。
燕园的桥属于园林桥。据统计,燕园共有24座桥,样式也是多种多样。在未名湖上就有5座桥,有拱桥、平桥和汀步这三类桥。
湖东桥是两座拱桥之一。它位于未名湖的东北角。全长12米86,桥宽约2米,桥拱宽1.96米,高2.9米,桥栏杆高1.5米。桥的坡度较陡,但造型优美,像一道彩虹。桥栏杆的7根石柱经过精心雕琢,上有复杂多样的花纹,如祥云状。湖东桥又名糊涂桥,因人们不知道为何要设此桥得名。虽然它在交通上作用不大,但具有观赏性,与周围景物相互映衬,成为一道风景。
另一座拱桥是二分桥,位于未名湖之南的小道之间,临湖轩之东北。二分桥把未名湖分成南北两半,南边分出一个小湖,因而得名。它长8.55米,宽2.85米,较为平缓,便于通行。区别于湖东桥,它主要在交通上起到较大作用。
两座平桥分别是回头桥和奈何桥。回头桥是通向未名湖湖心岛的桥,它在湖心岛之北。去往湖心岛的人,必定要回头再过此桥,因此得名。回头桥是圆明园的历史遗物,桥两侧有古朴雕花,富有历史气息。奈何桥,位于钟亭西面的路上,通向行政办公楼。它是一座简谱的平面方孔石桥,桥长仅4.4米,算是一座小桥。
汀步是一种特殊的桥,只是用一些步石或石墩铺在浅水区,形成可行走的通道。未名湖上唯一的汀步是位于石舫,连接岸上和石舫的踏步桥。它很容易被忽视,但是也很重要,可使人们上下石舫。
未名湖上的桥各有特点,有的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有的发挥着交通作用,有的蕴含着历史。它们有不同的作用,但都存在于燕园的人们的记忆中。
关于桥的自述作文 篇4
夜阑人静时,寂寂无人处,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桥是什么?它仅仅是一条放大的板凳吗?我知道这是不安分的心灵在叩问,是爱幻想的大脑在高速旋转。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万物皆相似,在思索了半天后,潺潺的心灵之水送来了答案:水也是桥。
水是思乡之桥,美丽的昭君出嫁时,陪嫁的除了金银珠宝外,最不可缺的就是那香溪溪水,是那条长溪给了她落雁的容貌和如水的柔情与坚毅。几次伴着月夜环佩空归,对着远方暗自落泪,远嫁的姑娘再也不能随侍女一起到溪边浣纱,梳洗那如云的长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没有亲似骨肉的香溪和亲如伙伴的侍女,她对着那瓶溪水暗自神伤,在溪水架成的思乡之桥上失神、落泪。
水是友情之桥,那潭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依旧如故吗?李白与汪伦的友情随之沉积至今。忘不了那仍依依惜别的友人深情的目光和一份仅存心底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默契,还有什么不快吗?举杯与朋友畅饮,对影成三人独酌,让人神伤,远在天涯断肠人的自饮让人心碎,这友情之桥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有人为你祝福、祈祷,潭水依然如故,友情越积越深,一叶书笺为你寄去相思,一封飞鸿让我们永记潭水般深厚的友情。
水是爱情之桥,前生前世黛玉欠下宝玉那几滴琼浆化成他们今世的姻缘之桥,演绎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正是这座桥造就了情侣情缘,让他们如水绕山、山护水般缠绵,藐视着世俗的眼光,走出天国的迷梦,到地狱里寻找自己的真家。他们不爱那南面的金山,西面的银山,东面的铜山,却偏爱北面的那座孤冷的北山,情愿用一生去厮守它的清冷与孤寂。
伫立在这条我们似懂非懂,朦朦胧胧的桥上,感觉它好像一部长长的、牵动心弦的史书,让我思索至深,感悟至深……
关于桥的自述作文 篇5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一家哼着欢快的小曲去杨家溪玩。
杨家溪可美了。碧绿的小草环绕在小溪旁,一阵温暖的风悄无声息地拂过,小草们就随着风姐姐轻轻摇摆,好像在欢快地跳着舞,展现自己优美的舞姿,小草旁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静得像一面镜子,天上的云姑娘照着镜子,左瞧瞧,右看看,怎么看也看不够。镜子十分清澈,隐隐约约中,还能看见小巧玲珑的鹅卵石躺卧在小溪底下,甜甜地睡着呢。
我们办完一切复杂的手续后就进入了玻璃桥景区。我们走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小路两旁是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好似一位位勇敢的卫士,保护这天空之下的美丽土地,一阵风儿吹来,树叶就沙沙作响,小路十分陡峭,我们每上一个台阶,膝盖就可以碰到下巴,小路漫长而遥远,像一个盘绕在山上的巨龙,当我们走上山顶时,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我们戴好鞋套,开始了我们的桥上之旅。
我带着激动与喜悦的心情走上玻璃桥,我细心观察,发现玻璃桥中的玻璃是钢化玻璃,而且是双层的,桥身被不计其数根牢固的绳子紧紧拉着,所以玻璃桥是安全可靠的。
桥上的人有的在桥两旁闭着眼,摸索着,像乌龟一样慢慢爬;有的像兔子一样,脚下生风,像流星一样大步地跑着,恨不能一下子到对岸,有的因为害怕而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最有趣的是弟弟了,弟弟刚踩了一步,低头一看,底下是万丈深渊,于是便害怕地站在那儿,并急促地叫爸爸。爸爸走了过来,把惊慌失措的弟弟抱起来,并安慰他:这是安全的,不要害怕,终于,弟弟心中惊涛拍岸的大海平静下来。
我站在玻璃桥上,望着蔚蓝的天空,不禁想起李白的千言名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啊!我伸手一摸,云姑娘就和我一起游戏,我抬头一望,太阳公公就给我温暖。
杨家溪的美丽风景之一玻璃桥成了我最爱去的地方,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心里障碍。
关于桥的自述作文 篇6
中国的桥总是那么的让人喜爱,有四海知名的泸定桥,有绵延十里的杭州湾大桥,有优美多姿的九曲桥,有乌镇水乡的石板桥,但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福州西湖小桥流水的风情。月上树梢,我和爸爸趁着秋高气爽,去西湖欣赏长虹波、水光灯影的迷人魅力。
白天的西湖是“水光潋滟睛方好”,黄昏的西湖则是“湖光秋月两相和”,在灯光与月光的交将相辉映下,小西湖变成休闲的好去处,滑冰的小朋友随着音乐节拍,左右穿梭,动作十分敏捷,好像一群技术超群的舞蹈明星,在表演曼妙的节目,一群老年人围坐在灯光下下象棋,在朦胧的树荫下,三三两两的人们谈笑风生。我们在人行道上悠闲漫步,一路享受着小西湖的美景。
远远的,我被一条五光十色的“长龙”给吸引住了,走近一看,原来是进门第一个单孔桥,桥面上的一串串灯光和水面上的倒影相映成趣,清风掠过,水波荡漾,水面上好像浮出了一条神采飞扬的游龙,打破了夜里的沉静。我们漫步在垂杨绿柳包围着的林荫道上,发现不远处有个灯火辉煌的大舞台,上面写着“山丹丹合唱团成立三周年晚会”,一位女歌唱家用深厚的声音唱着民歌,动听的歌声飘荡在西湖的夜空中,像一只夜莺打动人心,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我好不容易才挤进去,精彩之处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往西走有一座五孔桥,与单孔桥比更婀娜多姿,在光影下像五轮明月映在水中,忽明忽暗,让人觉得十分浪漫,张若虚如果到此一游,一定会诗兴大发,吟诵一曲“今夜谁家扁舟子,何处相思日月楼。”此时,远处传来一曲哀伤的二胡声,寻声而去,只见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水榭歌台上拉奏,陶醉在自己的琴声里,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我们没有去打扰他,一路走出了西湖公园,就看到一座高耸的立交桥,桥下车水马龙,流光溢彩,桥边休闲的人们随着歌声翩翩起舞,享受着美妙时光,我也登上立交桥,一路走回家。
桥啊,多姿多彩的桥,真是城市里的一道道风景线。
关于桥的自述作文 篇7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一个男孩蹲坐在母亲的身旁,母亲颤抖着手,握着男孩,说道:“母亲以后不在的日子里你要照顾好你自己,如果你觉得很孤独了,但却找不到母亲,你可以看看天上的最亮的星星,那便是母亲在看着你呢。”男孩啜泣着,紧紧地抱着母亲,重复地说:“母亲别走,别离开我,我母亲,我会好好学习,也会好好地生活,但请您陪在我身边别走。”
当叶子滑落在地上,只听得见屋子里传来了一声哭声,那哭声可是说是感动天,震撼地。男孩的母亲走了,永远地离开了男孩。
男孩此后一直走不出失去母亲的阴影,他很孤独。
有一天,男孩回想着与母亲的美好生活,也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在黑暗中拉开了洒入月光的窗帘,月光撒在男孩的身上,他感到了久违的温暖,星星一眨一眨,其实的一颗尤其地亮,男孩知道,那是母亲,母亲正在天上陪着他。
他跑到了屋外,坐在屋外的小木墩上,静静地端详着小星星,就像他看母亲的目光一般。他好似读懂了星星的话。邻居如果看见他后和他打招呼,他也没有搭理,只顾着望着星星,累了便进屋躺躺,星星在窗外一闪一闪,直到黑夜结束后才消失掉。
就这样,男孩每天都过着一样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他想到,如果他可以到达那颗星星,他就可以找到母亲了。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爬树,登山……或是去问村里的人们,可是没人知道答案,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且是愚蠢之极的。男孩很伤心,他躺在屋外的草坪上,望着星星,许是累了,他感到前面有点朦胧,但却是一座桥,且是通往星星的桥,他“扑通”地坐了起来,恨不得跑向那座桥,可跑到一半,桥消失了。而男孩也醒了,那只是一个梦。
但男孩知道了星星的桥只要用心感悟,总能看到,总能到达想要去的地方。
关于桥的自述作文 篇8
在万州城郊。有一座小石桥——叫化桥,传说是一个叫化子捐钱修建的
叫化子姓朱,是个孤儿,大家都叫他朱叫化。由于他年龄小,伙伴们都可怜他,每次出门要饭总是帮他打狗,遇上哪家有红白喜事,让他先捞个饱。如果碰到刮风下雨,就让他守着岩洞,大家讨回剩饭剩菜和他共享。朱叫化也讨人喜欢,同伴们还没有回来,他就生好火,热好水,让同伴们一回来就能得到休息。
从叫化子们住的岩洞进城,要过一条小河,河上架了几根木棍当桥。夏天涨水,冬天结冰,从木棍上走过去,随时都是提心吊胆的。
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叫化子们又成群结队进城。朱叫化从早晨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傍晚,火堆快熄灭了他就添几根树枝,水冷了又重新烧热,始终不见同伴们回来。于是,他摸黑向进城方向寻找,快到木桥的时候,只听见对岸一片哭声:原来木棍承受不了积雪和行人的重压而折断,他的两个同伴掉进河里,冻死了。
朱叫化拖着沉重的双腿,一步一摇向岩洞走去,谁知雪压岩崩,他们居住的岩洞也塌了。
朱叫化摸黑去寻找藏身之处,在一家大宅院的后坡上,找到了一个废弃的红砖窑。他钻了进去,准备挖坑砌灶生火烧水。可是竹签子挖断几根也挖不下去。他丢掉竹签用手来刨,看见泥土下面有一块石板。他掀开石板,发现石板下面有一个瓦罐。他好奇地打开瓦罐,里面竟然装满了白花花的银子。朱叫化惊讶不已,半天合不拢嘴……
朱叫化先是想天亮后进城去吃顿饱饭,外加一碗肥肉。又想买件棉袄和一双鞋子抵御寒冷。还计划盖间茅屋,有个避风寒的地方……他正想把美好的打算告诉同伴,才发觉洞中只有他孤身一人。这时。他多么想念朝夕相处的伙伴啊!对,只有把桥修起来,才能不让悲剧重演。
于是,朱叫化把瓦罐里的银子全部捐了出来,由乡里绅士出面主持,终于修起了这座叫化桥。
关于桥的自述作文 篇9
一断桥位于小镇以西,它贯穿于南北的“黄金”水道,清晨的第一声叫卖,就是从这儿发出的。
桥由青石构筑而成,自唐建朝以来,就默默守护在这里,几千年来,它不仅仅是渡河的工具,更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淡雅,则是它唯一引人注目的特征,但真正关注他的人,并不注重这些,他们总是爱惜的抚摸他桥壁的浮雕,注视着那长满青苔的地面,每当这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些战火烽飞的年代,那些硝烟中的往事,每当想起这些,他们就就席地而坐,缓缓掏出一根烟,自顾着抽了起来,在烟雾的掩映下,只见他们额眉紧锁,仿若在怅惘些什么……二看完《魂断蓝桥》,一丝丝悲凉油然而生,其中战士们尽力杀敌的场面至今任然历历在目。我叹一口气,呷一口茶,慢慢咽下去,突然发现,水是咸的,毕竟,泪也在其中啊!
战火的蔓延,打破世界的平静。抗日,内战,抗美援朝……中国接受重重考验,一步步走向毁灭,又一步步走向重生,为何?当我再一次回望“断桥”时,我想,我知道了,这桥,不再是青石构筑,而是战士们的血肉之躯啊,他们扛起救国的重担,他们挺起国人的脊梁,他们真正做到“以天下为已任”,而这些,恰是“断桥”所承载的……三再次回眸时,“断桥”已断,露出青色的截面,虽然驻立桥头,但我已无法再进一步。桥者,傍水也,水也,应桥而生也,生生不息,万物之者也。我心坦然,我想,桥的真正含义,浮出水面。真正的桥,是民族之桥。国人有桥一样的精神与品质,有水一样的质地。
是的,真正的王者,并不仅限于这一点,回想起第一次遇到它时,我又想到了那个夜晚,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我想起闻一多在创作《七子之歌》时的悲壮情怀,我想到陆蠡在作《囚绿记》之时的复杂心情,这一切,是真实的,却又不同,他们的命运有各自的归属,但传承的,却是真切的民族精神……断桥仍旧,它落寞的守护在那里,时刻准备着迎来清晨第一叫卖声……
关于桥的自述作文 篇10
在抚州城东,有一座古老的大石桥,名叫文昌桥。此桥长240多米,高约13米,11座桥墩昂首挺立,12座水门豁若天开,犹如长龙出水,彩虹卧波,为抚州增添了不少美色,是抚州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
此桥始建于南宋年间,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桥是清嘉庆年间重新建成,费银十七万多两。建国后,为了保护这座古桥,曾两次拔款进行扩建和大修,加固了桥基,加厚了桥面,两侧各挑出2米,增设人行道,并设置了雕花栏杆和高桅路灯,使文昌桥变得更加雄伟壮观。2002年,当地政府又花巨资重修大桥,每个桥墩上均设十二生肖之一,并重新加固大桥,该桥即古老又华美。现在,每到夏日的夜晚,桥上游人,络绎不绝,清风徐来,暑气全消。仰望天空,明月当头,繁星点点。俯看流水,月影如璧,银波荡漾。
但凡是桥,都离不开美丽的传说。据说明朝有一知府到抚州上任,要从文昌桥进城,只见四人坦胸露腹躺桥上挡道,身旁放有一只陈旧的箩,装着几株艾子,便知是“陈、罗、章、艾”四位才子要考他,于是知府要他们出上联,四才子翻身跃起,齐声道:“上文章下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 “上文章”是指他们有满腹文章,而“下文章”则是借用抚州方言“文昌”谐音,暗指文昌桥。四才子坦腹仰面朝天,晒着肚皮,正好形成“文章桥上晒文章”的绝妙构意。知府一听这个绝对,憋得目瞪口呆,只好原路退回。黄昏时来到名叫 “黄昏渡”的渡口,,这是由对岸前黄昏和后黄昏两个村子的名字而来的。知府猛然想好下联。立即回城。谁知刚回到文昌桥,四位才子就送来一个纸卷,上面写着:“前黄昏后黄昏,黄昏渡前度黄昏。”知府这才知陈、罗、章、艾四个才子不是等闲之辈,于是在任职间,体恤民情,造福一方百姓,传为佳话。
文昌桥不光是抚州人民的家乡桥,更是抚州人民心中的桥,也是抚州文化的一个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