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名片作文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贵州。
在外省人的眼中,我们这里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没有高楼大厦、没有便捷的交通、没有经济收入……
在全国大发展的今天,迎来了更多的机遇,贵州牢牢的把握住了机遇,特别是2023年我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整个西部地区也只有贵州完成了这个浩大的工程。
贵州处于云贵高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修建高速公路的难度全国之首,我们没有望而却步,而是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迎难而上。
遇山打洞,遇沟架桥,县县通高速的奇迹就是这样完成的,基于这种情况,贵州现在是世界桥梁博物馆。我们有世界上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全长1341.4米,修建难度世界之首,由于跨度过大,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动用火箭参与修建的大桥。我们还有世界上双塔斜腿门式钢桁桥梁,跨度达1100米。
贵州高速六横七纵八联四环,真正意义上实现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高速总里程达到惊人的4500公里。从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地图上查看,贵州高速公路就像一条条盘旋在山间的巨龙,若隐若现,开车行驶在高速上,每一公里都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在地面上你可以看到美丽的百里杜鹃花,在桥梁上你可以看到马岭河大峡谷里的世外桃源,在清晨你仿佛处于天上人间,云雾缭绕。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贵州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贵州对外的名片,大大缩短了各市县的通行时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便利,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我省农副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篇二:家乡的名片作文
我的家乡在平顶山。说心里话,我们这里挺好的,人也十分和善,热情,但我总难以忘掉家乡的美好。
我的第一张名片是家乡的水。说起家乡的水,真是让我心动不已。家乡的水清澈透明,一眼就能看到水底的鱼在嬉戏游玩。水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搬起一块石头,里面都有可能有一只螃蟹,一条小鱼,一个青蛙,一条泥鳅等。夏天,我总会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偷偷的来得河边,“扑通”一下跳进水里。开始一起玩耍,有的水性好的,一头扎下去。捉一只小鱼上,有的不小心被螃蟹夹出了脚,“哎呀”的叫着,这时看笑话的都出来了。哈哈的笑着,家乡的水多么美好,现在提起来就觉得一般清香,在身旁。
我的第二张名片就是家乡的山,它不像家乡的水那样温柔。而它是非常壮丽、雄伟的!春天,满山的野花都盛开,嫩绿的小草都偷偷的钻出土地。好奇的看着这个世界。愉快地舒展开叶子。花朵都是五颜六色的,散发着阵阵香气。吸引了一些蝴蝶和蜜蜂在半空中飞舞,美丽的蝴蝶,就像一个舞蹈家,熟练地跳着春天的舞蹈。到那个时候,我总会约一些好朋友到山野上玩耍。哼着小曲,摘着小野花,有的编成一个花环,戴在了头上,有时会引来一些蜜蜂。这又闹成了一个笑话。俗话说爱美之心人人有,但是美得过分了,就会成一个笑话。
到了夏天,山上就出现了丰收的景象。金黄的玉米,碧绿的西瓜、粉红的桃。我会和朋友一起去摘野枣吃。摘桃子、橘子和金黄的梨,还有又酸又甜的桑葚,山楂等。这都是我的最爱,身上是有许多小动物最常见的就是野鸡,野兔,还有很多不常见的,有松鼠,野猪还有可怕的狼。有的人还说有老虎,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也许有,思念的是家乡的所有我想念家乡的亲人。朋友,忘不掉家乡的山水。田野花朵,水果,动物家乡还有许许多多张名片是介绍不完的。有时间你们可以去看看那里的山水。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
篇三:家乡的名片作文
一张“家乡的名片”从我手中启程,它随风飘舞,落入下一个人的手中。——题记
太阳像往常一样冉冉升起,阳光照着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都闪闪发光,睡懒觉的人应该都被照醒了。安静的街道慢慢变得车水马龙,喧闹的人声和清脆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这个沉睡中的小镇终于苏醒。
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过于现代化的生活,有的只是肥沃的田野、清澈的河流和淳朴的乡情,这些都只是我儿时的记忆,非常美好的记忆。现在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直上云霄,越来越多的汽车在路上穿梭奔忙,越来越多的喧嚣进入人们的耳朵。
但是这里的人情味却始终紧紧地拥抱着这个小镇,纵使一切都变了,那淳朴的气息却还是在我的鼻尖环绕。
一次坐三轮车回家,下车付了钱后,就径直朝家走去,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喊“小妹妹,小妹妹”,后面还伴随着脚步声。是在叫我吗?我迟疑的回转身,刚才那位蹬三轮车的大婶把紧紧攥在手里的钱放到我手里,“小妹妹,你多给钱了。”说完便转身离去。我看见手里皱巴巴的一元钱,再摸摸裤兜,果然少了一元钱。我明明是数清楚给她的,应该是刚刚给的时候夹带了出来,等我想明白想向她说声“谢谢”的时候,已找不见她的人影。也许她拉了一上午,只拉了几个顾客,还汗流浃背,也许她现在都还没有吃饭,也许仅仅一元钱对于她来说都关系重大。现在很多人都想占别人便宜,她却不。一个地区有各色各样的人,也许有的好,有的坏,有的黑心,有的善良。我不能保证在我的家乡没有坏人,但这件事无疑是一个缩影。
楼下餐馆里饭菜的量每次都很足,不会有用昂贵的价钱换来不够吃的抱怨,洗衣店的工人每次都很认真地检查顾客送洗的衣物里是否有物品……
我家乡的名片很普通,但是她浓浓的人情味却让人感到温暖,让人难以忘怀。
篇四:家乡的名片作文
没有黄河夏季的浪沙滚滚,没有黑龙江冬日的漫天飞雪,更没有雅鲁藏布江春日的郁郁青青。
长江的水,静悄悄的,偶有礁石在水中划开一片波澜,偶有轻风在空中带起一片水汽,而信号船的红灯被风吹得一闪一闪,几粒小人的影子倒在水里。
长江,缓缓地流着,流过家乡的沃土。
早春,清晨水珠晶莹。
孩子挽过母亲的手,白乎乎的小脚丫裸露着,在江中踩水。
“嘶!好凉。”孩子打了个寒噤,但玩着玩着就忘记了早春的寒冷。
三月,江边玩水的人很多,大人小孩都有。鹅卵石被丢出,人们比谁丢得远,片片涟漪划开,江水的冰凉终抵不住人群的热情,在暖暖春光下,渐渐升温。
长江,缓缓地流着,流过人们的笑颜。
满夏,正午日光灿烂。
“叮叮叮”
自行车停在了榕树下。少年倚在栏杆上,望尽江水东流。
“什么时候才能去到长江下游呢?”少年摇着头。
白日,来往船舶停靠,少年有时想跳上船,随着这江水去下游看看,看看那些繁华的城市,灯火通明。
长江,缓缓地流着,流过少年的心绪。
深秋,傍晚银杏满地。
夕阳下老人的影子显得有些单薄,风吹起银杏叶沿他额头读下,飘入江水。
老人眯起了眼,他年轻时,也马不停蹄,四处奔波。如今老伴去世,儿女在外,还是留在了家乡……
“到头来,留得住的,只有风景呀……”老人声音沙哑。
汽笛声传来,江边大船开动,老人的叹息被淹没在夕阳下,余光中老人的身影渐行渐远……
长江,缓缓地流着,流过老人的泪痕。
当滚烫的泪水落入江水,长江是有温度的。
这杖承载着代代人回忆的家乡名片,带着这样一份温暖飘向远方。
正如那日老人最后的一句话;“等我死后,就葬在江边吧,这样还能继续在岸边看风景。”
篇五:家乡的名片作文
武威,我的家乡。它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是一座拥有许多古代建筑的城市,是一座有着银武威美称的城市。在我的眼里,它有着这几张别具风味的名片。
特色小吃是家乡的美食名片。瞧,那红红的辣子油倒在那薄而亮的面皮上,再放上几根黄瓜丝,让人垂涎三尺,这是凉州市场的面皮子。看,那肥而不腻的腊肉,香而味甜的茯茶,宽宽的行面,再浇上一勺特制的卤汁,这是北关市场的三套车。闻,那酸酸的味道中带着一丝香味,这是云晓熏醋。地方小吃花样多,应有尽有。
历史故事是家乡的文化名片。我的家乡武威,古称凉州。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是河西走廊四郡之一。在这里,骠骑将军霍去病多次征战,击败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了西汉版图。我的家乡还有很多传统文化,凉州孝贤、凉州舞狮、四坝攻鼓子、高坝社火等,淳朴的优秀文化养育了凉州儿女。
建筑是家乡的名片。文化广场有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铜像。你看,马儿一足踏飞燕,三足凌空,尾巴飘动,气宇轩昂。它的造型优美,工艺先进,令人叹为观之。马踏飞燕表达了古凉州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北大街的罗什寺塔是为了纪念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政绩而建造的。寺塔最早建于后凉,唐时曾大力扩建,明清皆有修葺。罗什寺塔是家乡2500多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一句诗让我们了解了古代的武威。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我的家乡武威会愈发壮大,继续是华夏文化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这就是我的家乡,集地方小吃、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于一体的一张名片。我爱家乡!更爱武威!
篇六:家乡的名片作文
车窗内,有着几丛落日的余晖,话声似回音远去,红光耀眼。风的一次次呼啸,时针的一次次转动,当红霞碎开,金光一道一道射出时,终于踏进了故乡的土地。
这,便是景似墨水,水情如浓茶的成都。
去时恰是冬季,风是冷的,心却是暖的。霞光作笔,彩云作锦。成都的名片的底色必定是红色,成都的红,在锦里的夜色里;成都的红,在川大的唯美里;成都的红,在火锅串串里;成都的红,在醉人的晚霞里。成都名片的字体定是舒服温柔的。
慵懒的心情,久远的文化底蕴,是任何城市都复制不了的,毕竟这是属于成都的字体,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有人曾因钱钟书爱上了上海,而今,人们因为赵雷的歌,爱上了成都。成都的名片里,是本乡人太多太多的回忆。每一个都是风景,都是人文,都是历史。
羡慕故乡的景美,酿造了如此一幅水墨画。宽窄巷子里,处处熙攘的是人群,清闲下来时,是黛瓦白墙,是青石板街,是别院小巷,是闲家住房。琴台路上一块块铺路石上,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追求自由爱情的浪漫。杜甫草堂建筑朴素典雅,楠木参天,诗稿中是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故乡的名片里还有我们对吃的爱:火锅,茶,甜品等等。一口火锅里,逐渐沸腾,香气顺着白雾向上爬,把食物一点一点推入锅中,等到食物熟透时,慢慢夹起,蘸上香料,大口品尝,就是对故乡独特味道的记忆;一杯茶,将所有柔情寄予在了杯中,一块甜品,是儿时嘴角上扬的密语;一场戏曲,便是对故乡文化最好的传承。成都是一座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名片前,是吃的玩的,名片后,却是人与人的温情,成都人是信佛的,连市中心也有一座寺庙。逢年过节,便香火不断,或是上给故去的亲人,友人。或是保佑自己,岁岁平安。许几个愿,放一盏灯,磕几个头。可谓”拜佛率陀新”。
名片很大,有正面,有背面名片。无论是哪一面,都是我最喜欢的那面。
再别故乡山水时,同样是傍晚,火烧云挂在天上格外耀眼,只不过这美景不属于我。
篇七:家乡的名片作文
岁月的洗礼,洗尽的铅华,洗褪了它那昔日的辉煌,剩下的仅仅是刻满年轮的断壁残垣,透过它们,我们便能穿过历史的长河,打破时空的枷锁,探寻那一时的繁华与富裕。它们静静坐落在与时代不相符合的钢筋铁泥之中,能带领着人们去感受那一抹穿越时空之后的宁静。
充斥着古风之韵味的窗雕,浓缩着工人之心血的房屋,几百年前的青石板路,送走了多少学士,又迎接过多少游子的归来,多少的马蹄在之上行进,多少的车轮在之上翻滚。正因为如此,年代的痕迹才随之显现。早已被尘土浸没的一砖一瓦,建造出的鼎沸之势早已不复存在,属于它们的年代也已经成为匆匆的过客,美丽而短暂。魂魄,或已昏沉入睡,或又不复存在,总之,那昏睡的,正等待一次机遇,等待它们的苏醒,重演那古老时代的辉煌光年,路依旧是当年的路,楼也是当年的楼,变得却是人心,机械一般的动作,却只能证明我来过,当然,没有用心的欣赏,也只能叫看,不能说观,而那百年之前的,却每每都是撇去浮尘,静静的,慢慢的,去观,他们当初所要说的话,散落在漫长的岁月里,无迹可寻,没了声息。
触碰着那沉睡的楼宇,穿越空旷的大堂,领略尘封已久的记忆,寂清的院落,墙角矗立着一簇植株,开出了绚烂,富贵人之院,长着参天大树,气势直上霄汉,经历了兴盛与衰败,想说,却又开不了口,静静埋葬与心。我们之前或许有猜测与质疑,但当真见过之后,却也无法表达,物情今已见,从此便再也说不出来了。
繁荣之美,如转瞬即逝的芳华,而断壁残垣,便是留于后世的残清,值得去思索与欣赏,去想象那无法相遇的车水马龙。
点评:现代文明掠去了家乡古老的容颜,但它却成为了人们记忆中最美的一张照片,而这也成为了家乡名片最有代表的一张,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去唤醒逝去的记忆吧!
篇八:家乡的名片作文
它的变化,记录着这个城市的进步。
昨天的小路
八年前,我搬去了小路。我不喜欢这里。电缆线把天空割得七零八落,天阴沉着脸,那么低,让人喘不过气,映入眼帘的只有水泥的颜色,灰蒙蒙的,冷冰冰的。
清晨,喧嚣的车辆把它塞得满满当当,车水马龙。夜晚,偶尔经过的车疾驰而过。
又不知过了多久,依稀记得,那是一个早晨,小路被围了起来。就这样,头顶上蜘蛛网一样的电缆线变少了。拆去围栏的那一天,我抬头望了望天空,似乎比往常蓝了些,一群鸟儿歌唱着飞过,我开始喜欢上这里了。
今天的小路
那一天,一辆辆卡车风尘仆仆地驶进了小路,飞沙走石,尘土飞扬。我对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一点也不欢迎,还有些疑惑,可当放学回家时发现一棵棵小树在道路两旁挺起身子时,我知道,小路又将开始变化了。
街边老旧的住宅楼换上了新装,花坛中缤纷的花儿笑着,闹着,那样灿烂,那样耀眼。我不得不承认,小路愈来愈漂亮了,不再像从前那样灰头土脸,土里土气,甚至,一点儿影子都找不到了。我爱上了这里。
明天的小路
小路还在飞速地发展着,不停地变换着新的面孔。虽然我已离开那里两年,但有时还会忆起那些和我一起长高的小树、在阳光下灿烂地笑着的小花、小店里和气的老板、每天一定光顾的面包房……
这一切一切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成为一个个小小的字符。或许当我下一次回到小路时,已完全认不出它来,但我见证了它的改变,它每一个脚印。
小路还在向前延伸,因为它记载着这个城市的成长,它就是这个城市的名片。
小路还在变化。
城市还在发展。
篇九:家乡的名片作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从源远流长的丝绸之路走来,从巍峨挺拔的祁连山脉走来,从历史悠久的河西走廊走来,蓦然回首,那便是我的家乡武威。我的家乡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名片。
家乡的第一张名片是马踏飞燕。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和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你看,它那精致的外形,健美的体态,昂首扬尾,三足腾空而起,而那飞鸟展翅欲飞,悸悸回首,被疾奔的马儿脚踏而过。看着它,仿佛听到它高亢的嘶鸣,看到战场的硝烟,此起彼伏的火药爆炸声震耳欲聋,使人身临其境。在那个科技落后,材料缺漏的年代,马踏飞燕却显示了我们家乡人民凝结智慧,精益求精,无所畏惧的精神。这才有了今天闻名世界的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尽显武威的悠久历史。
武威的第二张名片是西北鼓魂攻鼓子。看,一队古装黑衣武士,飒爽英姿,随着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如铮似泉流,渐如惊雷奔电声中腾飞起舞,粗犷豪放的舞步使人如临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气势磅礴。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变。犹如惊天地泣鬼神气势的攻鼓子,尽显武威的豪情。
家乡的第三张名片是地方特色小吃。北关市场的三套车,由卤肉、行面和茯茶组成。卤肉是用八角等调料熬煮,色泽红润饱满,吃起来肥而不腻。行面是由本地小麦磨制的面粉,滑而筋道。枣红色的茯茶,调一勺白糖,又香又甜!凉州市场的面皮子,切成条条子,浇上醋卤,拌上辣子,洒上黄瓜丝,好看又好吃!美味小吃,尽显武威的独特风味。
自古便是人烟朴树桑柘稠的武威,美不胜收。家乡人好客,家乡人质朴,家乡人热情,我们欢迎每位客人来到武威做客。相信除了这三张名片,武威还有更多的独特风韵的名片让你大饱眼福。
篇十:家乡的名片作文
我的家乡在苏州,这里温雅,婉约。而独有的“小桥流水”的水巷,则成为了家乡独特的名片。
清晨的小桥流水的水巷是婉约的。在朦胧而又清凉的晨雾中,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黑黑的乌篷船,都不约而同地沉静在这浓浓的白雾之中。似在沉静,可一切显得那样恬静。水流潺潺,和着风儿的节奏,流的不急不缓,很少有一丝波纹。乌篷船大大方方地倚在桥头岸边。小桥静默在晨风中,一动不动。这就是小桥流水的水巷宁静的一面。这不就是它一一家乡独特的风貌吗?
落日时分,夕阳西下。在夕阳迸发出无限活力时,弯弯的小桥,淙淙的流水黑黑的乌篷船,都在欢跃地归家的歌儿,踏着轻快的步伐一路小跑回家去。夕阳斜射在水中,把水面用红毯铺地满满当当,水面上驶过一条条乌篷船,把红毯划开成一条条,支离破碎的。那场景,很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英雄气概,那样的红,红的壮美,红的无畏洋洋洒洒地。夕阳沉了下去水面与夕阳惊人地拼接成了一张完美的,壮丽却又柔弱的画。这不就是他们一一苏州男子身上独特的精神吗!
夜晚悄然降临,月牙儿便迅速奔上了夜空,斜斜地悬在那里,无依无靠地散着清冷的光晖。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黑黑的乌篷船又归于平静,但又不是晨中的平淡,弯弯的小桥横跨在小河上,静静地沐浴着月光,黑黑的乌篷大船借着月光历数着它身上的皱纹,水潺潺地淌,月光跌落在那一波波,一圈圈的水纹上,碎裂开来,成为了水的嫁妆。在水中,同样倒映着整个的苏州。一切都是那样婉约可人,一如苏州女子如水而又婉约的性格。这不就是他们一一苏州女子身上独特的风情吗!
苏州水巷的“小桥流水”凝聚了太多苏州的风情和苏州的人情,化成了我的家乡一一苏州一张独特却又韵味十足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