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读者》有感
星期一的下午我们班收到了学校发给我们的书——《寄小读者》。发了这本后,我以为这本书不好看,因为不感兴趣所以我一直没开始看这本书。自从在学校午休无聊时看了一下这本书,才被冰心奶奶写的那些优美的语句给迷住了,我一直看啊看像入了迷一样停不下来直到上课了才停才来。
我最喜欢的是通讯,那里面记录了冰心的真情实感,我问了很多个同学都说喜欢这一段,这里面冰心的爱惜动物——小老鼠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觉得很讨厌那只猫让这只可爱的小老鼠失去了生命,因此这一段又让我感动又让我有点讨厌。
冰心所写的《寄小读者》歌颂了母爱,歌颂了童真,歌颂了自然。记录了冰心奶奶的童年和人生的快乐与忧虑,让人欢喜又让人忧心。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冰心以前童年的那种自由自在和无忧无虑,又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快乐。
篇二:读《读者》有感
亲切、诚挚、委婉的语调,优雅的的文字,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显示出“冰心体”散文与众不同的作品是_《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属于信体散文,它主要表现的是“花的生活,水的生活,云的生活”。
暑假里,在那炎炎的夏日下,我品读着《寄小读者》这本书。从中我了解到,《寄小读者》是冰心奶奶青年时去美国读书的途中和在美国养病期间写给孩子们的通讯。从中,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冰心奶奶对小朋友诚挚而无私的爱。
这里,冰心奶奶继续秉承“爱的哲学”歌颂着母爱,她还把母爱的无私、博大和永恒,升华为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感情的典范。
除了母爱,自然依旧是冰心奶奶的另一个主题,辟如《通讯十七》中的蒲公英,冰心奶奶将自然的造物和人生调和在一起,给人一个回味的空间。在《通讯十七》中,冰心奶奶还多次运用古诗名句,语言亲切、温柔,以此来帮助小朋友的理解,没有一丝像是在说教的痕迹。
像这种清新、优美、细腻、真挚的感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这使我深深感到震撼。
此时,我想到了身边的一些事……
世界上,其实不是只有母爱是那么感人,那么伟大,像还有亲情,友情,爱情和师生情……
每一种情感,都包含着彼此对对方的关怀和爱护,都是那么伟大与神奇。
记得,在报纸上,我看到了一篇报道:
有一对恋人,他们非常深爱对方,但是,一次车祸使女孩成了植物人,男孩悲痛欲绝,但还是整天守在女友身边,为她擦洗,为她梳理头发,跟她唱歌,跟她讲话。因为他坚信,女友一定会醒过来。医院里的人,都被他的那份真诚感动,纷纷来祝福他们,直到有一天,奇迹真的发生了,女孩竟然张开嘴,叫出了男孩的名字,这使男孩喜出望外。从此以后,女孩的病情好转了……
这种感情真的很伟大,它超越了生死,超越了离别,冥冥之中,似乎真的有一种安排,让人久久回味。
我懂的了爱,如何去爱,我会把我的爱,分给身边每一个人,把我的关怀奉献给身边爱我的每一个人!
篇三:读《读者》有感
看读者,其实早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与其看一本厚厚的书,我更愿意看读者,一篇篇的故事,每次晚饭后随手翻阅,细读,对于亲情,生活,人生,会有种种理解,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它像一股清泉,净化着人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去关注亲情,珍惜友情,一篇篇睿智的文章,给我鼓励,看一些漫画,幽默故事,让我开心,启迪心灵,给人以爱心,正义,纯真的引导和熏陶,使我们充满了一颗颗感恩的心。
在无数个与读者相识的日子里,真,善,美在我的心底里升华成了一轮明月,一盏香茗,《读者》有一种神奇的,潜移默化的力量,让我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精神力量,鼓励我"上帝关了一扇门,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读《读者》这里有的是一片净土,阳光,干净的空气。
《读者》是本感人至深的杂志,也是给人深刻教训的杂志。
篇四:读《读者》有感
暑假里,我从学校推荐书单里选择了《寄小读者》,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籍,是冰心奶奶写给千千万万小读者们阅读的好书。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通讯七》了,里面有许多优美而又意境十足的句子,“脚儿赤着,发儿松松的挽着,躯壳用缟白的轻梢裹着,放在一个空明清澈的水晶棺里,用纱灯和细乐,一叶扁舟月白风清之夜,将这棺儿送到海上,在一片挽歌声中,轻轻地系下,葬在海波深处······从此穆然,超然,在神灵之下,珊瑚玉树交织回绕的渊底,垂目长眠,那真是数十万年来人愿所未享过的奇遇!”《往事二十》这是何等灵妙洒脱的想象!作者真不愧为“海的诗人”了。冰心奶奶这样评价自己,“假如我是个作家,我只愿我的作品在世界中无有声息,没有人批评,更没有人注意,只有我自己在寂寥的白日或深夜。”实在是让我佩服。
冰心奶奶的这本书是写给全世界的小读者的,我只是其中之一,这本书既有像《通讯七》这样优美的内容,也充满了童趣,让我感觉和冰心奶奶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等我长大了,要再读一遍,品味书中更多的东西。
我喜欢读这本书,读好书,好读书,以后我也会坚持阅读的好习惯的。
篇五:读《读者》有感
最近我读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这本书记叙了母亲的爱和童年天真的爱。
通讯五中,冰心奶奶写到的一句话,让我铭记在心———可其实内心舍不得母亲,更舍不得母亲对自己的爱。是啊,母爱就是如此伟大,母亲对我的关爱呵护,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记得有一次半夜里我发高热了,家里没有退热药。妈妈在我身边每隔一小时喂我开水,我喝了水后不断流汗。妈妈怕我踢被子受凉,用两条温毛巾轮换着给我擦汗。那一夜,妈妈没有睡,一直陪在我身边。早晨我醒来后,看见妈妈眼睛旁又多了几条皱纹,显得更加疲倦了,让我心里一阵酸楚。
母亲是天使的翅膀,守护着我们;母亲是一所避风港,为我们遮挡风雨;母亲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寄小读者》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了母爱的伟大 , 我们一起学习冰心奶奶去感恩母亲 , 赞美母亲 .
篇六:读《读者》有感
读《读者》就像读一种心情。她坚持真善美,总有那么一些故事令人震撼,为之动容;她笃信真理,宣扬美德,滋润着每个读者的心田;她总是把最美的东西带给大家,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作为一名老读者,我深受其益。《读者》涵盖了文苑,人物,社会,人生,生活,文明,悦读,点滴,互动,艺术这些版块,《读者》利用富含哲理,巧用美境的卷首语,打开我们渴求知识的心扉,而后紧接着的哲理故事或名人传记,都给读者上着教育课,令人生省。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我们在不断的阅读中,要能深思其实质,要能从中自我体悟,自我反省,这也是《读者》的成功之处。
或许过多的名人传记在冲击着我们的大脑细胞的同时,我们也是需要一些幽默来调节情绪的。“家里养的小猪受了点轻伤,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伤口仍需缝合。猪痛得大叫,我想陪着它,于是我叫12岁的女儿去农舍里取针线。10分钟过去了,女儿还没回来,我便向农舍大叫道:“你找到了吗?”女儿高声喊道:“还没有,这里好象没有粉红色的线。”
或许幽默可以缓解自己疲劳的神经。但是每副漫画并不紧紧是以一幅简单的画而存在于《读者》中,那更是一种视觉的哲理挖掘。我们通过看这些漫画来与自己的灵魂产生共鸣。或许图中随意的一件事物都会引起自己内心的波澜。主要是培养自己内心的情感,让自己的是非观更加强烈,更具正义感。
同时《读者》上也会有一些亲情类的文章。可以刺激我们内心对亲情的冷漠,对父母的冷淡。可以让我们正确对待生我养我的父母,继承孝顺的优良传统。
《读者》我的良师,我的益友!
篇七:读《读者》有感
“爱,能治愈灵魂最深处的伤口,缔造人间最大的传奇。”
这是《读者——用爱疗伤》的最后一句话。可能会有许多人很奇怪,很可能曲解了这个意思,可我要告诉你,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一个用无私的爱来“感化”身边人的故事。
作者是在电视纪录片上看到这个故事的:
在山东枣庄市某个村落,农民冯相刚在赶集途中遇到一个神志不清的流浪汉——王明臣,并因怜悯之心把他带回了家中。到家之后,冯相刚了解到流浪汉悲惨的遭遇:家中的弟弟们为抢夺遗产,把自己赶了出来。冯相刚把他收留了下来,并让他去放羊。可邻居误会了他,在流言蜚语中,冯相刚没有放弃,而是决定给王明臣生活补助。从此老王眼里只有羊,根本没空惹事,从此心情舒畅,连神志也日益清楚。之后羊的数量越来越多,老王也日渐富裕,可他却被他的弟弟们再一次的骗了,冯相刚立刻把他接了回来。
据后来的统计,冯相刚收养过16个智障者,最后都找了工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参访时冯相刚说过,他并不把收养的人当成是智障者,而是用自己的爱心来改变他们。
故事就这样讲完了,可它引发人们的探讨却并没有结束。“爱”一个看上去简单的字,可在着篇文章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每个人或许都会说自己拥有无私的爱,但是谁又能像文中所说的冯相刚一样,如此的帮助一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呢?
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词语,它可以化解所有污秽的东西,无私的爱是世界上最单纯的。希望我们不要像那些包着怀疑眼光的村民一样,如果“爱”可以疗伤的话,呢么“怀疑”就是增加伤痛的。
我们应该向冯相刚学习,做一个用“爱”去帮助别人疗伤的人。
篇八:读《读者》有感
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书啊!我读过许多书如:《苍狼》《小灵通漫游未来》《寄小读者》等,其中我最喜欢看《寄小读者》,因为冰心奶奶让我大开眼界,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这本散文让我跟随冰心奶奶来到了古老的北京,她是那么怜爱小老鼠,让我知道了要爱护小动物;来到了津浦道中,不管别人怎么捉弄她,她还是面带笑容,让我明白了要宽容对方;来到了上海,她非常想念自己的母亲,让我知道要孝敬父母……
爱心、宽容、孝顺……是这本《寄小读者》告诉我们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这样做:当人们遭受了天灾人祸,我们也应该捐出些钱,奉献爱心。在被人捉弄你时,你不能反过来捉弄别人,应该向他说明道理,宽容对方。在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帮他们倒杯茶、换鞋子,也是对父母的一种感恩之心呀!
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让我们在书海中尽情遨游吧!
篇九:读《读者》有感
假期里,我读了冰心奶奶的文集《小桔灯》,在她的文中,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其中《寄小读者》中的通讯五给我启发很大。这篇通讯是冰心奶奶在火车上遇见一对母女,那女儿不住地撒娇,要汤要水。母亲面目蔼然,和她谈话的态度,似爱怜,又似斥责。这不禁让冰心奶奶想起自己的母亲,临风偷洒了几滴泪。回忆起临行时,姨母问她舍得母亲么?她从容一笑,回答:“那怎么舍不得?日子那么短,那边还有人照应。”可其实内心舍不得母亲,更舍不得母亲对自己的爱。
如果问我人世间什么爱最伟大,我会斩钉截铁地说:是不求回报的母爱。有一个星期天,刚吃过饭,我便嚷嚷着玩电脑,妈妈被我“死缠烂打”得没了办法,只好说:“把你的作业拿出来,让我检查一下,如果做得好,就可以玩电脑。”“太棒了!” “作业做得认真吗?数学题都会做吗?”妈妈半信半疑地问。“小菜一碟,小事一桩……”我还没说完,却发现妈妈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你看看你做的数学题,书写潦草,不动脑筋,计算粗心,做错了这么多题……”妈妈边说边打错号,越打错号越生气,最后一口气把我的数学作业撕了精光,“重做!”望着妈妈生气的脸,我没敢再说一个字。我知道:妈妈这么做,确实是为我好。因此,我认认真真地把数学作业重新做了一遍,妈妈还把我不会做的题详细地讲了一遍。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也多给母亲一点爱与关怀,那怕是酷暑中的一把扇子;寒冬中的一件毛衣……
篇十:读《读者》有感
第一次翻开《寄小读者》,也是第一次品读冰心的作品,同样可以用“我心中莫可名状,我觉得非常的荣幸”来形容。刚一入眼,就觉语句警然,余香满口,好似每一个文字都绽放着耀眼的文学的光芒。
在通讯二中,冰心告诉了我们一件令她伤心的事情:去年的一个春夜,冰心与其父母在圆桌旁看书、谈话。一只小老鼠,从桌底钻出来,冰心惊叫一声,将书盖在它的身上想让它跑掉,可它一动也不动。这时候,小狗虎儿跑出来了,冰心连忙将书移开了,可是小老鼠不动被虎儿捉走了……这一件事令冰心的灵魂受到了隐痛。那一天,到了睡觉的时候,她在床徘徊了半天,又倚着床沿,伏在枕上,静默了有十五分钟,最后流下泪来。在后来的一年多内,有时深夜读书,看见老鼠就会想起这件事,甚至要躲开。还有在看到虎儿和夜坐的时候也一样想起此事,心中就深深的自责,然而冰心将这事告诉她的一个朋友,朋友却笑着说她越发孩子气了。
其实,小老鼠的死不能完全怪冰心,也不能怪虎儿,因为虎儿只是出于对主人的忠心。只可惜这只小老鼠初次出来觅食,实在太无机了,把一切的生物都当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任凭冰心将书轻怪盖在它身上却温顺地躺看一动也一不动。小老鼠的这种心态不正跟冰心一样吗?冰心也正是把一切生物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甚至它是“四害”之一的老鼠也是一样,正是样,她才会深深地为小老鼠哭泣。也许,这就是只有孩子才拥有的童心。然而,在这世上,有多少人能抱着一颗童心走向坟墓呢?也许只有冰心。童心是最为美好的,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怀着这么一颗童心的话,世界将会没有战争,成为一个美好温馨的大家庭!
夜已深,至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