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作文体裁话题作文内容页

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2024-01-20 20:34:59话题作文打开翻译

第1篇: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荷公特祠建筑志

胡佳煊

荷公特祠坐落在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的缙云县河阳村。河阳的水系、道路基本保持着元代村庄设计特色,现有十大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和十五座古祠堂,保留着三座古代大桥和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动,还有农具、家具、壁画、匾额、雕刻以及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河阳窗花剪纸,荷公特祠就是这些文化瑰宝中的典范。

荷公特祠又名“孝子祠”,建于光绪三十二年,是为了表彰孝子朱得三而建的家祠。据家谱记载,朱得三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养大。后来母亲卧病在床,朱得三侍奉数月,衣不解带,母亲死后守墓三年。浙江巡抚特准给他建造一座孝子祠,用他父亲的名字“朱荷”来命名。

祠堂坐北朝南,面积有405平方米,环境清幽,古色古香。祠堂中的布局与雕刻更是独具匠心,颇有讲究。

祠堂的木雕力求简洁自然,虽带几分含蓄,但也具有鲜明的个性,体现了理财精明、注重实效、不显奢华的精神。雕花主要分布在较醒目的位置,例如廊下、门窗、神龛等处,且在同一部分也有简繁之分,细节上各有千秋,装饰手段自然、活泼、典雅,图案有动物、植物、器物等,技艺之高超,让人惊叹不已。

就如正殿中的四根柱子,它们与房梁接壤处都刻有雕花,仔细观察,分别是马、虎、狗、羊,它们皆以脍炙人口的典故与俗语为媒介,分别象征了忠、节、义、孝,如《春秋繁露》记载:“凡贽,乡用羔,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朱得三就如羊羔一般,将“孝”字坚守到底。他对于传统风尚的继承,展现了朱家良好的家风。

祠堂内还挂有清光绪年间的“节孝”牌匾,以及民国时期的“孝女”“冰玉比洁”匾额。孝女匾额上写“朱孝女名杏仙孝子得三女,幼聪慧喜闲静,自少女失恃,赖父与祖母抚养成立,女先意承志能得父与祖母之欢心,祖母病,乃父调护多方不离左右,女亦事事服劳,祖母殁,女长斋顶礼焚香叩天时,祝严亲康健,抚幼弟珍爱备至,女守贞不字闭户诵经,孝友出于天性,年五十仍然孺慕”,表现出对朱杏仙品行的肯定与赞赏,对后世起着引导作用。

庄严肃穆的祠堂记载了祖先们对后辈们的希望。大门口屏风上的《河阳家训》写道:知冠礼,慎婚礼,简葬礼,敬祭礼,敦孝悌,重尊长,务耕读,禁赌博,崇节俭,息讼狱,教子弟,谨闺门,戒斗狠,完钱粮,惩奸慝,严盗贼,储常帑,儆私侵,明交易,御外侮。如今的河阳人严于律己、品行兼优,祖上的良好品德在此传承,荷公特祠的文化价值也便不言而喻了。

荷公特祠经过几代河阳人的修葺、还原,在历史长河中发出了更加夺目的熠熠光辉,它见证着河阳人对精湛技艺的继承,也见证着大家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这巍巍古祠一定会在光华璀璨的天空之下屹立不倒,展现出傲人的风采。

第2篇: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婺剧·传承

郑路凡

在采访河阳古民居的时候,村民演绎的婺剧《僧尼会》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婺剧,也叫“金华戏”,是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

婺剧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建国后,因金华古称婺州,1950年正名为“婺剧”。而这以上的六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在这之后,徽戏传入了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高腔。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

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而西吴高腔及松阳高腔却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每一曲都很精彩。

我在古居看完《僧尼会》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僧尼会》这起事情就发生在婺城区罗埠镇的“雌雄山”上。早先,罗埠地方有两座山,一座叫“和尚山”,一座叫“观音山”。两山只隔着三十来丈宽。和尚山有个“碧桃寺”,寺里住着五六个和尚;观音山上有个“仙桃庵”,庵里住着五六个尼姑。

和尚山上有个小和尚和观音山上一个小尼姑蛮要好的,小尼姑上山种菜,小和尚便替她挑水浇菜;小和尚到塘埠头洗衣裳裤,小尼姑就赶去帮他洗。日子头一长,两人心里都有点意思啦,便是讲不出口,只好在山上、塘边嬉笑取乐,混混日子。

两座山的山神爷看见他们两个日日都是这样子,也只好“唉”一声,想神仙都难免思凡,何况两个凡人动心呢。索性好人做到头,把两座山来个日分夜合。从此,这两座山就叫“雌雄山”。

洪武皇帝打天下时曾经路过这里,晓得这两座山会日分夜合,马上弹起眼睛乌珠,骂起山神老爷来了:“你们两个孽畜,竟敢做出伤风败俗、不成体统的事情来。从今日起,两山不能合并,中间用溪隔开,不准架桥,违者要抽筋。”山神爷见真命天子发火了,连气都不敢透一声,把和尚山往东移,将观音山向西移,中间隔了一百廿丈,还开了一条五丈宽的溪,真当连独木桥也不敢搭一根。

哪里晓得,洪武皇帝能拆开日分夜合的山,却偏偏拆不开小和尚和小尼姑的情份。他们心想:“你当皇帝能有三十六正宫,七十二偏宫,和尚、尼姑就不是人啦?”越想越气,越想越恨这个洪武皇帝。临近清明那几天,他们看见村里一对对夫妻上山祭祖,脑子里也有了办法。第二天一早五更,他们分别脱去和尚、尼姑衣,扮作祭清明的人,一起逃下山来。到了溪边,小和尚不怕刺骨冰冷的溪水,脱鞋便把小尼姑背过溪。逃出了和尚庙和观音庵,做了一对夫妻。

婺剧传承的中国文化还吸引了外国朋友,互动显得格外有趣。希望以后还会有更多人知晓婺剧。在婺剧的传承中,去欣赏中华文化!

第3篇: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真实、善良与纯粹——乡村集市的独特魅力

高一(2)班刘靓

说到集市,它似乎常常被当作是农村的特殊习俗。实际上,在农村与城市尚未分化的年代,我国所有的交易场所都能被叫做“集”。集市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物与物的交换”,到了唐宋,集市的门类就更五花八门了,有米市,鱼市,夜市,庙会等等。这些集市开放的时间也有所讲究,一般不同的地方都会在不同的特殊尾号日开放集市。可到了现代,这种传统方式不再满足盈利的需要,于是各大城市纷纷建立起遍布大街小巷的便民超市,而只有那些最为质朴与勤劳的农民们,依旧保持着这样的传统。集市文化也就因而变成了乡村特有的文化。

小时候过年放假回到家,必不可少的“环节”便是到家旁边的集市赶集。虽是北京正月最冷的时候,这里的商贩一点也不见少,都忙忙碌碌地经营着自己的小摊。在场地里摆摊是要收管理费的,一米摊是三十元,农民们大多摆不了这么多东西,也并不划算,于是你能看到的摊子,一般都是方方正正的一小块,上面堆满了水果蔬菜;卖小吃的要么撑起一个桌子,上面每格放上不同的小吃,要么干脆就随走随买,推着煎饼车、棉花糖机、刨冰机、糖葫芦小车到处吆喝,经常把本就不宽的道路得水泄不通。

他们赶集并非采取就近原则,而是用日子与不同集市的开设日参照,在平谷区里的农民们一般哪里有集就去哪里赶,哪怕要开车开上一会也一定要去。

我于是对乡下人对赶集的热情产生迷惑:超市里的东西包装得比集市上干净,新奇的玩物在电商平台上也都能买到,不同地点的集市上卖的东西也千篇一律,何必算着日子,起个大早去集市上买东西呢?

可与我不同的,集市对于乡下的孩子们来说是为数不多的娱乐场所。我在集市上排队的时候问了一个小女孩两句,她只是举着手中的奥特曼玩具,尝试着礼貌地和我说话:“这里有好吃的好玩的。”这是那个年纪的孩子们最为纯粹的愿望。玩具摊上五毛钱一包(现在也很少有这个价格的玩具了)的泡泡胶,一块钱一个的小戒指,小吃摊上五块钱一个的棉花糖,只有在冬天才能买到的特色小吃糖葫芦,用小纸杯装的刨冰便足以满足他们美好的小愿望。

我本以为,商贩追着集赶是为了多赚些钱。实际上这并不是全部的原因。集市上总有些生意并不火热,常常坐着冷板凳看面前人来人往的商贩,这幅景象总让人有点心酸。然而他们本人却毫不在意,说自己陆陆续续摆了十多二十年摊子,就是这样有时卖的多有时卖的少,自己并不靠这个养家糊口,只是平时在家里闲不住,就摆摆摊,碰见熟人唠几句,让生活充实些。也有的练就了一副好手艺,就来集上卖卖手艺,有个编气球的大爷把气球编成帽子,惹得小朋友们喜欢,生意在各个集市都十分火爆,自己因为挣了不少,也因为有人喜欢自己的手艺,每天活的充实自在。农民的勤快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农忙时每天四五点起床,去地里撒农药,摘豆角,回来以后筛豆子、剥玉米,把谷子放在平房房顶上晒晒;农闲时就拿些余下来的农产品,在集上摆个小摊坐上一上午。现在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开始向往周边农村里的生活,说起原因来都是乡村生活不同于国际大都市的紧张繁忙,悠闲自在,其实不然,勤劳是悠闲的本钱,自律才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便是农民们生活的箴言。

除了熟悉的乡村面孔以外,赶集的也不乏穿着时髦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是觉得赶集热闹,亦或是在长大成人后,想来回归一下纯粹的本心。那个跟着家人一起来赶集的小孩又何尝不是在都市里奔走的我们呢?在习惯了都市中的繁华之下,或许简单的买些土特产,与农民们搭搭话才最能让他们玩得尽兴。在淳朴的农民们的观念里,无论是商户还是游人,只要同来集市上赶集,就成了一家人。在智能的扫码付款之后,商户们依然保持着同人讲价的习惯。“我买五个能不能多拿一个?”“嗨,多拿就多拿一个呗。”这样的对话也已然成了乡村的特有文化。经常有人看见别人手上拿的东西好玩,就直接问是从哪里买的,问完之后再顺理成章地聊上几句:“你也赶集啊”,“是,放假都跑这来了。”这样一来,大家就算认识了。在相对闭塞的村与村之间,集市也成了最普通最单纯的交际场所。少了利益熏心和尔虞我诈,年轻人们赶一趟集回来,心情必然清爽愉悦。集市上那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是乡下人最普通的精神滋养与精神慰藉。

相比之下,超商店铺里的看店人,虽是一脸和颜悦色,贴心百倍,但私底下却一心想着让你多花些钱买他的东西。繁华背后足见真纯的可贵,也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商场超市遍布的今天,还有人依旧愿意去简陋的集市上赶集了。

农村集市承担着许多职能,不仅是乡下少有的娱乐场所和交际场所,更寄托了万千乡下人最为纯粹的处世风格,为人们提供精神给养。

诚然,农村集市不仅当前能够如期开办,在未来也会长期存在下去。尤其是作为可称得上是最为现代化的北京所少有保留的农村习俗,就更加珍贵了,也因此,做好开办集市的工作对于村委会和政府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体会集市文化的魅力,硬件设施是首先需要得到改善的。实际上,在我所看到的十几年里,集市的环境的确改善了许多。以前大都没有范围的划定,商贩们就随意就地摆摊,有的横在马路上,游客车辆也只是停在路边,这使得周遭的道路被堵死。而现在不但划清了集市区域的边界,还让商贩们按照货物的种类选择相应的分区,对游客的车辆也专门划定了停车位,使得集市开办有序起来。从前简陋的零钱桶也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二维码牌子,顺应着时代的发展。政府还为部分地区的集市建造了干净的公共卫生间,无论是在集市开办的日子还是平常,都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可见,硬件设施的改善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来赶集。虽然我觉得在赶集的人心中,集市上的人文魅力往往是不言而喻的,但村干部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宣传的方式将集市文化的人文魅力传播出去。在未来,他们会尝试在逢年过节的集市里开办舞蹈歌唱汇演活动,不仅能够丰富乡村妇女们的日常生活,还能让人体会到农民的热情好客。

不过在我看来,这些节目尚对年轻人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将外人来赶集的直观感受和最为平常的买卖互动捕捉下来,演绎成小品和相声,最后再通过这些平凡的瞬间把大家不言而喻的人文魅力总结成文字,说到大家的心坎里,才能令更多的人感到“乡村大舞台”有意思,爱去看。

除了文艺汇演活动,村委会还有着让当地学生写文章、画海报,特殊节日开展积分兑换活动的想法。虽然还不知道真正实施后效果怎样,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能令集市文化创新发展、永续发展的好方式。

可以期待,在未来的集市中,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体会到农民们淳朴的处世风格,在买与卖的过程中回归最本真的自我。

第4篇: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家乡风物志——壶镇西施道门进士第

陈茹荧

道门进士第,俗称丛公堂、总兵府,又称游府,位于壶镇西施行政村道门自然村,但此“西施”并非彼“西施”,此西施源于清光绪年间出了位长相如“清纯淑女”,名为“施化麟”的武进士。

其可是大有来头,施公不仅为恭亲王得意门生,曾参与抗法入侵、追杀日谍、暗助梁启超和康有为遁日等行动,更是因平乱、抗英战功卓著,奉慈禧太后懿旨“赏戴花翎”,其太祖父、祖父、父亲因其战功诏封“正三品武义都尉”,本人死后追谥号“武丛公”,奉慈禧懿旨被赐“丹书铁券”。

20世纪初,施公奉慈禧懿旨在自己的出生地——道门敕造了“游击将军府”,即现在的“道门进士第”。此建筑在2011年被列入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道门进士第总面宽52米,总进深53米,占地2836平方。由主体建筑、两侧附属建筑和青云楼三大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地面均高于路面3米。青云楼为藏书楼或瞭望楼,单体三层建筑,封闭式结构,与主建筑隔路相望。主体建筑分为两部分,南面建筑为天井、正厅及两厢楼,北面建筑与堂屋即内房相连。

星河运转,宝刹空门,四海风火,亘古不变的清风也吹不尽武门的兴废……在清朝时,只有皇帝允许才可以建造的,并且相比皇帝的九五至尊,他竟然有三阶之高,足以可见施公其的官职之大。但我一直不解,为何这片经天子批准的建筑,门前空土的面积却无法与它的高贵相媲?相传奉施化麟旨来造府第时,他的父亲施润之原本想建一座可以直达西施村施氏宗。

这精巧细致的瓦片和石雕,很难想象是多么巧的手才创造出了这美景。在屋檐下面很明显有过匾牌挂过的痕迹。

走进大门,便是正厅了,十分整齐对称的构造。正厅中间的四根支撑柱和屋顶采用木质,现已被腐蚀了一些。靠近屋顶处的雕刻着各种栩栩如生的花鸟鱼兽,都呈现出凶险的模样,大抵是因为习武的缘故。

重头戏来了——便是那几块耀眼的匾牌。“荣封三代”和“朝勇巴图鲁”是施公在28岁时慈禧太后所封的。荣封三代是指他的爷爷爸爸和自己,一人当官,全家都光荣。朝勇巴图鲁是蒙古勇士的称号,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是夸他的武艺高强,同样“蒙古”一词可见,慈禧太后把他当作自己人了。

一旁的地上还有着两块更为古老的匾牌,长196厘米,高57厘米,牌楼石质构件,礼部尚书、宗室奎润题。那便是原来挂在那大门上的。

右厅的地上还立着清朝的武举科目举石,也称作“掇石”,石重分别为200斤、250斤和300斤,以抱离地面1尺以上为合格。难以想象,施公竟然可以将最重的抱着绕院子走三圈。

再往前走,跨过石阶便走进了内厅,厅内当年的壁画早已泛黄,文革等时期留下的印记也已经老去,在岁月更替中,因其广袤的建筑群和墙体,亦发挥过宣传阵地的作用,而现在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沧桑。

将军府的风光早已停留在昨日的时光里,但透过这余留下的府邸,我们不难想象它昔日的风光。但作为浙江省省级保护单位,我认为其的保护和修复仍需要提高,轻而易举便可触碰到的文物,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不经意的触碰间一点点消磨。作为后代的我们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领略到“道门进士第”的风光,并且对于其的保护有真正的实际做法。

第5篇: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竹核雕志

张峻豪

“江南竹核雕艺术创作基地”位于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汪坑村,该基地由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核雕雕刻家之一——邹丽青先生建立。

这是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安静又祥和的院落。面朝着秀丽的山水美景,有一丝桃花源的韵味。进门没走几步,便进入到了邹丽青大师的一个小型核雕博物馆,这也是他平时进行创作的地方。虽说是核雕基地,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什么核雕作品了,邹丽青大师将他全部的核雕作品都捐献给了政府。因此,这儿只有他较后期的作品——竹雕和石雕。

展厅里的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表现出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艺也有生活的哲理。例如这件叫“轮回”的作品,第一眼看去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环形艺术品。仅由几个经过简单雕刻的竹节构成,每个竹节上有形态各异的小人。这哪算是一件大师的作品呢!后来,在邹丽青大师的讲解下,我才明白这一个个排列有规律的小人——从蹒跚学步的小人到俯首静坐的老者,是雕刻者借以表达人的生死轮回。没有理解雕刻者的心境,就很难体会其中深远的含义。正如邹大师所说的那样,艺术品不在写实而在于写意。只有真正懂得一件作品的内涵,就会发觉这件作品是多么精妙绝伦。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大师徒弟们的创作基地。这里是汪坑小学旧址,后来小学搬迁,邹丽青大师便将这作为雕刻技术的交流基地,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徒弟们在这里练习核雕技术。这些核雕作品虽算不上特别精巧,但也足以令人不禁发出赞叹。只见一个橄榄核上雕着圆形凸起的果实,旁边有几朵花相映衬,花儿有尽情绽放的,也有含羞半开的,又衬托了几片枝叶,极富有诗情画意。我们想到了初中所学过的《核舟记》。这么一件小小的不起眼的作品,花费的却是手艺人几周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从获取灵感、挑选材料,到长时间的雕刻打磨,一个手艺人可能为此废寝忘食,但是到头来却得不到更多人的赏识,难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所以,核雕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逐渐消失。在浮躁的社会中,能真正静下心来去花上几个月,几年去完成一个作品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我们了解到,邹老师的基地原本建在温溪镇里,近几年搬到了山上。“原因有很多,”邹老师说道,“一个是空气好,地方大,放材料方便;一个是这里是我老家,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也方便创作。还有就是能提供一种安静的心态,少一些人打扰。”邹大师表示,现在这个社会太急躁,大多数人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安静的心态。在一小段时间内没有看到收成便会选择放弃,因此真正坚守下来的人很少,邹丽青大师便是很少能坚持下来的其中一位。

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也曾迷茫过,他说:“学雕刻的人心一定要很静,少和外人接触,如果压力无处释放,就很容易得病。”甚至他为此两次患上抑郁症,有过自杀的念头。

邹老师还自己取了艺名叫“秋人”。当我们问及邹老师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艺名时,他回答到:“因为我喜欢秋天,秋天既是丰收的季节,又是落叶的季节。只有落叶肥沃了土壤,来年才有更大的丰收。还有就是秋天安静,像我们这些搞艺术的都是喜欢寂寞的,秋天就能给人这样一个安静的心态。”从邹先生对自己艺名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窥见他对人生的舍与得的见解。如今,他同他的艺名——秋人一样,做到了如秋天般的安静,也同秋天一般有了最好的收成。

去访问邹丽青大师让我收获颇丰,远超我的想象,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生活诗人。他将诗意放在他的作品之中,更放在他对生活的态度之中。

如今,邹丽青大师作为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让竹核雕,让温溪这个小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第6篇: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老马的手艺活儿

高一(11)班傅在恒

我的邻居崔大爷是一位很会生活的老北京。每天早上起床,他都会出去吃上两根油条,打上一碗豆浆,再晃晃悠悠地溜达回家。我因此理所应当地认为金黄酥脆油条是他情有独钟的美食。然而,他却不这么认为。

崔大爷年轻的时候住在前门边上的小巷子里,小巷里有一家回民开的油饼店。据他回忆:“只要老马家那铺子炸上油饼,那满街就都是香味。”比起油条,这老马家的油饼既多了几分独特的焦香,又有着几分油条所没有的松软:“早上炸出的油饼,到了晚上皮儿还是脆的,瓤儿还是软和的。”这样好的东西,当然受到了小巷居民们的青睐:“原先胡同里有五六家油饼店,老马家的一开张,不出半年,剩下的几家全关门了。”听了崔大爷这番绘声绘色的描述,我便打算去拜访一下这位神奇的手艺人——马老头。

从前门楼子往西溜达,穿过几条胡同,走过几条小巷,就能在路边发现一栋青砖黛瓦二层小楼。小楼还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门窗,虽然简朴,但也十分干净;楼侧面的墙皮有些脱落,裸露的砖面上留下了苔痕,流露出古朴的气息。由木板与塑料布制成的塑料布下的藤椅上坐着一位老人。他便是马老头。

马老头今年81岁,已经不做油饼了。其实,他原本也没打算卖油饼:“我这退休之前是个工人,在一个汽修厂上班。后来公司倒闭了,我就下岗回家了”当时,马老头的工资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下岗后,家里便失去了收入,这对本来就不充裕的马家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几个月不上班,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差。我寻思着也不能这样一天天的糊弄下去,所以呢,就操起了我们回民的老本行:做点心。”

这栋老宅在马家手里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了。自从老马的祖父从德州举家搬迁来北京,马家就一直守着这老房子,靠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老马捡起祖上传下来的配方,重新走进厨房,像父辈那样成为了一名手艺人:“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和上面,然后做礼拜。礼拜做完了,帮工的伙计也就来了。”于是,两人便开始炸油饼。

老马家的厨房空间并不宽裕。可想而知,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与热锅为伴,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此时最能使老马感到快慰的,便是人们对他厨艺的欣赏和赞美:“只要我那招牌一挂出来,整条巷子的人就全都跑出来了”他往三十米开外的一辆车上一比划,“人多的时候,队都要排那么老长。”回想起自家店铺辉煌的历史,老马眉毛上挑,嘴角上扬,仿佛有着说不尽的乐事。

听到崔大爷“半年内引来五六家店客流”的描述,老马只是微微颔首:“主要还是咱家的东西吃着放心。”老马每天收摊后,小到筷子勺子,大到台面桌面,都清理地干干净净,不放过一个卫生死角。老马做在手上,街坊们看在眼里,自然而然就对坚守卫生底线的老马产生了一种由衷的信任与敬意。因此看到老马家每天早上排的长队,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马是个虔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要拿出自己收入的1/40来资助穷人。在工作的40年里,老马一直恪守着这一善举:“我们教会里面也有人不遵守这一规矩。他不守规矩,也没能富裕多少;我施舍穷人,也照样吃饱穿暖。何必计较这一点身外之物呢?”

已经退休的老马依然保持着这个善良的习惯:“我现在每个月还拿出5000块钱来,一部分(捐)给清真寺,一部分给穷人。”所谓“人善福自来”,老马红火的生意,也可以算作是坚守善道的他的福报吧。

谈起小巷附近的同仁堂老店,老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讲情义!”北平解放前,盲人和肢体残疾的人没有就业机会,只能在路边讨饭,冬天活活冻死的比比皆是。同仁堂的掌柜不忍心看着这些残疾人受苦受难,便将他们招进药铺,不仅供他们吃住,还给他们分配抓药,包药的工作,教会他们吃饭的本领。同为心存善意的人,同做行善积德的事,老马为掌柜竖起了大拇指。

老马家与左邻右舍最大的差别就是门前的花花草草了。比起别人家门口光秃秃的水泥地,老马家门口的花木为这栋不起眼的小楼平添了几分生机。棕红色的小花盆里长出了一颗颗小彩椒,红得鲜艳,黄得喜人,紫得充实;一排排泡沫塑料箱子里的韭菜郁郁葱葱,聚集成一大片绿色,好像要溢出来似的;丝瓜与南瓜顺势爬上屋檐,好似热恋中的情侣,缠缠绵绵,难舍难分,经过老马的悉心照料,结出一粒粒“爱情的结晶”。老马对自己的“前院”很是得意:“我这平常没事就喜欢弄弄这些花花草草,自己看着高兴,别人看着舒坦。”原来,老马打理花花草草不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改善小巷的生活环境。这种推己及人的格局也体现在老马的商业观上:“做生意也一样,不光得想着自己赚钱,心里还得一直有着别人。”做出物美价廉、干净卫生的油饼温暖顾客们的胃;通过坚守善道、乐善好施来温暖穷人们的心。这便是老马作为普通的手艺人的可敬之处。

谈及自己的“传家配方”,老马也有着自己的难处:“儿子现在在国外当翻译。虽然挣得不少,就是这老手艺……”老马双手撑着拐杖,身体微微前倾,露出忧虑的神色,“好在孙子还在我身边,到时候让他学学,也不是不能传下去。”老马一声吆喝,小孙子便从门里探出头来。长长的睫毛,高高的鼻梁,颇有几分西亚人的感觉。“等你长大了,爷爷教你做咱们马家传统的油饼,好不好?”腼腆的小孙子点了点头,便又躲回小楼里面去了。兴许是对孙子肯定的答复感到满意,又兴许是对孙子的腼腆可爱感到欣喜,老马咧嘴大笑,又放松地靠在了藤椅上。

祝愿善良的马老先生幸福安乐,祝愿马家的老手艺永远流传。

第7篇: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家乡风物志之老北京炸酱面

高一(4)班张文誉

是绿柳红墙,白塔琉璃瓦;还是摩天厦宇,璀璨霓虹——每每谈论起北京,她总是以这般神圣的存在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浮现在人们心中。

可诺大一个京城,真正将北京气息带向世界的,却实在是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微尘之中同样会藏有大千世界,走进街边的一家老北京面馆,仿佛就踏入了半个北平。

老北京炸酱面,这一再普通不过的寻常人家饭菜,将北京的历史文化风韵从过去带向未来。

究竟是什么让老北京炸酱面不止步于一种文化符号,而是成为激活老百姓社会生活的因子?

我的答案是,它是传承在北京人血脉中的、北京人记忆深处的味道。梁秋实老先生就曾在他的《雅舍谈吃》中讲到:北平人没有不爱吃炸酱面的,他们从小吃炸酱面长大,对炸酱面是一种纯粹的热爱。他有一个妹妹小时患了伤寒,中医认为已无药可救,于是吩咐她的家人,她想吃什么都可以,不必再有禁忌,于是当母亲问到想吃什么时,她气若游丝地回答了三个字——炸酱面。吃过之后,她忽地睁大眼睛坐起来,过了一两天后病霍然而愈。这个故事虽多少有一点玄幻色彩夹杂其中,但却深度表明了炸酱面在北京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于我自己而言,炸酱面则是放学后一碗极大的心灵慰藉,棕红的四方桌、四方凳,店小二迎宾送客的吆喝声,缤纷的菜码以及浓郁的酱香味,总会褪去劳碌一天的疲劳,带给身心极大的满足感。

另外针对这个问题,我还专门去采访了老北京炸酱面馆的大师傅,并听取了老北京人对炸酱面的看法。

经过总结与整理,我将从炸酱、面条以及菜码的选择几个方面谈一谈其中的讲究,从而深入领略炸酱面的魅力所在。

炸酱:传统的老北京炸酱面使用黄酱,北京人尤其爱用六必居或天源的黄酱,用干黄酱时还需用凉水将其泄开。据郭德纲介绍,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会用泡干香菇的水将其泄开,这样便可以取到香菇的鲜香,也可以使酱香发挥的更彻底。

莱码:红箩卜丝、绿黄瓜丝、嫩芹菜段、鲜黄豆芽、白细葱丝,青豆、黄豆、白菜丝,白白红红绿绿黄黄,搭配起来可谓是赏心悦目、回味无穷。面码还常随季节的变换加入不同的时令蔬菜,如在开春的时候,就会加入一些香椿头。炸酱面搭配这些面码,解腻、利口、使营养摄入更均衡。

面:传统的炸酱面用神面或是切面。先将面擀成有一定厚度的面片,再用刀将面片切条,随后,在切成条的面片上洒上一层干面,双手拎起将已切好的厚宽条抻细抻长,只听轻细之声,紧接着再一声“pia”,随即便投入锅中。切面也是手工制作,将面擀成薄面片,撒上干面,回环往复,叠成几层,然后用刀切成细条投入锅中。先不说面如无数白银翻搅水中,这一抬一抖一落,一气呵成,真叫一个“帅”。切面或抻面煮好后,通常会在凉水中过一下,使面条更加爽滑利口,即“过水面”。也可以从锅中直接捞出,北京人称之为“锅挑儿”。夏季人们常吃“过水面”,冬天多吃“锅挑儿”。

可以说,一碗炸酱面在简朴中透露出精致,喧闹中伴随着闲适,不奢华却讲尽了排场,有说不尽的生活之香,生活之美。

如果说过去由于自然气候的限制和南北交通不便的影响,炸酱面成为北京人面食的不二选择,那么在当今社会,炸酱面就是一种家乡风味,是一种舌尖盛宴,仍然活跃在家家户户中,传承着北京人的品格。

北京人讲究,吃东西,食材可以简单,但是制作过程决不能糊弄。

北京炸酱面,面条一定要筋道。炸酱也要用好的干黄酱,肉切细丁,最好带点肥,先煸肉,再倒入调开的黄酱,小火熬制,决不能粘锅,否则会有糊味。各种调料不能缺少,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豆干、鸡蛋等物。炸好了酱,还得配上时鲜的莱码。豆芽、黄瓜、萝卜、黄花、木耳、香椿等加入碗中,再来瓣蒜,才算齐活。吃的时候,也要把炸酱和菜码在碗内搅拌均匀,尽量让每一根面条都蘸上酱。冬天,炸酱面要吃汤面,热乎乎的汤水混合着鲜咸的滋味,一口就暖身。夏天,更是要把面条过水,把水篦干净后,把炸辣椒拌上,吃的那叫一个舒爽。

有人说这是“穷讲究”,明明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饭,却还非透着一股牛哄哄的高贵劲儿。其实,生活的基调本就是艰难,正是有了这些“讲究”的仪式感,才让我们活的有动力,活的有生趣。北京人的讲究,彰显着皇城根底下人们的局气和规矩。因为局气,因为规矩,所以才有了北京人赏花养鸟,对生活的无尽热爱,才有了对陌生人的热情款待,才有了对朋友的大方义气。

北京人的讲究,更是一种乐观。家里老人总是会就着花生米、肉皮冻聊着家长里短。许多生活的困难在老爷子嘴里就是故事,既是故事,那便一定有悲有喜,他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微微勾勾嘴角,尽是幽默和坦然。酒足之后,一人一碗炸酱面,吸吸溜溜的吃完。没有幽怨,有的只是对生活的的满足。

也许在乐观的北京人眼中,生活就像一碗炸酱面,酸甜苦辣都得拌,拌匀了拌好了,吃下去就是日子,饱了,就是希望和明天。

第8篇: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花气袭人知昼暖”,一簇枝头的海棠借着羸弱的身子捎来宜人的清香。待暖冬尽去,妖娆动人,红似胭脂的它也正舒展着轻薄的花瓣,抚弄娇俏,企盼春天。

上海的古镇街头亦有以海棠命名的糕点,“海棠糕”,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刚出锅时,一个个圆墩墩的,肚皮朝上散着升腾的雾气,白花花又软糯细腻的面皮诞下焦黄色的饴糖。拿铁板夹着它咕噜翻一个面,乌黑油亮的黑芝麻佐以胭红、翠绿两样小料,勾起游人的食欲,甚至身上还会有一道金黄薄脆的拉丝糖衣。拿油纸接过,趁着热乎劲吃,油亮且绵密的红豆沙,混合着软糯弹牙的面皮,口感极佳。浓郁的焦糖香与面团的细腻融合出奇妙的口感,微咸,松软,豆沙入口即化。

出锅时的盛装打扮似在迎接味蕾的拥抱,也让我想起苏子形容海棠的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糕并非什么精致小吃,豆沙馅有时也调皮地挣脱面皮的束缚,但却是极水灵、热情且鲜活,正如魔都的老上海人“处市井而不市侩,知世故而不世故。”

不平凡的口感背后,是不平凡的手艺和手艺人。

有幸尝过海棠糕后,留于唇齿的香甜味便敏感地捕捉了我想要细探究竟的心思,而最终了解到了秦雪菊。秦雪菊是秦隆昌第五代传人,自父亲手里接过这套海棠糕的工具,生铁锻造,重达十几斤。

海棠糕是江南地区非常有年代感的一款糕点。一口圆圆的已有些陈旧的锅子,六个孔围住中间一个孔成一圈,这口老锅显然历经了数年的风霜。秦雪菊说:“海棠糕要做得好,调面浆至为关键。”只见她将面粉、净水、小苏打、鸡蛋、白砂糖熟练地一一倒入碗内,配比全凭经验,还要调以老面,充分搅匀至面浆粘稠细腻。面浆搅起来厚重沉郁,棒子挑起的末梢那一小尖儿倒很嫩滑,弹弹的,煞是可爱。和很多其他老式点心一样,海棠糕的内陷也是常用豆沙馅,要将红豆浸泡在清水里,锅上焖至软烂,搅打成泥,不仅如此,还要加一小碗砂糖,一大勺食用油炒香。“这样才有绵密、糯糯的口感”秦雪菊边和着面边说,“接着放置一晚上就可以使用了。隔天做好一大盆,第二天掀开的时候就已经香得不行了。”又露出欣慰满足的笑意。另一味必不可少的糖猪油馅,则是用新鲜切丁的猪板油,跟砂糖和匀即可。

制作时,先拿小刷子在模具上刷上一层金黄的底油,舀入雪白的面浆一小团,再填上一大块豆沙,用木竹签把底部的面浆挑起来裹住豆沙,最上面撮入糖猪油,撒上松子、芝麻、瓜子仁、核桃肉和青红丝。海棠糕最终的成色,来自于一大块铁皮盖子的配合。烧到滚烫后撒上一层白砂糖,融化到呈焦糖色的时候,反扣在面浆上,烤个5分钟左右。其间为了使其均匀受热,保证松脆的焦糖衣和软糯的面皮,秦雪菊将重达几十斤的模具上下翻转,即便在冬天,额上也沁出汗珠,细密地陷于皮肤的纹理,模具里的海棠糕在吐着串串的泡泡。

如今已是机器标准化的大时代,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精巧可爱,老一辈手艺人的手作之味却在消失。而这小小的海棠糕,能在这个小时代的洪流之下被传承,也算是一种欣慰了。

第9篇: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千年运输纽带——大洋古盐道

王烨丽

缙云到温州有一条古道,这条古道给人“山穷水复疑无路,异石奇峰别有天”的感觉,现在已经成为缙云和各地驴友最佳的徒步线路之一。而这条古道的由来,源于以前的食盐运输。它,是曾经的盐道。它的线路为蛟坑村-抱骨岭脚—后村—前村—南溪—木西花—界坑—永嘉—温州。其中很长的一段,属于大洋地界。

观盐道——赞绮丽风光

大洋古盐道群山耸立,一路的奇峰异石美不胜收,是缙云境内古道中风景最好的一条。一入山间古道,驴友们总会被眼前的风景吸引,为这不期而遇的美景欢呼。徜徉在这古道上,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古道两边高山耸峙,翠色如屏,让人心旷神怡。古诗云“一丘一壑也风流”,正是此间景象。随着地势的变化,溪流或形成一条小瀑布,溅玉喷珠,倾泻而下;或汇聚成一泓清泉,波光粼粼,清澈见底。而高山峡谷之间,尽是巨大的岩石,大多的岩石,就是十个成年人展开双臂也不见得能将其抱住。

古道由盘山的小径伸入到大洋的民间小巷。进入盐道深巷,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布的石头建筑,细观石墙,深浅不一的缝隙中满是岁月沧桑的印记;轻抚石墙,指尖的触感仿佛是与跨越时空与古人的亲切对话。形状各异的石头拼接和谐,其中溜出的枝芽慢慢长大,让古道的千年岁月与新兴生命的悄然交融。

谈盐道——忆峥嵘岁月

大洋古盐道开辟于唐朝昭宗年间,距今有1100多年,是缙云至温州的一条用于食盐运输等商贸往来的通道。当时温州平阳县等地熬制的食盐,是民众用肩挑的办法通过此道供应至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的。缙云自古以来就是人多地少,被大山包围。当时的人们筚路蓝缕,开山劈石,才最终有这条古道。当我们走过这些古道的时候,眼前仿佛就会浮现出古人们冬日冒着严寒、夏日顶着烈日,一锤一锤,艰难艰难开山的场景。而这,会叩击着我们的心灵,激起我们对那些建设者的敬仰之情!

开辟成功后的古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最热闹的时候,每天有数千人往返于此。在抗日战争期间,大洋古盐道还承担着运送战争物资的重任。直至1956年,缙石公路开通以后,大洋古盐道才被弃用。

谈盐道——赞扁担精神

在寻找古道密迹的途中,我们采访了一位82岁高龄的老人王林山,他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跟着父亲远走温州,挑一百来斤的盐一路到江西。虽然他跟我们谈起挑盐经历的时候,寥寥几语就概括了挑盐的过程,但其背后的艰辛我们却可以想象。一个小小少年为了生计用稚嫩的肩膀挑起沉重的食盐,绕着崎岖的山路艰难前行,寂寞的背影,颤抖的脚步,那是怎样的艰难啊!

从王林山艰辛的挑盐经历中,我们了解了“扁担精神”。一根沉重的扁担,在十八盘山路上舞成松影,挑起太阳、月亮与大洋山的重量,也挑起全家生活的希望。

当挑盐人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这条古道,随着身上的扁担吱呀作响,扁担精神就在人们心中生了根,然后慢慢成长,开花结果。然后一辈又一辈,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当我们踏上这布满汗水泪水的古道时,心中不免震撼。墙上那一幅幅、一张张的图片直击心灵,挑盐人用他们那瘦骨嶙峋的身体担起百斤重的盐,伛偻着身躯,一步又一步,一步接一步地迈向前方,任凭汗水无声滴落……我们耳边似乎回荡起他们厚重的劳动号子,眼前似乎出现了他们那佝偻的身躯。

我们想,哪怕是在衣食无忧的现在,扁担精神也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它永远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退出历史舞台,它应当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生根,生长,让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坚韧不屈,勇往直前!扁担精神,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它都是那么的熠熠生辉!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如今,政府也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古盐道的整改与保护:原本泥泞不堪的道路上铺上了青石砖,历史悠久的残壁上挂上了扁担、竹篮、油灯等等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道路两旁立起了专门介绍大洋古盐道历史文化的石碑……所有的这些,使得古盐道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游览。

我们欣喜,千年古盐道又重新焕发出了往日的繁荣与生机!

第10篇:家乡风物志高中作文

山城夏日——雅宅村风物志

李晓微

记忆中的夏天,便是那群山环绕的小村庄。风清凉得赶走夏日的燥热;天湛蓝得仿佛会映出地上孩子稚嫩的笑颜;蝉鸣叫得似乎那郁郁葱葱的后山苦槠树林就是一片乐园。是的,这就是大山中一个安静祥和的村落,居住着一群质朴的劳动者。一个承载了我无数童年美好碎片的地方——雅宅,我的家乡。

雅·物

寻一抹浅香,那是百年古树经日月沉淀、风雨洗礼而被微风卷入空气里的清香,抑或是山间的清泉、野花儿,还是那连绵的、充斥视线的绿草?答案或许并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贴切形容的吧。不经意一撇,却恰好看见这株古苦槠树。五百二十年,不禁令人感叹,这是几世的长相厮守,换得与天地作伴,永存于这寸土地;五百二十年,掉落过几次果实,又飘落过几次树叶;五百二十年,看一代代村人繁衍生息,看着孩儿从撒欢疯跑到落落大方,又从志在四方到衣锦还乡。它陪伴了多少人来又往。

唐葛岭古道,处于好溪和章溪的交汇处。古道上有一座三神殿,殿里供着唐宏、葛雍和周武。相传他们是周厉王时三位谏臣。至宋以后演变成仙俗,称“唐葛周庙”,古道因此而得名。据说这古道还见证过一场抗日战斗。台阶边的青石留下岁月的斑驳,阳光透过茂盛的树叶,洒下属于每一片叶子的影子。左右两只青石狮兽,从茫茫时间长河中,遗落自己伫立的身姿,即使青苔渐渐爬上身体爬上自己威武的毛发,炯炯的目光虽已石化,却毫无减少地流露了对雅宅,这个自己守护了一辈子的小村庄那浓浓的爱恋。时光悠悠,每天的日出日落,每次的狂风骤雨,好像都是在沉淀,一份专属于这儿的独家回忆录。

生活总是不停息的。沿着古道往上走,在转弯处,望城亭,矗立在古道上,似等候我们多时。几盏火红的灯笼迎接如期而至的国庆,四根柱子上的文字苍劲有力“路遥山阻难隔心,求应惠厚情意切”“夹道九州两都神地灵,孤岭三龙独庙仙天赐”。望城亭下,品一壶清茶,邀一位棋友;一壶茶,一盘棋,在亭下,就是岁月静好。功德碑上密密麻麻的素未相识的人名,也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小地方的故事,回味就似那热茶冉冉升起的白雾。

雅·居

穿过阡陌小巷,走过袅袅炊烟,来到古民居。

门口,四个大字虽然泛白,却仍清晰可见。推开沉重的木门,仿佛是打开过往的世界。棕色的木门掉了些漆,房梁依旧笔直,撑起一个家的安宁。古民居坐落于村庄内部,市里县里的领导都会专门去参观。黑瓦盖住房子,隔绝了风吹雨打的折磨,给予下边的人们温馨之感。简简单单的四合院,简简单单的家居用品,简简单单的几户人家,眼前浮现出了幼时父亲常在耳边感叹的“夜晚纳凉新月下”。人们不被城市的杂乱所感迷惘,身前身后是大山土地,心中也是大自然,他们是纯粹朴实的。门上贴着大红纸,还有几副对联,在这夏末初秋,竟体会到了熟悉的年味。

去到三神殿,才真正感受到访谈时那位老伯伯说的“要建就建最好的大殿”是什么意思。雕梁画栋,宝珠璀璨,盘旋在头顶的龙头威严地俯视下面虔诚的人们,两旁的灯华丽地落下,满目缤纷,五彩的大殿,奉着文昌君、观音娘娘等等佛像,磅礴之气弥漫四周。

雅·味

雅宅特色,不得不说的就是苦槠腐。那是用后山成片的苦槠树群结下的苦槠果磨成的苦槠粉所制的。在夏天,弹嫩的带点棕色的苦槠腐配上的山泉水冰冰凉凉,简直就是消暑“神器”。感受小块的苦槠腐携一点难以察觉的苦和酸甜的汤水,冲去你体内的来自盛夏的暑气。一饮这碗来自大自然的美食,这趟便无遗憾了。

山城的夏日很简单,看一看百年的古树,登一登唐葛岭古道,在望城亭远眺车水马;约起友人下一盘围棋,楚河汉界之间感情升温;君子之交淡如茶,在蜿蜒的小道中,总会通向那个四合院,院中央的石子拼成的缤纷鹿,一回眸便是惊艳时光;去佛前虔诚一拜,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对接下来努力拼搏的一个许诺;最后,村口长廊一品清凉的苦槠腐,便是一个夏天。

这就是雅宅,一个我从小就接触的地方,没有乱世纷扰,没有来去匆匆的人们,没有可笑的造化弄人。村民靠山依水,便是一生。

猜你喜欢